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王琪;熊丽萍;屠庆年
    2011, 30(08): 975-978.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胎鼠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inding proteins,IGFBP3)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FGR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被动吸烟法建立SD大鼠FGR模型,分为正常组、FGR组、补肾益气活血方治疗组(中药组)、精氨酸治疗组(精氨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结果与FGR组[IGFⅠ、IGFBP3吸度度值分别为(0.148 3±0.015 6)(0.168 9±0.021 4)]比较,中药组胎鼠脑IGFⅠ、IGFBP3的表达[(0.191 3±0.017 8),(0.187 5±0.023 3)]均明显升高(P<0.05),IGFⅠ表达强度高于精氨酸组[(0.193 3±0.020 3),(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可能通过调节IGFⅠ、IGFBP3表达,促进胎鼠在宫内的生长发育。
  • 药物研究
    王海燕;李玉琴;王广旭
    2011, 30(08): 978-981.
    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与气相色谱质技术谱分析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强及夹带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萃取率为指标,确定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最佳条件,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白花丹参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温度45 ℃,萃取时间1.5 h,萃取压强25 MPa,乙醇浓度90%。用气质联用技术从中鉴定了22种化合物,其中丹参酮类成分以铁锈醇(5.54%)、丹参酮ⅡA(12.54%)、隐丹参酮(8.39%)及异隐丹参酮(11.92%)为主。结论白花丹参脂溶性提取物可作为一种富含丹参酮类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原材料,该实验结果为白花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药物研究
    王刚;张秀华;杨金霞;常明泉;杨光义;叶方;段德鉴
    2011, 30(08): 982-984.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uman keratinocytes,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氯化钴(CoCl2)处理HKC,建立氧化应激所致HKC炎症损伤细胞模型,检测阿魏酸预处理HKC后的相关指标,以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HKC细胞生存率100.00%,TNFα和IL8含量分别为11.37和98.30 pg•mL1。 0.03和0.3 mg•mL1阿魏酸处理组中,HKC存活率(分别为96.15%和67.92%)亦显著高于模型组(46.20%,P<0.01,P<0.05),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TNFα含量(分别为12.95和17.46 pg•mL1)显著低于模型组(29.54 pg•mL1,P<0.01,P<0.05); IL8含量(分别为102.76和128.96 pg•mL1)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62.33 pg•mL1,P<0.01,P<0.05)。0.003 mg•mL1阿魏酸对HKC存活率和分泌TNFα和IL8无明显影响。结论阿魏酸可能通过抑制TNFα和IL8的释放发挥其对HKC的保护作用。
  • 药物研究
    饶群;杜广辉;蔡丹;庄乾元;陈忠;杨为民;叶章群;陈园
    2011, 30(08): 984-987.
    目的研究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后显微形态结构改变,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I,IGFI)局部注射对其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阴道扩张模拟产伤,建立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模型,实验组大鼠(n=20)模型建立后尿道中段注射IGFI 1.0 μg(浓度0.1 μg•μL1),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n=20)模型建立后中段尿道注射无菌0.9%氯化钠溶液10 μL,正常对照组(n=4)既无损伤也不做任何处理。取正常对照组中段尿道,并于损伤后2,4,6,8,14 d取治疗组和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大鼠中段尿道,行Masson’s trichrome染色,观察其显微结构动态改变,并定量分析尿道横纹肌、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结果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后中段尿道横纹肌、平滑肌出现断裂、萎缩、结构紊乱,胶原结缔组织增生明显。实验组与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比较,8,14 d肌组织所占尿道横截面积比例明显增高(P<0.05),肌纤维增生丰富,形态结构更完整。结论局部注射外源性IGFI能促进尿道括约肌肌细胞损伤后的修复,IGFI对尿道括约肌损伤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 药物研究
    李玲;刘殿高;张译文;赵春杰
    2011, 30(08): 987-990.
    目的研究乌头汤不同配比组方中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乌头汤中制川乌与其余各药以不同量配比,考察对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影响。结果所建立的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4.253X+30.98(r=0.999 4),Y=3.713X+96.02(r=0.999 3);线性范围分别为4.95~79.20,12.18~194.80 μg•L1。乌头汤中制川乌与其余各药不同配比对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影响很大,当制川乌、麻黄、黄芪、白芍和炙甘草组方为6,5,13,7,13 g时,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之和最大。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以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变化研究乌头汤组方配比,能更好地保证乌头汤的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
  • 药物研究
    胡玉琴;蒋学华;于志瀛;陶勇;黄美兰
    2011, 30(08): 991-993.
    目的研究千金藤素对大鼠体内非索非那定药动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灌胃给予非索非那定、千金藤素+非索非那定,不同给药时间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非索非那定血药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用3P97药动学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索非那定和千金藤素+非索非那定组Cmax分别为(1.225±0.770),(1.417±0.440) μg•mL1 (P<0.05);AUC0t分别为(5.379±1.570),(8.088±1.760) mg•h•L1(P<0.01)。千金藤素+非索非那定组AUC0t和Cmax分别增加7.09%(P<0.05)和15.67%(P<0.05);两组Ka、 MRT和t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千金藤素合用后,非索非那定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千金藤素对非索非那定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具有显著影响。
  • 药物研究
    徐雪钰;刘军;于珊;刘青川;程丽娟;黄正明
    2011, 30(08): 994-997.
