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在线办公
 
  杂志信息
1982年创刊,月刊
主管: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
   属同济医院
   中国药理学会
主编:杜光
广告许可证:武工商0620号
商标注册证号3095514,3307731
国内发行: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
     司(北京399信箱)
国外代号:BM6485,中国出版对外
贸易总公司(北京782信 箱)
每期25.00元,全年300.00元(含邮资)
地址:武汉市蔡甸区中法生态城
同济医院专家社区C栋平层
《医药导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430199
E-mail:yydbzz@163.com
联系电话:027-69378382,
69378383
 
  友情链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安全合作联盟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更多>>  
  专业资讯
更多...  
 
  政策法规
更多...  
  编辑部公告
更多...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2023年, 第4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3-01 上一期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图片
特约稿
老药新用研究策略与应用(2)——基于新适应证发现的研究策略与应用*
杜立达,范晓诺,宋俊科,张丽,张雯,谢逸菲,吕扬
2023, 42 (3): 299-303.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1
摘要   HTML   PDF (1204KB)

近年来,“老药新用”概念被用于许多临床上正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以及曾经或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中的候选药物。历史上及当前一系列著名的药物重定位应用,推动了基于“老药新用”的药物研发,并使之应用于新的适应证。该文基于新适应证的发现,论述新药研究中药物重定位,讨论了一系列新适应证的“老药新用”的科学研究基础及关键研究策略,包括根据药物现有基本作用机制发现新适应证,根据药物副作用发现新适应证,以及基于药物新作用机制发现新适应证等。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规范、指南、共识
湖北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学服务专家共识
湖北省临床药学质控中心,《湖北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药学服务专家共识》编写组
2023, 42 (3): 304-307.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2
摘要   HTML   PDF (1550KB)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解读
陈蕾,谢俊刚
2023, 42 (3): 308-310.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3
摘要   HTML   PDF (1097KB)

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认识的深入,为做好后续诊疗工作,SARS-CoV-2感染诊疗方案不断更新。该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进行解读,并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比较,重点介绍新版诊疗方案的更新要点,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药物研究
复方芪芎颗粒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陈利锋,徐立,陈芳,张钰景,张传成
2023, 42 (3): 311-316.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4
摘要   HTML   PDF (2736KB)

目的 观察复方芪芎颗粒对关节炎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大剂量组,甲氨蝶呤组和雷公藤多苷组(n=10)。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制备关节炎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溶液,其他组灌胃相应药物。比较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3周后大鼠足趾厚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Toll样受体7(TLR7)、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2(IRAK2)平均吸光度;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滑膜组织TLR7、IRAK2表达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他组大鼠造模完成后足跖均明显肿胀(P<0.05);给药3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足跖肿胀改善情况与甲氨蝶呤组相当,均优于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P<0.05);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TLR7、IRAK2平均吸光度降低程度较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显著(P<0.05);复方芪芎颗粒大剂量组TLR7、IRAK2蛋白表达降低程度较复方芪芎颗粒小、中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显著(P<0.05)。 结论 复方芪芎颗粒可能通过抑制TLR7及IRAK2发挥缓解类风湿关节炎作用。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药质量控制专栏
基于PCA-Logistic回归分析的艾叶药材等级评价方法研究*
覃桂,葛锦蓉,周锐,杨欢,彭新航,徐玲,胡敏,汪波
2023, 42 (3): 317-321.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5
摘要   HTML   PDF (1637KB)

目的 通过分析艾叶主要有效成分,建立用于艾叶药材等级评价的“主成分(PCA)-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方法 取艾叶药材14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鉴定其挥发油各组分,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Q-TOF LC/ MS)解析黄酮类成分,选取挥发性及黄酮类有效成分中普遍存在且相对含量较高者为Logistic建模自变量,以各自变量含量测定值做PCA分析,运用Logistic二分类算法,将各成分进行关联分析,建立用于艾叶药材等级评价研究的“PCA-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 选取挥发性成分中桉油精、龙脑,黄酮类成分中异泽兰黄素、棕矢车菊素为Logistic建模自变量。桉油精、龙脑含量范围分别介于0.052%~0.092%,0.021%~0.031%,异泽兰黄素、棕矢车菊素含量范围分别介于0.189%~0.324%,0.068%~0.08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4批次艾叶分为4个等级,各批次艾叶等级拟合概率均>95%,优级5批,良级4批,中级2批,差级3批。 结论 该实验基于“PCA-Logistic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不同批次艾叶药材等级评价新方法,可为艾叶药材等级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鉴别半夏及其常见混伪品*
莫静,王文斌,程华春,李小芳,刘红,汪波
2023, 42 (3): 322-327.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6
摘要   HTML   PDF (3832KB)

