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导报, 2017, 36(6): 668-672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06.017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
Extraction Process of Yinxing Huonao Capusle by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
漆立军, 覃鸿恩, 黄华斌

摘要:

目的 探索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优化制剂工艺。方法 以加水倍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紫丁香苷和大黄素转移率及固形物保留率的权重化值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对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优选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160 min,提取2次。结论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用于筛选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可行,预测性较高,所得优选工艺方法简便、可靠。

关键词: 银杏活脑胶囊 ;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 提取工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Yinxing Huonao capusle. Methods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with quantity of water and boiling time as main factors and with syringin transfer rate,emodin transfer rate and solids retention rate as evaluation index. Results The conditions of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were as follows:10-fold water,extracting time of 160 min,extracting 2 times. 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hat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Yinxing Huonao capusle,and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 capusle ;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 Extraction process

银杏活脑胶囊是根据我院神经内科名老中医的经验方自主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由刺五加、何首乌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健脑、补肾安神、改善脑供血、增强免疫等功能。主要用于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脑震荡、高脂血症等,其作用显著,疗效确切 [1-4]。该胶囊剂由水提取物部分和原药粉组成,水提部位的药材包括刺五加和何首乌。本研究组对银杏活脑胶囊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笔者经对研究组已经发表的文献[5]进行再次论证时发现,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的工艺存在误差,笔者进一步优化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银杏活脑胶囊的生产工艺合理性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himadu 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LC-20AD四元泵,SPD-M20A检测器,SIL-20A进样器 日本岛津公司),KQ-500VDE型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CPA225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感量:0.01 mg),HHS-2S型电子恒温不锈钢水浴锅(上海宝蓝实验仪器制造有限公司),YLD-2000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黄石市恒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1.2 试药

刺五加(湖北聚瑞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批号:151001),何首乌(安徽方氏药业,批号:160301),以上两味药材经我院张思波主任药师鉴定为道地药材;紫丁香苷对照品(批号:111574-201003),大黄素对照品(批号:0922-201506),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刺五加和何首乌的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Inertsil ODS-SP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4%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0~15 min,15%→25%A,>15~25 min,25%→35%A,>25~45 min,35%→55%A,>45~60 min,55%→80%A,>60~70 min,80%→100%A。流速:1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254 nm。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照处方比例称取刺五加和何首乌,加10倍量水,煎煮2 h,煎煮2次,放冷,滤过,合并煎煮液,蒸干,得水提部位干浸膏。取适量水提部位干浸膏,粉粹为细粉,精密称取1 g,置于50 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精密称量,超声提取(功率500 W,频率45.80 kHz)45 min,取出,擦干瓶身表面的水,待冷却至室温后精密称定,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过孔径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供试品溶液。

2.1.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定对照品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分别含紫丁香苷0.028 1 g、大黄素0.001 3 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备用。

2.1.4 系统适应性实验 按照“2.1.1”项色谱条件,移取混合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1。

图1 混合对照品和供试品的HPLC图
A.混合对照品;B.供试品;1.紫丁香苷;2.大黄素

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reference substances and sample
A.mixed reference substance;B.sample;1.syringin;2.emodin

2.1.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2.1.3”项混合对照品溶液2,4,6,8,10,12 μL,注入高相液相色谱仪,测定紫丁香苷和大黄素的峰面积。以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到各成分的回归方程以及线性范围,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待测成分在相应的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表1 2个待测组分的线性回归结果
Tab.1 Linear regression of two tested components
待测组分 回归方程 r 线性范围/μg
紫丁香苷 Y=2.21×105X+2 487.1 0.999 8 0.056~0.336
大黄素 Y=2.68×105X+19.6 0.999 9 0.002 6~0.015 6

表1 2个待测组分的线性回归结果

Tab.1 Linear regression of two tested components

2.1.6 精密度实验 依据“2.1.1”项色谱条件,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进样6次,记录各待测成分的峰面积,计算RSD。结果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0%,1.9%,结果表明该仪器的精密度较好。

2.1.7 稳定性实验 取“2.1.2”项供试品溶液,并按照“2.1.1”项色谱条件,分别于制样后0,2,4,8,12 h,吸取该供试品溶液10 μL,进样、测定,记录各待测成分峰面积,计算RSD。结果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8%,1.6%,结果表明该溶液在12 h稳定性较好。