    目的观察灵五颗粒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ANIT)致黄疸型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灵五颗粒低、中、高剂量组(2.5,5.0,10 g•kg1)和阳性对照组(茵栀黄颗粒 2.34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连续灌胃给药7 d。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末次给药1 h后灌服ANIT,105 mg•kg-1,制备小鼠肝损伤黄疸模型。48 h后取血、肝脏,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并检查肝脏病理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BiL、ALT、AST含量明显升高。灵五颗粒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BiL、ALT、AST含量均降低,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W中、高剂量组也能显著降低受损肝组织中MDA含量,同时升高SOD、GSH活性。结论灵五颗粒对ANIT所致小鼠黄疸型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退黄降酶效果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药物研究
    舒成仁;葛苗苗;黄露;吴海燕;黎维勇
    2011, 30(08): 997-999.
    目的比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制剂和市售参比制剂的透皮吸收效果,并考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实验品存放不同时间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以Franz扩散池和体外大鼠皮肤进行体外渗透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药物浓度,计算累积透皮吸收量,评价制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效果。结果两组制剂8 h内不同时段透皮吸收累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期内不同存放时间实验制剂各批的透皮吸收累积量和释药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透皮吸收能力一致,在有效期内,不同存放时间的实验制剂透皮吸收能力基本一致。
  • 药物研究
    刘伟忠;陈清霞;莫玉泉;温预关;王广发
    2011, 30(08): 1000-1003.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 C18反相柱(1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 mol•L1醋酸铵甲醇(14:86);流速:0.8 mL•min1;柱温:40 ℃; 检测波长: 254 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齐拉西酮在20.0~640.0 ng•mL1、阿立哌唑在25.0~1 000.0 ng•m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齐拉西酮、阿立哌唑的高、中、低浓度相对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5%,97.71%,100.21%和97.87%,98.36%,101.82%,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1.42%,74.33%,78.26%和72.67%,76.51%,79.32%;日内、日间RSD均<9%(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10.0 ng•mL1;齐拉西酮曲线方程: Y=61.717X+2.16,r = 0.998 9(n=7);阿立哌唑曲线方程: Y=87.946X+1.37,r = 0.999 1(n=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齐拉西酮与阿立哌唑的血浆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药物研究
    任秀华;申玲玲;向道春;刘宇;陈倩;张冬林;方淑贤;刘东;杜光
    2011, 30(08): 1003-1006.
    目的研究复方罗红霉素片多剂量给药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24例健康成年志愿者,男女各半,采用随机分组平行设计,分别多剂量口服复方罗红霉素片、罗红霉素片150 mg+盐酸氨溴索片30 mg,采用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浓度,采用DAS2.1程序分别计算各受试者的药动学参数,并用配对t检验对罗红霉素或氨溴索进行分析。结果复方罗红霉素片组与两单药合用组相比,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人体药动学参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罗红霉素片中罗红霉素和氨溴索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6 261.67±2 111.12)和(51.42±19.83) ng•mL1,t1/2分别为(14.70±8.91)和(10.19±1.94) h,AUC0→t分别为(96 055.25±38 428.39)和(679.86±183.90) μg•L1•h,AUCss分别为(47 767.15±16 097.92)和(372.53±119.18) μg•L1•h。结论多剂量给予复方罗红霉素片后,与两单药合用的对照药的药动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药物研究
    胡露红;卞荆晶;吴晓娟
    2011, 30(08): 1007-1010.
    目的研究海金沙提取物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25%乙二醇联合1%氯化铵1.5 mL灌胃诱导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海金沙醇提物,并以结石通作为阳性对照。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24 h尿量,尿钙(Ca)、镁(Mg)、磷(P)、尿酸(uric acid,UA)分泌量,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肾组织草酸和钙含量。镜下观察肾组织切片草酸钙结晶及肾小管扩张情况。结果海金沙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肾结石大鼠尿Ca、P、UA水平,提高尿Mg水平,并增加排尿量,能抑制肾组织草酸钙结晶的形成,降低肾组织草酸和钙含量。通过增加肾组织SOD和GSHPx活性,保护肾功能,降低BUN和Cr含量。给予海金沙提取物后,病理检测发现,肾组织内草酸钙明显减少,管腔未见明显扩张。结论海金沙提取物能有效防止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 药物研究
    王东升
    2011, 30(08): 1010-1012.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他各组以0.02 mL•g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制备肝损伤模型,经眼静脉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一氧化氮水平。结果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286.32±20.37),(211.34±18.35),(181.51±11.17)(191.56±12.24)U•L1]均低于模型组[(319.37±21.36)U•L1](P<0.05或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251.78±20.14),(223.57±21.78),(179.67±11.27),(171.87±9.91)U•L1]亦低于模型组[(279.97±15.97)U•L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分别为(3.84±0.19),(2.31±0.21),(2.39±0.17)U•L1]均低于模型组[(4.39±0.11)U•L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4.89±0.61),(4.11±0.15),(3.84±0.48),(3.87±0.57)U•L1]均低于模型组[(5.74±0.25)U•L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64.37±2.71),(65.78±1.57),(70.17±1.47)U•mg1]均高于模型组[(40.12±1.37)U•L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104.25±11.21),(141.27±13.11),(177.11±14.34),(163.55±16.78)U•mg1]均高于模型组[(87.32±16.78)U•L1](P<0.05或P<0.01)。结论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易驹伍
    2011, 30(08): 1012-1012.