目的 基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建立一种中药材半夏与其常见伪品虎掌、滴水珠的分子鉴定方法,为半夏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半夏属核基因组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利用MEGA 6.05版软件进行序列比对,依据半夏、虎掌及滴水珠ITS序列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设计物种特异性MLPA探针,MLPA反应后采用熔解曲线法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 结果 半夏、虎掌和滴水珠样品DNA与物种特异性MLPA探针可分别产生位于84.84,82.76及80.14 ℃的单一熔解峰,表明探针具有良好特异性;构建的探针体系可对0.1 ng模板DNA进行检测,并可有效检出半夏中掺混1%的虎掌或滴水珠样品。对市场收集样品进行检测,鉴别结果准确,灵敏度高。 结论 该研究建立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方法可准确鉴别半夏和虎掌、滴水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为半夏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RNaseH依赖性PCR扩增结合熔解曲线法鉴别石菖蒲与藏菖蒲掺杂*
蔡铁全,王文斌,程华春,李小芳,何开勇,莫静,汪波
2023, 42 (3): 328-333.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7
摘要   HTML   PDF (2362KB)

目的 采用核糖核酸酶H依赖性PCR(rhPCR)扩增结合熔解曲线分析对石菖蒲与藏菖蒲进行快速鉴定及相互掺杂检测。 方法 比对分析石菖蒲与藏菖蒲核基因组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寻找稳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根据扩增产物熔解温度(Tm)不同进行鉴别,考察引物特异性,筛选最佳混合引物比例,并考察该方法灵敏度、掺混检出限及适用性。 结果 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具有良好特异性,石菖蒲、藏菖蒲扩增产物可分别产生(89.4±0.2)与(87.9±0.2) ℃的单一特异性熔解曲线峰。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DNA检出限均为0.1 ng,对石菖蒲和藏菖蒲的掺混检出限均为10%。检测样品28份,其中石菖蒲16份、藏菖蒲12份,检测结果与DNA条形码结果一致。 结论 该研究基于RNase H依赖性PCR扩增结合熔解曲线建立的石菖蒲及藏菖蒲鉴别及掺杂检测方法可有效鉴别石菖蒲、藏菖蒲及掺杂样品,有利于石菖蒲药材质量控制。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高分辨熔解法鉴别鸡血藤及其常见混伪品*
王咏懿,莫静,王文斌,程华春,李小芳,汪波
2023, 42 (3): 334-338.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8
摘要   HTML   PDF (2155KB)

目的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别鸡血藤及其常见3种混伪品。 方法 根据4个物种核基因组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差异设计特异性探针,结合运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与高分辨熔解(HRM)曲线技术,根据特异性探针熔解温度(Tm)差异鉴别鸡血藤及其常见混伪品大血藤、白花油麻藤、香花鸡血藤。 结果 4个物种特异性探针Tm值分别为:鸡血藤(87.0±0.2) ℃、大血藤(82.8±0.2) ℃、白花油麻藤(85.4±0.2) ℃、香花鸡血藤(80.1±0.2) ℃。探针特异性考察中,交叉反应与空白组均未产生熔解峰,表明探针具有良好特异性。构建的方法可用于1.0 ng模板DNA的检测,并可有效检出鸡血藤中掺混5%大血藤、白花油麻藤或香花鸡血藤。 结论 基于MLPA-HRM技术建立的鸡血藤及其混伪品鉴别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可有效解决市场上鸡血藤药材植物来源复杂、混伪品难以鉴别的问题。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桦褐孔菌4种成分含量及不同部位含量比较*
段雨晴,朱田密,陈树和,段雪云,王思萌
2023, 42 (3): 339-345.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09
摘要   HTML   PDF (1607KB)

