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王晓莉,刘洁婷,张春雷,王超男,冯彪,初彦辉,张涛
    目的 检测microRNA-25在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及不同条件培养下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croRNA-25的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细胞瞬时转染和Western blot验证microRNA-25的下游靶蛋白。结果 microRNA-25在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及高糖培养下的HK-2中表达降低(P<0.01)。MAP2K4可能是microRNA-25的下游靶蛋白。过表达microRNA-25可以从蛋白水平上抑制MAP2K4、α-SMA的表达(P<0.01)。结论 microRNA-25可以通过调控MAP2K4从而抑制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的进展。
  • 药物研究
    许静,陈杰,罗子玲,官碧琼,何炳洪,孙萍萍,袁芳
    目的 观察孕烷X受体(PXR)诱导药克霉唑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克霉唑小剂量组、大剂量组进行肝缺血-再灌注损伤。TUNEL法检测肝组织中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肝脏CYP3A1、Bcl-2、Bax、PARP表达水平。结果 克霉唑小剂量组、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凋亡数减少,组织损伤减轻,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抑制PARP剪切,提示有较好的抗凋亡作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作为PXR特异性强诱导药克霉唑,与假手术组比,能明显诱导CYP3A1基因表达。结论 PXR特异性强诱导药克霉唑可能通过促进Bcl-2表达及抑制Bax表达而拮抗肝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也与抑制PARP剪切有关。
  • 药物研究
    孙清,张亮,陈伯成,陈娴,张国琴
    目的 探讨怀孕大鼠注射丙泊酚对其后代空间认知探索能力及海马磷酸化tau蛋白(P-tau)、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沉积表达的影响。方法 3个月龄24只雌鼠与8只雄鼠按雌雄比3:1合笼受孕。怀孕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孕鼠分为早期组(E组)、中期组(M组)、晚期组(L组)和对照组(C组),各6只。E组、M组、L组经腹腔注射丙泊酚80 mg·kg-1·d-1,连续注射7 d。C组注射同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代替丙泊酚。在孕鼠子代30日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取其海马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丝氨酸202位点磷酸化tau蛋白及Aβ(1-42)表达情况。结果 与C组(65.60±7.23) s相比,E组(51.20±8.11) s、M组(36.00±6.44) s、L组(47.20±12.30) s,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M组仔鼠海马Aβ(1-42)和P-tau含量较E组、L组、C组高[Aβ(1-42):(27.38±5.90)比(12.65±2.08),(13.79±3.37),(65.60±7.23);P-tau:(26.35±5.83)比(13.65±3.46),(14.56±3.82),(8.49±1.20)]。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亦显示M组仔鼠海马Aβ(1-42)和P-tau含量较E组、L组、C组高[Aβ(1-42):(88.6±7.43)比(71.60±6.79),(13.79±3.37),(65.80±6.28);P-tau:(230.13±8.22)比(210.42±2.20),(210.95±1.75),(200.65±1.57)],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孕期多次注射丙泊酚损伤仔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孕中期暴露致损伤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与海马P-tau、Aβ(1-42)沉积过度表达有关。
  • 药物研究
    张丽静,艾耀伟,王政强
    目的 研究荷叶碱对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并了解其降脂机制。方法 将小鼠根据饲料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10)、模型对照组(n=10)、干预组(n=10)。正常对照组采取普通饮食(ANI-76A饲料:12.4%脂肪,68.8%碳水化合物,18.8%蛋白质);模型对照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脂饲料:37.1%脂肪,42.4%碳水化合物,20.5%蛋白质);干预组在高脂饲料基础上添加了0.5%荷叶碱。小鼠自由食用,共10周。比较3组小鼠体质量、血脂、脂代谢关键酶、肝脏氧化应激的变化并研究脂质代谢通路。结果 高脂饮食成功诱导出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肥胖、血脂增高(P<0.05)。干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小鼠体质量降低[(33.97±3.46) g比(27.62±2.87) g],血脂降低[(2.73±0.26) g比(1.91±0.21)g],均P<0.05,但不能改善其高甘油三酯血症(P>0.05);肝脂酶活性[(4.15±1.26) U·mL-1比(9.01±1.34) U·mL-1]及脂蛋白脂酶活性提高[(8.12±3.07) U·mL-1比(13.48±3.75) U·mL-1],且降低了肝脏氧化应激(P<0.05)。高脂饮食诱导脂质合成基因SREBP-1c、FAS、SCD-1及PPARγ mRNA显著上调(P<0.05),而使脂质氧化代谢基因PPARα、CPT-1a mRNA下调(P<0.05),干预组则逆转了这些变化(P<0.05)。结论 荷叶碱能改善小鼠高脂血症,且可能与增加脂酶活性、减少氧化应激及调控脂质合成与氧化代谢相关。
  • 药物研究
    陈勇
  • 药物研究
    邓俊刚,陈薇,黄桂红,李江,邓航
    目的 研究肺靶向姜黄素明胶微球在大鼠体内的器官靶向性。方法 分别尾静脉给予大鼠姜黄素明胶微球和姜黄素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姜黄素含量,采用DAS2.0版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用靶向效率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靶向性。结果 姜黄素明胶微球在心、肝、脾、肺、肾的靶向效率分别为0.875,0.121,1.182,5.834,0.896。结论 姜黄素明胶微球具有很好的肺靶向作用,有利于药物的肺靶向治疗研究。
  • 药物研究
    封郭生,罗攀,陈江伟,朱莉,甘露
