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家共识
  • 专家共识
    国家药事管理专业质控中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专业专家组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邓小娟,敖素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芦根多糖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生长、增殖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A549细胞体外模型,加入芦根多糖干预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549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细胞的LC3-Ⅱ/Ⅰ、AKT、p-AKT、PI3K、p-PI3K蛋白表达;建立体内移植瘤小鼠模型,加入芦根多糖作用,并以顺铂为阳性对照,观察芦根多糖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小鼠A549细胞肿瘤组织凋亡蛋白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00 μg·mL-1的芦根多糖在48及72 h时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P<0.05);芦根多糖可使A549细胞凋亡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A549细胞增殖的LC3-Ⅱ/Ⅰ、p-AKT/AKT、p-PI3K/PI3K比值显著升高(P<0.05),而AKT、PI3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裸鼠移植A549细胞7 d后,腋下开始生长肿瘤块,第13天时小鼠肿瘤体积达到90 mm3,模型成功率90.0%;给药第9天开始,顺铂组及芦根多糖组肿瘤生长曲线平缓,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第18天时,与对照组比较,顺铂和芦根多糖对小鼠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9.1%,35.9%(P<0.05),瘤细胞的凋亡蛋白Bax、Casepes-3表达显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芦根多糖可能通过激活自噬和促进凋亡抑制A549细胞增殖,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药物。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李菁,张弛,项琼,林丽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疫情给中医肿瘤科医师带来巨大挑战。中医肿瘤科医师应重点掌握新型冠状感染疾病的流行性特点和临床表现,鉴别肿瘤患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严格把握肿瘤患者抗癌治疗的指征。进一步运用互联网医疗平台,加强肿瘤全程管理模式,提倡个体化精准施治,发挥中医药抗疫和抗癌优势。该文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疾病的若干问题,为疫情下肿瘤治疗提供新策略和新手段。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陈莉,孙明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麻醉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并实施,为突发传染病流行下麻醉药品规范管理提供参考。对疫情期间使用的麻醉药品品种、用途进行统计,分析麻醉药品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对策,既满足临床药品及时应用,又保障麻醉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实施的麻醉药品管理暂行方案切实可行,可最大限度减少麻醉药品管理隐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同时减少医务人员院内交叉感染。

  •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张冬林,杨婧雯,陈倩,雷永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开展Ⅰ期临床试验面临的问题和尚需进行改进的措施作初步的分析。从COVID-19疫情下开展临床试验的防范措施、合理调整临床试验方案设计、受试者管理等方面提出管控对策,力图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受试者、临床试验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和疫情传播风险,为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开展Ⅰ期临床试验提供借鉴。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付烊,章必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预测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等。免疫治疗的预测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正向疗效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错配修复缺陷缺失(dMMR)上,其中又以PD-L1在临床应用上的认可度最高。负性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则主要包括特定基因的突变、免疫抑制分子或免疫抑制细胞等。研究表明,仅有T细胞炎性基因表达谱(GEP)和体细胞拷贝数变异(SCNA),既是肿瘤的预后生物标志物,也是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魏晓婷,斯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在抗肿瘤治疗中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仍然有部分患者无法应答。为了提高免疫治疗效果、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多项研究已经针对免疫联合治疗展开了积极探索,包括免疫联合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该文总结了目前主要的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与不同免疫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机制、疗效及应用前景进行论述。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宋羽霄,章必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由于原发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单药ICIs治疗疗效有限。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疗法。从机制上讲,一方面,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能逆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导致的免疫抑制效应,还可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促进T细胞和其他免疫效应分子的输送;另一方面,ICIs可以通过激活效应T细胞,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增加效应T细胞的浸润及杀伤功能。在临床研究中,也已经发现该联合疗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对晚期肾癌、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疗效。然而,在此领域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和解决。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袁淑敏,张淼,王子兵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然而,该免疫疗法单独应用有效率较低。为提高疗效,多项研究尝试将其与其他肿瘤治疗药物/方法联合应用。该文主要讨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肿瘤疫苗、溶瘤病毒、细胞治疗及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进展及思考。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张露萍,孙建国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与放射治疗(放疗)联合发挥协同作用是该领域的焦点。