目的 评价桦褐孔菌药材质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药材中4种成分含量,并比较不同部位4种成分含量的差异。 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桦褐孔菌中栓菌酸、桦褐孔菌醇、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并对桦褐孔菌药材黑褐色外壳和内部黄色菌肉中4种成分含量进行比较。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 (250 mm×4.6 mm,5 μm),柱温30 ℃;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282 nm;进样量:20 μL。采用SPSS23.0版统计软件对不同产地桦褐孔菌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对内外两部位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种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79%,102.96%,101.12%和101.37%,RSD分别为2.35%,2.25%,2.27%和2.13%(n=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24 h)实验RSD均<3.0%(n=6);23批桦褐孔菌药材中栓菌酸、桦褐孔菌醇、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范围分别为0.383 0~3.523 4,0.741 2~6.490 3,0.128 8~0.699 7,0.628 9~4.053 3 mg·g-1;聚类分析可将23批样品分为3类。桦褐孔菌药材内部菌肉中麦角甾醇、羊毛甾醇含量高于黑褐色外壳,而栓菌酸、桦褐孔菌醇含量在桦褐孔菌内外两部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可操作性良好,可为桦褐孔菌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4种不同水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转移率研究*
闫斌,陈树和,段雪云,陈洪燕,朱田密,段雨晴
2023, 42 (3): 346-352.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0
摘要   HTML   PDF (1696KB)

目的 测定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4种不同水溶解度有效成分的转移率,为其质量控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3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条件测定编号S1~S10清肺排毒汤水煎液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黄芩苷含量,并测定这4种成分在所归属饮片中的含量,计算4种成分由饮片至水煎液的转移率,从4种成分中筛选水煎液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结果 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转移率为40.99%~52.01%;苦杏仁苷转移率为13.78%~27.68%;黄芩苷转移率为2.67%~6.35%,4种成分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煎液中4种成分含量均在安全有效范围内,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成分。 结论 该研究可为清肺排毒汤水煎液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药饮片调剂专栏
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饮片调剂复核中的应用探索*
侯富国,刘瑞新,王小鹏,麻利杰,路露,张博,杨国营,桂新景,李学林
2023, 42 (3): 353-356.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1
摘要   HTML   PDF (1399KB)

复核是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现有中药饮片调剂模式下存在复核质量与效率均低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药饮片调剂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亟需应用新的复核技术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文通过对中药饮片调剂复核新技术新方法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采用中药饮片智能调剂系统、3D结构和自主识别技术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智能复核的新思路,有利于保障中药饮片调剂质量,提高调剂效率,有助于推动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关键物理性质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任婷婷,王盼盼,温瀑,桂新景,李学林
2023, 42 (3): 357-360.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2
摘要   HTML   PDF (1115KB)

中药饮片物理性质对中药调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应用亟需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该文通过论述中药饮片物理性质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梳理影响中药饮片自动化调剂的物理性质因素,创新性提出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变、应用影响自动化调剂的中药饮片关键物理性质,为提高中药饮片调剂效率提供参考,以期促进中药饮片调剂现代化发展。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作用转移*
马静,王盼盼,温瀑,桂新景,刘瑞新,李学林
2023, 42 (3): 361-365.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3
摘要   HTML   PDF (1126KB)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传统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处方应付药品的正确与否对中药方剂的疗效有重要影响。处方应付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处方应付与实际给付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随着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小包装中药饮片和单剂量中药配方颗粒的推广应用,中药饮片处方应付已经成为历史,处方应付作用已经逐渐向处方应开转移。将“处方应付”转变成“处方应开”,使用规范的中药处方用名开具处方是彻底解决处方应付存在问题的根本办法,这样不仅可以使医师开具处方更准确,用药目的与实际给付之间不脱节,还可以促进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分析*
麻利杰,张博,侯富国,王小鹏,姚静,桂新景,杨国营,刘瑞新,李学林
2023, 42 (3): 366-369.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4
摘要   HTML   PDF (1200KB)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是中药饮片调剂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了处方审核的重要性,规范了中西药处方审核的基本依据,但相较于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临床指导原则等多样化的审核依据,中药饮片处方审核依据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学相关著作和部分法规等,无法满足临床需求。2021年6月3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为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增加了新的参考依据。该文梳理《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中有关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总结该规范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的指导作用,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工作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医疗机构有毒中药饮片的规范化调剂管理*
张慧杰,孙浩,杨新建,梁颖
2023, 42 (3): 370-377.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5
摘要   HTML   PDF (1178KB)

有毒中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使用或管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屡有发生。饮片调剂自古便是中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对有毒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化管理对于保障其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该文从管理品种、毒性分级及管理措施等方面对有毒中药饮片调剂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以期为有毒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药学进展
基于细菌工程化的肿瘤治疗进展*
肖翼,胡军,杨祥良
2023, 42 (3): 378-383.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6
摘要   HTML   PDF (1227KB)

