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规范、指南、共识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
    医药导报. 2024, 43(9): 1355-1368.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1
    PDF全文 (677) HTML (8270)   可视化   收藏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国呼吸道疾病高发,基层医疗机构雾化及居家雾化治疗普及率显著提高,雾化吸入疗法规范应用和合理用药面临的有关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该共识详细介绍了雾化吸入疗法的给药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用药指征、应用流程、药学监护,以及常用小容量雾化装置的选择、新上市的雾化吸入药物、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疗法推荐给药方案等,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规范开展雾化吸入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参考。

  • 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专栏
    杜姗, 李晋奇, 杨勇, 陈岷, 边原, 刘心霞
    医药导报. 2024, 43(9): 1398-1404.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7
    PDF全文 (153) HTML (641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总结中国药学服务收费的探索历程及现状,并结合国外实践进行分析,为中国药学服务收费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家及各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保障局的官方网站,归纳中国药学服务收费相关政策的变革及各省最新的药学服务收费政策。同时检索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总结关于药学服务收费相关研究。结果 国内关于药学服务成本测算和收费标准的研究较多,但多集中在药房调剂服务,对具体药学服务的技术劳务价值探讨较少,国外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多。目前国内共8个省和1个直辖市公布了药学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医疗保险支付比例及监测评估指标各有差异。结论 将药学服务收费纳入国家医疗服务价格体系是对药学服务转型和药师价值的认可,但尚在起步阶段,仍有完善和改进空间。

  • 数智药学
    周丽娟, 温贤秀, 吴海燕, 蒋蓉, 王旋, 苟莉, 吕琴, 张丁丁, 黄茜, 吴行伟
    医药导报. 2024, 43(9): 1509-1518.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28
    PDF全文 (130) HTML (5838)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并验证接受吸入剂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良吸入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不良吸入的个体化预防提供决策支持工具。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COPD吸入剂治疗患者相关数据,形成数据集。按4:1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采用4种不同的缺失值填补方法、3种变量特征筛选方法以及18种机器学习算法,在训练集上构建模型。在测试集中使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进行重采样,验证模型,以曲线下面积 (AUC)、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评估模型性能。选择最优模型用于构建不良吸入预测平台。结果 共纳入COPD患者308例,135例(43.8%)存在不良吸入风险。根据 33 个特征变量构建了216个风险预警模型,其中,集成学习算法的平均AUC最大,为0.844±0.058[95%CI=(0.843,0.845)]。216个模型在预测性能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集成学习算法下,吸入剂使用依从性(38.087 4%)、吸入剂满意度(25.680 1%)、教育水平(24.031 3%)、吸入剂数量(5.482 3%)、年龄(4.204 5%)和过去一年急性加重频次(2.184 7%)对预测模型贡献最大。该模型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其AUC 0.869 3、准确率83.87%、精准率86.96%、召回率74.07%、F1 值0.8。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COPD吸入剂治疗患者不良吸入风险的预测模型预测能力良好,具有一定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规范、指南、共识
    杜光心, 付伟, 周雪红, 刘东, 李娟, 龙萍
    医药导报. 2024, 43(9): 1376-1380.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3
    PDF全文 (957) HTML (4890)   可视化   收藏

    介绍《湖北省医疗机构结余药品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的制订背景、起草过程和主要内容。重点解释了结余药品的定义,对药品拆零、结余药品计费的要求、收回和使用流程、专项资金管理、管理部门的职责与分工进行了解析。引导读者学习《办法》、准确理解和执行《办法》,帮助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保障用药安全,降低患者用药负担,促进医疗保险基金合理使用。

