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导报, 2017, 36(10): 1201-1203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10.028
1例儿童抗癫痫药物分剂量案例分析
齐晓涟1,, 郝文婷1,2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儿科常用抗癫痫药物的不同分药方法。方法 通过1例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的病例分析,讨论抗癫痫药物适合的分药方法。结果 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溶液稳定性较好,可溶于水分剂量。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不溶于水;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及左乙拉西坦市场上有口服液制剂,剂量不易分割时,可选用口服液剂型。结论 临床对于儿童使用成人剂型时,对于溶液稳定性不佳的药物,应选用切片或研磨的方法,而不应使用溶液,避免造成药效降低。

关键词: 抗癫痫药 ; 分剂量 ; 药物剂型

Abstract:

儿童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还没有达到成人水平,用药后可能会有一些与成人差距明显的不良反应[1],因此患儿个体化用药,需要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的大前提下,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 。目前市场上缺少专为儿童设计的药品剂型,儿童专用药品品种少、规格少、剂型少[1-4],多采用成人剂型及规格的药品,导致儿童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下降,从而使药效出现升高或降低现象。抗癫痫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从新生儿到青春期,同一药物用法用量差异更大,需根据儿童年龄、体质量进行计算,得出患儿每次所需服用剂量,因此常会出现1/2片、1/4片、1/10片甚至更少情况[2,5-6],此时所使用的抗癫痫药物能否切分、如何切分及如何分剂量便成为儿科用药的重点以及难点。笔者拟通过1例临床病例,为儿科常用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等剂量分割提供参考。

1 病例概况

患儿,男,1岁6个月,身高86 cm,体质量17 kg,主因“间断发热抽搐10个月,无热抽搐1个半月”于2015年10月3日入院。入院前10个月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4 ℃,伴有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呼之不应,持续时间不详,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抗炎药物静脉输注后病情好转,未再发热及抽搐,发作间期无呕吐及精神萎靡,无寒战、皮疹,无咳嗽、咯痰及腹痛、腹泻,自此至入院前2个月,患儿又出现3次发热后抽搐,每次抽搐发作持续4~5 min,表现同前。入院前1个半月,于清醒时无诱因出现无热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抖动、呼之不应,持续4~5 min缓解,缓解后无发热、头痛、呕吐及精神萎靡表现,未特殊处理。入院前1个月,患儿再次出现无热抽搐,且当天内反复发作4次,每次持续8~9 min,表现同前,遂于当地医院就诊,查头颅CT、头颅磁共振及视频脑电图(未见报告单)均未见异常,未明确诊断,未特殊治疗。患儿入院前2 d,再次发热,体温最高38.4 ℃,并间断出现2次抽搐,每次持续4~5 min,表现同前,伴有2次少量稀糊样便。既往:无相关疾病史。

入院体检:神志清,精神反应好,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无抵抗。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咽红,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呼吸平稳,节律规则,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诊断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左侧海马硬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伤。

2 治疗经过

入院第7天,头颅磁共振结果提示左侧海马硬化改变;视频脑电图提示左侧顶、枕部可见尖波、棘慢波发放,结合患儿近10个月的病史,故诊断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当日起加用左乙拉西坦0.062 5 g(1/8片,规格:每片0.5 g),q12h,口服抗癫痫治疗。因我院没有左乙拉西坦口服液,只能通过护士掰片后给予患儿服用。

3 讨论
3.1 患儿应用左乙拉西坦的治疗分析

患儿1岁6个月,病史10个月,以多次发热抽搐及多次无热抽搐为主要表现,有两种发作形式,一种表现为双眼凝视、四肢强直抖动、呼之不应,持续4~5 min缓解;另一种表现为双眼上翻、左上肢屈曲抖动、呼之不应,持续十余秒缓解,缓解后无头痛、呕吐及精神萎靡等症状,无愣神、全身抖一下等其他发作形式,发作间期一般状况好,智力运动发育无落后及倒退。入院查头颅磁共振示左侧海马硬化,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左侧顶、枕部可见尖波、棘慢波发放,故诊断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伴热性惊厥。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拉莫三嗪、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及苯巴比妥。左乙拉西坦片剂的说明书指出可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癫痫发作的治疗,但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的说明书指出可用于成人及1个月以上儿童癫痫发作的辅助治疗,因我院没有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因此给予该患儿口服左乙拉西坦片基本合理。问题在于左乙拉西坦用于6个月~4岁的儿童,起始剂量为一次10 mg·kg-1,q12h;该患儿17 kg,起始剂量可为0.17 g(170 mg),q12h,考虑到患儿的耐受问题,医嘱起始剂量0.062 5 g,q12h。

