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导报, 2017, 36(12): 1438-1441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12.028
利多卡因注射液致51例患者死亡的国内文献分析
张花, 雷招宝

摘要:

目的 分析利多卡因致死亡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医药数据库,下载利多卡因致死亡的病例报告原文,统计有关利多卡因致死亡的数据,分析致死亡的原因。结果 共检索到利多卡因致死亡病例报告38篇51例。患者主要死于过敏性休克(26例),过敏体质、单次用药剂量过大、联合用药、医务人员处置药物不良反应的能力不足等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 用药前重视患者过敏史的询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用药,加强用药监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立即进行规范的救治等是避免利多卡因致死亡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 利多卡因 ; 死亡 ; 不良反应 ; 药品 ; 病例报告 ; 文献分析

Abstract:

利多卡因属中效酰胺类局麻药和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其局部麻醉作用比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也长。临床主要用于阻滞麻醉(每次剂量不宜超过0.4 g)及硬膜外麻醉(每次剂量不宜超过0.5 g),适用于心肌梗死、洋地黄中毒、锑剂中毒、外科手术等所致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1]。该药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眼发黑、嗜睡、欣快感、恶心、呕吐、吞咽困难、烦躁不安、惊厥和心搏骤停(剂量过大时)等[2]。国内有关文献分析发现,利多卡因致皮肤变态反应十分常见[3],严重的可致过敏性休克[4],甚至死亡[5]。笔者对国内医药数据库收录的利多卡因致死亡的病例文献进行分析,供临床安全用药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检索策略

检索大医医学搜索(www.dayi100.com,1980年1月—2016年6月)、中国知网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6年6月)、万方医学网(WANFANG MED ONLINE,1998年1月—2016年6月),以“利多卡因”分别搭配“死亡”“致死”“休克”“过敏反应”“严重”等检索词进行组合检索,下载病例报告原文。

2 统计与分析方法

纳入标准: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死亡结论等资料较完整的病例报告。剔除标准:剔除同一病例的重复报告,不包括相关的文献综述。统计纳入病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食物与药物过敏史、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联合用药品种、死亡诊断、死亡前临床表现与体征等。

3 结果
3.1 年龄与性别分布

共检索到死亡病例报告38篇51例[6-43]。其中男21例(41.18%),女26例(50.98%),4例(7.80%)性别不详。成年患者47例,年龄18~70岁;未成年患者4例,年龄2.5~16 岁,具体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死亡病例性别与年龄分布
年龄/
不详 合计 构成比/
%
≤10 0 2 0 2 3.9
>10~17 1 1 0 2 3.9
>17~60 15 21 0 36 70.6
>60 5 2 0 7 13.7
不详 0 0 4 4 7.8
合计/例 21 26 4 51 100.0

表1 死亡病例性别与年龄分布

3.2 原患疾病与过敏史

由于个别患者患有多种疾病,故统计的原患疾病超过51例次,具体为外伤、腋臭各5例,阑尾炎、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咯痰、青光眼、胆结石、过敏性哮喘各2例,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胆囊炎、胃溃疡、口腔念珠菌感染、牙齿缺失、喉阻塞、子宫肌瘤、血管瘤、腹股沟斜疝、皮脂腺囊肿、鸡眼、皮埋节育、头盆不称、尿潴留、抑郁症各1例,原发疾病未交待12例。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4例,未交待药物与食物过敏史44例,对青霉素、链霉素过敏史1例,对磺胺类药物过敏史1例,普鲁卡因加泼尼松龙混合液痛点注射致过敏史1例。

3.3 给药途径与剂量

局部麻醉注射11例,局部浸润麻醉8例,表面麻醉6例,硬膜外腔注射4例,传导麻醉4例,静脉滴注3例,静脉注射2例,臂丛麻醉2例,滴鼻麻醉2例,臂丛麻醉和静脉注射1例,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1例,硬膜外腔注射和局部浸润麻醉1例,硬膜外腔注射和静脉滴注1例,滴舌1例,未交代给药途径4例。给药剂量:2 000 mg 1例,1 650 mg 1例,1 400 mg 1例,1 240 mg 1例,1 000 mg 2例,900 mg 1例,800 mg 2例,400 mg 1例,300 mg 6例,200 mg 6例,175 mg 1例,150 mg 1例,100 mg 4例,80 mg 5例,75 mg 1例,70 mg 5例,60 mg 1例,46 mg 1例,40 mg 1例,20 mg 1例,2或3滴1例,剂量不明7例。

