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医药导报, 2017, 36(z1): 76-78
doi: 10.3870/j.issn.1004-0781.2017.z1.036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透皮吸收研究
罗清1,, 马继文1,, 陈亚军2, 丁水平3

摘要:

目的 观察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g),以水-乙腈-冰醋酸(55:45:0.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以Franz扩散池和巴马香猪皮进行体外透皮实验,将自制乳膏与原研乳膏的结果比较,在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Franz扩散池接收液中丁酸氢化可的松的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和透皮速率。结果 丁酸氢化可的松的标准曲线方程为A=29 961.9C-582.2(r=0.999 9),线性范围 0.216~4.32 μg·mL-1,平均回收率98.88%(RSD=0.91%)。自制乳膏与原研乳膏体外透皮过程相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检测方法准确、可靠,是考察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体外透皮吸收情况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 透皮吸收 ; 色谱法 ; 高效液相 ; Franz扩散池

Abstract: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为一种中效糖皮质激素药物, 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临床常用于各种非感染性皮肤病, 如神经性皮炎、异位性皮炎、湿疹和瘙痒症等。疗效适中而副作用相对较低[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为局部外用给药制剂,而局部透皮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 与其他途径完全不同, 由于角质层有很大的贮存作用和较低的运输能力, 药物透皮吸收后, 在低血药浓度峰值之后, 是一个长时期的非常低血药浓度扩散期, 这一扩散期可持续数日之久。笔者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丁酸氢化可的松色谱条件[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外标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体外透皮吸收量,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Waters600-996高效液相色谱仪(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工作站;AB135-S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TT-600透皮吸收仪(天津市正通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药

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303-201202, 含量99.7%);自制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批号:20130301,规格:0.1%);原研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Triax Pharmaceuticals,规格:0.1%,批号: 11078C);乙腈为色谱纯, 其他试剂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

1.3 动物

实验用小型乳猪(巴马香猪,重庆宗申医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透皮取样方法

将透皮吸收仪控制器部分摆在左边,磁力搅拌器和水槽部分摆放右边,并用连接管(水管)连接控制器和磁力搅拌器,水槽充满水后开启电源加热,取Franz 立式扩散池6个,分成2 组,自制样品与原研样品各3个。自制样品组取猪皮置于Franz扩散池的两个半池之间,用夹子固定好。皮肤角质层朝上,均匀涂抹自制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12 g,在接收池中加接收液12 mL,使接收池中液面与皮肤刚好完整接触,扩散面积为1.8 cm2,设置水浴温度为( 32.0±0.5)℃、磁力搅拌器定速搅拌(500 r·min-1) ,分别于2,6,12,24 h各取接收液1 mL,每次取样后,随即补加1 mL备用接收液,测定各接收液中丁酸氢化可的松的浓度。同法,将原研乳膏样品涂于猪皮上,制备上述各时间点的接收液,并测定浓度,计算透皮吸收量及透皮速率。

2.2 HPLC法测定丁酸氢化可的松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Agilent C18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水-乙腈-冰醋酸(55:45:0.5);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波长240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 μL。

2.2.2 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溶解,用0.9%氯化钠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毫升中约含1.0 μg 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自制乳膏和原研乳膏各时间点的接收液用孔径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空白基质溶液的制备: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空白基质(不含丁酸氢化可的松)0.12 g,均匀涂布于Franz 扩散池的猪皮上,24 h 后取接收液适量,用孔径0.45 μm 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作为空白基质液。

2.2.3 专属性实验 分别取空白基质溶液、对照品溶液、24 h透皮接收液各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在本色谱条件下,空白基质及猪皮对丁酸氢化可的松浓度测定无干扰。

图1 3种溶液的HPLC图 A.空白基质;B.对照品溶液;C.24 h透皮吸收溶液;1.丁酸氢化可的松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10.80 mg置量瓶中, 加甲醇溶解并稀释每毫升含丁酸氢化可的松10.80 μg,摇匀, 作为储备液。分别精密量取储备液1.0,4.0,5.0,6.0 mL置50 mL量瓶中, 4.0 mL置10 mL量瓶中, 加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 摇匀得浓度为0.216,0.864,1.08,1.296,4.32 μg·mL-1的系列浓度标准溶液。分别精密量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以浓度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回归方程为A=29 961.9C-582.2(r=0.999 9), 表明丁酸氢化可的松在0.216~ 4.32 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

2.2.5 定量限及最小检测限 取线性关系项下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溶液,用0.9%氯化钠溶液逐级稀释成浓度0.02 μg·mL-1的溶液,精密量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信噪比(S/N)约为10,计算定量限为0.4 ng, 用0.9%氯化钠溶液逐级稀释成浓度为0.006 μg·mL-1的溶液, 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根据S/N约为3,计算最小检测限为0.1 ng。