    目的 观察注射用华蟾素对大鼠心率及心电图的影响,为该药在临床应用时监控心脏的不良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大鼠经颈外静脉插管后恒速蠕动泵给药,标准肢体Ⅱ导联监测大鼠的心率及心电图;比较给药前后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静脉注射华蟾素注射液与注射用华蟾素中、大剂量30 min后均可使大鼠心率加快,分别为:(469±40),(466±29) 和(484±40)次·min-1,与空白对照组[(411±17)次·min-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后恢复正常。少数大鼠可偶致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且相比于空白对照组[P-R间期:(46.90±3.90) ms,Q-T间期:(61.29±9.46) ms],给药后能明显缩短心电图的P-R间期[华蟾素注射液组(39.70±2.54) ms,注射用华蟾素中剂量组(37.70±3.77) ms,注射用华蟾素大剂量组(39.30±7.12) ms]和Q-T间期[注射用华蟾素中剂量组(55.13±4.67) ms,注射用华蟾素大剂量组(51.75±11.53) ms](P<0.05),而对QRS与S-T段无明显改变。结论 注射用华蟾素对大鼠心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可引起心率加快,偶发心律失常。
  • 抗肿瘤药物专栏
  • 抗肿瘤药物专栏
    舒诚荣,曹爱玲,章永,王汉姣,周剑,何玲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联合替吉奥化学治疗(化疗)局部复发直肠癌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32例经证实的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接受全盆腔三维适形放疗DT45Gy/25F,后缩野至肿瘤复发区推量至63Gy/35F,同期口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1·d-1(d1~5,d8~12,d15~19,d22~26,d29~33,d36~40,d43~47)。结果 有1例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1周后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停用化疗,只完成放疗,其他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9.4%),部分缓解21例(65.6%),总有效率为75.0%;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1.0%和56.5%;疼痛缓解率为96.9%。主要毒性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和血液学毒性,有1例出现4级血小板下降,有2例出现3级白细胞下降,有1例出现3级腹泻,3~4级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2.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方法,近期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好,毒性反应可耐受。
  • 抗肿瘤药物专栏
    姜建武,李小兰,冷彦,陶德定,胡俊波,龚建平
    目的 观察槐耳颗粒在体外对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SubG1法确定槐耳颗粒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通过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槐耳颗粒对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和Real-Time PCR(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cadherin、twist、snail、vimentin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槐耳颗粒3.0 g·L-1处理SW480细胞36 h后凋亡最明显。槐耳颗粒3.0 g·L-1处理SW480细胞36 h后,划痕愈合实验相对迁移率为(31.36±2.39)%,而对照组36 h后相对迁移率则为(61.11±1.09)%(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证实槐耳颗粒3.0 g·L-1处理SW480细胞36 h后每个视野穿透细胞数为(129±12)个,而对照组为(354±20)个(P<0.01)。槐耳颗粒3.0 g·L-1处理SW480细胞36 h后E-cadherin 在蛋白和mRNA水平表达均升高,而twist、snail和vimentin表达均降低。结论 槐耳颗粒在体外能够通过抑制上皮-间质转化有效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侵袭转移。
  • 抗肿瘤药物专栏
    王彩霞,高玉清,李艳玲,毕宇鑫,魏娜,赵倩,李春雷
    目的 比较自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PAB)与原研注射用紫杉醇(清蛋白结合型,Abraxan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H22、Lewis和RM-1肿瘤模型,荷瘤小鼠分别静脉注射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的PAB和20.0和(或)30.0 mg·kg-1剂量的Abraxane,比较给药后PAB组与Abraxane组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PAB 13.4,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22肿瘤生长,PAB 20.0 mg·kg-1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H22肿瘤地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B 20.0,30.0,45.0 mg·kg-1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ewis和RM-1肿瘤生长,PAB和Abraxane对C57雌性荷瘤小鼠的最大无毒剂量均为20.0 mg·kg-1。PAB各剂量组与等剂量的Abraxane组比较,对RM-1和Lewis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荷瘤小鼠的毒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同给药剂量下,PAB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毒性与原研品Abraxane相同。
  • 抗肿瘤药物专栏
    吴荣敏,方晓燕,凌雁武,黎飚,黄炳臣
