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2019年, 3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9-06-01
      

  • 全选
    |
  • 赵颖,穆鑫,周文霞,张永祥,杜冠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对国内外8位药理学专业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探讨:①学术交流对于科技创新(如药理学理论与技术创新、新药研发等)和人才培养的作用;②整合与利用国际专家和专业资源、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提升我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等方面的建议。通过访谈,总结先前国际交流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给出今后发展的建议,为进一步提升中国药理学会的国际学术交流水平,进一步为发挥国际学术交流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张湘奇,陈君君,杨姣,石美智,祁美娟,肖霄,王洪斌,韩永龙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消癌平注射液通过调节核受体PXR/CAR增强紫杉醇抑制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将20,40,80,160 mg·mL-1消癌平注射液,10,40,80,160 nmol·L-1紫杉醇单用,或两药联用于人卵巢癌细胞A2780细胞株,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形态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药物对PXR、CAR及下游药物代谢酶CYP2C8、CYP3A4、CYP3A5和转运体P-gp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药物对PXR、CYP2C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消癌平注射液处理卵巢癌A2780细胞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且随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抑制率显著增加;与紫杉醇单用组比较,消癌平注射液联用紫杉醇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消癌平注射液可抑制紫杉醇激活的PXR及下游代谢酶CYP2C8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与紫杉醇联用能够增强紫杉醇对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消癌平注射液抑制与药物代谢相关的核受体PXR和下游药物代谢酶CYP2C8表达有关。

  • 沈亦萱,马玉清,马越,张红,霍斌,王晓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L)大鼠脊髓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 样受体4(TLR4) 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l 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Tan Ⅱ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 3 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Tan ⅡA组(术后腹腔注射Tan ⅡA 30 mg·kg-1·d-1),分别于术前1 d,术后第3,7,14 天测试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后,取 L4~L6 脊髓,置于液氮中迅速冷冻。实时荧光定量 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检测脊髓 HMGB1、TLR4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法检测脊髓 TNF-α、IL-lβ和 IL-10 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an ⅡA组在术后第3,7,14 天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脊髓HMGB1,TLR4 mRNA 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an ⅡA组在术后第3,7,14 天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HMGB1、TLR4 mRNA 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an ⅡA组在术后第3,7,14 天脊髓TNF-α、IL-1β表达上调(P<0.05),而IL-10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Tan ⅡA组在术后第3,7,14 天脊髓TNF-α、IL-1β表达下调(P<0.05),IL-10表达上调,行为学指标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 能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机制是在分子水平抑制 HMGB1-TLR4 信号通路及其下游的细胞因子,HMGB1-TLR4信号通路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靶点。

  • 周荣荣,李培硕,关伟,王丽萍,李彦文,李志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天麻防治头痛的分子作用机制,预测治疗头痛的可能有效的潜在疾病靶标。方法 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将天麻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头痛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中药成分、疾病、关键靶标的生物基因功能和相关通路,构建出天麻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绘制“中药-化学成分-关键靶标-通路”网络图。结果 预测的天麻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酚类、多糖类等,如天麻素、双(4-羟基苯基)醚-β-D-喃葡萄糖、枸橼酸、苍耳苷/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十六烷酸等;针对天麻防治头痛方面共得到118条核心靶标信息,其中潜在药物靶标(Putative Drug Target)9条,如葡萄糖激酶(GCK)、钠/钾转运的碱性磷酸酶亚基α-1(ATP1A1)、5-磷酸糖异构酶A(RPIA)等,已知疾病靶标(Known Disease Target)27条,如5-羟色胺受体2B(HTR2B)、5-羟色胺受体1B( HTR1B)、5-羟色胺受体1D(HTR1D)、5-羟色胺受体1A ( HTR1A)、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等。结论 该研究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1.0现有基础上,分析天麻防治头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预测天麻抗头痛的潜在药物靶标,为天麻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从娇娇,张雷,覃晓慧,张峻颖,吴春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附子主要毒性生物碱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肝脏摄取转运机制。方法 以HepG2细胞为体外模型,进行细胞摄取研究,并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法测定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结果 HepG2细胞对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摄取具有温度、浓度和pH依赖性,化学解耦联剂FCCP和能量抑制剂叠氮化钠可显著抑制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细胞摄取。有机阳离子药物如奎尼丁、维拉帕米、吡拉明、苯海拉明及金刚烷胺可显著抑制3种生物碱的摄取,但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有机阳离子/肉毒碱转运蛋白(OCTNs)、多药及毒素外排转运蛋白(MATEs)和质膜单胺转运蛋白(PMAT)的典型底物或抑制剂对附子生物碱的细胞摄取没有抑制作用。结论 附子毒性生物碱进入肝细胞以主动转运为主,新型有机阳离子/质子逆向转运蛋白可能是其进入肝脏的分子基础。

