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林重华,楚婷,许美凤,李路,师盼,舒易方,瞿家权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没食子酸对鼻咽癌细胞体外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深部X射线多分次亚致死剂量暴露法筛选放疗抵抗鼻咽癌细胞株;放射克隆存活法鉴定鼻咽癌细胞株放疗敏感性差异;MTT法检测没食子酸对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7-AAD/Annexin V-FITC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记法检测STAT3、c-Jun、PD-L1蛋白表达水平和磷酸化STAT3水平的改变。结果 没食子酸对放疗抵抗鼻咽癌细胞株HNE1-IR和放疗敏感细胞株HNE1具有相似的细胞毒作用(IC50值分别是12.58和11.17 μmol·L-1);2.5 μmol·L-1没食子酸增加HNE1-IR细胞体外放疗敏感性(线性二次模型,放射保护因子=1.421,t=2.714,P<0.05);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HNE1细胞比较(Δ凋亡率=6.1%),没食子酸联合放疗增加放疗抵抗鼻咽癌细胞系HNE1-IR细胞凋亡率(Δ凋亡率=14.2%,t=4.799,P<0.05);流式细胞术双染法显示,与对照组HNE1细胞(Δ凋亡率=10.3%)比较,没食子酸联合放疗增加HNE1-IR细胞凋亡率(Δ凋亡率=13.7%,t=2.231,P<0.05);没食子酸联合放疗下调HNE1-IR细胞STAT3和c-Jun的磷酸化水平而对PD-L1蛋白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 没食子酸通过抑制放射线诱导的STAT3和c-Jun信号活化,促进放疗抵抗鼻咽癌细胞凋亡,可作为非细胞毒作用的潜在放射增敏剂。

  • 药物研究
    夏敬胜,王倩,邹吉利,蔡瑜,李颖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黄连素抗糖尿病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高脂高糖饮食及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利拉鲁肽组、小剂量及大剂量黄连素组。血糖仪检测不同时段血糖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GLP-1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目标菌的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胰腺组织形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短链脂肪酸受体43(GPR43)、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1(TGR5)、胰高血糖素原(GCG)、激素原转化酶1/3(PC1/3)mRNA 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胰岛素及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GLP-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连素显著增加梭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含量,改善口服葡萄糖耐受能力,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上调结肠TGR5、GPR43、GCG、PC1/3基因表达,抑制NF-κB蛋白表达,促进GLP-1及胰岛素分泌。结论 黄连素可能是通过增加GPR43及TGR5活性,上调GCG及PC1/3 mRNA表达,促进GLP-1以及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 药物研究
    张旸,井娟,赵军,张瑞涛,徐媛,刘雪英,王庆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并比较酒石酸唑吡坦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十二指肠吸收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酒石酸唑吡坦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和吸收速率参数(Ka)。结果 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段的吸收参数与正常SD大鼠吸收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十二指肠PeffKa均减小。结论 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PeffKa均小于正常组SD大鼠,因此模拟失重状态会减少酒石酸唑吡坦在SD大鼠十二指肠段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提示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需要调整酒石酸唑吡坦服用剂量。

