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林承翰(1986-),男,新加坡籍,注册药剂师,博士,研究方向:临床制剂。电话:+65-98291073,E-mail:a0037798@u.nus.edu。
通信作者: 赵雅姿(1973-),女,加拿大籍,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给药系统。电话:+65-65165536,E-mail:placncg@nus.edu.sg。康立峰(1974-),男,中国籍,讲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给药系统和人体组织工程。电话:+65-65167519,E-mail:lkang@nus.edu.sg。
Pharmacy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dopts a patient-orientated approach.This article provide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in Singapore through 3 major aspects,①Professional pharmacy degree;②Curriculum of the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pharmacy education;③Professional pharmacy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in Singapore.
新加坡是一个座落在东南亚的现代化城市国家,拥有人口540万人(2014年)。正式的药师教育始于1905年,设在爱德华国王七世医学院(King Edward Ⅶ College of Medicine)的药物制剂系(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s),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1]。自创建至今,新加坡的药学教育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提供了大量专业的药师和药物制剂科学家。药学教育体系亦在不断改进,药学实践的准入培训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学徒式培训,转变为目前系统化的四年制本科制教育,涵盖广泛的药学理论学习和患者看护能力的训练。到目前为止,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Department of Pharmacy 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新加坡唯一一所提供药学教育的高等教育单位,其培养的理学士(药学)[B.Sc.(Pharm)]是成为新加坡药学理事会(Singapore Pharmacy Council)注册药师的必要条件[2]。该药学系不断发展日益壮大,2014年有具有不同背景的教职员工约100名、本科生774名和研究生127名。该药学系目前还在扩展,以满足每年培养240名药学毕业生的教学目标[3]。
新加坡的药学实践,不是单纯以柜台配药职能为导向,而是更多地向以患者为中心方向发展。例如,药师和其他医护专业人员一起向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及优化药物治疗。药师的工作机构涵盖医药系统各个领域,包括社区药房、医院、制药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药师也通过继续教育以了解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例如,药学博士课程使得药师掌握临床各个领域的专科知识,包括肿瘤学、心脏病学、传染病学、精神病学和老年病学。通过此教育和适当工作经验,药师将可以注册为专科药师,协助医生优化药物使用,减少用药错误,以及减轻复杂药物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为鉴别具有专科知识的药师,专科药师认证局(Pharmacy Specialist Accreditation Board)于2012年10月1日正式成立[4]。所有这些变化和革新都是由新加坡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Singapore)[5]和新加坡药学理事会[6]来监管。
为扩大药师职能,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在教育方案上也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包括采用内容覆盖广泛和以患者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并引入药学博士(Doctor of Pharmacy,PharmD)课程和临床药学住院项目(Clinical Pharmacy Residency Programmes)等。笔者结合药学实践对新加坡的药学教育概述如下。
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是新加坡唯一一所提供四年制理学士学位(药学)的单位,该学位是成为新加坡注册药剂师的通行证[7]。大多数学生来源于在新加坡剑桥A水准考试(Singapore-Cambridge GCE-A level examination)中获得化学和另一学科(生物、物理、数学)优异成绩的高中生。生源还包括:①在国际高中毕业考试(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Examination)中取得化学和和另一学科(生物、物理、数学)优异成绩的学生;②本地理工学院(Polytechnic)毕业生(制剂科学或生物医学专业);③主修化学和和另一学科(生物、物理、数学)而取得优异成绩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附属数理中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igh School of Math and Science)的毕业生[8]。
除本科教育外,药学系也提供博士、研究型硕士(Masters by Research)与修课型硕士(Masters by Coursework)学位。自2009年起,有直接患者护理经验的药师可以选择攻读药学博士学位,或者注册由该药学系与医院联合举办的临床药学住院项目。此外,血液病学/肿瘤学的住院项目于2010年启动;门诊护理药学住院项目于2014年实施。这些临床药学住院项目的目标是达到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System Pharmacists)制定的住院培训标准。
本科生的课程内容覆盖广泛,并侧重于临床实践,核心课程设置情况如下。
第一学年:药物作用物理化学原理,物理药学,药学实践Ⅰ,解剖学,有效沟通基础;第二学年:剂型设计Ⅰ,药事法规,药物统计学,药物分析Ⅰ,药用微生物学,药理学Ⅰ,药理学Ⅱ;第三学年:药物化学基本原理,剂型设计Ⅱ,药物分析Ⅱ,药学生物技术,药物治疗学Ⅰ,药动学与药物处置,药学实践Ⅱ,病理学;第四学年:药学科研项目(非所有人需修读,相当于三门选修课的学分),药物治疗学Ⅱ,药物治疗学Ⅲ,研究方法论,药学实践Ⅲ,天然产品,剂型设计Ⅲ。
除核心课程外,还有以下选修课程:药物营销学,药物分析Ⅲ,药学实践Ⅳ,特殊药物给药系统,药物化学的生物有机原理,工业药剂学,应用药动学和毒理动力学,药物警戒和药物法规。
在本科第二与第三学年末,学生需要到新加坡药学理事会认证的培训中心,如医院药房、社区药房参与为期6周的实践。另外学校还推行多项海外实习培训计划,每年都会选派学生到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等国家的药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接受实践锻炼和培训指导。本科第四学年,优秀学生将到实验室或医院参与药学科研项目,其他学生则选修额外课程以达到相应的学分。目前,该药学系也在考虑进一步调整课程,以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