  • 陈则华,肖凌云,刘宏,朱艳红,万芸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葡萄籽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检测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2和干扰素(INF)-γ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葡萄籽油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和葡萄籽油组小鼠采用甲巯基咪唑灌胃复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动物模型。葡萄籽油组给予葡萄籽油1 mg·kg-1·d-1灌胃治疗4周。分离脾脏、胸腺和甲状腺组织,取血清检测小鼠甲状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葡萄籽油组小鼠体质量分别为(23.54±1.06),(20.80±1.32),(20.28±0.82) g。葡萄籽油干预后小鼠脾质量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经葡萄籽油干预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葡萄籽油干预4周后,小鼠血清IL-1β和I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葡萄籽油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IL-1β和IL-2的表达水平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作用。

  • 钟勇,但卫斌,谢俊杰,刘江勇,邵志雄,易峰涛,邓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重楼总皂苷(RPTS)对肝癌HepG2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HepG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RPTS组: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 μg·mL-1)干预48 h;单纯照射组:先用正常培养液继续培养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照射+RPTS组:先用低细胞毒性浓度的RPTS(25 μg·mL-1)干预48 h,再用6 MV的X线进行照射。采用CCK-8法检测重楼总皂苷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重楼总皂苷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UC-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PTS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持续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大。与RPTS组比较,照射+RPTS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照射+RPTS组S期细胞明显减少,MUC-1蛋白的表达最低,呈现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重楼总皂苷对HepG2细胞具有一定的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降低MUC-1蛋白的表达有关。

  • 徐晓琴,陈良,张娟,孙宇,卿德刚,倪慧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意大利牛舌草提取物抗炎镇咳及体外抑菌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观察意大利牛舌草不同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小鼠止咳实验,观察不同提取物的镇咳作用;采用试管稀释法,评价不同提取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念珠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意大利牛舌草0.63 g·kg-1、2.52 g·kg-1乙醇提取部位、2.52 g·kg-1乙酸乙酯与正丁醇部位在致炎后的不同时间段内抑制大鼠足趾肿胀程度显著(P<0.01),2.52 g·kg-1乙醇提取部位抑制炎症效果与地塞米松组作用相当,正丁醇部位与乙醇部位的抑制炎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鼠镇咳实验中,0.90 g·kg-1、3.04 g·kg-1乙醇提取部位与3.04 g·kg-1正丁醇部位的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作用与急支糖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部位的3.04 g·kg-1剂量组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P<0.05);4种意大利牛舌草提取物分别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与水溶部位的抑制作用较强。结论 意大利牛舌草乙醇提取部位及正丁醇部位具有抗炎,镇咳的药理活性,而乙酸乙酯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体外抑制活性。

  • 宋明甲,文益民,吴晓燕,柴晓亮,周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MHIF)促进成骨细胞成熟矿化是否与NO/cGMP/sGC信号通路相关。方法 检测成骨细胞经不同浓度(0,10-4,10-5,10-6,10-7,10-8 mol·L-1) MHIF处理后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确定最适药物浓度。使用一氧化合成酶阻断剂N-单甲基-L-精氨酸(L-NMA)处理成骨细胞,观察MHIF对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影响,一氧化氮(NO)和3`-5`-环鸟苷-磷酸(cGMP)的含量;应用蛋白质印迹检测细胞中蛋白可溶性的鸟氨酸环化酶和蛋白激酶G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10-6 mol·L-1 MHIF处理后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升高,预先使用L-NMA处理成骨细胞后,MHIF提高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的作用受到抑制,MHIF提高一氧化氮合酶(NOS)、NO、cGMP、sGC和PKG表达均受到抑制。结论 MHIF可通过NO/cGMP/sGC信号通路促进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成熟与矿化。