2.1.8 重复性实验 取“2.1.2”项供试品溶液6份,依据“2.1.1”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各待测成分峰面积,计算RSD。结果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峰面积的RSD分别为2.3%、0.4%,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2.1.9 回收率实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各取已知含量的样品5 mL 6份,分别按照1∶0.8,1∶1,1∶1.2加入混合对照品,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1”项色谱条件,精密吸取各供试品溶液10 μL,注入色谱仪,测定各待测成分峰面积,计算各待测成分的回收率和RSD。结果紫丁香苷、大黄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9.58%,RSD分别为1.5%、2.8%,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准确度较高。

2.2 固形物保留率的测定

精密吸取水提取液50 mL,置于已干燥至恒质量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105 ℃下干燥5 h,于干燥器中冷却30 min,快速称取质量,直至样品质量达到恒重,计算固形物保留率。

2.3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筛选工艺条件

2.3.1 因素与水平的确定及实验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6-9],并通过预实验可知,影响水提工艺的因素主要有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量。提取次数为非连续变量,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提取次数为2次,并最终确定各因素的水平取值,采用软件Design-Expert8.0.5中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及响应面分析法对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位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加水倍量(A)、提取时间(B)作为考察因素,每个自变量的水平分别以-1.414,-1,0,1,1.414进行编码,以紫丁香苷转移率(T1)、大黄素转移率(T2)和固形物保留率(S)作为评价指标。因素与水平见表2。按处方比例称取药材,按照表3的响应面分析方案进行实验。并按照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计算各实验组二者转移率及固形物保留率。

表2 响应面因素水平表
Tab.2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水平 加水倍量(A)/倍 提取时间(B)/min
-1.414 7.17 35.15
-1 8 60
0 10 120
1 12 180
1.414 12.83 204.85

表2 响应面因素水平表

Tab.2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2.3.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目标成分转移率计算公式为:水提液中目标成分含量/投料饮片中目标成分含量,固形物保留率计算公式为:水提液干膏固形物量/药材量[10]。采用SPSS statistics数学软件将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按照归一化方法计算公式处理数据,紫丁香苷转移率和大黄素转移率归一化为Dmax=(Vn-Vmin)/(Vmax-Vmin),固形物保留率计算公式为Dmin=(Vmax-Vn)/(Vmax-Vmin),总评归一值OD=(D 1 D 2D n)1/n,n=指标数,D1D 2D 3分别为紫丁香苷转移率、大黄素转移率和固形物保留率的归一值,总评归一值将作为响应面参考值的直接指标代入Design-Expert8.0.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2.3.3 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用ANOVA分析响应面的回归参数,以总评值OD的方差分析见表4,可知,二次项B2达到极显著水平,A2<0.05,二次项各因素对响应值OD的线性关系显著;一次项AB对响应值T的曲面效应显著。利用Design-Expert8.0.5软件对表4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响应值OD对加水倍量(A)、提取时间(B)的二次多项回归模型:拟合总评OD=0.910 6A+0.038 2B-0.037 7A2-1.015×10-4B2-1.293×10-3AB。该方程的相关系数r=0.999 4。相对于线性拟合模型有显著提高,表明该方程有较大可信度。

表4可知,该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表明该二次方程的模型比较显著。

表3 响应面实验方案与结果
Tab.3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实验组 加水倍量
(A)
提取时间
(B)
紫丁香苷转移率 大黄素转移率 形物保留率 D1 D2 D3 OD
%
1 -1 -1 92.46 87.00 20.89 0.271 8 0 1 0
2 0 0 97.33 91.25 24.45 0.957 7 0.965 9 0.562 1 0.804 2
3 0 0 97.60 91.18 24.98 0.995 8 0.950 0 0.496 9 0.777 5
4 1 -1 91.47 88.32 21.23 0.132 4 0.300 0 0.958 2 0.336 4
5 1 1 95.99 90.23 29.02 0.769 0 0.734 1 0 0
6 -1 1 94.56 90.11 28.54 0.567 6 0.706 8 0.059 0 0.287 2
7 0 0 97.36 90.89 24.79 0.962 0 0.884 1 0.520 3 0.762 0
8 0 0 97.45 91.16 24.77 0.974 6 0.945 5 0.522 8 0.783 9
9 0 0 97.22 91.40 25.06 0.942 3 1 0.487 1 0.771 4
10 0 -1.414 90.53 89.20 20.97 0 0.500 0 0.990 2 0
11 -1.414 0 95.08 90.21 25.14 0.640 8 0.729 5 0.477 2 0.606 5
12 0 1.414 94.34 90.46 28.34 0.536 6 0.786 4 0.083 6 0.328 0
13 1.414 0 95.47 90.58 26.23 0.695 8 0.813 6 0.343 2 0.579 2
14 0 0 97.63 91.10 24.55 1.000 0 0.931 8 0.549 8 0.800 2