2.2.6 精密度实验 取线性关系项下0.864,1.08,1.296 μg·mL-1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RSD分别为0.37%,0.52%,0.34%。日间精密度:取线性关系项下0.864,1.08,1.296 μg·mL-1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溶液进行测定(3 d),RSD分别为0.76%,0.93%,0.69%。

2.2.7 溶液稳定性 取24 h样品接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分别于0,4,8,16,24 h量取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考察透皮接收液在室温条件下存放的稳定性,结果丁酸氢化可的松峰面积RSD 为1.34%。结果表明: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透皮接收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24 h内稳定。

2.2.8 回收率实验 取线性关系项下对照品溶液,精密加入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适量, 用空白基质液稀释制成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98.88%,RSD=0.91%。见表1,表明方法回收率良好。

表1 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回收率实验结果
加入量 测得量 回收率/
%
μg
86.4 86.5 100.1
86.4 84.6 97.9
86.4 85.4 98.8
108.0 105.6 97.8
108.0 106.1 98.2
108.0 106.7 98.8
129.6 130.1 100.4
129.6 128.0 98.8
129.6 128.4 99.1

表1 丁酸氢化可的松对照品回收率实验结果

2.2.9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透皮接收液各 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并用下面公式[3]计算各时间点的累积透皮释放量。结果见表2,3。

Qn = Vo×qn /V+ i = 1 n - 1 qi

式中V0为接收液总体积,V为取样量,qn为第n次实测单位面积渗透量[qn =样品峰面积×对照品浓度×接收液取样量/( 对照品峰面积×释放面积)],qi为第n次前每次测得的单位面积渗透量。

表2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量及释放率
样品 0 h 2 h 6 h 12 h 24 h
释放量/μg 释放率/% 释放量/μg 释放率/% 释放量/μg 释放率/% 释放量/μg 释放率/% 释放量/μg 释放率/%
自制乳膏 0 0 0 0 2.15 1.80 4.93 4.10 7.57 6.30
原研乳膏 0 0 0 0 2.16 1.80 4.66 3.89 7.72 6.43

表2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不同时间的累积释放量及释放率

表3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透皮吸收速率
样品 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r)
透皮速率/
[μg·(cm2)-1·h-1]
自制乳膏 Y=0.335 5T-0.027 7 0.976 5 0.335 5
原研乳膏 Y=0.341 4T-0.120 1 0.985 4 0.341 3

表3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透皮吸收速率

3 讨论

本透皮吸收试实验采用与人体皮肤接近的乳猪皮肤作为体外透皮吸收介质,模拟人体皮肤吸收过程。本实验观察到离体巴马香猪皮的质量对透皮吸收试验有很大影响,要求离体皮肤无伤痕;并要求将皮下结缔组织、脂肪、肌肉清除干净;实验最好用同一动物同一部位的皮肤(最好用腹部的皮肤),这样可以避免个体差异造成的误差[3]

考虑到人体血液成分、渗透压等因素,采用与人体液相近0.9%氯化钠溶液作为透皮实验的接收液。由于丁酸氢化可的松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几乎不溶),采用甲醇溶解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样品。同时,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采用灵敏度较高的HPLC法测定接收液中丁酸氢化可的松的浓度,方法学研究也证明本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杨从荣, 周咏梅, 徐涛.丁酸氢化可的松在皮肤科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 2006, 20(33):59.
自50年代初,外用的皮质类固醇被用于皮肤科以来,人们就试图合成比氢化可的松(HC)更加有效的皮质激素。采用的方法是去除或掩盖第6位和9位上的羟基并加以卤化,使局部的抗炎作用得以提高。但相应的问题是改造后的药物在局部和全身的副作用方面也随之增加。60年代末,荷兰Brocade药厂实验室利用Hansch和Fujita氏的结构-活性关系法,几经改进成功的在氢化可的松的17位上引入了丁酸酯,即一种新的化学药物-丁酸氢化可的松(HCB)。
[本文引用: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5.
[本文引用:1]
[3] 翟光喜,王唯红,陈晓,.雌二醇软膏体外透皮吸收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2001,20(6):1-2.
制备了含不同浓度氮酮的雌二醇软膏,用Franz扩散池法进行了人体离体皮肤渗透实验,用HPLC法测定了雌二醇的皮肤渗透率.结果表明:3%的氮酮可显著促进雌二醇对人体皮肤的渗透,其平均渗透速率为0.1902μg/cm2·h.
[本文引用:2]
资源
PDF下载数    
RichHTML 浏览数    
摘要点击数    

分享
导出

相关文章:
关键词(key words)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透皮吸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Franz扩散池


作者
罗清
马继文
陈亚军
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