  • 倪旭青,汪炜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氟比洛芬酯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术后12 h再次注射50 mg,对照组给予等容量脂肪乳剂,术后12 h再次注射等容量脂肪乳剂。分别于术毕即刻和术后6,12,24,48,72 h静息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 h和术后72 h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患者认知功能评分,记录72 h内POCD的发生情况;分别于诱导前(to)、手术结束即刻(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抽取静脉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氟比洛芬酯组术毕即刻到术后48 h静息VAS评分降低(P<0.05)。对照组术前24 h MMSE评分(28.4±1.4)分,术后24 h为(23.2±1.6)分,氟比洛芬酯组分别为(28.6±1.4)和(26.0±1.8)分,氟比洛芬酯组术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术后72 h内POCD发生率为28.0%,氟比洛芬酯组为15.0%,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t1-t3时点氟比洛芬酯组血清IL-6为(29.3±6.2),(32.8±8.0),(30.7±7.1) ng·L-1,浓度降低(P<0.05);t1、t2时点氟比洛芬酯组血清TNF-α为(13.0±3.1),(14.5±4.4) ng·L-1,浓度降低(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减少老年患者腹腔胆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疼痛以及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张秀果,韩霜,杜彦茹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炎症因子、躁动和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舒芬太尼组(n=36)和帕瑞昔布钠组(n=62)。3组患者均采用经口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前20 min 对照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 4 mL;舒芬太尼组静脉注射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2 μg·kg-1;帕瑞昔布钠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2,6,12 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S-100β蛋白水平;记录3组患者手术、麻醉、呼吸恢复、拔管、苏醒时间,根据患者苏醒期临床表现对躁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和舒芬太尼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术后2,6,12 h TNF-α、IL-6、CRP、S-100β蛋白水平下降,术后6,12 h IL-10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芬太尼组、帕瑞昔布钠组躁动发生率低(P<0.05);与舒芬太尼组比较,帕瑞昔布钠组中度躁动发生率低(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对开胸手术患者可显著减少炎症因子表达,降低炎症反应,维持患者手术呼吸、苏醒平稳,有效减少患者躁动情况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刘龙娟,孔重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脑电熵指数(M-Etronpy)为麻醉镇静深度指标,探讨两种剂量瑞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期间效应室浓度和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 需要全身麻醉的患者81例,根据瑞芬太尼的不同目标浓度分为A、B、C组(n=27)。A组接受0.9%氯化钠注射液用于麻醉诱导和维持,B组和C组分别采用2,4 ng·mL-1瑞芬太尼进行诱导,并采用3 ng·mL-1瑞芬太尼维持。使用OAA/S评估患者镇静水平,记录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和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结果 B组和C组在插管前(t1)至拔管前(t5)之间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在拔管后1 min(t6)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状态熵(SE)(r=0.84)和响应熵(RE)(r=0.85)与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之间的相关系数相似。随着OAA/S评分的降低,SE和RE均下降。瑞芬太尼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输注,导致LVC和LRP的SE和RE值更高。结论 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可降低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期间的效应室浓度和丙泊酚用量,SE和RE预测OAA/S、LVC和LRP准确。

  • 刘奇,张玉勤,杨宗林,张夏青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昂丹司琼防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空白对照组(A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假TEAS,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昂丹司琼组(B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假TEAS,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昂丹司琼4 mg;TEAS组(C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TEAS,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TEAS联合昂丹司琼组(D组):于手术开始前30 min给予TEAS,手术结束前静脉给予昂丹司琼4 mg。观察并记录术后24 h内PONV的发生情况和阿片药物使用情况,并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的浓度。结果 A、B、C、D组PONV发生率分别为62.5%,40.0%,47.5%,20.0%;D组PONV的发生率及程度均比其余3组低(P<0.05);C组和D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和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A组和B组(P<0.05),且血浆5-HT的浓度比A组和B组低(P<0.05)。结论 TEAS联合昂丹司琼可有效降低PONV的发生率。

  • 朱斌斌,吴祥,林佳佳,李红宝,陈众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复合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无痛超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O 组)、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组(DF 组),每组36例。DO 组麻醉采用盐酸羟考酮0.15 mg·kg-1和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DF 组麻醉采用芬太尼1.5 μg·kg-1和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检查操作时间、利多卡因用量,记录术前(t1)、诱导后(t2)、纤支镜过声门(t3)、超声小探头扫描检查(t4)、术毕(t5)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BP),观察两组患者在镜检时Ramsay评分及低血压、呛咳、呼吸抑制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DF组SpO2在t2,t3,t4三个时间点低于DO组,DF组心率和MBP在t4,t5两个时间点都高于DO组(P<0.05)。DO组2%利多卡因冲洗量为(15.00±3.34)mL,DF组为(25.00±7.88) mL,DO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O组和DF组术中呛咳>3次分别为1和7例;Ramsay评分分别为(4.35±1.29),(4.52±0.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清醒时间分别为(12.20±3.21),(20.60±3.10) min(P<0.05)。DO组和DF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分别为2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定在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能够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呛咳和低氧血症的发生,减少利多卡因的冲洗使用。