  • 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专栏
    颉文峥, 肖婕, 黄淑婷, 徐萍
    医药导报. 2024, 43(9): 1405-1410.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8
    PDF全文 (139) HTML (4383)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查阅药学服务相关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探讨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有关调查患者对于药学服务支付意愿的中英文文献,发表时间为2010年1月—2023年12月,按照年份、国家、研究方法、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共检索到关于患者对药学服务支付意愿的调查研究24项,患者愿意支付的平均费用为1~20美元。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越高、自付费用越低,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支付意愿越高。结论 普遍发现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政策影响患者支付意愿。建议将药学服务纳入医疗保险支付,并加强药学服务的宣传工作,提高药师胜任力,促进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 规范、指南、共识
    医药导报. 2024, 43(3): 321-333.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01
    PDF全文 (612) HTML (4349)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评价临床药学服务价值提供较为全面的评估体系,为改进和优化临床药学服务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制定手册进行指南的研究设计。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临床问题,通过系统检索,秘书组广泛收集相关问题已有的循证证据,完成系统评价、证据分级,撰写证据总结,由写作组根据秘书组的分析报告具体撰写指南。采用澳大利亚Jonana Briggs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证据级别系统和WHO 2004年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系统(GRADE)对该指南进行证据质量分级,通过德尔菲法对推荐意见及证据级别达成共识,最终形成《临床药学服务价值评价实践指南》(第一版)。结果 通过对100余位专家进行问卷调研,德尔菲法投票,该指南拟纳入临床药学价值评价指标23项。将纳入的指标相关内容按照纳入文献的人群、干预措施、对照和结局原则进行检索,并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网状Meta分析以及相关原始研究。每项检索策略经指南指导委员会审定,确定临床药学价值评价的推荐意见20项。结论 该指南提供了一套衡量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指标体系,对于改进和提升医疗机构临床药学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 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专栏
    李冬梅, 杨茜, 孙水梅, 何玲, 吴帝容, 刘明吉, 陈萍萍, 王立斌, 王忠元, 张宏, 朱珠, 白雪, 盛长城, 张家兴, 卢蕾, 王雪, 陈琦
    医药导报. 2024, 43(9): 1410-1415.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9
    PDF全文 (122) HTML (4061)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研贵州省内医院药学服务现状及认知情况,为探索和开展药学服务收费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星”网站设计调查问卷,以药师、医师/护士、患者为调研对象,并针对这3类人群设计问卷,问卷中部分题目有相应差异。问卷通过微信、丁香园等网络平台发布。结果 调研共发放正式问卷655份,回收有效问卷639份,有效回收率97.56%。被调查者中药师324名(50.70%),医师和护士82名(12.83%),患者233名(36.46%),这3类人群对药学服务收费的赞同度均值分别为4.67、4.23、4.22分(满分为5分)。结论 总体上药师的专业服务受到了来自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支持,但目前患者所接触的药学服务项目仍以调剂服务为主,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认识有待提高,可通过提升药师队伍专业能力、加强宣传和引导、探索“互联网+药学服务”等方面提高药师工作的认可度、公众对药学服务的知晓率,以促进药学服务的持续发展。

  • 数智药学
    郑鉴凌, 尹彦超, 汤莹, 郭敏, 刘东, 李娟
    医药导报. 2024, 43(9): 1502-1508.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27
    PDF全文 (195) HTML (4007)   可视化   收藏

    从数智技术、数字智商、数据智能3个层面定义数智药学的概念。通过整理近年来医院药学领域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历程,结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数智药学领域的实践经验探讨数智药学的涵义,为医院药学的转型提供新思路、新助力。数智药学是具备数字智商的药师,结合自身药学知识,将数智技术应用到医院药学场景中,获取并生产数据智能的药学分支学科。数智药学已经成为医院药学中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能够促进未来医院药学的高质量发展,是医院药学的新质生产力。

  • 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专栏
    刘茜, 任碧琦, 牛江, 林书智, 雷霜, 刘炜, 朱小莹, 尹林, 冯变玲
    医药导报. 2024, 43(9): 1416-1422.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10
    PDF全文 (115) HTML (3525)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研究陕西省医疗机构药学人员对药事服务费的认知现状,为各省市医疗机构设立药事服务费提供理论依据及决策思路。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陕西省47家代表性医疗机构及机构内53名药学人员进行调研,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陕西省大多数医疗机构并未开展药事服务或未对其进行收费,省内医疗机构在设立药事服务费方面缺乏实践基础;开展药事服务且收费的医疗机构在具体服务内容与收费标准方面尚未完全统一,缺乏明确的法规政策支持和统一的评估体系;不同等级和性质的医疗机构在开展药事服务的能力及其提供形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现阶段医疗机构内药学人员对于如何设立药事服务费的关键内容认知不一致,对相关政策和最新导向的关注度仍有待提升。结论 陕西省医疗机构在设立药事服务费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相关方应尽快确立并规范其设立模式,对各项服务的收费标准加以区分,加强相关文件要求的宣传与普及,助力药事服务费政策顺利制定。

