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导报, 2017, 36(9): 1000-1001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09.013
泮托拉唑致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急性肝损伤1例
汤洁1,, 夏苏红1, 徐浩翔2,

摘要:
关键词: 泮托拉唑 ; 类天疱疮,大疱性 ; 损伤,肝

Abstract: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全身红斑、瘙痒1年,水疱、糜烂、结痂50 d”于2013年1月2日入院。1年前,患者躯干、四肢出现红斑伴明显瘙痒,影响夜间休息,多次就诊按“湿疹”给予“依巴斯汀”等对症治疗后,病情改善不明显。50 d前瘙痒加重,面颈、躯干、四肢出现散在水疱,部分水疱破裂形成糜烂伴结痂。发病以来,无口腔糜烂,无面部红斑及脱发,无特殊药物及化学物质接触史。既往身体健康,26岁结婚,育有1子1女,有青霉素过敏史,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红肿伴瘙痒,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检:神志清楚,心、肺、腹体检未见异常。面颈部、躯干、四肢散在黄豆至鸽蛋大小的水疱,疱液清亮,部分疱壁紧张,尼氏征(-),腹部、四肢可见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糜烂面,伴少量渗液或覆薄层痂皮,无炎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09×1012·L-1,血红蛋白100 g·L-1;高敏感C反应蛋白:136 mg·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6 U·L-1(正常参考值0~40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33 U·L-1(正常参考值0~40 U·L-1),谷氨酰氨转移酶(GGT)108 U·L-1(正常参考值0~50 U·L-1),总蛋白54.5 g·L-1,白蛋白22 g·L-1,白球比 0.68;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水肿,可见表皮下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 1:40,基底膜带线状沉积;腹部B超:脂肪肝浸润。尿常规、大便常规、肝炎标志物、心电图、胸部X线片正常。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入院当日即给予静脉滴注甲泼尼龙(80 mg·d-1)、泮托拉唑钠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不详,规格:每支40 mg)40 mg,qd,口服琥珀酸亚铁(100 mg,bid)、氯化钾缓释片(0.5 g,tid)、碳酸钙D3(0.6 g,qd),皮损处先用1:8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用凡士林油纱敷贴保护创面预防感染。治疗后,患者瘙痒明显减轻,新发水疱逐渐减少,糜烂面干燥结痂,饮食、大小便正常。2013年1月6日(即入院治疗4 d)复查ALT 133 U·L-1,AST 70 U·L-1,GGT 108 U·L-1,总蛋白51.7 g·L-1,白蛋白22.3 g·L-1,白球比 0.76;尿常规、大便常规正常。继续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停用琥珀酸亚铁、氯化钾、碳酸钙D3,并加强保肝治疗,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qd)、复方甘草酸苷(200 mg,qd)静脉滴注治疗。2013年1月11日(即入院治疗9 d),复查ALT 230 U·L-1,AST 120 U·L-1,GGT 176 U·L-1,白蛋白24.6 g·L-1,白球比 0.54,遂停用泮托拉唑,改为西咪替丁(0.4 g,bid)治疗,其余治疗不变,继续治疗3 d后复查生化综合:ALT 72 U·L-1,AST 75 U·L-1,GGT 140 U·L-1,白蛋白30.4 g·L-1,白球比 0.91。皮损进一步改善后,甲泼尼龙逐渐减量,继续治疗2周后复查生化综合:ALT 59 U·L-1,AST 28 U·L-1,GGT 87 U·L-1,停用保肝药物,继续治疗原发病,并给予琥珀酸亚铁、氯化钾、碳酸钙D3,定期复查生化等指标,均未见异常。

2014年12月5日因病情反复,将甲泼尼龙加量,并使用泮托拉唑,9 d后复查ALT 136 U·L-1,AST 53 U·L-1,GGT 38 U·L-1,停用泮托拉唑,加强保肝治疗20 d后,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截至2016年5月,患者甲泼尼龙减量至4 mg,qd,每1~2个月门诊复诊,病情稳定,相关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2 讨论