  • 索飞飞,宋燕,苗仁英,付一群,郎玉昶,齐超然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在髂静脉支架置入后预防血栓的效果差异,探讨利伐沙班在髂静脉支架内血栓预防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就诊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置入支架患者61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利伐沙班组(治疗组,37例)和华法林+阿司匹林组(对照组,24例)。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活血、消肿药物应用,穿弹力袜,住院期间均给予低分子肝素100 U·kg-1,q12h,预防血栓,出院后治疗组调整为利伐沙班20 mg,qd,对照组调整华法林达标(INR2-3)后出院给予华法林+阿司匹林应用,维持INR2-3。抗凝时长6个月,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行彩超或静脉造影检查观察支架通畅情况。记录出血事件。结果 61例获得随访,随访2年对照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6.21%,治疗组为12.50%(P>0.05)。对照组总出血率45.90%,治疗组为33.33%(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小出血率分别为24.32%和33.33%(P>0.05),颅内等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1.60%和0%(P<0.05)。合并急性深静脉血栓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未增加总体出血的风险,能降低颅内等严重出血风险,未增加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且显著改善合并急性期血栓患者预后。

  • 项琼,宋恩峰,莫郑波,胡伟,林丽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自拟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 年9月60例全麻下肝癌微波消融术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微波消融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为口服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微波消融组仅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卡氏评分等,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微波消融组73.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卡氏评分等均高于微波消融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 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老年肝癌具有创伤微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激活及升高白细胞,保护肝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董士丽,梁惠,李要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自拟止痛方穴位敷贴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中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盐酸羟考酮镇痛,治疗组在常规口服盐酸羟考酮基础上,予自拟止痛方穴位敷贴,疗程持续10 d。观察两组镇痛有效率,药物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93.3%,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60.0% (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起效时间(2.23±0.18)d,明显短于对照组(4.08±0.28)d(P<0.05)。治疗组便秘、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两组眩晕、呼吸抑制、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止痛方穴位敷贴联合盐酸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乔艳,秦梦楠,郭兴蕾,刘高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有些中药注射剂,如丹参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可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强。相关作用机制包括药动学相互作用,如影响华法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抑制或诱导华法林代谢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酶,以及药效学影响。有些中药注射剂与华法林联用有出血风险,但亦有临床研究显示治疗某些血栓栓塞性疾病时,可利用两者协同抗凝作用而对治疗产生有益的影响,但尚缺乏循证研究和评价。因此,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关注中药注射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可能产生的影响,密切监测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或适当调整华法林剂量,或避免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王杏利,王爽,张雷,罗玉琴,韦铭旻,吴春勇,张峻颖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考察罗汉果苷V作为新型载体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方法 以罗汉果苷V为载体,紫杉醇为模型药物,采用溶剂法制备紫杉醇-罗汉果苷V固体分散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紫杉醇的含量,考察固体分散体中紫杉醇的饱和溶解度和体外溶出性能的变化。同时,用差示热扫描法(DSC)进行物相鉴别,评价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晶型变化。结果 紫杉醇-罗汉果苷Ⅴ固体分散体的饱和溶解度比紫杉醇增加约375倍;与紫杉醇比较,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度明显提高;差示热扫描法结果表明,紫杉醇在固体分散体内以无定形存在。结论 罗汉果苷V能明显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且该载体安全、无毒,有望成为难溶性药物增溶的新型载体。

  • 张云,林毅鸿,叶扬扬,艾凤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去溶剂法制备半乳糖介导的姜黄素白蛋白纳米粒,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以半乳糖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材料,姜黄素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去溶剂法制备姜黄素半乳糖化白蛋白纳米粒,单因素考察优化处方工艺,采用激光纳米粒度仪对其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超速离心法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根据优化处方工艺制备的白蛋白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粒径分布为(267.1±78.3) nm,Zeta电位为-40~-50 mV;包封率为79.4%,载药量为3.7%;姜黄素纳米粒在 8 h释药量为20%,48 h释药量>80%。结论 去溶剂法制备的姜黄素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释药性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显著提高药物释放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