    目的 研究牵牛子在二乙基亚硝胺(NDEA)诱发大鼠肝癌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牵牛子组,采用0.01% NDEA诱发模型对照组和牵牛子组大鼠肝癌90 d,牵牛子组在诱发癌的同时,用含6%牵牛子饲料按40 g·kg-1·d-1剂量喂养。停止诱发,继续喂养30 d后处死大鼠,观察大鼠肝脏的病理改变、肝表面癌结节数、肝质量、肝/体质量比以及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为(0.0±0.0)个,肝质量为(9.87±1.30) g,肝/体质量比为(2.62±0.24)%,血清ALT为(64.10±12.71) U·L-1,γ-GT为(0.80± 0.42) U·L-1,ALP为(121.20±37.57) U·L-1。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为(27.4±9.5)个,肝质量为(21.38±7.29) g,肝/体质量比为(5.82±2.31)%,血清ALT为(175.70±48.75) U·L-1,γ-GT为(41.80±15.38) U·L-1,ALP为(200.50±35.78) U·L-1。牵牛子组大鼠肝表面癌结节数为(8.6±5.3)个,肝质量为(13.91±3.55)g,肝/体质量比为(3.86±0.76)%,血清ALT为(113.10±45.35) U·L-1,γ-GT为(13.40± 6.15) U·L-1,ALP为(155.80±30.26) U·L-1。结果显示,牵牛子组各项指标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牵牛子能减轻NDEA对肝细胞的损伤, 抑制NDEA诱发大鼠肝癌的过度生长。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周庆,张久亮,王奕
    目的 研究新型化合物鹅去氧胆酸浙贝乙素酯(CDCA-Ver)对H22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细胞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采用鼠系肝癌细胞H22造荷瘤模型,将H22荷瘤小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环磷酰胺(CTX)组、CDCA-Ver腹腔注射组和CDCA-Ver静脉注射组。模型对照组按每日10 mL·kg-1无菌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1次,CTX组按每日2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1次,CDCA-Ver腹腔注射组每日按20 mg·kg-1剂量腹腔注射1次,CDCA-Ver静脉注射组每日按20 mg·kg-1剂量小鼠尾静脉注射1次。接种24 h后给药,给药量为0.1 mL·(10 g)-1,连续给药10 d。以CTX为阳性对照药,考察CDCA-Ver(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对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评价CDCA-Ver对荷瘤小鼠的免疫脏器指数(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的影响,采用组织病理学切片法研究CDCA-Ver对荷瘤小鼠瘤块组织病理学形态的影响。结果 CDCA-Ver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方式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腹腔注射20 mg·kg-1剂量CDCA-Ver抑瘤率达48.3%,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X组作用相当。与模型对照组相比,CDCA-Ver腹腔注射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CTX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表明CDCA-Ver发挥体内抗肿瘤作用不会降低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组织病理学结果也证实CDCA-Ver具有体内抗肿瘤作用。结论 CDCA-Ver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药物研究
    王蓉,胡巍,吴松,方芸
    目的 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羟喜树碱(HCPT)对H22肝癌模型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构建H22肝癌小鼠模型,观察不同内酯型(0%,25%,50%,75%,100%)比例HCPT对肿瘤的抑制率以及给药前后小鼠的生长状况,测定血清生化指标,考察不同内酯型比例HCPT对小鼠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阳性药和不同内酯比例HCPT对肿瘤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5.30%,12.57%,49.23%,75.47%,90.06%,93.2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内酯型比例组小鼠生存状况均有改善。随着内酯型比例增加,小鼠肝损伤明显减轻,但肾脏损伤程度增加。结论 HCPT内酯型比例与抗肿瘤药效呈正相关,内酯型比例约75%有较好的抗肿瘤药效,且毒性较比例为100%内酯型更低。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陈明兵,张毅,金传刚,万里,廖明锋,谭娟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40例择期行OPCAB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n=20)和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n=20),记录两组患者在术中发生异常血流动力学的频数,以及心血管药物的使用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镇痛舒芬太尼的用量及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结果 B组有2例因椎旁阻滞效果不符合要求未纳入之后研究;与A组比较,B组术中发生高血压的频数明显减少(P<0.05),而术中尼卡地平的使用量也随之减少(P<0.05),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的用量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术后气管导管保留时间及ICU停留时间也缩短(P<0.05)。结论 全麻复合罗哌卡因单次双侧椎旁阻滞用于OPCAB手术有利于维持术中循环稳定,减少麻醉镇痛药物用量,并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 药物与临床
    张蕾
    目的 观察干扰素γ-1b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 42例接受干扰素γ-1b治疗的IPF患者,首次使用干扰素γ-1b,每次100 μg,每周3次,皮下注射。2周后剂量增至每次200 μg,每周3次。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PFT),主要观察指标为用力肺活量(FVC)和CO弥散量(DLCO),通过最小二乘方程产生回归斜率来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患者FVC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LCO检查中,晚期组治疗前后产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中期患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干扰素γ-1b是治疗IPF的一种新的有效药物,特别是IPF晚期患者能从治疗中获得更好疗效。
  • 药物与临床
    白汉平,阳前军,张俊成