    患者,女,65岁,2010年2月3日因2 d前右尺骨、桡骨远端骨折来我院求诊,门诊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给予双氯芬酸钾胶囊(湖南金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402)50 mg口服,tid。口服4次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未引起重视,口服第5次后(2010年2月5日),全身渐出现大小不等水疱,遍及手掌、足底、口腔及尿道,水疱最大直径6 cm,部分水疱破溃,可见渗液及糜烂。但无发热、呼吸困难及腹泻。未用其他药物,考虑为双氯芬酸钾胶囊变态反应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皮炎。停用双氯芬酸钾胶囊,给予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异丙嗪,口服氯雷他定片,并行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周后皮疹基本好转。
    该患者就诊时否认有变态反应史,口服双氯芬酸钾胶囊后有变态反应表现,但患者未停药,仍坚持服用,导致变态反应,出现重型药疹。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对有可能产生变态反应的药物,要向患者仔细交代清楚,若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焦蓉;朱小燕
    2011, 30(08): 1013-1015.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水平变化及卡托普利对其影响。 方法将25例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12例和卡托普利组13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浆NGF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NE)水平,并以2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地高辛、利尿药及血管扩张药;卡托普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 mg•kg1•d1,bid,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①心力衰竭组血浆NE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NGF水平明显降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者水平与心功能相关;血浆NGF水平与NE水平呈负相关(r=-0.771,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常规组血浆NE水平明显降低(P<0.01),NGF水平升高(P<0.05),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无明显变化(P>0.05);卡托普利组血浆N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F、EF水平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卡托普利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常规组与卡托普利组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后者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GF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卡托普利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和逆转心力衰竭时的异常神经激素,使患儿的心功能明显改善。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徐颖惠;魏金花
    2011, 30(08): 1016-1017.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休息、吸氧、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肽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普通肝素、调脂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75 mg•d1;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0.6 μg•kg1•min1,30 min内滴注完,随后0.15 μg•kg1•min1,治疗5 d后观察临床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7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牙龈出血5例,皮肤淤点、淤斑6例;治疗组牙龈出血6例,皮肤瘀点、瘀斑8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可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善患者预后。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王能;李东峰;赵黎丙;唐红斌;闵新文
    2011, 30(08): 1017-102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未并发心力衰竭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胺碘酮:第1周每次0.2 g,tid;第2周每次0.2 g,bid;第3周每次0.2 g,qd;其后在门诊随诊,根据患者症状进一步调整治疗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tid。最终对照组60例,治疗组63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1 a,对比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左房内径、射血分数、B型利钠肽水平以及Holter监测结果变化。结果治疗组1 a内因心房颤动发作入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胺碘酮维持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在1 a后出现明显增大,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明显升高,而治疗组左房内径及B型利钠肽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曲美他嗪可能通过延缓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结构重构过程,减轻临床症状并提高治疗依从性。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胡敏;李拥军;方少华;马林
    2011, 30(08): 1020-1022.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治疗组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d1,疗程2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用药前后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5.0%)(P<0.05)。两组治疗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 心血管系统用药专栏
    沈利君;周建设;孔毅;何敏;张小影
    2011, 30(08): 1022-1026.

    目的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心内科出院病历300份,对用药品种数、药物利用、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用药例次居前5位的是利尿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断药和β受体阻断药。用药方式以二联和三联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心内科患者抗高血压药联合用药比较普遍,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刘向丹;魏华;马俊
    2011, 30(08): 1026-1026.
    1病例介绍
    患者1,女,42岁。于2010年6月就诊,诊断为子宫内膜炎。既往无变态反应史,无其他疾病史。给予红核妇洁洗液外用,莫西沙星片(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119607)口服,0.4 g,qd。第1次服药50 min后,出现心悸、气短、盗汗、烦躁失眠等症状。患者自行服用速效救心丸有所缓解,并停服莫西沙星,症状明显好转,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患者2,女,60岁,无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史。2010年10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咯痰。胸部X平线片显示肺纹理增强。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莫
    [收稿日期]2010-11-29[修回日期]2011-01-10
    [作者简介]刘向丹(1977-),女,山东昌邑人,主管药师,学士,主要从事药学工作。电话:0451-85553376,Email:mhdhl@163.com。
    西沙星片(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119607)口服,0.4 g,qd。使用2 h后出现心动过速(心率120 次•min1)、异常兴奋、躁动。给予地西泮10 mg(2 mL)静脉注射,维生素C 5.0 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 h后恢复正常。
    2讨论
    本文中的2例患者均使用常规剂量莫西沙星,出现心脏毒性并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见。临床上应用莫西沙星时,要了解患者有无药物变态反应史,向患者介绍该药物疗效的同时,也要充分的介绍该药物的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引起患者注意,避免在发生较轻微的不良反应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所致的危害,并对不同个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李开艳;熊盛道;朱晶;曹勇;熊维宁
    2011, 30(08): 1027-102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干粉吸入剂对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和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水平的影响,以及哮喘患者血清IL21和总IgE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哮喘组),哮喘缓解期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控制急性发作后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规范吸入治疗3个月达到缓解期后复查)30例(治疗组)和健康志愿者20例(对照组)血清,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各组血清IL21和总IgE蛋白水平。结果哮喘组患者血清IL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IL21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和治疗组血清总Ig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和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血清IL21水平和总IgE水平显著负相关(r=-0.32,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规范吸入治疗能降低哮喘患者炎症因子IL21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 药物与临床
    苏鹏;何晓峰;姚颖
    2011, 30(08): 1030-1033.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择期行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均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治疗组静脉滴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监测AHH前(t1),AHH完成时(t2),AHH后2 h(t3)、4 h(t4)和24 h(t5)心率(heart rate,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arterial blood oxygen,Sa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C,CystatinC)水平。 结果2组患者各时间点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CVP在t2、t3和t4时点均较t1和t5明显升高,治疗组CVP t2、t3和t4时点较对照组高。2组Cr、BUN和UA各时间点组间和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CysC在t5时间点均较t1、t2、t3和t4时间点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行术前AHH对老年食管癌患者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药物与临床
    祝戎飞;刘光辉;黄南;李文静;刘惠龙
    2011, 30(08): 1033-1037.
