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科普

大暑 湿热交蒸“桑拿天”,何以消烦暑?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张清源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徐萌 杨盛力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22—24日交节。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部分地区雨水丰沛,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因此人们也戏称大暑为“桑拿天”。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身体易出现口渴心热、身重困倦、食欲下降、心烦气躁等不适症状。那么,何以消烦暑?请看以下养生小贴士。

一、养生小贴士

1.防暑降温重细节

大暑潮湿闷热天气极易引起中暑,应避免在烈日下曝晒,老人及体质虚弱者避免在正午烈日下出门。出汗多时,尽量用温水泡脚,能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避免用凉水洗脚,凉水易致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汗出后及时更换衣物。室内要注意通风,空调房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10℃,避免直对风扇或空调吹风,以免感冒。大暑时气温高,比较炎热,易感疲倦,要注意睡好午觉,以保持精力充沛

2. 预防“情绪中暑”

神经系统对气温、气压和湿度等自然要素的变化比较敏感,高温气候会影响身体情绪调节中枢,继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和内分泌水平,于是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食欲不振、焦躁易怒等“情绪中暑”症状。所谓“心静自然凉”,预防“情绪中暑”,首先要做到“心静”。越是天热,越要心平气和,以避免不良情绪影响。

3. “夏练三伏”悠着点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大暑正处于“三伏天”,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宜选择低强度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八段锦、太极拳等,不宜选择高强度运动,尽量避免大汗淋漓伤津液。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宜温饮、少冷饮,冷饮易致腹痛、腹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