    目的 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对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安全性、治疗依从性、痊愈率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80例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利培酮治疗6周待病情稳定后(PANSS≤70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利培酮组(简称口服组,n=40)和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组(简称长效注射剂组,n=40)进行12个月的治疗随访。评估分组前和分组后1,3,6,9和12个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量表、用药满意度问卷(MSQ)以评定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停药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 长效注射剂组40例患者中,有36例(90.0%)完成研究,口服组40例患者中,有29例(72.5%)完成研究。长效注射剂组TESS、PSP和MSQ 评分均优于口服组(P<0.05)。长效注射剂组临床痊愈率为41.6%,高于口服组23.3%(P<0.05)。长效注射剂组4例停药(10.0%)、3例复发(7.5%)和1例再住院(2.5%),口服组11例停药(27.5%)、10例复发(25.0%)和8例再住院(20.0%)。结论 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能改善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痊愈率,降低停药率、复发率和再住院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院外长期维持治疗。
  • 药物与临床
    夏青春,王高华,陈小郧,杨剑虹,陈科,陈海支,那万秋
    目的 探讨奥沙西泮与地西泮治疗酒精依赖综合征伴焦虑情绪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86例酒精依赖综合征伴焦虑情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脱落3例,每组完成试验40例。治疗组应用奥沙西泮15~30 mg,tid治疗,对照组应用地西泮2.5~10 mg,tid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77.5%,37.5%;对照组分别为85.0%,40.0%。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8 5,P>0.05);两组治疗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 7,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末HAMA及SA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HAMA及SAS评分于治疗4,6周末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相比,治疗2,4,6周末HAMA及SA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 6,P<0.05)。结论 奥沙西泮治疗酒精依赖综合征伴焦虑情绪患者的疗效与地西泮相当,但更安全、可靠。
  • 药物与临床
    徐裕,金庞,周波,胡伟明
    目的 探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双盲法分别给予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与单一奥氮平治疗,疗程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次PANSS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2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及阴性症状、普通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6周末治疗组PANSS评分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以及普通症状因子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好,安全性高,优于单用奥氮平。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汪海斌,王燕燕
    豆腐柴是一种具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含有丰富的果胶、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近年来研究逐渐增多。在国内外文献检索基础上,该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豆腐柴的生物学特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他相关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这一药食两用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 药学进展
    安英,沈楠,王艳春
    萱草作为食用和药用植物,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可发挥多种生物学作用。萱草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强,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等方式抑制肝细胞活性氧产生,提高肝细胞抗脂质过氧化的能力,对肝组织起保护作用。
  • 药学进展
    王姗姗,曾慧琳,符旭东
    经阴道补充雌二醇是绝经后激素补充治疗的独特给药途径,可避免肝脏首关效应,降低给药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可知低剂量雌二醇阴道用制剂在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相关症状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关的临床应用和新制剂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揭晶,聂淑芳,杨波,赖晓晶,刘冬琳
    目的 优化魔芋胶-丹皮酚骨架片的处方。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考察魔芋胶(KGM)的黏度、KGM和乳糖的用量3个影响因素,筛选对KGM-丹皮酚骨架片的最佳处方。结果 最佳处方为KGM的黏度为20 000 mPa·s,KGM 30%,乳糖20%,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其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KGM-丹皮酚骨架片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体外缓释效果。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罗君,苏松柏,华玉玲,吴红梅,张建玲,贺祝英