    目的评估比较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和单用ICS治疗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2例单纯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使用屋尘螨脱敏注射液和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联合治疗1 a,脱敏注射液起始用量为1级浓度(50 TU•mL1)0.1 mL,逐渐增量至3级浓度(5 000 TU•mL1)0.8 mL维持治疗,布地奈德平均起始剂量为(430±200) μg•d1;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1 a,平均起始剂量为(420±205) μg• d1。所有受试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sthma control test,ACT)问卷评分和肺功能检查,哮喘控制良好者ICS用量减少50%。所有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用哮喘生命质量表(asthma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AQL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情况、肺功能、AQLQ评分和ICS用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哮喘良好控制率(93.1%)高于对照组(70.6%,P<0.05),治疗组平均ICS用量[(260±80) μg•d1],低于对照组[(350±160) μg•d1,P<0.05],肺功能检查和AQLQ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T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风团和硬结,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IT联合ICS能有效治疗过敏性哮喘,疗效优于单用ICS,且安全性好。
  • 药物与临床
    王艳荣;王险峰;陈军;张青堂
    2011, 30(08): 1037-1038.
    目的观察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手足口病患儿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补液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儿风热清口服液,每次10 mL,qid;对照组加用抗病毒口服液,每次10 mL,tid,疗程均为3~7 d。观察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及皮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和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风热清口服液辅助治疗儿童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 药物与临床
    於建鹏;李旭初;陈世文
    2011, 30(08): 1039-104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将8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2 mg•kg1诱导,然后以4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1诱导,然后以1%异氟烷吸入维持。诱导均加用咪达唑仑注射液2 mg、芬太尼2 μg•kg1和阿曲库铵0.6 mg•kg1。术中两组如麻醉转浅均即时加用芬太尼1 μg•kg1维持麻醉深度。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硬脑膜切开、输注后2 h和手术结束时5个时点(t1~t5)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和脑氧分压(brain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brO2),抽静脉血检测术前和术后血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S100β蛋白含量。结果t4,t5时点丙泊酚组ICP低于对照组,同时PbrO2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组t1和t5时点血IL1、IL6、TNFα及S100β蛋白含量上升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
  • 药物与临床
    殷志春;倪传宝
    2011, 30(08): 1042-1043.
    目的评价麻黄素抑制全麻诱导期芬太尼所致呛咳的作用。方法9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 mg•kg1,阿托品0.02 mg•kg1,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丙泊酚1.5 mg•kg1,芬太尼4 μg•kg1,阿曲库铵0.5 mg•kg1。A、B、C各组分别于静脉注射丙泊酚后即刻注入0.9%氯化钠溶液2 mL、麻黄素5,10 mg。气管插管时间均于30 s内完成,芬太尼诱导剂量在2 s内注射完毕,丙泊酚给药速度为200 mg•min1。连续测量并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3 min,插管后1,5,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记录各组芬太尼注入后发生呛咳的次数。结果A组呛咳发生率46.67%,B组13.33%,C组16.67%。在拮抗丙泊酚诱导引发的循环功能抑制方面,麻黄素10 mg的作用优于麻黄素5 mg。结论麻黄素5和10 mg都能抑制全麻诱导期芬太尼引发的呛咳反应。
  • 药物与临床
    张先龙;唐玉兰;肖凯文
    2011, 30(08): 1044-1045.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泼尼龙和常规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1993~2008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糖皮质激素治疗资料记录相对完整的20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病历资料,分为2组。治疗组87例给予甲泼尼龙500~1 000 mg•d1+0.9%氯化钠溶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3~5 d为1个疗程。然后改为口服泼尼松60~80 mg,每天1次,1周后逐渐减量,每5 d减10 mg,直至停药。对照组114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5~20 mg•d1,10~14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其他药物包括奥美拉唑、氯化钾口服液、钙剂及对症用药均一致。分别在冲击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le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EDSS分值分别为(4.62±1.98),(4.58±1.78)分,治疗后分别为(2.97±2.41)和(3.38±1.77)分,2组治疗后EDSS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2组治疗前后EDSS评分差值均数分别为(1.64±1.59)和(1.19±0.93)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75例,无效12例,有效率86.2%;对照组有效82例,无效32例,有效率71.9%,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
  • 药物与临床
    胡松筠;胡海雷;林韩立;施正祥
    2011, 30(08): 1046-104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11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给予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抗血小板聚集、脑细胞保护药(自由基清除药除外)及对症支持治疗,依达拉奉组7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bid,疗程2周。所有入选者治疗前后均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判定疗效,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表达。结果2组均有疗效,依达拉奉组疗效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常规治疗组和依达拉奉组治疗后后血清脂联素表达均下降,但依达拉奉组更显著。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并能调节血清中脂联素的表达。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彭金霞;何雪琴;张贝
    2011, 30(08): 1048-1048.