尽管细菌通常被认为是导致很多疾病的病原体,但实际上在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细菌,它们一般是非致病性的,甚至起着保护宿主健康的作用,如肠道菌群。因此某些细菌经过适当的改造后,可以转化为具有特定性质的工程化细菌来治疗不同的疾病。由于肿瘤乏氧、免疫抑制的微环境,使得某些兼性或专性厌氧细菌可以在生物体内优先定植到实体瘤,这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一种合成生物学途径。该文重点介绍了工程化细菌用于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降低细菌毒力改造和增强细菌疗效改造,旨在通过工程化适应各种肿瘤的治疗需求。该文讨论了一些合成生物学方法改造细菌的抗肿瘤应用,以此开发出许多基于细菌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与化学疗法、免疫疗法、光热疗法、基因疗法等肿瘤疗法相得益彰。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宋波,黄莺,郭盈杉
2023, 42 (3): 384-389.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7
摘要   HTML   PDF (1256KB)

活性药物只有从脂质体中释放出来才可能在体内进一步发挥治疗作用,脂质体释药过程可通过体外释放行为来模拟,因此,体外释放行为是脂质体重要质量控制指标。文献报道的常用脂质体释放行为评价方法有取样分离法、透析法、流通池法、Franz扩散池法、ussing chamber法以及一些改良优化的方法,每种评价方法都有特定的优势和应用局限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目前并没有明确脂质体体外释放评价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脂质体的应用,因此,研究建立重复性好、操作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体外释放方法是脂质体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概括了近年来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每种释放方法的特点,以期为脂质体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减少静脉化疗药物浪费与节约成本策略研究进展*
刘慧,邹林珂,闫峻峰
2023, 42 (3): 390-395.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8
摘要   HTML   PDF (1261KB)

随着对肿瘤及其治疗的认识越来越完善,抗肿瘤静脉化学治疗(化疗)药物的使用数量和成本均上升到一定高度,这对患者家庭和医疗保险体系都是巨大的压力。静脉化疗药物使用后剩余在药瓶中的药物总量也会随使用总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将导致大量药物浪费。一个相对简单的减少药物浪费的策略可显著降低浪费对药物成本的影响,并可大幅度节省成本。由于减少浪费既不限制特定药物的使用,也不影响医疗质量,在国外已经成为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成本节约策略。因此,为减少我国静脉化疗药物浪费,减轻患者负担,节约医疗资源,该文从造成化疗药物浪费的原因入手,从多个角度分析并提出短期、可行的策略。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在人纤维蛋白原制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张悦,王文晞,姜红,郭江红,谢育媛,刘贝贝
2023, 42 (3): 396-400.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19
摘要   HTML   PDF (1583KB)

目的 采用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人纤维蛋白原制品热稳定性,并将稳定性结果与纯度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 采用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对全国7家企业共21批样品进行测定,同时采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对产品纯度进行测定,将二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纯度最高与最低产品的组分分布。 结果 7家企业的产品热稳定性相差较大,蛋白质热变性中点温度(Tm值)为51.20~53.31 ℃;21批样品纯度80.3%~95.9%;产品纯度与Tm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729,P<0.05;企业F产品热稳定性最好,寡聚物少,纯度最高;企业A产品热稳定性最差,寡聚物多,纯度最低。 结论 多功能蛋白质稳定性分析仪可以测定产品纯度与稳定性,为人纤维蛋白原产品保护剂的筛选和生产工艺优化提供相应数据参考,且能对不同企业产品的质量进行初步分析,仪器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检测效率高。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测定疫苗原液中去氧胆酸钠残留量*
邵天舒,李珉,李玉立,李潇,李文东
2023, 42 (3): 401-404.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0
摘要   HTML   PDF (1270KB)

目的 建立检测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原液中去氧胆酸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雾式检测器方法。 方法 采用安捷伦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1%甲酸溶液-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 ℃,流速1.0 mL·min-1,进样量50 μL,电雾式检测器雾化器温度60 ℃,数据采集频率10 Hz,过滤常数3.6 s。 结果 样品中其他组分与去氧胆酸钠分离良好,对测定无干扰。去氧胆酸钠在0.475~47.50 μg·mL-1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及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原液去氧胆酸钠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和100.6%;去氧胆酸钠定量限约0.24 μg·mL-1,检出限约0.12 μg·mL-1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简便快捷,适用于疫苗原液中去氧胆酸钠残留量的检测。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甘氨酸与蛋氨酸含量及溶出度*
曾红霞,彭婷婷,程晨,郑金琪
2023, 42 (3): 405-410.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1
摘要   HTML   PDF (1475KB)