    目的 建立心衰宁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红参、黄芪、丹参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心衰宁合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 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在1.095~5.475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7.3%,RSD为1.98%。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心衰宁合剂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王曙东,钱文慧,黄鲁,廖欣,方李,苏华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新肾炎胶囊中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柱(4.6 mm×250 mm,5 μm),以甲醇-1%醋酸(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 ℃;流速 1 mL·min-1。结果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检测浓度分别在4.96~24.80 μg·mL-1 (r=0.999 6)、6.58~32.91 μg·mL-1(r=0.999 9)、15.11~75.55 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78%,98.13%,99.29%。结论 制剂制备工艺稳定,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制定主要治疗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下限以及非主要治疗成分大黄酸的含量上限,进一步保障制剂安全。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买买提·吐尔逊,古丽巴哈尔·达吾提,陈娟,木合塔尔·吐尔洪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RP-HPLC-PAD)法测定维吾尔成药驱白马日白热斯丸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方法 色谱柱:安捷伦HC-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47:53);检测波长:365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1。结果 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30.0 μg·mL-1(r=0.999 9)和0.5~20.0 μg·mL-1 (r=0.999 8)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2% (RSD=1.18%,n=5)和96.9% (RSD=1.22% , 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该药物的定量分析方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维药资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王琳,段宝忠,聂茜茜,尚飞能,朱万芸,陶汝俊
    目的 测定云南产龙胆习用品头花龙胆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的含量,并研究头花龙胆与正品坚龙胆药材化学成分的相似性,为其作为正品龙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25 ℃,进样量10 μL。结果 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3种成分在头花龙胆中均有分布。结论 头花龙胆中含有丰富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特别是龙胆苦苷成分含量较高,其HPLC色谱与正品坚龙胆药材极为相似,将头花龙胆作为正品龙胆药材的替代品使用有一定合理性。所建立方法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龙胆类药材的品质评价。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冯乐文,张学良,王霞英
    目的 考察六盘山区人工种植土贝母的质量。方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不同产地的5个批次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浸出物平均含量为21.6%(规定不少于17.0%),土贝母苷甲平均含量为1.15%(规定不少于1.0%)。结论 不同产地的5个批次的土贝母质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为开展该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吴佩盛,李俊,宋辉
    目的 建立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氟伐他汀钠原料药中7种残留溶剂。方法 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P-sil 5CB毛细管柱(60 m×0.32 mm,5 μm);进样口温度:18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250 ℃;柱温:120 ℃;载气:氮气;流速:1.2 mL·min-1;分流比2:1。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80 ℃,顶空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0 mL。结果 各被测溶剂均能良好分离,各溶剂峰面积与浓度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回收率均较为理想。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氟伐他汀钠原料药的残留溶剂测定。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岐琳,刘宇凡,刘养浩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及保存期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Keystone 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 mL·L-1磷酸溶液(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血根碱进样量在0.082~0.820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1.3%;白屈菜红碱进样量在0.106~1.060 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1.4%。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小果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质量控制。小果博落回的最佳采收期应为8月底到10月初,其最佳保存期应为1~3年。