    1病例介绍
    患者,男,49岁,因380 V电击伤及额部、颈部、左上肢,创面20 d不愈入院。血压120/8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59次·min1,血常规、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于2010年10月13日在全麻下行额颈部清创加颞浅筋膜瓣加游离植皮术,手术后第5天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60831)100 mL静脉滴注,30 滴·min1,bid。滴注约10 min后患者突然双上肢皮疹伴瘙痒,20 min后面色潮红,全身皮肤现大小不等风团样皮疹,高出皮肤,并伴有咽喉部憋闷,口唇发绀,血压80/50 mmHg,脉搏120次·min1,考虑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给予0.9%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滴注。氧气吸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严密观察生命体征。15 min后患者血压100/70 mmHg,脉搏88 次·min1,呼吸20次·min1,休克症状明显缓解。观察48 h,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讨论
    该患者否认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初次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100 mL(0.2 g),未超过规定用药剂量。静脉滴注约10 min即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停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积极抗休克治疗,生命体征48 h内稳定。提示临床应用该药应注意,>60岁以上老年人尽量不用或慎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用药前详细询问变态反应史,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反应及时停药,积极对症处理,尤其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要迅速采取措施,以免延误抢救时机。同时,用药期间避免日光照射,以防光毒性。尽量避免药物造成的不良后果,确保用药安全。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魏玉杰;刘惠亮
    2011, 30(08): 1049-1053.
    伐尼克兰是一种口服的高选择性α4β2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部分激动/部分拮抗药,可以帮助吸烟者缓解戒断症状,减少对吸烟的渴求和满足感,是一种有效的戒烟药物。《美国烟草使用与依赖指南》最新版推荐该药为一线戒烟药物。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显示,伐尼克兰的戒断率高于安非他酮、尼古丁替代品和安慰药。大量的短期和延期治疗的临床试验证实,伐尼克兰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该文就伐尼克兰的疗效、安全性及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药学进展
    方飞;吴新荣;郑鹏成
    2011, 30(08): 1053-1056.
    桑叶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菌、抗焦虑、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药性平和、作用广泛和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 药学进展
    段艳冰;黄德虎;刘实;陆晓和
    2011, 30(08): 1056-1057.
    通过对已上市药物进行结构修饰,可得到更适合临床需要的新药,这是目前新药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而药物的磷酸酯化在此类新药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对已成功上市或有待开发成功的磷酸酯化药物的结构修饰方法进行简介。
  • 药学进展
    李明超;刘继红
    2011, 30(08): 1058-106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 E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于ED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有所进展。目前治疗ED的方法和药物越来越多,该文回顾总结近年来治疗ED的一线及二线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药学进展
    童继军
    2011, 30(08): 1062-1065.
    探讨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物的研究现状,综述其药学应用,对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包合方法进行概述,简述包合物的质量评价方法。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药剂学特征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张晋萍;单世涵;常俊
    2011, 30(08): 1065-106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59岁,因发热、腹痛2 d于2010年11月9日入院。体检:体温38.5 ℃,脉搏61 次•min1,呼吸18 次•min1,血压121/6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急性病容。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明显肌卫,右下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 Murphy征(-),余无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5.0×109•L1,中性粒细胞0.908;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3.2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3.5 U•L1,总胆红素34.1 μmol•L1,间接胆红素5.7 μmol•L1,肌酐54 μmol•L1,血尿素氮3.9 mmol•L1。初步诊断:①腹痛待查,急性阑尾炎?②干燥综合征;③2型糖尿病;④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有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唑等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否认食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禁食,予解痉、抗感染及补液治疗。所用药物主要有硫酸镁(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6301,用法:硫酸镁1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头孢噻肟(华北制药凯瑞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00201,用法:头孢噻肟2.0 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奥硝唑(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8041,用法: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bid)。患者初次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至约50 mL,出现双眼睑水肿,视物时有压迫感,并且头面部充血,伴恶心、呕吐,不能耐受,立即停用该药,平卧休息,未予特殊处理。其他药物正常使用,此后未再使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 d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逐渐缓解,3 d后消失。
    2讨论
    该患者未曾使用过此类药物,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前未曾使用其他药物,在静脉滴注该药过程中出现双眼睑水肿,伴恶心、呕吐,停药后好转,以后未再使用该药,也未再发生类似反应。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与使用奥硝唑有明确的时间关系。因此,考虑此不良反应与奥硝唑有关。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符旭东;刘祖雄;李瑞花
    2011, 30(08): 1066-1069.

    目的考察氨来呫诺含片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来呫诺含片的含量。色谱柱为汉邦Lichrospher C18(250 mm×4.6 mm,5 μm);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70:3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0 nm,柱温25 ℃;进样体积20 μL。结果盐酸氨来呫诺含片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24 μg•mL1(r2=0.999 8),平均回收率100.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6%(n=9);按处方制备的3批样品含量均匀度、溶化性检查、脆碎度检查均符合规定。制得的氨来呫诺含片口感好,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硬度适中,服用方便。结论氨来呫诺含片制剂处方工艺可靠,检测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医院制剂室配制和应用。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常明泉;孙运娥;蒋安荣;王刚
    2011, 30(08): 1069-1071.