针对研究生学习,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哲学博士 / 科研型硕士:可选择研究领域为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或医药科技,药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理学,药学实践或临床药学。修课型硕士(制药科学与技术专业):衔接科目开设药物剂型(适用于没有药学背景的申请者);必修科(24学分)有国际食品和药品法,药物开发过程,良好的监管实践,制药工艺验证,药物制剂科学,药物生产的实验操作(实验课);选修科 (选4门,16学分)为药物分析Ⅳ,高等药物化学,压片技术进展,药物制剂进展,产品质量管理,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发现与分子靶点。
药学博士:教学习作(44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科(28学分),包含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与治疗药物监测,高等药物治疗Ⅰ(传染病和神经精神疾病),高等药物治疗Ⅱ(甲状腺疾病、性别特定疾病、心血管治疗和急救医学),高等药物治疗 Ⅲ(血液学、肿瘤学和免疫疾病),特殊人群的高等药物治疗(儿科疾病和老年疾病),药学实践中的身体评估,高等药学实践原理(文献评价与药物信息、生物统计学、研究方法与临床研究),药学博士研讨会;选修科(16学分,前6门全修,或选临床药学研究项目和任一门其他选修)包含药物经济学与产出研究,互补替代医学,营养、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药学实践管理,药物基因组学和遗传药理学,药学实践伦理学,临床药学研究项目。临床实习(40学分)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25学分),包含门诊医疗、急症护理医学、成人全科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药物信息;选修(15学分),可自选三科。
许多国家,如英国[9]、加拿大[10]、法国[11]、古巴[12]、印度[13]和越南[14]在本科教育里普遍要求药学学生毕业实习。每一所学校都会根据本国的国情、对人才的需求和资源,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新加坡针对本科生的体验性培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本科阶段的实习和本科毕业后的预注册培训。在本科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在社区医护所、门诊护理站(零售药房或综合诊所)、急诊护理站(医院)或者相关医药机构(新加坡的医药公司、制药厂或药物监督管理机构)实习。本科毕业后,要成为职业注册药师的毕业生还需参加额外的药房预注册培训。完成这些共计12个月的实习后,才能从新加坡药学理事会获得药师执照。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推行专业间教育(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以培养具备团队与合作照护能力的医疗专业人员,为学生今后能够胜任在跨领域团队合作中的工作做好准备。在专业间教育中,来自不同医学专业 (牙科、医学、护理、药学和社会工作)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关于对方专业的内容。专业间教育包括接受跨学科的核心课程教育和参加跨学科的相关医疗活动。
截至2013年12月31日,新加坡共有注册药师2 376名,专科药师25名。注册药师中,全职工作者2 007名(84.47%),兼职工作者179名(7.53%),非从业人员190名(8.00%)。注册药师在新加坡的行业分布见表1,在私营企业和公立机构工作的药师数量大致相同。在私营企业工作的药师,从事零售与批发行业的占大部分,其次是从事监管法规事务和市场营销。大部分在公立机构工作的药师从事患者护理,主要在医院工作,其次在综合诊所工作和从事监管法规事务。据统计,2013年在医院工作的药师比2012年增加了126人(20.86%)。与之相关联的,新开业的公立医院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15]。新加坡的注册药师多领域就业现状决定了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的通才教育模式。
与传统观念里药师只在药房分发药品不同,在新加坡,接受特殊培训的药师可与医生合作自主管理门诊。新加坡药师自主管理的门诊包括:抗凝门诊,哮喘和变态反应科门诊,心脏门诊,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门诊,糖尿病肾病门诊,老年病门诊,心脏衰竭门诊,艾滋病门诊,炎性肠道病门诊,脂质门诊,药物管理服务,药物管理(心脏病)门诊,小儿癫门诊,疼痛门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门诊,腹膜透析门诊,风湿病监测门诊,戒烟门诊和器官移植门诊。
药师在这些自主管理门诊中对患者药物疗法的选择起到重要作用。例如,在抗凝门诊中,药师可以依照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结果和其他指标、症状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在自主管理诊所里,药师能够更好地与患者互动,以准确地检测、解决和预防任何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这类药师自主管理门诊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6,17,18,19,20,21],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门诊工作量[22],使医生可以投入更多时间用于较为复杂的病例治疗。因此,药师自主管理门诊的比例在新加坡的医疗卫生机构中逐渐增长[22]。
![]() | 表1 注册药师的就业领域 Tab.1 Fields of the employment of registered pharmacists |
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医疗护理比较,大量药师门诊的出现也降低医院入院率[17]。随着对临床药学服务的愈发重视,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促使其采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药师注册法》2007版生效于2008年9月1日,增加了对专科药师的认证和注册的条款。在新加坡注册为专科药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①拥有相关专业的正规研究生学历;②取得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完成相关的临床药师住院培训;符合专科药师认证局制定的必要要求。目前有5个领域的专科药师,分别是心脏病学、老年病学、传染病学、肿瘤学和精神病学。自2012年10月1日起专科药师正式开始接受注册。
与之相适应,新加坡国立大学药学系从2009年起开设了药学博士课程。紧接着,药学系又在2010年开启了临床药学住院项目。为了应对药学领域日新月异的挑战、变化和需求,药学系新增的这些教学项目使药师能够适时、准确地接受新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新加坡的药学教育自开始到现在有了长足的发展。一般来说,教育的范畴和课程配置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与之相适应,新加坡的药学教育也采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通才教学模式,以使毕业生适应在各种药学相关领域就业的需要。随着药师职能的变化,新加坡的药学教育在未来还将进行相应的调整。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