  • 药物研究
    杨敏华,姚友杰,王娟,陈亚奇,刘高仁,王森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G) 对脂多糖(LPS) 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肺组织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AG小、中、大剂量组(LPS+AG 2.5 mg、LPS+AG 5 mg和LPS+AG 10 mg) 组、利奈唑胺组(25 mg) 。给药组于造模后立即、8 h和16 h分别给予AG溶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利奈唑胺组给予利奈唑胺。造模24 h后,称量并记录肺脏湿重/干重比值(W/D);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心脏、肺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记物、炎症细胞因子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炎症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另取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对照组(LPS组)、LPS+AG组(AG 10 mg)、LPS+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PDTC 50 mg) 和LPS+PDTC+AG组。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AG能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脏和肺脏病理损伤;且中剂量、大剂量AG能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 和肌红蛋白(Mb) 含量和肺脏湿/干重比值,降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的含量(P<0.05或P<0.01),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 和核因子-κB(NF-κB) p65在心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AG能增加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对脓毒症大鼠心肺组织病理损伤、肺脏湿/干重比值、心肌损伤标记物含量、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及炎症通路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P<0.01)。结论 AG能抑制LPS诱导的脓毒症大鼠心脏、肺脏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专栏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专栏
    吴明智,史国兵,徐莉莉,宫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揭示药物流行病学在研究热点上的特点和趋势。方法 以“药物流行病学”和“Pharmacoepidemiology”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利用BICOMB软件统计发文年代、作者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和建立战略坐标图。结果 外文文献明显多于中文文献,国内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积累。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高产作者比较少,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共词聚类分析以及战略坐标结果显示,国内外在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侧重点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研究主题的成熟程度上,国内外的研究也存在着差异,国内研究深入且成熟的仅有“药物警戒与药物不良反应”1个主题。结论 目前国内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还处于兴起的阶段,在药物流行病学的分支研究中还需要系统性和深入性的研究。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专栏
    孟彤,张灵健,沈智文,贾敏,王树月,陈明珠,张兴会,王俊彦,徐静,郑征,王萌萌,吕旋瑞,宗晓郁,李慧,周锦,宫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依从性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通过文献查阅,对药物依从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干预方式,特别是药物依从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为药物依从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干预方式可从多方面着手,药物依从性评价方法分为客观评价法和主观评价法,不同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目前已经有多种较为可靠的药物依从性评价方法,但更加简单、经济、有效的普适方法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专栏
    孔祥豪,郭代红,姚翀,杨鸿溢,刘思源,于承暄,朱雨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以及药品分布情况,对比符合Hy's法则患者与一般DILI患者的病例特征。方法 利用“医疗机构药物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Ⅱ”(ADE-ASAS-Ⅱ)回顾性监测201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住院患者电子医疗数据,自动识别符合标准患者并报警,对报警患者逐一人工评判后,根据Hy's法则将阳性患者按照严重及一般分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以及死亡率等的差异。结果 2019年住院患者201 299例次,指标完整患者156 570例次,DILI阳性499例次,发病率为0.32%,主要致病药物种类排序前三分别为抗感染药物(44.69%)、抗肿瘤药物(12.63%)以及非甾体抗炎药(10.22%);头孢哌酮、伏立康唑及美罗培南分列怀疑频次最多。符合Hy's法则的严重患者114例次,其中死亡患者10例(8.77%)。与一般DILI患者比较,严重患者年龄偏大(56.32岁比49.35岁,P=0.005),住院时间也偏长(39.35 d比30.86 d,P=0.026),死亡率更高。结论 DILI发病率较低,借助ADE-ASAS-Ⅱ可以高效便捷开展大样本监测研究,基于系统监测结果进行人工鉴别极大减少初筛工作量,所得结果精准,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符合Hy's法则患者具有更高的死亡率,可用于药品上市后研究与风险监测计划。

  •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物警戒专栏
    陈春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近10年来,青岛市中心医院、市立医院等9家公立医院安乃近及其制剂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的安全性问题,为“老药”临床应用的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药物警戒系统中数据筛查,对安乃近相关制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安乃近用药风险,研究制定对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老药”的监管策略。结果 我国上市的安乃近及相关制剂11个品种,涉及生产企业1000多家;2008—2018年间9家医院安乃近相关制剂使用金额及同类药占比均下降,安乃近相关制剂临床用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局部及全身变态反应,严重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解热与镇痛适应征的联合应用,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为药物本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及超说明书不合理用药。结论 安乃近及其相关制剂不良事件多发,结合国际上对此类药物的药品监管策略,建议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进行适当管控,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刘鹏,彭昭文,涂轩,冯高飞,胡凯文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诊疗技术及药物研发的进步,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从精准医学到整合医学,肿瘤的治疗模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升级。传统的治疗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恶性肿瘤治疗需要,正如方兴未艾的免疫靶向正冲击着传统治疗“三板斧”(手术及放化疗)。在肿瘤综合治疗大背景下,探索一种有效、低毒、低损伤、可持续的治疗模式,尤其在晚期肿瘤的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维护患者生存质量为首要目标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将传统中医外治法进行现代化应用。结合阴阳理论为指导下的氩氦刀微创治疗,以最小的不良反应直接消灭瘤体,又能有效协同降低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双重疗效。该文回顾肿瘤“绿色治疗”理念及相关研究,基于真实世界的临床案例佐证氩氦刀联合中医外治法的有效性,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新模式。