目的 建立非衍生化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直接测定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中甘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及溶出度。 方法 含量测定采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填充剂的SHIM-PACK AMINO-NA柱(6 mm×100 mm,5 μm);流动相为0.3 mol·L-1磷酸二氢钠-无水乙醇(95:5);检测波长205 nm;流速0.4 mL·min-1。溶出度测定以水为溶出介质;篮法;转速100 r·min-1;45 min取样,取样后采用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测定溶出量。 结果 含量测定项下甘氨酸平均回收率99.3%,RSD=0.7%;蛋氨酸平均回收率100.7%,RSD=0.2%;线性关系均良好。溶出度项下甘氨酸平均回收率99.7%,RSD=0.7%;蛋氨酸平均回收率100.3%,RSD=0.3%;溶出液在12 h内稳定;国内11批样品45 min平均溶出量均>90%。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绿色环保,可为下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标准修订中含量测定和溶出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伏噻吗滴眼液中曲伏前列素有关物质含量
费路华,费瀚雨,吴娟
2023, 42 (3): 411-415.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2
摘要   HTML   PDF (1659KB)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曲伏噻吗滴眼液中曲伏前列素有关物质的含量。 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苯基己基色谱柱(3.0 mm×150 mm,3 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20 m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2.5),流动相B为甲醇,流动相C为乙腈,洗脱梯度;检测波长220 nm;柱温40 ℃;流速0.5 mL·min-1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曲伏前列素与各杂质均可良好分离;曲伏前列素、曲伏前列素杂质A、曲伏前列素15-表非对映异构体、曲伏前列素5,6-反式杂质异构体、曲伏前列素15-酮衍生物分别在0.02~219.29 μg · mL-1(r=1.000 0),0.02~3.10 μg · mL-1(r=0.999 9),0.02~3.87 μg · mL-1(r=1.000 0),0.02~4.37 μg · mL-1(r=1.000 0),0.02~3.98 μg · mL-1(r= 0.999 9)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1,2,2和2 ng;曲伏前列素平均加样回收率99.7%(RSD0.60%)。 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曲伏噻吗滴眼液中曲伏前列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合理用药
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牛子冉,郭家梅,都丽萍,张波
2023, 42 (3): 416-423.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3
摘要   HTML   PDF (1499KB)

目的 运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方法(HTA)评价卡格列净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决策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进行归纳性评价。 结果 纳入卫生技术评估报告2篇,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23篇,经济学研究16篇。纳入的HTA和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卡格列净的有效性方面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卡格列净可良好地控制血糖,还可降低收缩压和体质量。与安慰药相比,卡格列净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力衰竭住院率;Meta分析显示,主要肾脏结局的相对风险较安慰药组降低30%。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卡格列净总体耐受性良好,但显著增加生殖器感染和渗透性利尿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国内外HTA经济学研究显示,对于心血管或肾脏疾病高危人群,卡格列净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结论 卡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经济性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1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连续呼吸抑制的药学监护
刘佳明,孟慧杰,郭冬杰
2023, 42 (3): 424-427.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4
摘要   HTML   PDF (1256KB)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镇静镇痛用药,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方法 临床药师协助临床医师分析与评估1例ICU患者在气管导管拔除期间连续出现2次呼吸抑制的病例并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 结果 考虑呼吸抑制与瑞芬太尼用量过大、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不当等相关。在临床药师协助下,医师调整镇静镇痛药物,患者成功拔管,未再发生呼吸抑制。 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呼吸抑制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用药监护,可提高ICU患者用药安全性。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塞来昔布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处方调查及对策
程军
2023, 42 (3): 428-431.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5
摘要   HTML   PDF (1127KB)