表3 响应面实验方案与结果

Tab.3 Design and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Tab.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方差来源 SS f MS F P
模型 1.22 5 0.058 22.41 0.000 4
A 7.667E-006 1 7.667E-006 7.062E-004 0.979 5
B 0.022 1 0.022 2.01 1.199 6
AB 0.096 1 0.096 8.88 0.020 5
A2 0.17 1 0.17 15.50 0.005 6
B2 0.99 1 0.99 90.82 <0.000 1
残差 0.076 7 0.011
失拟差 0.075 3 0.025 74.94 0.000 6
纯误差 1.328E-003 4 3.321E-004
总误差 1.35 13

A:water amount;B:extracting time

A:加水倍量;B.提取时间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Tab.4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2.3.4 效应面分析与优化 采用Design-Expert软件,以“2.3.3”项拟合的数据模型为基础,绘制出相应的等高线图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三维曲线图,见图2。通过软件预算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A=9.94倍,B=159.1 min。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确定优选工艺为加水10倍,提取时间160 min。

2.3.5 优选提取工艺验证实验 按效应面分析得到优选提取工艺,即:加水倍量为10倍,提取时间为160 min,平行3次实验。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照色谱条件测定紫丁香苷和大黄素含量,计算转移率,并计算固形物保留率。结果见表5。

表5可知,效应面实验得出的优选提取工艺为加水倍量为10倍,提取时间160 min,此条件下紫丁香苷转移率可接近99%,大黄素转移率可达到93%以上,固形物保留率可降低至22.0%,其重复性较好。

图2 加水量和提取时间二维图及3D效应面

Fig.2 Contour chart and 3D response surface of water amount and extracting time

表5 验证实验结果
Tab.5 Result of verification test %
项目 1 2 3 平均值 RSD
紫丁香苷转移率 98.90 98.86 99.11 98.96 0.14
大黄素转移率 93.64 94.03 93.90 93.86 0.21
固形物保留率 22.28 22.73 22.56 22.52 1.01

表5 验证实验结果

Tab.5 Result of verification test %

3 讨论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按照处方组成,水提部位由刺五加和何首乌两味中药组成。刺五加主要有效成分为紫丁香苷,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大黄素,二者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11-12],属于处方中重点保留的成分,故选择紫丁香苷和大黄素作为评价指标。固形物保留率是中药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分提取物中含有皂苷成分和多糖成分较多,多糖成分及一些杂质增多不仅影响单位剂量药物的疗效,而且会导致制剂吸潮,从而使制剂稳定性降低,故降低水提物的固形物保留率也常常作为提取工艺中的重要指标。

3.2 流动相的选择

首先以单一组分进行进样分析,紫丁香苷的流动相为甲醇-水,大黄素的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分别对以上2种流动相进行分析,所检测出来的结果均不理想,综合各种因素,故将其调整为甲醇-0.4%磷酸溶液,该系统条件下,由于非目标峰影响目标峰,并且由于紫丁香苷和大黄素极性相差较大,为了更好地分离二者,故考虑适当调整流动相比例,延迟大黄素出峰时间。

3.3 检测波长的确定

采用等吸收图和3D全波长数据采集方法,在波长190~400 nm对样品溶液进行谱图信息分析,并分别选取203,215,254,265,285,306,350和385 nm 8个不同波段进行比对考察,综合分析,大黄素和紫丁香苷分别在254和265 nm处有特征吸收,二者最大吸收波长较为接近,相对紫丁香苷而言,大黄素峰面积较小,综合考虑,最终确定以254 nm为最佳检测波长。

3.4 优化结果分析与方法比较

本研究主要针对银杏活脑水提部位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水提部位处方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其中紫丁香苷与大黄素的转移率变化进行比较,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已经确定基本提取方法,本研究只能调整提取参数,故选择研究方法应具备较好的实验精度和具备较好的预测性能,目前研究较为成熟的方法有正交实验设计、效应面实验设计和均匀实验设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结合实验可行性,最终确定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为研究方法。