3.2 左乙拉西坦分剂量的方法合理性分析

对于此类小剂量应用的药物,临床大多采用直接掰片粗略分割的方法,而对于剂量过小而无法人工分割的药物,则采取将药片均匀溶于水后,取所需量的药液给予患儿口服。采取以上两种方法,一方面不溶性药物使用极小剂量时,剂量准确性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即使为可溶性药物,其溶液的稳定性也会对溶解后的药效产生影响。由此可以看出,临床对于儿童使用成人剂型时的剂量分割不能单纯考虑药品是否能溶解,还应该注意溶解或分割后的药物成分是否被破坏,药效是否保持稳定。

该患儿使用左乙拉西坦片剂,虽极易溶于水,但因其分子式中含有酰胺键,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由于本品溶液pH值为5~8,一般溶解条件下可保证性质稳定[7],因此左乙拉西坦分剂量时可以采用制成溶液或掰片和研磨成粉后分割剂量的方法。

片剂包衣主要目的为避光、防潮、隔绝空气,以提高药物稳定性;同时包衣可以遮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左乙拉西坦为薄膜包衣片,虽然分割剂量时,不可避免的会破坏原包装及药片保护层,但由于该药在一般溶解条件下性质稳定[7],故对于左乙拉西坦用水溶解分剂量的方法可行。如果患儿因味苦不宜接受,可以将药物加在食物或添加白糖等矫味剂喂食。

3.3 儿童常用抗癫痫药物

儿科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主要包括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和《马丁代尔药物大典》提供药物水溶性及稳定性的数据,对于这些常用抗癫痫药物水溶性及稳定性做出总结与分析[8-10],见表1。

根据表1分析可得:苯妥英钠虽易溶于水,但因溶液性质不稳定不可溶于水后分割剂量。左乙拉西坦因含有酰胺键,在碱性条件下稳定性差,而一般情况下左乙拉西坦溶液pH值为5~8,可保证溶液稳定性,故可溶于水后分取剂量。丙戊酸钠与托吡酯水溶性好,且水溶液稳定性较好,故剂量较小时可选择溶于水后分取剂量;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奥卡西平、拉莫三嗪及氯硝西泮不溶于水,故临床只能选择切片或研磨的方法分割剂量;奥卡西平、丙戊酸钠及左乙拉西坦市场上有口服液制剂,剂量不易分割时,可选用口服液剂型。

另有研究表明[11],刀片分割及研磨分剂量在室温条件下,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溶出行为发生改变,溶出度大小为:研磨分剂量>刀片分割>整片服用。因此临床选择两种方法分割剂量时,要考虑到药品有效成分溶出加快从而造成的药物快速吸收现象。

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及丙戊酸钠为薄膜包衣剂型,临床采用切分或研磨分割剂量时,应注意是否保证剩余药片稳定性及药品不良气味对患儿依从性的影响,在保证剩余药品保存稳定性的前提下使用药物,否则分割后产生的有效成分下降会导致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能达到临床期望的疗效。

临床中应用上述抗癫痫药物时,可根据上表选择合适的分剂量的方法,对于溶解度高、溶液稳定性好的药物,可选择将药物溶解于水中后取所需量给予儿童口服,可保证有效成分不受影响,疗效稳定;对于难溶于水的药物,1/2或1/4片时,可选择直接掰片使用,或选择使用分药器进行准确的剂量分割,保证使用剂量符合所需;对于使用更小剂量的患者,尽可能选择有口服溶液制剂的抗癫痫药;若使用药物无口服溶液剂型,可以选择将药片研磨后与适量淀粉充分混合均匀,精确称取所需的质量,剩余的药粉与淀粉的混合物可分装保存,方便下次使用,同时也避免了药片的浪费。

表1 儿科常用抗癫痫药物水溶性及溶液稳定性等分析比较
药品 溶解性 溶液稳定性 有无口服溶液 推荐分药方法
苯妥英钠 可溶 溶液不稳定,易吸收空气中CO2析出 切分或研磨药片使用,尽量不要溶于水分药。
苯妥英[8-9]
苯巴比妥 极微溶解 切分或研磨药片使用。
卡马西平 不溶 切分或研磨药片使用。
奥卡西平 在水中几乎不溶 *1 本品为薄膜衣片,药片中央有刻痕,可掰开
服用
托吡酯 溶解度9.8 mg·mL-1 分子式中多为醚键,醚化学性质不活泼,在 本品可溶于水后进行分药。
中性、碱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稳定,本品溶
液pH值6.3,弱酸性,故醚键不易断裂,所
以水溶液性质较稳定[10]
拉莫三嗪 难溶于水 切分或研磨药片使用。
丙戊酸钠 极易溶于水 本品应整片吞服,可以对半掰开服用,但不能
研碎或咀嚼。剂量小于半片剂量时,选用口服
液制剂。
左乙拉西坦 极易溶解 分子式中含有酰胺键,碱性条件下容易水解, 可选择溶于水后分取剂量或切片或研磨的方
本品溶液pH值5~8,一般条件下溶液 式。
较稳定[7]
氯硝西泮 微溶于水 切片或研磨药片使用。