目的 分析塞来昔布潜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pADIs),促进合理用药。 方法 通过医院合理用药软件系统抽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塞来昔布联合用药的所有门诊处方,鉴别pADIs,并对pADIs危险严重性进行分级。 结果 共收集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用药处方705张,存在pADIs处方169张(占24.0%),pADIs发生频次213次。其中塞来昔布与非甾体抗炎药、来氟米特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pADIs发生频次居前3位。塞来昔布+非甾体抗炎药危险严重性分级为“禁忌”。 结论 该院塞来昔布胶囊与其他药物存在pADIs,医院应当加强塞来昔布胶囊pADIs风险点培训,采取信息化平台进行pADIs警示,以减少和防范用药风险。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卡瑞利珠单抗致史-约综合征1例*
吕子彦,梁良,陈岷
2023, 42 (3): 432-435.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6
摘要   HTML   PDF (1221KB)

该文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所致严重皮肤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指南和文献,了解该类不良事件的发生原理和治疗原则,参与该病例的诊断和治疗,并持续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最终该患者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其他辅助治疗下好转出院。该文旨在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药事管理
基于问题导向的国家药品抽检计划设计方法探讨
朱嘉亮,陈蕾,王翀,朱炯
2023, 42 (3): 436-442.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7
摘要   HTML   PDF (1455KB)