3.4 联合用药

13例存在联合(混合)用药情况。具体的联合用药情况为: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注射液的混合液局部注射并利多卡因静脉注射1例;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注射液局部注射1例;制霉菌素溶液口服并喂食时利多卡因滴舌1例;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碳酸氢钠注射液先后与利多卡因静脉滴注1例;苯巴比妥钠、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肌内注射,先后联合利多卡因静脉滴注1例;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联合局部注射,同时肌内注射维生素K4注射液1例;利多卡因、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注射液混合液局部注射1例;利多卡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并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联合静脉滴注1例;利多卡因、泼尼松龙、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骶管注射1例;氯氮平和利多卡因混合静脉注射1例;泼尼松龙、维生素B12、利多卡因注射液关节腔局部注射1例;利多卡因和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先后注射2例;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合用臂丛麻醉注射1例。

3.5 用药地点、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时间、死亡地点与死亡时间

用药地点:患者家中1例,私人诊所3例,卫生院8例,计生服务站1例,一级医院6例,二级医院3例,三级医院7例,其他医院19例,公园内1例,地点不明2例。死亡地点:送医院途中2例,私人诊所2例,患者家中1例,卫生院4例,其他医院20例,一级医院5例,二级医院3例,三级医院7例,公园内1例,死亡地点不明6例。具体的ADRs发生时间与死亡时间见表2。

3.6 临床症状、体征与死亡原因

患者死前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表现多样化,但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为主,由于医务人员忙于抢救,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观察不仔细,导致部分患者死亡前临床症状与体征描述不全。病例报告中描述超过2次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血压下降10例,烦躁不安8例,口唇发绀8例,意识丧失、呼吸急促、胸闷各7例,全身抽搐、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各6例,呼吸困难、颜面发绀、头晕各5例,神志不清、出汗各4例,气短、惊厥各3例,咽部发紧、四肢厥冷、呼吸变慢、眼睑上翻、心跳加快、语言错乱、昏迷各2例。死亡原因:个别患者的死因有多个临床诊断,故患者死亡原因共有52个临床诊断,另有4例死亡的临床诊断不明,具体见表3。对27例进行了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多器官及组织黏膜出血点,心、肺、肝、肾、脑、脾等重要脏器有点状和片状充血、出血、淤血水肿、部分肺组织不张、肺泡水肿,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部分肝细胞水变性,胰腺细胞多数自溶,肾浊肿。多数器官及组织内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浸润。

表2 51例利多卡因致患者ADR及死亡的时间分布(例)
时间 ADR 死亡
≤5 min 14 0
>5~30 min 24 3
>30~100 min 4 20
>100 min~24 h 0 1
>24 h~7 d 0 2
≥7 d 0 3
不详 9 22

表2 51例利多卡因致患者ADR及死亡的时间分布(例)

表3 利多卡因致患者死亡原因
最终诊断 例次数 构成比/%
过敏性休克 24 42.9
利多卡因中毒 9 16.1
心力衰竭 5 8.9
脑水肿 6 10.7
呼吸衰竭 3 5.4
多器官衰竭 2 3.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 3.6
急性肾衰竭 1 1.8
死亡不明 4 7.1
合计 56 100.0

表3 利多卡因致患者死亡原因

4 死亡相关因素分析与安全用药建议
4.1 用药前对患者过敏史的询问存在缺陷

51例中4例明确无食物和药物过敏史,有药物过敏史者3例;另44例未交待药物与食物过敏史,但这并不意味着这44例患者中没有食物或药物过敏史者,只能说明医生在用药前对患者过敏史的询问存在严重欠缺,故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增加。51例死亡患者中死于过敏性休克者24例,这同样说明变态反应或患者的过敏体质与利多卡因致死有一定的关联性。1例患者曾对普鲁卡因过敏,仍然使用利多卡因与醋酸泼尼松混合骶管注射导致死亡,这明显违反了药品说明书“对局部麻醉药过敏者禁用”的禁忌[6,44]。因此,医生在使用利多卡因之前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有药物或食物过敏史者慎用,局麻药过敏者禁用利多卡因。