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秦庆芳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万通炎康片中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和苦玄参苷ⅠA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8→22→42→42.01→45 min,乙腈24%→24%→41%→41%→24%→24%);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0~16 min为344 nm,16.01~22 min为327 nm,22.01~45 min为264 nm,柱温40 ℃。结果 该方法可在45 min内完成对3种成分的色谱分析,且主成分峰与相邻的色谱峰之间分离度均>1.5;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和苦玄参苷Ⅰ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6 006~0.120 200 μg(r=1),0.004 992~0.099 840 μg(r=0.999 9), 0.080 72~1.614 40 μg(r=1);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3.71%(RSD=0.96%),96.75%(RSD=1.2%),101.75%(RSD=0.95%)。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万通炎康片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成霄,顾小燕,陈柯
    目的 对洛芬待因缓释片含量测定方法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在其他液相色谱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pH的流动相进行实验比较。结果 经与《国家药品标准》提供的方法比较,在pH为6.4条件下,磷酸可待因、布洛芬可以与相邻峰得到较好的分离。结论 优化的色谱系统适合用于洛芬待因缓释片的含量测定。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刘亚非,马海英,宫雪菲,王宝华
    目的 将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建立测定比索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新方法。方法 优化比索洛尔血浆样本的液相微萃取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比索洛尔在接受相中的浓度,色谱条件为水-甲醇-乙腈-0.1%磷酸(50:34:6:10),检测波长Ex: 232 nm,Em: 300 nm,分别代入当日标准曲线计算出比索洛尔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及总药物浓度,进而计算比索洛尔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 在低、中、高3种浓度下测得比索洛尔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31.2%,32.0%,31.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适用于药物游离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比索洛尔与人血浆蛋白有中等程度结合,且不存在浓度依赖性。
  • 用药指南
    王晨,刘元元,丁玉峰,艾冬云
    目的 探讨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病历用药合理性评价意见(纸质)表的评价标准。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参考相关法规、文件、指南,对意见表中的评价项目进行解释。结果 经过对评价标准相关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各成员单位对意见表评价标准的理解,使各单位评价结果更加趋于一致。结论 探讨评价标准有助于降低评价结果偏差,使评价过程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 用药指南
    卓羽波,薛莲芳,王一飞
    目的 初步了解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全肠外营养液(TPN)的应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TPN使用、制定合适的指南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从2012年1月—2013年6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TPN的处方中,选取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 500 g、使用TPN≥3 d的早产儿,按出生后≤3 d(n=27)和出生后>3 d(n=28)开始使用TPN进行分组,记录出院时的体质量、恢复出生体质量的天数及TPN使用前、后的各生化指标,并对比分析,以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早期组和较晚组对比,使用后的住院时间、使用TPN时间、体质量增长速率、血糖、K、Ca2+、Cl-、BUN、肌酐和血清胆红素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8.9±5.5) d短于较晚组[(12.5±7.2) d,t=2.29, P<0.05],对血糖影响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TPN均能较好预防和纠正低血糖、低血钙,而BUN、肌酐、血清胆红素水平无较大异常。结论 早期使用TPN可使早产儿获得更好的生长,使用TPN可预防和纠正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但不影响肝肾功能。两组的营养支持均未达到理想状况,需进一步改善。
  • 用药指南
    曹松山,段彦彦,裴保方,陈海燕,李燕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相关数据,采用细菌药敏试验分析软件WHONET5.6,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郑州市儿童医院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并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脓液标本分离出致病菌375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75株(73.33%),3年间,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逐年升高;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未出现耐药菌株,产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存在广泛耐药。脓液培养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用药选择以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为主,联合用药方式主要是二联用药,以头孢菌素类和硝咪唑类联用为主,药敏试验后抗菌药物的选用结合临床疗效调整治疗方案,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 大肠埃希菌是小儿急性阑尾炎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和非产ESBLs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显著差异,在抗感染治疗中,临床医师应根据小儿急性阑尾炎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用药指南