  • 药物与临床
    吴紫红,宋恩峰,刘莉,孙建海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7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原发性肝癌伴腹腔积液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导管双侧腹腔穿刺引流置管术,均以0.9%氯化钠溶液3000 mL+顺铂40 mg+地塞米松5 mg行腹腔灌注;其中治疗组将双侧腹腔引流管与腔内肿瘤热循环灌注机出入口相连接行循环热灌注化疗,对照组从一侧腹腔引流管内缓慢灌入药物,同时从对侧引流管缓慢放出灌注液;待两组灌注完成后,将顺铂40 mg+地塞米松5 mg注入腹腔保留;两组患者灌注时间均为60~90 min,均每周治疗1次,连续灌注4周,比较两组患者腹腔积液疗效,生活质量(KPS评分)及生存率,肿瘤标志物(CEA、AFP、CA125),肝功能(ALT、AST、GGT)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腹腔积液吸收总有效率(93.0%)较对照组(76.7%)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肿瘤标志物、肝功能等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受损、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总体均较轻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铂循环热灌注化疗能提高原发性肝癌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定程度延长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应用。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靳雅丽,杨德智,杨世颖,张丽,吕扬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在改善药物溶解度、体内靶向递送等方面的优势,纳米药物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伴随着分析技术方法的进步与完善。该文概述了纳米药物粒度、形貌、包封率及载药量等经典分析技术方法的新进展和近年来应用的新分析技术方法,为纳米药物及载体的深入分析与研发提供了技术方法和研究思路。

  • 药学进展
    覃启鲜,李怀英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结肠镜检查在结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肠道准备良好与否是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前提条件。临床上肠道准备常用的清肠剂有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和硫酸镁,现就国内外常用清肠剂的配制剂量及服用时间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赖正权,艾伟鹏,廖慧君,廖祝元,丘金燕,蔡雨峰,杨婷婷,黄裕茵,廖醒环,苏子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苦木注射液中1-甲酸-6-羟基-β-咔巴啉、1-甲酸-β-咔巴啉、1-丙酸基-β-咔巴啉、3-甲基-铁屎米-5,6-二酮、3-甲基-4-甲氧基-铁屎米-5,6-二酮、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共7种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甲醇-30 mmol·L-1乙酸铵(冰醋酸调pH值4.5)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7种生物碱浓度分别在1.00~30.00,5.10~153.00,0.76~22.80,0.38~11.40,0.24~7.20,0.40~12.00,0.10~3.0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良好,RSD均小于3%;在室温条件下48 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99.22%~101.65%,RSD 0.82%~2.21%。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良好,可用于该品种的质量评价。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张尚前,周先泰,覃秋宜,齐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槲皮素作为模型药物,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考察其粒径及其分布、形态、包封率、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质。方法 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微球,单因素法初步优化制备处方;粒径分析仪检测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利用直接释药法和超速离心法结合对槲皮素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的槲皮素微球形态圆整,粒径为(0.623±0.04) μm;包封率91.61%;载药量6.97%;体外释放平缓,无突释效应。结论 经处方优化制备的槲皮素微球表面形态圆整,其粒径均一,包封率高,体外释药平缓,工艺重现性好。

  • 药物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姚程宽,曹立勇,光峰,陈子惠,刘浩然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阿胶的生产过程引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即建立HACCP体系,保障阿胶的质量与安全。 方法 根据GB/T 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食品生产企业通用要求》,对阿胶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分解和评估,从生物、物理、化学这三个角度分析并确定每个环节的潜在危害,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了每个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措施。样品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为DBS37-xxxx2011 《山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阿胶》。结果 HACCP在阿胶的采购、生产、存储等环节中实现了全过程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提升的同时,微生物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提升了阿胶的质量与安全。结论 阿胶的生产过程中引入HACCP体系效果明显,操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突出了控制食品安全的特点。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吴逢波,孙闻续,蒋艾豆,刘颖,苏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 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重庆维普(VIP)和HTA相关网站及数据库。由两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文献质量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2篇HTA报告、12篇系统评价和2篇经济学评价。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有效性方面与安慰剂比较具有优势,在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在有效性方面与尼达尼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济学研究开展于英国和法国,其结果在国内应用有待于进一步评估。 结论 吡非尼酮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必要在中国进一步开展经济学评价研究。

  • 用药指南
    陈幸,陈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建立Markov模型,对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与替诺福韦酯两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用药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参考药品价格、治疗成本、健康效用值、状态转移概率建立Markov模型,对2种方案的有效性和经济学进行评价,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组成本为1 077 244.03元,获得7.89QALYs,替诺福韦酯组成本效果为932 456.65元,获得7.48QALYs,增量成本-效果比为353 139.95元。结论 与替诺福韦酯组比较,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组能获得更长的生存结果,但其付出的增量成本效果大于3倍人均GDP193 932元,不具有经济学效益。