4.2 操作失误与用药剂量过大

利多卡因注射液单次用药剂量在适应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以不超过500 mg为宜[1,44]。本文51例死亡患者中,高于500 mg(800~2 000 mg)的患者9例,故给药剂量过大是致死的重要原因。另外,医务人员误将利多卡因注入脊椎(本意是局部封闭治疗颈椎病)和蛛网膜下腔(本意是局部封闭治疗椎间盘突出)致患者死亡也是不该发生的悲剧[7-8]。因此,严格按照利多卡因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与给药途径用药,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风险。

4.3 联合用药

13例存在联合(混合)用药情况,其中1例0.75%布比卡因8 mL加2%利多卡因15 mL混合臂丛麻醉致死[9],1例0.75%左布比卡因10 mL加2%利多卡因10 mL混合臂丛麻醉致死[10],1例氯氮平与利多卡因联合静脉注射致死[11]。布比卡因与利多卡因合用虽然起效迅速,可明显延长麻醉时间,但用量过大可影响臂丛神经功能,药液误入血管可引起心脏骤停。另外,1例患者使用利多卡因和泼尼松龙混合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6]。故认为利多卡因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也是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尽量避免利多卡因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4.4 基层医务人员对ADR的认识不足且处理能力欠缺

部分医务人员对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ADR(如皮疹、抽搐等)并未在意,反而认为是利多卡因用量不足所致,故而追加剂量,导致患者利多卡因过量中毒死亡[12-15]。1例26岁女性患者让退休医生和无行医资格的人员在家中进行除腋臭手术,于右侧腋下注射利多卡因40 mL后,手术快结束时“医生”对患者诉头晕、不适等情况不予理会,继而在左侧腋下注射利多卡因30 mL,致使患者面色发绀,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眼球上翻,虽经抢救,但由于缺乏抢救设备和药品以及处理ADR的技能严重不足,致使患者死亡[16]。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强ADR知识的学习,提高抢救ADR的救治能力;患者应在正规医院实施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有关的治疗,切不可图方便而草率就医。另外,医务人员在患者出现任何ADR时都应终止治疗,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ADR。

4.5 培训与监管的缺位

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的医务人员,临床合理用药的知识不足,不按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剂量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故导致利多卡因注射液超量使用。这反映了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医务人员培训与监管的缺位,同时也反映了政府有关部门对利多卡因这种高危药品监管不力,基层医院对高危药品管理不严,致使利多卡因流入私人手中,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17]

