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HERALD OF MEDICINE, 2018, 37(1): 131-131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8.01.037
头孢曲松钠皮试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吴晓丽1,, 陈海云2

摘要: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 过敏性休克 ; 不良反应

Abstract: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2016年9月26日因“咳嗽、气喘”至某医院就诊。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十余年,2016年6月头孢曲松钠皮试呈阳性反应,后未使用。此次就诊医生再次给予头孢曲松皮试处方。8:43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山东润泽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1315100)皮试,约1 min后,患者诉头晕眼花,继而倒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呼之不应。医生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并肌内注射肾上腺素1 mg,同时建立静脉通道推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0 mg、尼可刹米0.375 g,患者情况无好转。36 min后,患者停止自主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至边缘,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2 讨论

头孢曲松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有广谱、高效、耐酶、半衰期长、可透过血脑屏障等特点,可用于下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疗效肯定。近年来随着头孢曲松的临床广泛应用,头孢曲松引起的不良反应很常见,尤其是引起过敏性休克[1],在其不良反应报道中占比最高[2-3],应高度重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早在2008年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14期中就已经提示要警惕头孢曲松的严重变态反应。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试尚存争议,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试,因为引发变态反应的半抗原-决定簇不明确,皮试符合率很低[4]。同样,头孢曲松皮试准确性低,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头孢曲松皮试阳性或阴性结果能够直接预测后续的变态反应。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有10例患者使用头孢曲松原液进行皮试时发生严重变态反应;而即便使用原药皮试阴性,仍然会可能发生严重过敏性休克致死[2,5],甚至还有在连续使用同一批号头孢曲松的过程中也有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的报道[6]

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Ⅰ型变态反应,其特点是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所发生的超敏反应,该患者3个月前首次皮试已经被致敏,此次皮试为再次接触,造成了严重后果。所以,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头孢曲松可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熟练掌握过敏性休克抢救技巧。对第1次出现过阳性反应的患者,最好不要再试第2次,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并及时抢救,最大程度保障用药安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静芬,苏利群.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97例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3):178-180.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 克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2010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有关头孢曲松钠致过敏性休克97例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果有87.6%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首次用药过程中,67.1%发生在用药后的10min内,死亡率达到18.6%;头孢曲松钠存在滥用和不合理用药等问 题。结论应高度重视头孢曲松钠的合理使用,密切观察并及时抢救过敏性休克。
[本文引用:1]
[2] 陈亚媚. 211例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08,27(1):109-110.
[本文引用:2]
[3] 范铭.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2):119-123.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ADRs)的情况,探究其发生规律。方法检索《万方数据》中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ADRs的文献资料(1998~2010),筛选收集其致ADRs的案例报告,按年龄、性别、给药途经、原患疾病、发生时间、愈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s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共有29种,以三代头孢及其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为主(56.03%);居前三位的品种为头孢曲松(19.16%)、头孢哌酮(16.60%)、头孢拉定(11.29%)。在10岁以内的青少年儿童中发生较多(16.08%);静脉滴注(88.37%)是主要用药方式;多表现为全身性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血小板和出血、凝血异常,所占比例分别为35.67%、19.76%、13.94%;过敏性休克(28.14%)、双硫仑反应(12.74%)、血尿(8.04%)是主要表现形式;发生时间则尤其应注意用药后30min内(37.30%)。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用药10min内(60.79%)共有53例(4.76%)死亡。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的ADRs,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s,鼓励、推广头孢的皮试工作,以确保用药安全。
[本文引用:1]
[4] 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8,6(4):1-2.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会议于2008年6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常务副所长金少鸿教授、抗生素室主任胡昌勤教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姜素椿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邵荣光教授、蔡年生教授、北京药学会冯国安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张哲峰教授、北京海军总医院孙忠实教授、空军总医院李忠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等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文引用:1]
[5] 杜中波,朱宇,覃虹,.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0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1,27(2):125-128.
目的探讨头孢类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5年4月—2009年8月受理的20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90%的案例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后至休克症状出现在30s~150min,休克症状出现至死亡在10~210min。显微镜检见所有案例气管、肺组织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14例血液IgE值在临床参考值正常范围以内。结论在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中,尸体检验和显微镜观察较少发现特异性的改变,因此,此类案例的死亡原因推断需要在排除其他致死性疾病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过程综合分析。
[本文引用:1]
[6] 郑敏. 连续使用头孢曲松钠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25-3826.
对连续使用头孢曲松钠过程中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分析如下。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头孢曲松钠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作者
吴晓丽
陈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