  • 用药指南
    马晓华,鲁憬莉,康建,杜书章,张晓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估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对合理用药的影响,为完善和推进重点监控药品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品使用数据,结合处方点评,采用间断时间序列(ITS)设计,运用分段回归分析(Segmented regression analysis)模型,以全部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频度(DDDs)、使用金额占比和处方合格率为观测指标,分析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前后重点监控药品的使用量和使用合理性的变化。结果 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后,监控药品的使用频度和使用金额占比均由增长转为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率=-15 774.78,P=0.003;斜率=-0.005 119 5,P=0.000)。点评药物的处方合格率显著提高(P=0.009),呈升高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斜率=0.009 299 2,P=0.000)。结论 实施重点监控药品管控措施有效降低了监控药品的使用量,提高了监控药品的用药合理性。

  • 用药指南
    金唐慧,凌思宇,包其,王永,单倩倩,沈国荣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使用配药机器人调配静脉输液的调配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选择配药机器人调配的临床常用代表止血药物卡络磺钠成品输液作为研究对象,对残留量、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以及无菌学进行考查,连续取样5 d。结果 样本残留量均值为0.15 mL(小于限度0.2 mL)。不溶性微粒、细菌内毒素、无菌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配药机器人调配的成品输液符合质量标准,能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为配药机器人在我国PIVAS大规模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用药指南
    王永超,谢斌,王东凯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评价2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50 mg)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共56例受试者入组(空腹和餐后各28例),采用单剂量、随机、开放、双周期交叉设计。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血药浓度。Phoenix WinNonlin 8.1计算药动学参数,将峰浓度(C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AUC0-∞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计算几何均值的90%置信区间。结果 空腹单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动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10.79±86.26)和(497.96±87.50) ng·mL-1;AUC0-t分别为(7 899.04±1 240.31)和(7 823.72±1 328.23) h·ng·mL-1;AUC0-∞分别为(8 054.56±1 270.10)和(7 968.81±1 351.22 )h·ng·mL-1;峰时间(tmax)分别为(6.61±0.95)和(6.52±1.73) h,半衰期(t1/2)分别为(5.66±0.53)和(5.62±0.43) h。餐后单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508.46±149.25)和(555.32±94.05) ng·mL-1;AUC0-t分别为(7 094.47±1 543.14)和(7 471.03±1 188.86) h·ng·mL-1;AUC0-∞分别为(7 249.53±1 594.16)和(7 625.27±1 242.10) h·ng·mL-1;tmax分别为(6.94±1.15)和(7.02±1.25) h,t1/2分别为(5.66±0.66)和(5.63±0.60) h。空腹试验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99.91~105.55)%,(98.85~103.54)%,(98.89~103.70)%;餐后试验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比值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88.54~97.23)%,(95.21~99.48)%,(95.12~99.55)%。结论 空腹和餐后条件下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均具有生物等效。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秦珊珊,孟大全,龚卫静,伍三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 对1例服用达沙替尼和埃克替尼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癌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监护,分析其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调整等个体化药学服务。结果 该例患者应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CYP3A4酶抑制剂和诱导剂,胸腔积液很可能与达沙替尼有关,发热、肌肉骨骼疼痛可能与埃克替尼有关,建议将达沙替尼更换为伊马替尼、埃克替尼更换为阿法替尼。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合并肺癌患者靶向药物联合治疗的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服务。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王燕,桂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为临床药师参与此类特殊肿瘤患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思路。方法 结合1例妊娠期乳腺癌患者在孕期行新辅助化疗的病例,依据循证学证据从化疗时机、化疗方案选择和化疗药物调整、化疗剂量、止吐方案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患者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建议将化疗方案调整为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并单用昂丹司琼预防恶心呕吐,同时注意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心脏毒性以及胎儿状态等情况的监护。患者化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胎儿情况好。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实践,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临床药师交流园地
    李悦,王相峰,宋燕青,曹译丹,马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1例肝移植术后合并嗜肺军团菌肺炎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临床药师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肝移植术后肺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患者肝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临床药师多次参与会诊,在病原未明确前协助医生制订用药方案,在明确嗜肺军团菌肺炎后,综合考虑患者感染部位以及药物相互作用,优化抗感染治疗方案并指导用药疗程;此外,临床药师在查房过程中及时对患者做用药指导,并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药效下降提出了合理的解决办法。 结果 抗感染治疗有效,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参与患者用药治疗中,协助医生优化治疗方案,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间接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周冉,方玉婷,李民,沈爱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伊沙佐米所致不良反应(ADRs)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伊沙佐米2015年11月上市以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载的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伊沙佐米致ADRs的个案报告共10例;其年龄分布以61~80岁年龄段较多(7例);多发生用药后6周内(8例);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例)、血液系统损害(2例)多见,且出现了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血栓性微血管病(TMA)、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急性胰腺炎(AP)和心脏毒性。结论 临床医师和药师需加强对伊沙佐米致ADRs的认识和监测,尤其是新的严重ADRs,谨慎评估再次给药的治疗风险,保证临床用安全、有效。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李红娜,洪惠,张云琛,许俊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李晓东,彭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雷玲芳,张丽,汪小惠,王颖彦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品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王容良,钟辉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郝洁,乔丽娟,黄惠涛,杜书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河南省二、三级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职业满意度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课题组前期构建的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量表调查河南省二、三级医院药师的工作满意度及职业满意度,用问卷星系统编制问卷,通过医院药师工作群发放并回收,用Excel 2010和SPSS 23.0版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回收了472份有效问卷,问卷的工作满意度及职业满意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分别为0.977,0.718,效度系数分别为0.976(P<0.01)和0.874(P<0.0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医院药师工作满意度的药师个人因素有医院药师的年龄,最高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和子女情况;工作因素有医院等级,工作性质,轮班制度和每周工作时间。影响医院药师的职业满意度有医院等级,工作性质及轮班制度。与职业满意度相关性最高的是“薪酬和福利”,其次为“成长和发展”,相关性最弱的是“工作环境”。 结论 “薪酬和福利”与“成长和发展”是影响河南地区二级、三级医院药师职业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健全薪酬公平分配体系,增加医院药师的临床实践,完善工作环境来提高医院药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满意度。