5 结束语

使用利多卡因注射液的任何一个环节处置不当,都可以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甚至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用药前过敏史的问诊,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用药,尽量避免联合用药,患者一定要在有抢救设备和药品的规范的医疗机构用药,加强用药中的监测,用药中发生不良事件一定要就地规范地进行救治;另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ADR和临床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加强特殊药品的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33,380.
[本文引用:2]
[2] ARONSONJK.药物副作用(国际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百科全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051-2060.
[本文引用:1]
[3] 王振军. 128例利多卡因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7):603-60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医药数字化期刊群》(1998-2007年)中关于利多卡因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并查阅原始文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利多卡因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且发生较快,一般累及机体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复杂,严重时致休克甚至死亡。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和警惕利多卡因所致不良反应。
[本文引用:1]
[4] 金永新,张鑫,吴玉琼.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84例中文文献综述[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4,23(5):329-331.
[本文引用:1]
[5] 陈朝华,徐志全,刘章良.利多卡因致命性不良反应的再认识[J].重庆医学,2006,35(8):690-691.
利 多卡因(lidocaine,Lid)无论是作为抗心律失常药(Ib类),还是作为局部麻醉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都非常广泛。近年来,由于门诊手术、有创检查 的大量开展,新的适应证的产生以及普鲁卡因需做皮试等原因,利多卡因在口腔科、门诊手术室、整形美容科、纤支镜室和妇科门诊等的使用更加广
[本文引用:1]
[6] 司瑞江,司志军.利多卡因和醋酸强的松混合液骶管注射死亡1例[J].中外健康文摘,2005,2(8):107.
[本文引用:3]
[7] 沈仁祥. 利多卡因局封误入脊椎致死1例[J].法医学杂志,2000,16(2):113.
局部封闭疗法,在医疗中较为常用,但进针的方法、针刺的深度要严格把握.笔者在临床检案中遇到利多卡因等混合液颈部压痛点封闭误入脊髓致死一例.现报道如下.
[本文引用:1]
[8] 黄选生,康宁.利多卡因局部封闭误入蛛网膜下腔致死1例[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999,1(2):155.
由 于局部封闭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导致局部麻醉药误人蛛网膜下腔致死的案例较少见。我们检验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死者男,23岁。患椎间盘突出症,先后 数次到某私人诊所进行局部封闭治疗。1998年7月26日晨进行第8次封闭治疗后诉较疼痛,至23:OO疼痛加重,伴头痛,体温39C
URL    
[本文引用:1]
[9] 郑斌. 利多卡因与布吡卡因混合臂丛麻醉要求失误1例[J].广东医学,1995,16(2):108.
[本文引用:1]
[10] 董月珍,黄社文.左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臂丛麻醉致呼吸心跳骤停死亡1例[J].药品评价,2014,11(20):42-44.
1例14岁女性患者,因右腕部切割伤,急行手术清创探查,于手术室内予0.375%左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进行臂丛麻,当注射完该混合液后立即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呼叫无反应.予紧急吸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2mg、维库溴铵2mg、芬太尼0.1mg.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随后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15min后复苏成功.但患者病情持续危重,12天后临床死亡,死亡原因: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URL    
[本文引用:1]
[11] 王慧鹏,付强,张平,.氯氮平和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中毒死亡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29(6):597-598.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2年2月6日在某城中村一垃圾堆中发现一具被毛毡包裹的男性尸体.经调查,死者为蒋某,25岁;生前暂住城中村招待所内,7天前其家人报案称与其失联.蒋某生前曾与一开私人诊所的李姓女子联系密切. 1.2 尸体检验 尸表检验:尸体腐败呈巨人观.体表未见明显损伤;四肢长骨、颅骨无骨折;颈部皮肤未见索沟、扼痕等.左手背皮肤有一处注射针眼.
[本文引用:1]
[12] 孙锡凤. 利多卡因逾量致死一例报告[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11(3):165.
[本文引用:1]
[13] 骆盘根,张俊涛,张松.腋臭手术中2%利多卡因局麻过量致死1例[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3):121.
[本文引用:0]
[14] 邓玉玲. 利多卡因逾量致死1例报告[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2):69.
[本文引用:0]