    目的建立槲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山嵛酸甘油酯、胆固醇、大豆卵磷脂为载体材料,丙酮三氯甲烷(1:1)为有机相,以泊洛沙姆、聚乙二醇、聚山梨酯80、纯化水为水相,乳化温度75 ℃,搅拌器转速600 r•min1,冰水固化温度2 ℃进行制备;采用高速离心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含量,色谱柱:Diamonsil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4.3%乙酸溶液(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柱温30 ℃。结果制得固体脂质纳米粒稳定,槲皮素在2.0~20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1.343 5C-1.490 4(r =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09%(n =6)。结论所建制备工艺稳定,含量测定方法便捷,可靠,准确,可行。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闫静静;郎轶咏;王强;朱晓红;李三鸣
    2011, 30(08): 1072-1075.
    目的制备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磺胺嘧啶银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研究微球的粒径、形态及体外释药情况。结果微球外观圆整,平均粒径38.2 μm,体外5 h释药完全。结论磺胺嘧啶银微球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体外释药迅速。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廖亚玲;安薇;胡光煦
    2011, 30(08): 1075-108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连钱草指纹图谱。方法选用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0→60 min 330 nm,60→90 min 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 ℃。结果建立了鉴别连钱草样品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确定了13个共有峰,10个产地的连钱草药材相似度在0.905~0.97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为控制连钱草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刘丽;曹艳;姜君;赵春杰
    2011, 30(08): 1080-1083.
    目的测定大黄牡丹汤中钙(Ca)、铜(Cu)、铁(Fe)、钾(K)、镁(Mg)、镍(Ni)、铬(Cr)、钼(Mo)、锌(Zn)、镉(Cd)和钠(Na)等11种元素含量。方法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硝酸高氯酸(4:1)常压微沸条件下消解样品,测定大黄牡丹汤中11种元素并进行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结果大黄牡丹汤中11种元素含量RSD为0.68%~2.00%,加样回收率为96.5%~99.8%。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适合大黄牡丹汤中Ca、Cu、Fe、K、Mg、Ni、Cr、Mo、Zn、Cd、Na的含量测定,同时为大黄牡丹汤的临床疗效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黄文涛;张耕;程璐
    2011, 30(08): 1083-1085.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薄荷脑洗剂中樟脑和薄荷脑两组分的含量。方法以萘为内标,环己烷作为溶剂,色谱柱为岛津CBPM25025(25 m×0.22 mm,0.25 μm),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载气为氮气,柱温150 ℃,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20 ℃,以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结果樟脑、薄荷脑浓度分别在0.51~5.06 mg•mL1 ( r = 0.999 9 )和0.26~2.61 mg•mL1 (r=0.999 9)范围内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呈良好线性关系;樟脑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67%),薄荷脑的平均回收率为99.1%(RSD=0.8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复方薄荷脑洗剂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吴学军;金鹏飞;朱峰;邹定;胡欣;孙春华
    2011, 30(08): 1085-1087.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快速测定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 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以10 m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5:5,V/V)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194 nm。 结果盐酸氨基葡萄糖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方法专属性强,盐酸氨基葡萄糖和辅料及强制降解产物之间都有良好的分离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2%;加样回收率98.9%~100.9%。该方法的测定值和国家标准方法(ElsonMorgan UV法)的测定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作为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詹晓莲;卢金清
    2011, 30(08): 1087-1090.
    目的建立神农香菊全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onexAcclaim.120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 磷酸盐缓冲溶液(pH=2.5)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柱温35 ℃;检测波长350 nm。结果建立了神农香菊全草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0个共有指纹特征峰,方法学考察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制定神农香菊全草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朱中佳;熊富良;张雪琼;高文天;冯井庆
    2011, 30(08): 1090-109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产地甘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 (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采集时间90 min。结果得到了分离度较好的甘草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标定出了11个共有指纹峰,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结论确定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甘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黄毅;彭东洲;郑维思;孙立敏;云玉琼;谭红;朱昊宇
    2011, 30(08): 1092-1094.
    目的建立四黄软膏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柏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图谱中所鉴别的药材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芩苷,0.06~1.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100.96%,RSD=1.89%;供试品溶液在室温放置6 d内稳定。结论所建立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张丽萍;李志梅
    2011, 30(08): 1095-1097.
    目的建立婴儿保肺宁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婴儿保肺宁中川贝母、橘红和桔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婴儿保肺宁中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安捷伦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醋酸水(35:2:63),检测波长283 nm。结果TLC色谱中可明显鉴别川贝母、橘红和桔梗;橙皮苷在0.041 05~0.410 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1.51%。结论该实验中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婴儿保肺宁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赵维娟;许茜;陈艳;许景峰
    2011, 30(08): 1097-1098.

    目的建立可舒胶囊中葛根素与橙皮苷2种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Zorbax SB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40:60);DVD检测器:葛根素和橙皮苷分别在250和283 nm波长处同时测定。结果葛根素与橙皮苷含量测定在50~1 000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葛根素(250 nm)100.43%,RSD为1.73%;橙皮苷(283 nm)99.90%,RSD为1.61%。结论葛根素与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宗海燕;吕勤;薛顺国
    2011, 30(08): 1099-1100.
    目的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亚铁离子(Fe2+)含量。方法采用Fe2+与铁氰化钾显色后,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700 nm。结果硫酸亚铁浓度范围在50.64~130.04 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1.6×103+5.585 6A,r=0.999 8(n=6),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39%。结论比色法测定小儿生血糖浆中Fe2+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乔丽曼;黄晨;张慧;汤尘尘
    2011, 30(08): 1101-1103.