  • 孙菡,李晓倩,张巧曼,刘映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吐根药材中36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方法 以硝酸(HNO3)和过氧化氢(H2O2)作为消解体系,采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样品,以Rh、Re作为内标,通过ICP-MS法同时测定36种金属元素的量。结果 36种测定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 5,方法重复性RSD为1.2%~6.1%,平均回收率86.5%~107.1%,RSD 1.2%~6.1%,检出限0.001~0.968 μg·L-1结论 该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灵敏可靠,适用于吐根药材中金属元素的测定。

  • 戴黎黎,李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鱼肝油酸钠注射液中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 采用DB-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18 μm);柱温采用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0 mL·min-1;进样口温度200 ℃;检测器温度250 ℃;顶空进样,平衡温度80 ℃;平衡时间20 min。结果 有机溶剂乙醇与乙醚两色谱峰之间能有效分离,乙醇和乙醚分别在20.08~1004 μg·mL-1,0.999~999.2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0%与100.0%;RSD分别为0.7%与0.8%。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鱼肝油酸钠注射液中残留溶剂的分析检测。

  • 熊璐琪,赵博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卡培他滨及其活性代谢产物氟尿嘧啶(5-FU)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并用于临床实践。方法 取血浆样本 100 μL,以乙腈沉淀蛋白后,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以乙腈-25 mmol·L-1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95:5)为流动相,通过Hilic硅胶柱进行液相分离,采用 ESI 负离子源以及多离子反应监测(MRM)对血浆中卡培他滨及5-FU进行定量分析,卡培他滨及5-FU 离子对分别为m/z 358.1→154.1,m/z 129→42.1。接受卡培他滨化疗患者20例,监测血浆中卡培他滨及5-FU稳态谷浓度,并结合卡培他滨及5-FU单点浓度的相关性评价该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性。结果 卡培他滨及5-FU的线性范围均为 39.062 5~10 000 ng·mL-1(R2=0.999),最低定量限为 39.062 5 ng·mL-1。卡培他滨在低(78.125 ng·mL-1)、中(625 ng·mL-1)、 高(5000 ng·mL-1)3种质控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8.22±3.15)%,(75.37±2.99)%及(81.05±2.78)%,5-FU低、中、高3种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0.45±2.19)%,(72.56±1.68)%及(72.02±1.72)%。 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差异均小于 5%,各浓度间基质效应无显著差异。20例临床患者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卡培他滨及其活性产物5-FU的血药浓度存在个体差异,且卡培他滨与其对应活性产物血药浓度间相关性较差。结论 该实验建立测定卡培他滨及5-FU的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样品处理过程简单快捷,适用于同时检测血浆中卡培他滨及5-FU的浓度,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卡培他滨相关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张新茹,谢莉娜,王冬雪,侯继秋,付秀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心内科质子泵抑制药(PPI)的应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并为药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制定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开展合理用药培训、点评沟通和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心内科PPI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干预。对比研究干预前后心内科PPI的用药人次、销售金额、使用率和药占比等总体用药情况,并随机抽取干预前后使用注射用PPI的住院患者病历各150份,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干预前,心内科 PPI的用药2171例次,干预后为1780例次,下降率为18.01%,销售金额干预前为91.39万元,干预后为55.87万元,下降率达38.87%。干预后PPI使用率明显下降(P=0.000),下降率为23.57%。PPI药占比也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00),下降率高达51.12%。干预后,无指征使用注射用PPI的病例所占比例明显减少(P=0.001),由干预前的17.33%降低至5.33%。预防使用注射用PPI的用药指征把握更为严格(P<0.05),超剂量用药情况明显减少(P=0.000),溶媒选择不当和药物相互作用的情况完全消失,用药合理性明显改善。结论 临床药师的药学干预有效促进心内科PPI 的合理使用,其干预方式可以用于其他药品的专项管理。

  • 赵德华,楚明明,陈静,贾霖,韩建军,何霞,龙小庆,王继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食物对小分子靶向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方法 检索并整理食物影响小分子靶向药物生物利用度的相关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结果 食物可影响一部分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影响较为显著且具有临床意义的药物主要包括厄洛替尼、埃克替尼、拉帕替尼、尼洛替尼、凡德他尼、阿法替尼、依维莫司、索拉非尼、瑞戈非尼、色瑞替尼以及帕唑替尼 。结论 应重视食物与小分子靶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合理的服药时间,以避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或降低药物疗效。