目的 通过分析讨论国家药品抽检计划,提出可行优化举措和建议,推动药品抽检管理模式创新。 方法 从国家药品抽检计划的制定原则、方法程序、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介绍,重点讨论如何对品种遴选、抽样层级划分、检验专项设计,以及购样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 结果 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品种遴选,探索精准抽样模式,通过深度数据挖掘确定监管重点,建立周期性回顾机制,动态更新抽检方案。 结论 药品质量抽查检验是上市后药品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以问题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方案,才能提高抽检效能,为加强药品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去时空医疗时代特色医院制剂服务*——基于矛盾论的互联网药学服务
何正,贺雯茜,熊微,袁龙,祁星星,李娟,方建国,刘东
2023, 42 (3): 443-446.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23.03.028
摘要   HTML   PDF (1523KB)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医院和卫生事业正迅速冲破时间和空间束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市场缺如的特色医院制剂供给是目前民众医疗保障的矛盾之一。去时空医疗时代特色医院制剂的药学服务成为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策略。近年来,在国家“互联网+医疗服务”大政策背景支持下,各种模式互联网医院迅速发展。该文通过分析相关政策,立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互联网医院及医院特色制剂服务实践,基于矛盾论论述特色的医院制剂,以期为全国互联网医院的医院制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Figures and Tables | References | Related Articles | Metrics
2023
Vol.42
No.2 
2023-02-01
pp.143-299
No.1
2023-01-01
pp.0-141
2022
Vol.41
No.12 
2022-12-01
pp.1723-1887
No.11
2022-11-01
pp.1571-1722
No.10
2022-10-01
pp.1407-1563
No.9
2022-09-01
pp.1251-1407
No.8
2022-08-01
pp.1079-1250
No.7
2022-07-01
pp.1004-1079
No.6
2022-06-01
pp.755-926
No.5
2022-05-01
pp.599-755
No.4
2022-04-01
pp.423-599
No.3
2022-03-01
pp.283-423
No.2
2022-02-01
pp.143-282
No.1
2022-01-01
pp.1-142
2021
Vol.40
No.12 
2021-12-01
pp.1615-1793
No.11
2021-11-01
pp.1463-1615
No.10
2021-10-01
pp.1303-1463
No.9
2021-09-01
pp.1159-1303
No.8
2021-08-01
pp.1005-1159
No.7
2021-07-01
pp.851-991
No.6
2021-06-01
pp.703-851
No.5
2021-05-01
pp.575-703
No.4
2021-04-01
pp.435-575
No.3
2021-03-01
pp.301-435
No.2
2021-02-01
pp.153-300
No.1
2021-01-01
pp.1-152
2020
Vol.39
No.12 
2020-12-11
pp.1597-1771
No.11
2020-11-01
pp.1457-1596
No.10
2020-10-01
pp.1325-1457
No.9
2020-09-01
pp.1179-1326
No.8
2020-08-01
pp.1035-1179
No.7
2020-07-01
pp.1002-1035
No.6
2020-06-01
pp.735-895
No.5
2020-05-01
pp.591-735
No.4
2020-04-01
pp.427-590
No.3
2020-03-01
pp.275-427
No.2
2020-02-01
pp.135-275
No.1
2020-01-01
pp.1-133
2019
Vol.38
No.12 
2019-12-10
pp.1535-1697
No.11
2019-11-01
pp.1391-1535
No.10
2019-10-01
pp.1251-1391
No.9
2019-09-04
pp.1107-1253
No.8
2019-08-05
pp.1003-1107
No.7
2019-07-04
pp.835-983
No.6
2019-06-01
pp.687-835
No.5
2019-05-01
pp.539-686
No.4
2019-04-01
pp.415-539
No.3
2019-03-01
pp.287-415
No.2
2019-02-01
pp.135-287
No.1
2019-01-01
pp.1-134
2018
Vol.37
No.增刊 
2018-12-30
pp.1-158
No.12
2018-12-01
pp.1437-1550
No.11
2018-11-01
pp.1299-1439
No.10
2018-10-01
pp.1155-1301
No.9
2018-09-07
pp.1033-1161
No.8
2018-08-01
pp.1000-1033
No.7
2018-07-01
pp.785-925
No.6
2018-06-01
pp.639-791
No.5
2018-05-01
pp.509-645
No.4
2018-04-01
pp.401-509
No.3
2018-03-01
pp.273-401
No.2
2018-02-04
pp.139-279
No.1
2018-01-05
pp.1-142
2017
Vol.36
No.12 
2017-11-27
pp.1339-1456
No.11
2017-11-15
pp.1215-1338
No.10
2017-10-01
pp.1083-1215
No.z1
2017-09-26
pp.1-168
No.9
2017-09-01
pp.1000-1083
No.8
2017-08-01
pp.843-951
No.7
2017-07-01
pp.719-843
No.6
2017-05-30
pp.593-721
No.5
2017-05-01
pp.463-595
No.4
2017-04-01
pp.355-463
No.3
2017-03-01
pp.237-361
No.2
2017-02-01
pp.117-241
No.1
2017-01-01
pp.1-122
2016
Vol.35
No.12 
2016-11-29
pp.1287-1400
No.11
2016-11-22
pp.1159-1287
No.10
2016-10-20
pp.1035-1163
No.9
2016-09-20
pp.1001-1035
No.增刊
2016-09-15
pp.1-1733
No.8
2016-08-19
pp.803-905
No.7
2016-07-08
pp.679-806
No.6
2016-06-07
pp.555-683
No.5
2016-05-11
pp.0-1784
No.4
2016-04-11
pp.327-435
No.3
2016-03-10
pp.219-326
No.2
2016-02-15
pp.111-219
No.1
2016-01-01
pp.1-109
2015
Vol.34
No.12 
2015-12-01
pp.1551-1690
No.11
2015-11-01
pp.1411-1690
No.10
2015-10-01
pp.1267-1411
No.9
2015-09-01
pp.1127-1267
No.8
2015-08-01
pp.1002-1127
No.7
2015-07-01
pp.847-988
No.6
2015-06-01
pp.705-8081
No.5
2015-05-01
pp.565-703
No.4
2015-04-01
pp.425-564
No.3
2015-03-01
pp.285-425
No.2
2015-02-01
pp.0141-284
No.1
2015-01-01
pp.102-137
2014
Vol.33
No.12 
2014-12-01
pp.1541-1683
No.11
2014-11-01
pp.1400-1540
No.10
2014-10-01
pp.1261-1400
No.9
2014-09-01
pp.1121-1260
No.8
2014-08-01
pp.981-1120
No.7
2014-07-01
pp.840-980
No.6
2014-06-01
pp.0695-840
No.5
2014-05-01
pp.555-694
No.4
2014-04-01
pp.415-554
No.3
2014-03-01
pp.275-414
No.2
2014-02-01
pp.0135-274
No.1
2014-01-01
pp.1-134
2013
Vol.32
No.12 
2013-12-01
pp.1535-1676
No.11
2013-11-01
pp.1395-1534
No.10
2013-10-01
pp.1255-1394
No.9
2013-09-01
pp.1115-1254
No.08
2013-08-01
pp.975-1114
No.7
2013-07-01
pp.0835-974
No.6
2013-06-01
pp.695-834
No.5
2013-05-01
pp.555-694
No.4
2013-04-01
pp.0415-554
No.3
2013-03-01
pp.275-414
No.2
2013-02-01
pp.135-274
No.1
2013-01-01
pp.0001-134
2012
Vol.31
No.12 
2012-12-01
pp.1529-1665
No.11
2012-11-01
pp.1489-1528
No.10
2012-10-01
pp.1249-1388
No.9
2012-09-01
pp.1109-1247
No.8
2012-08-01
pp.969-1108
No.7
2012-07-01
pp.0831-968
No.6
2012-06-01
pp.691-830
No.5
2012-05-01
pp.551-690
No.4
2012-04-01
pp.0411-550
No.3
2012-03-01
pp.271-410
No.2
2012-02-01
pp.135-272
No.1
2012-01-01
pp.0001-134
2011
Vol.30
No.12 
2011-12-01
pp.1543-1684
No.11
2011-11-01
pp.1401-1542
No.10
2011-10-01
pp.1259-1400
No.9
2011-09-01
pp.1119-1258
No.08
2011-08-01
pp.975-1128
No.7
2011-07-01
pp.0835-974
No.6
2011-06-01
pp.695-833
No.5
2011-05-01
pp.554-694
No.4
2011-04-01
pp.0415-554
No.3
2011-03-01
pp.275-413
No.02
2011-02-01
pp.135-274
No.1
2011-01-01
pp.0001-134