[15] 雷里加.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致心脏骤停死亡1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17):1509-1510.
患者,男,56岁,因按压腹股沟包块后腹痛10h,于2008年7月10日早上7:00入院。入院时查体:呼吸20次/min、脉搏86次/min、体温38.9℃、血压16/11kPa。神智清楚,急性病容,生命体征正常,全腹平坦,未见肠型,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右腹股沟见一约6cm×15cm之椭圆形包块,从外环口突出插入阴囊内,表面张力大,平卧不消失。
[本文引用:1]
[16] 吴克荣,徐建飞,任新林,.利多卡因过量致死的法医病理分析[J].交通医学,2002,16(6):608-609.
篇首: 盐酸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局部麻醉药之一.该药穿透、弥散性好,作用快而持久,无血管扩张,对局部组织刺激小,安全范围大(1).除此之外,该药 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普鲁卡因酰胺的3倍.但是,其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按数学比延长局麻维持时间,反而有加快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的危 险.我们遇到1例非法行医者在双腋臭切除手术中过量使用利多卡因,发生中毒并致死亡的案例,现作法医病理分析如下.
[本文引用:1]
[17] 梁英,刘战强.利多卡因静脉注射中毒致死亡1例[J].刑事技术,2006,31(5):60.
[本文引用:1]
[18] 班显明.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致死亡1例报告[J].广西医学杂志,2005,27(2):275.
[本文引用:0]
[19] 陈政文,丁顺才.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中毒致死亡1例报告[J].农垦医学,2008,30(1):76.
[本文引用:0]
[20] 东裕. 利多卡因中毒致死一例[J].河南医药,1982,2(4):49.
[本文引用:0]
[21] 耿占江. 利多卡因过敏致死3例报告[J].健康之路,2013,12(6):442-443.
目的:为了进一步确定利多卡因麻醉的安全性,了解其致敏的临床表现及机理,使其更好的用于临床.方法:对送检的疑有利多卡因麻醉过敏的三具尸体进行尸体解剖.结果:所解剖的三具尸体均为利多卡因过敏.结论:利多卡因为非试敏的麻醉药但其确实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致死,临床应多加注意.
[本文引用:0]
[22] 古子平. 利多卡因局封致死亡一例[J].桂林医学杂志,1987,3(2):34.
[本文引用:0]
[23] 侯小萍. 滥用利多卡因致心肺衰竭死亡[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987,10(6):375.
[本文引用:0]
[24] 姜绍伟.利多卡因眼内给药致死1例[J].中国药物警戒,2006,3(2):110,116.
[本文引用:0]
[25] 兰胜侪,于瑞花.只顾一点不及其余——1例利多卡因应用不当致死亡的教训[J].新医学,1996,(8):428.
[本文引用:0]
[26] 李桂清,任毅志,利多卡因臂丛麻醉致心脏骤停死亡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1993,8(12):743.
[本文引用:0]
[27] 鲁赫鸣,于亚新,郭鼎.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致死8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19(5):299-300.
[本文引用:0]
[28] 刘鹤林. 利多卡因用量过大致死一例报告[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6(8):392.
[本文引用:0]
[29] 刘敏,邓振华,吴家文.1例利多卡因过敏死亡尸检报告[J].法医学杂志,1996,12(3):183.
[本文引用:0]
[30] 卢荣军. 利多卡因过量中毒致死一例[J].青海医药杂志1986,(5):57-58.
[本文引用:0]
[31] 时培雪. 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致死1例报告[J].临床荟萃,1998,13(4):187.
[本文引用:0]
[32] 袁野. 利多卡因局麻引起过敏反应死亡1例[J].辽宁医学杂志,2008,22(5):232.
利多卡因是外科等手术科室局部麻醉常用药,引起过敏反应的病例少见,近期在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时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
URL    
[本文引用:0]
[33] 周宜祥,王炎.颈部注射利多卡因导致心脏骤停死亡1例[J].健康大视野,2013,21(8):37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右手麻木"于2013年1月25日就诊.患者自诉患颈椎病多年,否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6.6℃,血压120/70mmHg,心率85次/分钟,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干湿性眵音.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胁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四肢活动正常.颈部X线检查:颈部生理弯曲消失,骨质退性变.初步诊断:颈椎病.给予肩颈部的理疗、按摩及中草药外敷常规治疗,并用2%利多卡因2ml于右侧颈后4.5椎体间压痛点进针局麻后,用小针刀进行周围粘连软组织松解.2月1日复诊,患者自诉效果良好,继续接上述方案治疗.2月8日复诊,在用2%利多卡因2ml于右侧颈后4.5椎体间压痛点进针局麻后,4-5分钟后患者向医生反应身体不适,遂出现意识丧失,心脏停搏,呼吸停止,医生立即进行徒手心肺苏复操作,同时给予肾上腺素1mg,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急诊科.在急诊科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吸谈,持续心脏按压,药物、电击等抢救,30分钟后心脏恢复跳动,呈窦性心律,血压120/70mmHg,但无自主呼吸,瞳孔仍未复原,对光反射消失,转入ICU病房.2月18日,因多器管衰竭死亡.
URL    
[本文引用:0]
[34] 赵卫民,侯美荣.利多卡因局部浸润致死1例[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0,(1):39-40.
[本文引用:0]