*1为混悬液,用前需要摇匀

表1 儿科常用抗癫痫药物水溶性及溶液稳定性等分析比较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雷永芳,张杨,刘东.儿童用药风险分析与建议[J].医药导报,2016,35(5):473-475.
儿童身体生理特点与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儿童用药存在很多用药误区,与儿童相关的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困难以及儿童专门药品匮乏等原因造成儿童用药安全存在隐患。该文探讨目前我国儿童用药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期促进儿童合理用药。
[本文引用:2]
[2] 孙蕊. 探析儿科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合理用药原则[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5):256-258.
合理用药是现代医学必须遵守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现代药物机制的复杂性及疾病的多样性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仔细研究病情,科学合理用药。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在治疗对象上的细分,这为治疗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便利。儿科作为一个重要的医学分支,在用药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儿科的合理用药体现在给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科学选择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及正确的剂量、用法等)。由于种种原因,实际诊疗过程中儿科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临床药师、医生应谨遵儿科用药特点及药物使用原则纠正这些不合理现象。
[本文引用:2]
[3] 郭霖. 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6,9(2A):94-95.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特别是婴幼儿时期,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尚不健全,药物在其体内呈现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与成人有较大差别;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较差,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比较高。因此,儿童用药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本文引用:0]
[4] 胡萍. 儿童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2):297-298.
儿童作为临床上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在药物使用时实际考虑的问题较之其他年龄层次的患者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而从临床实践来看,在这些考虑问题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药物使用的不合理;而作为社会家庭及社会的未来,儿童的安全、合理用药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展开儿童用药不合理的相关研究,不仅具有临床意义,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我院就将结合临床实际,就儿童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及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概括,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URL    
[本文引用:1]
[5] 郑映,鲍仕慧,李菁.儿童用药的现状与思考[J].医药导报,2008,27(5):544-545.
URL    
[本文引用:1]
[6] 胡利华,王晓玲.我院片剂分剂量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3):32-35.
目的:调查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 属北京儿童医院片剂分剂量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中3天的住院医嘱信息, 统计分析分剂量使用的片剂品种、分包规格、使用频率等;对使用频率高的三种分剂量药品进行平均重量、重量差异、合格率分析。结果:该院片剂分剂量使用情况 普遍存在,涉及12个类别、98种药品。三种分剂量药品的平均重量保持稳定,1/2片剂量可保证准确性,但磨粉小剂量分包的合格率低。结论:片剂分剂量使 用存在剂量不准确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及医院应引起重视。
[本文引用:1]
[7] 杨静,化林,李洪鑫,.左乙拉西坦原料的质量研究[J].河南科学,2011,29(11):1313-1315.
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分光光度法等检测方法,自制左乙拉西坦作为样品,分别对三批样品进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自制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及左乙拉西坦质量标准规定,且质量可控.
[本文引用:2]
[8]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14.
[本文引用:1]
[9] 李大魁,金有豫,汤光,等译.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生物医药出版分社,2009:390.
[本文引用:0]
[10] 王积涛,王永梅,张宝申,.有机化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335.
[本文引用:1]
[11] 蔡育红,钟慧敏,谭洁英,.三种片剂药品小儿分剂量用药对有效成分含量及溶出度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7):37-39.
目的:评价三种片剂药品小儿分剂量用药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及溶出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应用分剂量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三种小儿用药片分别采用刀片分割(A法)和磨粉分包(B法)分剂量成2等份,室温条件下放置7 d,定期采样,各分剂量分别进行含量和有关物质测定,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与整片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三种小儿用药片用A法、B法分剂量后,其含量和有关物质检查均符合有关规定,但半片与整片的溶出曲线不相似,f2值范围分别是32~48、16~27。结论:小儿用药以成人药片分剂量使用,其溶出行为变化较大,特别是磨成粉末状态(B法),临床用药应引起足够重视。
URL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抗癫痫药
分剂量
药物剂型


作者
齐晓涟
郝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