放射线通过原位疫苗释放、改善抗原递呈、去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及促进肿瘤细胞表达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等机制,来增强ICIs的临床疗效。然而,ICIs联合放疗的临床应用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如放疗与ICIs联合的时机、放疗分割方式和不同瘤种的疗效差异等。该文就以上话题逐一剖析,旨在带来新的思考及探索方向。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赵静,苏春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化学治疗(化疗)可通过直接刺激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细胞、阻断促进肿瘤进展的免疫抑制通路、提高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或加强免疫效应机制的敏感性来激活免疫反应。化疗通过对免疫治疗的抗肿瘤增强效应,进一步提高缓解率,扩大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两者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可控。该文回顾已经取得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地位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免疫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探讨联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肿瘤免疫治疗专栏
    郭中华,董爽,欧武陵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手术是早期骨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伴随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患者总体生存率显著提高。但是晚期转移性骨肉瘤,治疗手段仍十分有限,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仍需发展新的骨肉瘤系统治疗方法。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免疫疗法已被用于骨肉瘤患者,一些患者对治疗产生反应,总体疗效甚微。近年来,免疫治疗进展迅速,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尽管目前关于骨肉瘤免疫治疗的报道有限,但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治疗骨肉瘤的一种有前途的选择。该文围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T细胞工程探讨了免疫疗法在骨肉瘤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骨肉瘤中的治疗潜力进行了讨论。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雷丽,赵和兰,吴跃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吸入麻醉药联合顺式阿曲库铵对老年手术患者肌松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成功后A组患者吸入浓度为1%七氟烷,B组患者吸入浓度为1.5%七氟烷,麻醉中维持患者呼气末浓度分别为1%,1.5%,再予以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注射。采用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两组患者肌松效应,统计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肌松恢复时间及体内作用时间。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和出苏醒室标准(Aldrete评分)评价苏醒质量,并统计患者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者的平均肌松恢复时间T1、T2及体内作用时间均长于A组(t=7.242,6.835,P<0.05)。两组患者平均MMSE评分、Aldret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B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浓度为1.5%的七氟烷能增加老年术中顺式阿曲库铵的肌松效应,且不影响苏醒质量,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作为临床推荐使用浓度。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喻红梅,龚宁波,吕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纳米二氧化硅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生物相容性、靶向性等优良特性,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综述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MSN)颗粒的制备方法,MSNs在多种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分离运载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MSNs在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 药学进展
    王若楠,袁鹏辉,杨德智,张丽,吕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纳米晶药物将纳米技术和晶型研究有机结合,有望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改善成药性,减少副反应,其稳定性的控制和纳米晶药物-聚合物的组合在缓控释制剂、靶向给药领域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论述了纳米晶药物的相关概念、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纳米晶药物的当前研究进展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药学进展
    徐娟,李鹏,陈晓锋,王慧萍,宁丽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纳米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新型技术,在制剂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纳米制剂技术在孕激素类药物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能够提高该类药物的水溶性,增强生物利用度,减少临床毒副作用。

  • 药学进展
    张晚霞,安薇,张明伟,童欢,夏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新药的不断开发应用,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的患病率正在持续上升,并已接近于原发性帕金森综合征。该文通过简述DIP的临床特点及不同药物诱发DIP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旨在提高临床对DIP的认知度,从而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降低DIP的发病率。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王雪,张宝喜,胡堃,龚宁波,吕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制备伊马替尼-槲皮素共无定型纳米制剂,以提高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方法 通过加热搅拌法获得伊马替尼-槲皮素的共无定型物质。以聚维酮K30为稳定剂,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将伊马替尼-槲皮素制成纳米制剂。对纳米制剂和共无定型物进行表征分析,并比较纳米制剂、共无定型物以及原料药的饱和溶解度。结果 伊马替尼-槲皮素纳米制剂的粒径为(157.3±4.5) nm,分散指数(PDI)=0.135,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纳米制剂中伊马替尼和槲皮素的含药量分别为20.21%和3.53%;与共无定型物和原料药比较,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制备获得的伊马替尼-槲皮素纳米制剂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能显著增加难溶药物伊马替尼和槲皮素的溶解度。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祝侠丽,李玲华,王莎莎,巴妍妍,贾永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一种可用于肿瘤光热化联合治疗的新型纳米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选用亲水性纳米硫化铜(PVP/CuS)为近红外光敏剂,盐酸多柔比星(DOX)为模型药物。