  • 世界新药信息
  • 世界新药信息
    陈本川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严重的,与X染色体相关的连锁性隐患疾病,人体性染色体中的X染色体发生异常,漏失一段DMD基因所致。DMD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臂Xp21处。DMD基因会制造一种重要的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使患者的细胞内完全缺少抗肌萎缩蛋白,肌纤维膜变得无力脆弱。全球范围内,每出生3500~5000例男婴,必有1例患有此隐性疾病,患病率为男婴每10万例有3例,其中2例的母亲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另1例由新发基因突变所致。患儿通常在3~4岁开始出现步态异常,10~12岁起逐渐丧失行走能力,经年累月伸展后,导致肌肉逐渐退化消失,包括其呼吸肌肉,许多患者至疾病末期时,常因呼吸功能减退,产生肺部并发症或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DMD是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 gene)突变引起的,约68%的突变是“阅读框”外缺失,破坏翻译阅读框,防止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的合成。DMD患者的护理和疾病管理策略已足够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但无法治愈,急需额外的治疗。近期针对DMD病因的治疗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针对缺乏抗肌萎缩蛋白,通过恢复其功能或增加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有一种遗传方法是外显子跳跃,使用反义寡核苷酸跃过阻止合成的突变基因,并恢复阅读框,产生一种缩短抗肌萎缩蛋白所包含重要功能。靶向治疗DMD新药viltolarsen(维托拉森)是一种磷酸二酰胺类吗啉反义寡核苷酸,由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和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NCNP)联合研制,2013年2月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和NCNP重新签署协议,将致力于临床开发,用于治疗DMD。2018年10月在世界肌肉病学大会上,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公布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自然病史控制组的男童患者相比,接受维托拉森静脉输注治疗的患儿在10米行走、6分钟行走、从坐姿起立等一系列指标上有改善。显示维托拉森注射液能够提高DMD患儿体内抗肌萎缩蛋白水平,增强肌肉力量。此外,试验中没有出现因为剂量增加而发生的不良反应,表明新药的安全性较好。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公布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日本批准新药上市的部门——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同时给予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优先审评资格,FDA还授予快速通道、孤儿药和罕见病资格认定。2019年6月29日,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后多形性肌营养不良症(post-polymorphic dystrophy,PPMD)的年会上,日本新药研发部主管表示,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研究。2019年9月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向PMDA提交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新药上市申请(NDA),2020年3月25日获得加速批准上市,商品名为ビルテプソ®。2020年2月7日,日本新药株式会社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NS 药业公司向美国FDA递交反义寡核苷酸维托拉森静脉滴注液NDA,FDA接受该公司的申请,并认可优先审查的待遇,2020年8月12日加速批准上市,商品名为Viltepso®。这是美国FDA继2019年12月12日批准美国Sarepta生物制药公司的戈洛地生(golodirsen)上市之后第2款治疗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反义寡核苷酸疗法,通过屏蔽(跳跃)抗肌萎缩蛋白基因中的第53号外显子,促进功能性抗肌萎缩蛋白的产生。该文对维托拉森静脉注射液的非临床和临床药理毒理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适应证、剂量与用法、用药注意事项及知识产权状态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等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