» 钙通道阻滞药应用与骨折风险的系统评价
  吴亚陵;姚欣凯;刘任;周岐新
  null. 2015 Vol. 34 (2): 180-184
» 富马酸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48例*
  郭子雷,林勇
  医药导报. 2018 Vol. 37 (10): 1203-1206
»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劳拉替尼(lorlatinib)
  陈本川
  医药导报. 2019 Vol. 38 (7): 975-983
» 双氯芬酸钠致不良反应46例分析
  彭卫珍;陈华;孔令春
  null. 2012 Vol. 31 (3): 392-394
» 复方缬草舒心滴丸的制备工艺*
  周从辉,易爱玲,林园园,叶春生,孙婉瑾,熊义涛
  医药导报. 2020 Vol. 39 (10): 1409-1412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编写组
  医药导报. 2019 Vol. 38 (2): 135-146
» 骨碎补总黄酮急性毒性实验
  赵晋宁;谢雁鸣;张文军;王智;刘玉琦
  null. 2005 Vol. 24 (1): 0-0
» 盐酸加替沙星治疗呼吸或泌尿系统感染114例
  张建初;辛建保;杨卫兵;熊先智;李洪;金阳;张晓菊;郭毅
  null. 2006 Vol. 0723 (8): 773-0774
» 米氮平与阿普唑仑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琼芝;江金香
  null. 2006 Vol. 25 (9): 907-0908
» 头孢他啶对大鼠体内氨茶碱药动学的影响
  柴爱军;苏喜改;靳淑敏;刘增娟
  null. 2005 Vol. 24 (1): 0-0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参附注射液中人参皂苷3组分的含量
  何福根;方罗;林能明
  null. 2006 Vol. 0723 (8): 836-0836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2例
  胡克;姜燕;施美君;胡春花;刘珍莲;万志辉
  null. 2008 Vol. 27 (11): 1337-1340
» 黄芪注射液联用葛根素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
  俞俊萍;王吉如;方明;陈霞;何莉颖
  null. 2005 Vol. 24 (1): 0-0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
  刘淑芳;张青山;王风秀
  null. 2006 Vol. 25 (1): 0-0
» 雷公藤多苷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中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剂配基表达的影响
  罗波;胡永红;张明敏;涂胜豪;曾克勤
  null. 2006 Vol. 25 (5): 0-0
» 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陈锋;杨世民
  null. 2006 Vol. 25 (5): 0-0
» 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40例
  赵才祥;崔虹;李开为;严金莲;陈翠芳;严鸿翔
  null. 2006 Vol. 25 (5): 0-0
» 布洛芬凝胶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方建国;王文清;汪秋兰;马永贵;施春阳;汤杰
  null. 2006 Vol. 25 (1): 0-0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新疆两色金鸡菊中总黄酮提取条件
  姚新成,王恒,石瑞坤,王贝贝,唐辉
  医药导报. 2016 Vol. 35 (7): 765-769
» 阿莫西林致过敏性休克1例
  吴群;吴永胜;徐进;成伟
  null. 2005 Vol. 24 (1): 0-0


鄂ICP备09001709号-16
网址:www.yydbzz.com
版权所有:《医药导报》编辑部
电话:027-69378382,69378383 电子邮箱: yydbzz@163.com
通信地址:武汉市蔡甸区中法生态城同济医院专家社区C栋平层《医药导报》编辑部,邮政编码:430199
技术支持: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