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基于纳米硫化铜的近红外光响应性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DOX-PVP/CuS-Lip)。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超滤-离心法测定包封率。测定其近红外光照射下的光热转换特性。并采用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度实验。结果 制备的DOX-PVP/CuS-Lip为类圆球形,大小较为均匀。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200.9 nm(PDI=0.43)和(-16.0±0.9) 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1.0±2.0)% 和(11.02±0.2)%。波长808 nm近红外光照射下,DOX-PVP/CuS-Lip具有明显的光热转换效应。体外释放度实验结果显示与DOX溶液比较,DOX-PVP/CuS-Lip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并且45 ℃下的释药速度明显高于37 ℃下的释药速度。结论 DOX-PVP/CuS-Lip纳米脂质递药载体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明显的光热转换效率和温度依赖性释药特征。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周代营,张欣,聂阳,刘卫海,丁立,李德灵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真空带式干燥与喷雾干燥工艺优劣势,制定灵芝皇粉干燥工艺优化方案。方法 以灵芝皇为试材,比较真空带式干燥与喷雾干燥对灵芝皇粉体品质的影响。结果 真空带式干燥粉体与喷雾干燥粉体相比休止角小,流动性好,粒径小,含水量低,溶解快,松密度大。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带式干燥灵芝皇粉外形不规则,而喷雾干燥粉外形多为囊泡状球形样品。吸湿性实验结果显示,带式干燥粉、喷雾干燥粉的吸湿接近平衡时间分别为36,72 h,达到平衡时间为72,96 h,带式干燥粉、喷雾干燥粉的临界相对湿度(CRH)分别为67.34%,75.40%。结论 相对于喷雾干燥粉,带式干燥粉吸湿达平衡时间短,吸湿性较小,易于保存。且带式干燥制成的粉体不易吸湿,流动性好。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覃鸿恩,漆立军,徐元翠,夏永芳,彭磊,黄华斌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复方制剂银杏活脑胶囊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控制制剂质量。方法 采用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25~30 ℃,检测波长为254 nm,建立指纹图谱;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6批制剂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比对照品的保留时间明确主要特征峰化学成分,并初步确定其中药材归属。结果 建立了专属性、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均良好的银杏活脑胶囊HPLC指纹图谱,6批制剂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94~0.940,确定共有峰为33个,共有9个主要特征峰得到明确的化学指认。结论 所建立的银杏活脑胶囊的指纹图谱方法可行,可纳入该方质量评价系统的一部分,为银杏活脑胶囊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杨玉洁,张毅伟,彭达,赵爽,张庆乐,王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松针提取液为绿色溶剂合成铁锆氧化物并对抗坏血酸进行负载和缓释,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单一因素实验探讨该材料的制备条件对抗坏血酸负载率的影响,并利用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评价该材料的急性毒性抗坏血酸插层铁锆氧化物的缓释效果。结果 当三氯化铁和氯氧化锆的摩尔比为8:1、加入0.5 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为60 ℃和烘干时间为24 h时,制备的铁锆氧化物对抗坏血酸的最大负载率为97.82%。该材料对实验小鼠没有明显急性毒性,抗坏血酸插层铁锆氧化物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最大释放时间均为450 min。结论 该方法合成的铁锆氧化物适宜作为抗坏血酸的缓释载体。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耿丽,李聪,李志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蛇莓提取物中香草酸、异槲皮苷、染料木素及山柰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为蛇莓相关产品的深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ol-100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乙腈(A)-0.05%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0~10 min,10%?42%A;10~16 min,42%?60%A;16~30 min,60%?80%A;30~35 min,80%?90%A,检测波长:350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 ℃。结果 香草酸、异槲皮苷、染料木素及山柰酚分别在3.095~123.8,7.06~282.4,3.83~153.2和5.092 5~203.7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0.999 8,0.999 7,0.999 9),精密度实验RSD分别为1.42%,1.05%,1.26%,1.13%,重复性实验RSD分别为1.37%,1.21%,1.44%,1.16%,稳定性实验RSD分别为1.29%,1.43%,1.18%及1.35%,上述结果均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9%,98.95%,98.65%和99.33%,RSD分别为1.25%,1.42%,1.44%,1.38%(n=6)。蛇莓提取物中香草酸、异槲皮苷、染料木素及山柰酚含量分别为5.904,17.535,9.011,10.788 mg·g-1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重复性高,可为蛇莓提取物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孙洁雨,倪明明,吴文文,韦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系统评价类固醇用于治疗极早产儿或极低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类固醇治疗极早产儿或极低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辅以手工检索,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合并结果进行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试验,合计3341例患儿,试验组在脑瘫例数[RR=1.04,95%CI=(0.74,1.48),P=0.81]、智力发育指数[SMD=-0.18,95%CI=(-0.67,0.31),P=0.48]、神经运动发育指数[SMD=-0.25,95%CI=(-0.84,0.35),P=0.42]、认知迟缓人数[RR=0.77,95%CI=(0.40,1.50),P=0.44]、视觉障碍人数[RR=0.87,95%CI=(0.55,1.38),P=0.56]、听觉障碍人数[RR=0.42,95%CI=(0.16,1.07),P=0.07]、语言障碍人数[RR=0.85,95%CI=(0.46,1.56),P=0.60]、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RR=1.07,95%CI=(0.66,1.75),P=0.78]和严重脑室内出血[RR=0.95,95%CI=(0.72,1.24),P=0.70]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低剂量的皮质类固醇治疗极早产儿或极低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对神经发育没有产生显著的不良影响。

  • 用药指南