  • 刘小艳,王然,封学伟,韩朝宏,冯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非计划妊娠女性的用药情况,为育龄期女性合理使用潜在生殖毒性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4年10月8日—2017年12月31日药物咨询非计划妊娠女性的一般资料和用药资料,使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非计划妊娠女性的用药时间主要集中在孕0~4周(432例,32.26%)和>4~8周(411例,30.69%)。药物咨询内容主要为药物对胎儿的影响(1173例,87.60%)。药物对胎儿影响咨询例次排序居前3位分别为抗感染药物(332例,28.30%)、中药(259例,22.08%)和避孕药(97例,8.27%)。结论 咨询药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对育龄期女性用药咨询问题进行正确的指导,以利于患者做出适宜的选择。

  • 罗夏黎,宗秋,齐雪霏,牟永,王琪,熊维宁,赵建平,肖宏,周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丙硫氧嘧啶(PTU)诱导肺部病变明显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促进临床医师掌握药物的安全使用,以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5例由PTU引起的,肺部病变明显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后续治疗和转归情况,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ANCA水平使用免疫荧光(IF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法检测。结果 共收集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2.7±5.4)岁,服用PTU时间3~10年。5例患者血清p-ANCA均阳性,其中4例MPO-ANCA升高,1例MPO-ANCA和PR3-ANCA两项均升高。5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咳嗽,2例呼吸困难并出现呼吸衰竭,肺脏受累明显。患者初次就诊均被误诊为肺部感染。5例患者均累及肾脏。所有患者确诊后均立即停药,并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患者联用环磷酰胺治疗。治疗后5例患者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临床医生须警惕和重视PTU诱导的ANCA相关性血管炎,注意与原发性血管炎相鉴别,尽早停药。对于出现严重脏器损伤时,及时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危及生命。

  • 周峰,吴小燕,郭晓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替加环素不良反应发生规律,促进替加环素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检索国内外有关替加环素不良反应文献报道,整理分析相关信息。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报道38例,患者多为高龄,不良反应主要是导致胰腺炎。结论 单用替加环素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应用过程中要着重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 吴泊,谢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建成,吕光辉,阮平平,陈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牛瑞,向玉芳,张智,赵楠,苟喜兰,冯变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构建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用于更全面地分析、评价ADR报告表填写的质量。为相关管理部门加强上市后药品管理,提高ADR报告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问卷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ADR报告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构建一套ADR报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ADR报告中65个项目指标的具体评分标准和分值权重,基本包括我国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中的主要指标。结论 运用ADR报告评分体系,对报告的各指标进行评价、评分,可得到报告全面系统的质量状况,从而直观全面地了解报告质量,明确上报者在上报过程中存在哪些具体的问题,直观地发掘在哪些项目指标中存在问题,继而有针对性地对报告质量进行干预,从而从根源上提高报告的质量。

  • 祝晓雨,张伟光,孙树森,赵志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计量分析中国药物警戒相关文献,为研究中国药物警戒的现状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及万方数据库中以“药物警戒”为主题词检索,将所得结果按出版年、关键词、机构、作者和来源出版物等条件进行分析,并分析文献引用情况。结果 获得相关论文588篇,1997年第一篇论文发表,之后论文发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后趋于平稳;论文发表最多的机构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7.99%);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是张冰(24篇)。结论 目前中国日趋关注药物警戒的研究,但基于中国国情需要更多深入原始研究,也需要政府的重视、投入和专家参与。

  • 罗利雄,汪延安,卢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调查患者用药需求,设计出用药指导单取代药盒粘贴标签,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将2017年1—6月参与调查的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00例,根据调查目的编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对照组使用传统药盒粘贴标签,干预组使用用药指导单,调查不同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与药盒粘贴标签比较,用药指导单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效期及存放等指标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用药指导单可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安全、合理使用药品,真正享受到专业药师提供的优质药学服务。

  • 陈本川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雷芬那辛(revefenacin)是长效毒蕈碱拮抗药(LAMA),通过吸入溶液喷雾给药,改善肺功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症状,并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用于COPD患者的维持治疗。雷芬那辛由爱尔兰Theravance生物制药公司首先研制,2004年英国葛兰素史克(GSK)制药集团公司获得该产品在全球开发许可权,2009年2月GSK公司因专有的吸入器装置的不相容性,将许可权归还Theravance生物制药公司,2015年1月,Theravance生物制药公司与美国Mylan制药公司联合开发雷芬那辛,2017年11月13日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出新药上市申请,于2018年11月9日获准上市,制剂的商品名为Yupelri®。该文对雷芬那辛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