    杨菊芝,洪冰,叶爱菊,林菊萍
    目的 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 抽查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3年11月使用了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452份,进行药物医嘱审核,将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嘱进行归纳、整理并分析。结果 在抽查的病历中,有184份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缺适应证用药、缺联合用药指征、相互作用致疗效降低、品种选择错误、经验用药欠妥、序贯疗法不当、应该使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而未使用、给药时机不当、全身用的抗菌药物局部外用、不良反应可能加重症状、作用机制相同药物之间更换、给药间隔时间按药效学/药动学原理衡量欠妥、换药过频、疗程不足、缺预防用药指证、不符合预防用药原则。结论 该院病历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仍较突出,需加大监督和医嘱检查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化。
  • 用药指南
    张增珠,李刚,陶晓璇,徐兰,徐劲松,熊焕文
    目的 考察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 模拟临床用药剂量,在室温下分别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联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依次在0,1,2,3,5 h观察配伍溶液外观,测定其pH、不溶性微粒及甲磺酸酚妥拉明的含量变化。结果 甲磺酸酚妥拉明与垂体后叶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在0~5 h内外观保持无色澄清,其pH有一定下降,但符合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的pH要求;不溶性微粒与甲磺酸酚妥拉明葡萄糖配伍溶液、垂体后叶素配伍溶液相比有一定增加,但在注射剂不溶性微粒控制范围内;两药配伍后甲磺酸酚妥拉明含量无明显下降,RSD=1.01%(n=5)。结论 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和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两药在配伍后的0~5 h内各参数稳定,临床可以选择该两种药物同时配伍后静脉滴注。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王树平,张美祥
    目的 提醒药师处方点评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断提高处方点评质量。方法 分析4例有争议的处方点评案例,找出处方点评中容易出现的偏差。结果 药师处方点评时存在缺乏临床思维、分析问题不够客观、目的不明确等问题。结论 药师需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与临床医师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好处方点评工作,真正发挥药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陶宏,曹国文,施爱明,鲍君杰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1例奥氮平致低血钾、非典型恶性综合征案例的临床药师全程跟踪诊疗情况,进行治疗分析,并做好药学监护。结果 患者经过口服补钾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低血钾逐渐好转,血钾水平恢复正常,恶性综合征相关症状得到改善,康复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技能知识,成功地对这例患者实施了药学监护。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徐珊珊,胡云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个体化药学监护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脑出血患者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对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药学建议。结果 医师接受临床药师的药学建议,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得到及时纠正,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于迪,高杰
    目的 分析别嘌醇引起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的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2013年接受住院治疗的70例别嘌醇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潜伏期、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转归、住院天数、住院费用、HLA-B*5801检测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70例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病例中,>50岁的中老年患者比例最高(80.0%);潜伏期长,潜伏期中位数为20.0(2~55) d;除皮肤损伤外,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肝胆系统损伤(24.9%),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及泌尿系统损伤;住院期间,治疗时间长、费用高;HLA-B*5801检测阳性率高(97.2%)。结论 别嘌醇引起的严重皮肤不良反应危害大,治疗费用高,因此在使用别嘌醇时需注意防治结合,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沈晓英,徐琳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潘琪,王广平
    2015, 34(4): 562-564.
    该文从药品安全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点出发,借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舆情监测经验,针对我国药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及应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监测技术系统,建设监测及应对的专业人员队伍,建立日常监测及应对制度,加强交流沟通,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等方面的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