  • 规范、指南、共识
    中国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管理专业委员会
    医药导报. 2024, 43(9): 1369-1375.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02
    PDF全文 (319) HTML (3248)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规范使用率作为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之一,而医疗机构配备合理的静脉用药是规范使用静脉输液的前提,因此建立适宜的静脉用药评价与遴选体系势在必行。中国药学会静脉用药调配管理专业委员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组织专家讨论“静脉用药评价与遴选量化记录表”的维度设置、分值分配及评分细则,编写《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评价与遴选专家共识》,旨在为医疗机构静脉用药遴选、临床用药方案决策提供参考,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接受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药物治疗。

  • 医疗机构药事服务费专栏
    赵洋, 舒永全, 陈静, 陈璐, 边原, 谭昕
    医药导报. 2024, 43(9): 1423-1428.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9.011
    PDF全文 (106) HTML (3212)   可视化   收藏

    居家肠内营养(HEN)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在美国、欧洲等地广泛普及。由于HEN制剂特点、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患者营养状况存在个体差异,患者使用HEN期间需要营养支持药师(NSP)进行药学监护。中国的HEN尚处于起步阶段,NSP参与HEN缺乏相应的规范、指南及具体的运行标准。该文分析和探讨NSP参与HEN的管理现状、药学监护内容、药学服务价值体现,旨在为HEN的进一步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 药学进展
    焦泉慧, 钟凌云, 程子文, 吕小斌, 章常华
    医药导报. 2024, 43(3): 408-413.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14
    PDF全文 (724) HTML (2644)   可视化   收藏

    铁死亡是一种独特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一种不同于细胞凋亡、各种形式的坏死和自噬的新型死亡表型。许多从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可在不同癌症中通过诱导铁死亡发挥抗癌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铁死亡的调控可影响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甚至逆转耐药。一些天然产物与化学治疗药物如顺铂、氟尿嘧啶、吉西他滨等联用可通过诱导铁死亡增强癌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该文主要总结了可以通过诱导铁死亡发挥抗癌作用的中药及其天然产物,可为癌症治疗和逆转耐药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发掘中药的潜在优势、拓宽中药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感染防治专栏
    柴玉慧, 杨云云, 陈井霞
    医药导报. 2024, 43(10): 1552-1561.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10.004

    目的 系统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AZ-AVI)与其他方案治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CRE血流感染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3年11月发表的有关CAZ-AVI治疗CRE血流感染的文献,并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摘录。使用Review Manager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1 580例患者。CAZ-AVI组患者临床治愈率[OR=3.32, 95%CI=(2.25,4.90), P<0.000 01]和微生物清除率[OR=3.00, 95%CI=(1.15,7.81), P=0.02]明显高于对照组。CAZ-AVI组患者28 d/30 d全因病死率低于对照组 [OR=0.38,95%CI=(0.29,0.51),P<0.000 01],2组的感染复发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5, 95%CI=(0.39,1.42), P=0.37],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AZ-AVI组与替加环素治疗组比较,全因死亡率更低[OR=0.20, 95%CI=(0.11,0.39), P<0.000 01]。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47,95%CI=(0.20,1.07),P=0.07],但CAZ-AVI治疗组肾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6, 95%CI=(0.21,0.64), P=0.000 5]。结论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CAZ-AVI治疗CRE血流感染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潜在的临床优势。

  •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感染防治专栏
    胡琪, 杨诗语, 刘强, 胡骁, 陶雪, 易辉, 边原, 龙恩武
    医药导报. 2024, 43(10): 1572-1577.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10.006

    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临床检出率呈明显上升态势。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分离株通常具有广泛耐药性或全耐药性,导致抗微生物治疗选择有限且感染者病死率高,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临床治疗包括单一或联合使用抗菌药,如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等,一些新的抗菌药物和治疗方法也在开发中。由于抗菌药物的选择有限,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该文通过综述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老年肿瘤治疗专栏
    尹佳鑫, 宋羽霄, 章必成
    医药导报. 2024, 43(3): 352-359.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04
    PDF全文 (219) HTML (2265)   可视化   收藏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显著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现状,并已成为所有分期NSCLC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有关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亟待进一步明确。通过评估临床研究中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数据,该文作者认为在体能状态(PS)评分<2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使用ICIs单药、ICIs双药联合、ICIs联合化学治疗等方案,能获得与年轻患者相近的生存获益和耐受性;但随着年龄继续增长(尤其是≥80岁),疗效降低且免疫相关毒副反应发生率逐步增加,因此高龄晚期NSCLC患者应慎重选择ICIs治疗。此外,相较于年龄,PS评分才是导致患者无法接受免疫治疗以及较差生存结局的关键因素。总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免疫治疗极具挑战性,该领域仍有大量问题需要探索和解决。