    胡敦梅,桂玲,徐翔,黄琳珊,张丽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分析武汉市某三级医院手术科室临床医师对慢病患者围手术期用药的认知现状,为促进慢病患者围手术期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慢病患者围手术期用药的特点设计调查表格。从理论认知和实践知识两方面,对该院相关手术科室共56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副主任医师认为药品说明书、参考文献与指南,以及自身的工作经验同等重要;而80%的主治医师认为药品说明书、参考文献与指南最值得信赖;住院医师中参考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比例最高(86.67%),同时也相信上级医师的建议(73.33%),但对参考文献及指南的应用相对较低(66.67%)。89.13%的医师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是主要风险来源;仅60.87%的临床医师关注药物相互作用;且对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关注也较低(67.39%)。绝大部分临床医师(95.65%)认为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是术前停药时间的决定因素。36.96%的医师对生物利用度、19.56%的医师对最大血药浓度和峰浓度的理解不明确,错误认为这些因素同样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时间。结论 临床医师对慢病患者围手术期用药认识尚有较多不足,需要加强培训,规范用药,规避临床药物治疗风险。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姚瑶,束庆,王红,马祝悦,葛卫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全程化药学监护对风湿免疫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从2017年5月开始对风湿免疫科患者进行全程化药学监护,并利用Morisky量表分别对2017年4月和2017年12月出院患者进行依从性调研,通过SPSS18.0版软件统计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接受全程化药学监护之后,出院患者中依从性好的患者比例从57.1%上升到82.1%。依从性与性别、年龄、药品种类无显著相关性,与学历水平呈正相关。40.5%患者由于好转而停药,18.9%患者由于害怕不良反应停药。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全程化药学监护,提高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理解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这一过程需要药师根据患者的教育背景设计个体化的用药教育方案。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宁俊凯,吴朝晖,庞素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颅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药师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通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替加环素的抗菌谱、在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用于颅内感染治疗的安全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可行性。结果 通过脑室内灌洗、脑室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等组合给药方式,提高替加环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并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应用,颅内感染治疗结局良好,且安全性高。结论 替加环素可以作为多重耐药菌引起的颅内感染的一种补救或者替代治疗方案。但由于替加环素的药动学/药效学特性,还需更多来自随机对照研究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来进一步验证,以期有效、安全地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的颅内感染。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张标,李华荣,熊建群,邹小娟,赵娟,谢红,杨远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处理的策略,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栓,抗凝治疗期间出现咳血后,药师经广泛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临床建议保留PICC,监护凝血功能和出血情况下,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4.25 kU,ih,qh,持续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药师随访患者情况至2018年12月28日出院,住院期间左侧锁骨下肿痛明显缓解,用药期间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结论 临床药师可以在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治疗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平衡抗凝治疗和出血风险,提供合理化用药建议,保障患者安全。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钱佳瑜,严佳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赵倩,关世奎,彭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姜雪,刘兰茹,朱虹,韩月,高紫轩,刘青泽,关欣,李昀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借鉴国外药物管理系统的功能优势,依托我国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为加强我国老年用药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对比分析瑞典、德国两国针对老年人不合理用药现状使用的药物管理系统。结果 瑞典多剂量给药系统更适用于医疗机构用药,德国高级辅助医疗系统更适用于家庭用药,分别从不同角度改善了不合理用药现状,但均仍存在不足。结论 完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建立药物管理系统,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合理用药水平。

  • 世界新药信息
  • 世界新药信息
    陈本川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复杂而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影响全球2.1亿人,起病于青少年晚期及成年早期,其结局不容乐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分为两种类型,阳性症状(如躁狂、易怒等)较容易控制,而阴性症状(如冷漠、意志贫乏等)较难改善,目前仍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终身性疾病。至少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现有治疗药物无应答,多数患者在治疗18个月后,因严重不良反应(如体质量增加、运动障碍等)而终止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的开发非常困难,临床失败信息居多,绝大多数厂家都已放弃。治疗精神分裂症新药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lumateperone tosylate)由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制药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BMS)首先研制,2015年美国Intra-Cellular Therapies(ICT)生物制药公司获得BMS公司许可,进行全球开发。有效成分芦玛哌酮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5-羟色胺5-HT2A受体拮抗药的活性,与CNS多巴胺D2受体的突触后拮抗药组合作用,介导谷氨酸信号通道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受损起重要作用。芦玛哌酮能通过抑制5-羟色胺转运体蛋白(SERT)调节5-羟色胺,并作为5-HT2A受体拮抗药发挥作用,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行为障碍。2018年9月美国ICT公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递交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胶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药上市申请,FDA曾于2017年11月授予快速通道地位,并于2019年12月20日批准上市,商品名为Caplyta®。该文对对甲苯磺酸芦玛哌酮胶囊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