    目的探讨注射用核黄素磷酸钠在临床输液过程中采取避光措施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模拟临床输注条件,将核黄素磷酸钠与不同溶媒配伍,在避光与非避光条件下,不同时间点对配伍液pH和降解程度进行考察。结果核黄素磷酸钠配伍液的pH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小。在避光条件下,核黄素磷酸钠配伍液24 h稳定;在模拟临床非避光条件下,其配伍液在2,4,24 h的降解分别为1.72%,7.21%,33.93%(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和4.18%,5.06%,13.29%(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结论核黄素磷酸钠与溶媒配伍后在室温避光条件下24 h内稳定,在模拟临床非避光条件下24 h内降解较大,建议临床输注时在输液包装上套上避光输液套。
  • 用药指南
    西娜;俞发
    2011, 30(08): 1103-1106.
    目的了解门急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通过处方点评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0年1~6月每月第一周周一、周二、周三的门急诊处方共 6 000张,进行审核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合理处方4 758张,不合理处方1 242张,不合理处方占20.70%。结论实施处方点评监控临床用药,可提高医生合理用药水平,保障用药安全。医师和药师应加强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判断不合理用药的能力。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王林海;柯静;汪选斌;
    2011, 30(08): 1107-1108.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肿瘤患者治疗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方法结合1例肺癌并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症状等情况,对其化疗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议。结果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结论临床药师善于从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不仅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而且可融入临床治疗团队。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潘旭;许保海;张蕊
    2011, 30(08): 1108-1110.
    从医师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用药意图、药物配伍、用法用量等多角度分析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的作用和重要性。该文归纳总结出中药调剂审方涉及的7方面问题,为药师做好药学监督和药学服务指明方向和方法,提出审方是做好中药调剂工作的关键,也是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必要措施。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周慧萍
    2011, 30(08): 1111-111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7岁。3个月前于睡眠中突发惊叫,随即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强直抽搐,伴小便失禁,持续约5 min后缓解,自行醒来,无法回忆发病情况。2个月后类似情况再发1次,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门诊诊断为癫。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商品名:德巴金)0.5 g,bid。查肝功能,转氨酶升高。2009年4月19日肝功能检查结果: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69 U•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93 U•L1,谷氨酰转肽酶280 U•L1,停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改为托吡酯片(商品名:妥泰),起始剂量25 mg,qd,1周时加量至25 mg,bid。2009年5月12日患者在睡觉过程中再发神志不清,四肢抽搐1次,症状同前。于2009年5月14日收治于我院神经内科。入院体检:体温37.1 ℃,心率68次•min1,血压120/69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对答切题,口齿清晰,体检合作,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均正常,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117 g•L1,血细胞比容0.352,其他均正常,尿常规、大便常规、凝血指标、肿瘤指标、甲状腺功能均正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52 nmol•L1、甲状腺素89.75 nmol•L1、游离T47.96 pmol•L1、游离T34.92 pmol•L1、促甲状腺激素2.13 mU•L1),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正常,血生化示谷氨酰转肽酶91 U•L1。患者表现为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的癫发作,故诊断癫明确。入院后继续给予托吡酯片25 mg,bid,po。因患者单用托吡酯片控制癫疗效不佳,2009年5月15日起加用奥卡西平片(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71107)0.3 g, bid,po。治疗5 d后患者无抽搐再发,2009年5月20日起托吡酯减量为25 mg,qd。2009年5月23日复查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07 nmol•L1,甲状腺素73.67 nmol•L1,游离T4 6.2 pmol•L1,游离T34.0 pmol•L1,促甲状腺激素1.28 mU•L1。2009年5月25日患者自动出院,1周后患者门诊复查甲状腺功能提示各指标仍偏低。考虑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由奥卡西平引起。遂嘱停用奥卡西平,未予特殊处理,1周后复甲状腺功能好转。2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各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
    2讨论
    卡马西平可引起T4、FT4、T3的降低,但促甲状腺激素无明显改变,其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卡马西平可能通过干扰下丘脑垂体对甲状腺激素合成的调节起作用;血中游离T4和T3浓度对促甲状腺激素有负反馈调节;FT3对腺垂体TSH分泌的抑制作用比FT4更强,因此FT3的相对稳定导致了促甲状腺激素的正常[13]。这种由抗癫药引起的T4降低,很少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
    该患者原甲状腺功能正常,服用奥卡西平片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期间未服用其他药物,停用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考虑由奥卡西平引起。但其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机制是否与卡马西平相似,需进一步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柯静;王林海;杨淑华
    2011, 30(08): 1112-1112.