  • 老年肿瘤治疗专栏
    王心丽, 薛妍
    医药导报. 2024, 43(3): 360-365.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05
    PDF全文 (214) HTML (2229)   可视化   收藏

    老年乳腺癌有其不同于年轻患者乳腺癌的特点,治疗面临诸多挑战。老年乳腺癌的治疗多建立在回顾性研究基础之上,缺乏I类证据,且往往是一般年龄人群证据的扩展应用。该文总结不同分子分型晚期乳腺癌的相关临床研究,探索老年晚期乳腺癌的可选治疗及发展方向,供临床医生借鉴参考。

  •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感染防治专栏
    刘颖, 孙普娇, 徐开菊, 杨仁国, 杨兴祥
    医药导报. 2024, 43(10): 1578-1582.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10.007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 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2%。治疗失败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较高,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单药治疗(n=15)和联合用药治疗(n=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有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不含替加环素的其他策略(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E血流感染预后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菌株感染类型、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有关(P<0.05)。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ICU后是CRE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RE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PCT、CRP高的患者提示预后差,替加环素单药使用或联用可能不是CRE相关BSI的最佳治疗选择。

  • 规范、指南、共识
    中药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与合理化改进专家组
    医药导报. 2024, 43(6): 841-849.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6.001
    PDF全文 (461) HTML (2296)   可视化   收藏

    十八反、十九畏理论属于中药配伍禁忌范畴,长期作为合理性评价依据用于中药处方的审核点评工作。但是,从该理论的历史源流、内容范畴、现代研究、临床应用和古今学术观点来看,争议不断。基于此,在文献梳理、专家访谈和问卷调研基础上,笔者汇集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学和药学专家,采用改良的Delphi法和证据综述评价体系,对十八反、十九畏理论进行分层分类认识,以“毒-毒”联用、“毒-非毒”联用和“非毒-非毒”联用的分类模式解析十八反、十九畏理论的核心要义,并综合各类证据形成临床安全风险评估的推荐意见。最终形成的共识包括三部分共19条陈述,旨在为中药科学合理用药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老年肿瘤治疗专栏
    王李强, 邓海怡, 刘明, 林心情, 谢晓鸿, 谢展鸿, 秦茵茵, 欧阳铭, 周承志
    医药导报. 2024, 43(3): 365-373.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06
    PDF全文 (475) HTML (2189)   可视化   收藏

    重症肿瘤不是指终末期肿瘤,而是指因各种急、慢性合并疾病或肿瘤本身原因或治疗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患者体力状况(PS)评分阶段性地处于2~4分,但是存在极大可能性通过动态精准检测,结合现有生命支持技术和肿瘤治疗手段协同处理后,得到生存获益和(或)PS评分改善的肿瘤患者。老年肿瘤患者常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治疗耐受性较差,依从性不佳,且其治疗方案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更易发展为重症肿瘤。老年重症肿瘤的管理基于3种基本诊疗技术:动态精准检测、强大的生命支持技术和巧妙应用现阶段抗肿瘤治疗手段。具体临床实践中,应该针对不同瘤种特点采用以下灵活、个体化的诊疗策略,包括“癌病同治”“基于PS评分的抗肿瘤药物升降级”“动态精准检测”“巧妙联合、增效减毒”“全局观”“老年用药,安全优先”和“多学科参与,个体化、综合化治疗”等。该文介绍老年重症肿瘤概念和管理理念,旨在提高其识别率,为临床实践提供可行的指导。

  • 药学进展
    江琦, 贾枕枕, 王玲玲, 刘相君, 刘洪英
    医药导报. 2024, 43(4): 581-587. https://doi.org/10.3870/j.issn.1004-0781.2024.04.016
    PDF全文 (226) HTML (2243)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问题的日益增多,尤其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感染不断增加,且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该文对CRE的耐药机制、现有的抗菌药物及探索性的治疗方案加以综述,探讨CRE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