[35] 叶江枫,赵中苏.纤维支气管镜术前利多卡因麻醉死亡2例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0,6(1):77.
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药,很少产生过敏,不用皮试,安全性高,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有少数病例可能发生严重毒副作用,现将2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前利多卡因麻醉死亡进行分析,以引起同仁的注意。1 临床资料例1 男性,61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月余伴胸闷、气短半月加重1周入院。
[本文引用:0]
[36] 王苏琴. 利多卡因引起过敏反应致死1例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1998,5(7):476.
[本文引用:0]
[37] 王艳丽. 一例麻醉过程死亡者血液、脑脊液中利多卡因与度冷丁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动物毒物学,2003,18(1-2):90.
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C18为分析柱,用甲醇(每100ml加冰醋酸100μl,正丁胺170μl):水(25:75)为流动相,在214nm处.对一例麻醉过程死者血液等生物检材中的度冷丁和利多卡进行了测定。其中血液中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为0.06~150μl/ml(r=0.9986)。回收率为88%;度冷丁的线性范围为0.05~60μl/ml(r=0.9992).回收率为86%。血液中的杂质对测定不产生干扰。
URL    
[本文引用:0]
[38] 吴义,汤泰秦.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及中毒各1例报告[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7(1):58.
利多卡因被用于各种局部麻醉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对其严重毒性作用及过敏反应易忽略,本文报道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及中毒各1例的抢救体会。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28岁。因突发右侧胸痛1天入院,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10余年.体检:T 37℃,P 70次/min,R 20次/min,BP 120/76 mmHg。神清,合作。右侧胸廓饱满,触觉语颤消失,叩诊呈鼓音,右肺呼吸音消失。心界不大,心率70次/min,节律整齐,未闻杂音。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胸片示“右侧大量气胸,肺组织95%被压缩”。诊断“右侧气胸”。于胸穿抽气前用2%利多卡因局麻,当皮下注射约2 ml时,患者突然神志模糊,呼之不应,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四肢湿冷,即测BP 0/0 mmHg,R 10次/min,HR 60次/min,心音低弱,心律齐。考虑为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静注肾上腺素1 mg、地塞米松10 mg,神志随即转清,BP 140/90 mmHg,诉呼吸困难,喉部梗阻感并张口呼吸,3 min后血压又降至0/0 mmHg,再静注甲基泼尼松龙80 mg,静滴多巴胺、阿拉明维持血压,半小时后逐渐好转。 例2 女性,26岁。因头部皮脂腺囊肿在门诊于局麻下行皮脂腺囊肿摘除术。既往无心、肺、肾、肝病史。术前曾做利多卡因皮试为阴性,当作局部浸润麻醉注射2%利多卡因约1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惊厥、昏迷、心跳、呼吸骤停、血压为零,立即停止注入利多卡因并行胸外按压,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使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皮质激素及升压药物等综合治疗措施,曾暂时恢复窦性心律,血压有所回升,终因抢救无效,发病24 h死亡。
[本文引用:0]
[39] 许家锵,曾金生.利多卡因过敏性休克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死亡1例[J].广东牙病防治杂志,2003,11(4):276.
篇首: 患者,女,58岁,湖北人,因"牙齿缺失,要求镶牙"就诊.口腔检查:654211267残根.建议:拔除残根后修复.患者自诉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血 液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有拔牙史.接诊医生经会诊后,拟行654 拔牙术.患者精神紧张,在家属劝慰下,同意拔牙.
[本文引用:0]
[40] 石迪明,姚季生.剖腹产中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致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3,8(1):43.
[本文引用:0]
[41] 骆合德,孙勇,杨定华,.利多卡因引发室性心动过速致死一例[J].中国循环杂志,1993,8(5):288.
[本文引用:0]
[42] 鲁赫鸣,曹晓艳,郭鼎.静点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4例报告[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4):601,607.
篇首: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患者均为手术中死亡,其中用利多卡因作表面麻醉2例,传导麻醉1例,硬膜外麻醉1例.除硬膜外麻醉用2%盐酸利多卡因溶液 外,均用1%利多卡因溶液.局部麻醉手术中,每例患者利多卡因用量均没有超过100 mg.其中2例利多卡因用量70 mg,另外2例利多卡因用量80和100 mg.
[本文引用:0]
[43] 秦玉华. 皮下埋植术中利多卡因过敏死亡1例报告[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459.
[本文引用:1]
[44] 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说明书.国药准字H20043676,2010-10-01修订.
[本文引用:2]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利多卡因
死亡
不良反应
药品
病例报告
文献分析


作者
张花
雷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