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6.25%[1],多数患者反应轻微,表现为恶心、腹泻、腹痛、头晕、嗜睡、头痛、皮疹、瘙痒、面部水肿、多汗等[2],偶有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药物性肝炎等[3]。本例泮托拉唑引起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原发病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使用了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泮托拉唑预防大剂量激素引起上消化道溃疡,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 d后,患者转氨酶明显升高,原发病有所好转,由原发病或应激状态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可能性较小,药物所致可能性较大,泮托拉唑未予停用。在停用部分药物,泮托拉唑未予停用,给予护肝对症治疗后,患者肝酶仍继续升高,判断泮托拉唑是造成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将泮托拉唑替换为西咪替丁,并给予对症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正常。约2年后,患者再次使用泮托拉唑,转氨酶随即升高,停用泮托拉唑后肝功能恢复正常,该患者使用泮托拉唑与肝酶异常的发生有合理的时间关系,且表现为再激发阳性,故考虑该患者的不良反应是由泮托拉唑所致。

文献报道泮托拉唑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与患者免疫状态、体质等因素相关[4]。本例患者原发病为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说明患者免疫功能处于异常状态,另外,该患者为老年人,治疗过程中同时使用多种药物,且有脂肪肝病史,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患者对泮托拉唑的代谢能力比一般患者有所降低,所以出现肝酶升高的不良反应。为了更好使用泮托拉唑,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出现,结合文献报道[1],建议:①使用该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严格把握用药适应证;②正确选择给药剂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合用,注意配伍禁忌;③用药后注意生命体征、系统体检和复查相关指标。

泮托拉唑引起急性肝损伤并不多见[5],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警惕,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孙祥瑞,高家荣,吴健,.泮托拉唑不良反应中文文献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4):801-805.
URL    
[本文引用:2]
[2] 张家兴,谢娟,王忠元,.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医药导报,2016,35(4):404-410.
URL    
[本文引用:1]
[3] 张家兴,王忠元,谢娟,.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5,17(1):3-10.
目的 系统评价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pantoprazole" "omeprazole" "ulcer”“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泮托拉唑钠”“奥美拉唑”“溃疡”“随机对照试验”为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均为建库至2014年9月),筛选出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比较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钠组和奥美拉唑组,用药方式包括包括口服或静脉,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溃疡治愈率、腹痛缓解率及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结果 共纳入17个RCT,包括患者1 847例,其中泮托拉唑钠组1 008例,奥美拉唑组839例.17个研究中有12个研究是口服给药,5个研究是静脉给药,对2种给药方式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泮托拉唑钠治疗2、4周患者的溃疡治愈率、治疗1、2、4周患者的腹痛缓解率与口服奥美拉唑相同疗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治疗3d患者的腹痛缓解率高于口服奥美拉唑3d患者[相对危险度(RR)=1.27,95%置信区间(CI)为1.03 ~ 1.57,P=0.03];口服泮托拉唑钠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半年复发率与口服奥美拉唑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静脉应用泮托拉唑钠患者的溃疡治愈率、腹痛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与静脉应用奥美拉唑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泮托拉唑钠与奥美拉唑都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DOI:10.3760/cma.j.issn.1008-5734.2015.01.002      Magsci     URL    
[本文引用:1]
[4] 雷嵘,邹文生.1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8):209-210.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对一例泮托拉唑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的机制.方法 针对具体病例的特点,分析患者泮托拉唑静脉用药的合理性,寻找不良反应的根源,为患者提供用药安全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为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使用药更合理、安全.
[本文引用:1]
[5] 曹明雪,吴荣荣,刘峰群,.泮托拉唑钠致肝损害1例[J].医药导报,2012,31(6):82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3岁,因"恶心,尿黄,反酸,食欲、睡眠稍差"等入院.2011年8月3日开始服用泮托拉唑钠(厂家与批号不详)160 mg·d-1,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外院检查肝功能:直接胆红素( D-BiL)28.5μmol·L-1,总胆红素(T-BiL)53.8 μmol·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 259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 278 U·L-1,腹部B超检查提示:肝胆胰脾未见异常.
DOI:10.3870/yydb.2012.06.055      URL    
[本文引用:1]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泮托拉唑
类天疱疮,大疱性
损伤,肝


作者
汤洁
夏苏红
徐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