    1病例介绍
    例1,男,64岁。以“呼吸困难,憋气,腰腿疼痛”为主诉,于2010年5月4日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患者主诉半个月前出现呼吸困难、憋气,且有咳嗽,咯白色黏痰等。门诊行胸部CT示:考虑右肺恶性肿瘤。门诊以疑诊右肺癌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无明显异常。骨ECT示:恶性肿瘤骨转移可能性大。右肺细胞学穿刺示:右肺高分化鳞癌。于2010年5月10日始行肺部病灶放疗,每次200 cGy,每周5次;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32811)2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输液过程顺利。输注完后约30 min,患者诉胸闷、胸疼、喉头梗阻,不能进食,饮水疼痛。医师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静脉注射,患者20 min后诉胸闷、胸痛缓解,1 h后喉头梗阻症状消失,可以进食流质食物。
    例2,女,60岁,因“确诊直肠癌1.5 a,骶尾部疼痛8个月”,于2010年7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9年2月因“大便带血及肛门下坠感”在外院诊断为直肠癌,行Miles式手术治疗,后未再行其他治疗,术后大便带血及肛门下坠感有所好转,但仍间断发作。于2009年11月开始感骶尾部轻微疼痛不适,未予重视。1个月前疼痛加重,在外院行盆腔彩超未见明显异常,服用镇痛药物对症治疗,现疼痛加重,无法入睡。在我院门诊行盆腔彩超示:盆腔多发实性包块,考虑局部复发或转移。肝胆脾腹膜后彩超示: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直肠癌术后复发”收入院治疗。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进行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大便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示:白细胞3.52×109•L1,血红蛋白91 g•L1,癌胚抗原11.53 ng•L1。胸部、盆腔增强CT检查:双肺未见明显异常;盆腔淋巴结肿大,宫颈左后方软组织肿块。经相关检查诊断患者为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于2010年7月14日始行盆腔复发病灶放疗,每次200 cGy,每周5次;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沈阳药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0032811)2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输液过程顺利。给药第5天,患者诉输入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过后约0.5 h腰背部疼痛。遂停止静脉滴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行腰椎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后,患者未再诉腰背部不适。
    2讨论
    两例患者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均是在放疗过程中给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无其他合并用药,且患者出现不适,和该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考虑为鸦胆子油注射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例1中患者用药30 min后出现胸闷、胸疼、喉头梗阻,为变态反应症状[13],比较容易发现。例2中患者用药第5天出现腰背疼痛,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易出现骨转移,引起病理性骨痛[45],容易误认为患者病情进展导致疼痛。行腰椎CT检查未见异常,停药后疼痛消失,可肯定和该药有明确因果关系。提示临床用药需密切观察,认真排查,减少患者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不适。
  • 药物不良反应
    汪涛;侯晓;胡卫东
    2011, 30(08): 1113-1113.
    患者,男,48岁,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2010年7月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选择右侧腰4,5椎体疼痛区域封闭,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支2 mL,批号:09120102)20 mL,注射后观察0.5 h,未见不适。次日早晨起床后,患者双肘和双膝部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瘙痒,无恶心、呕吐、胸闷等,疑为蚊虫叮咬所致,自行涂抹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03211H),未就医。2010年7月10日早晨起床后,患者双肘、双前臂到双手腕,双膝至双股部皮肤出现对称性红色丘疹,剧烈瘙痒,无恶心、呕吐、胸闷等。于2010年7月10日9:00就诊,体检:体温36.5 ℃,呼吸20次•min1,血压130/84 mmHg(1 mmHg=0.133 kPa),X线胸片无异常,心电图正常,血常规无异常发现。因在用药过程中并未使用其他药品,诊断为复方当归注射液致过敏性皮疹。给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g•d1+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盐酸西替利嗪片10 mg,po,qd。当日瘙痒明显改善;2010年7月12日瘙痒消失,丘疹逐渐消褪;2010年7月14日丘疹完全消褪,随访无其他症状,痊愈。
    该患者无变态反应史,在用药过程中并未使用其他药品,虽然变态反应发生的比较迟,但该药引起药疹,确属无疑。
  • 药物不良反应
    张远凤;吴丽
    2011, 30(08): 1113-1113.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6岁,因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于2010年7月6日在我科行鼻中隔矫正术加下鼻甲成形术。手术前后均给于头孢甲肟行抗感染治疗,术后第3天下午给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我院药剂科制备,医院制剂批文号:鄂药制字H20082029,规格:每支8 mL,批号:20100609)滴双侧鼻孔,每鼻孔2或3滴,滴鼻后患者即觉面部紧绷感,发红,稍后出现面部散在荨麻疹样风团,伴轻度瘙痒,无呼吸困难及血压下降等全身不适。未行抗变态反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夜间风团、瘙痒自行消退,次日清晨继续行滴鼻治疗,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停止滴鼻,未再出现上述不适。
    2讨论
    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由等质量薄荷脑和樟脑为主药,纯化水、液体石蜡等组成,临床主要用于鼻黏膜干燥、萎缩性鼻炎的治疗。该患者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虽住院期间一直使用头孢甲肟治疗,除使用滴鼻液后出现不适,未再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可排除头孢甲肟致变态反应。查询该批药品对其他患者的应用,未见异常,排除了产品不合格的因素。应用剂量为常规剂量。可肯定该患者由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滴鼻后引起的不良反应。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张宜
    2011, 30(08): 1114-1117.

    处方调配是医院药师的核心业务之一。从临时处方到协定处方,再从协定处方上升为固定处方、法定处方,形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处方完善机制。它们之间特征不同,定位不同,适用法规不同,应分别对待。临时处方和协定处方有其生存意义,其调配机制是药师传统核心业务的历史传承,是当代核心业务的现实需求、开展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从事本职工作的法律保障和进行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柱。临时处方和协定处方调配的体系构建,应从法规、管理和技术三个方面入手。有必要考虑出台《临时处方及协定处方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 药事管理
    俞信真
    2011, 30(08): 1117-1118.
    该文就药品检验中遇到的晶型问题、引湿性问题、放置时间问题、装量差异操作问题、分层问题、过滤材料的吸附问题等,指出了注意要点及解决方法。针对问题加以分析,指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实验结果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