3.5 实验方法的选择

通过对本研究得出的最优工艺与正交实验设计优选的优选工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实验精度更高,预测值更准确,符合相关文献资料的论述[13],故中心组合设计-效应面法更适用于筛选银杏活脑胶囊的提取工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群会,李俊,莫家鹏,.银杏活脑胶囊治疗TIA45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9,10:1-2.
URL    
[本文引用:1]
[2] 刘群会,李俊,莫家鹏,.银杏活脑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及TCD观察[J].中国康复,2008,23(3):172-173.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银杏活脑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 和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均给予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银杏活脑胶囊,均连续15 d.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根据临床症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TCD检测,2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与治疗前比较均 有提高(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5%与70%,P<0.05).结论:自制中药银杏活脑胶囊能明显提高VBI患者的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0]
[3] 田桦,鲁启洪.高压氧联合银杏活脑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3-14.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银杏活脑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 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2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降颅压、护脑),治疗组口服银杏活脑胶 囊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中ET、CGRP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银杏活脑胶囊联合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本文引用:0]
[4] 陈开广,鲁启洪,刘红艳,.银杏活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7,29(6):353-354.
目的探讨银杏活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影 响。方法将82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降颅压、护脑),治疗组口服银杏活脑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 平。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52%,显效率22%,有效率16%,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对照组:基本痊愈率44%,显效率18%,有效率 16%,无效率22%,总有效率78%,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前两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经统计学处理无 显著性差异,试验后治疗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活脑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 床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本文引用:1]
[5] 黄宏云,覃鸿恩.基于正交设计优化银杏活脑胶囊水提部分的提取工艺参数[J].临床合理用药,2016,9(28):78-79.
URL    
[本文引用:1]
[6] 殷佳,殷健,朱艳,.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补肾活血胶囊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2016,27(16):2276-2278.
目的:优化补肾活血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量、煎煮时间为主要因素,以淫羊藿苷、丹酚酸B含量和干浸膏得率的归一化值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5倍量的水,回流提取75 min,提取2次。验证试验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为0.0003%。结论: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可用于优化补肾活血胶囊的提取工艺,预测性好;所得工艺方法简便、稳定。
[本文引用:1]
[7] 晏建新,王晓丽.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黔产金樱子多糖超声提取工艺[J].医药导报,2015,34(10):1367-1370.
目的:优化黔产金樱子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和条件。方法以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为自变量,以黔产金樱子多糖的提取率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选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黔产金樱子多糖优选工艺:液料比30:1( mL·g),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75℃,平均提取率37.54%。结论优化的超声提取工艺和条件简便可靠。
[本文引用:0]
[8] 殷明阳,刘素香,张铁军,.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况[J].中草药,2015,46(21):3279-3283.
提取工艺作为复方中药制备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药用资源及临床疗效,更关系到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通过查阅文献,重点对近5年复方中药的传统提取方法和新型提取技术以及评价指标和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进行概述,总结并展望了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本文引用:0]
[9] 魏词,万蒞,王红,.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J].医药导报,2016,35(2):174-176.
目的优化白芍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白芍总苷及干膏得率为指标,采用归一法处理,运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白芍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85.00%乙 醇提取2次,每次100min。3批验证性实验表明实际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白芍提取工艺,实验值与预测值吻合度高,所建 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本文引用:1]
[10] 吴伟,崔光华,陆彬.实验设计中多指标的优化:星点设计和总评“归一值”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8):530-533.
目的 用数学方法将实验设计中的多指标“归一”化,星点设计法对总评“归一值”进行优化,7方法 微球采用O/W溶剂挥发或萃取法制备,考察因素为外相聚乙烯醇浓度(X1),内相聚丙交酯浓度(X2)和理论载药量(X3)。将各项指标如载药量、包封 率、粒径、跨距、1d时释放百分数(P1)和释放85%时间(t85)采用Hassan或Harrington方法分别转化为0~1之间的“归一值”,各 处方号的“归一值”求算
DOI:10.3321/j.issn:1001-2494.2000.08.010      Magsci     URL    
[本文引用:1]
[11] 冯光远,石璐缘,崔宝弟,.制何首乌提取物及主要单体成分对细胞酪氨酸酶及抗氧化保护作用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5,27(4):578-584.
URL    
[本文引用:1]
[12] ES-SAFI N E,KOLLMANN A,KHLIFI S,et al.Antioxidative effect of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Globularia alypuml.structurel-activity relationship[J].LWT Food Sci Tech,2007,40(7):1246-1252.
[本文引用:1]
[13] 刘艳杰,项荣武.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实验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7,24(6):455-457.
目的介绍星点设计基本原理,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行综述,指出该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有关资料和文献,对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与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具有试验次数少,精确度高,应用方便的特点,该设计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药学领域。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银杏活脑胶囊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capusl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Extraction process

作者
漆立军
覃鸿恩
黄华斌

QI Lijun
QIN Hongen
HUANG Hu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