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特约稿
  • 特约稿
    曾庆志;张和武
    2002, 21(04): 195-1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定义、流行状况、产生原因、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MDRTB的药物治疗应选择含3种以上敏感药物的治疗方案,依照药物的杀菌活性和交叉耐药情况选择用药,一般主张每天给药,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至少18个月,总疗程以21个月为宜.整个疗程必须实施督导下治疗,甚至全过程住院治疗.
  • 特约稿
    程书权;梁平
    2002, 21(04): 197-1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如治疗人埃立克体病、小螺菌鼠咬热、疟疾、弓形虫脑炎、放线菌病、Pontiac热、Whipple病、汉赛巴尔通体病、复发性斑疹伤寒等,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徐桂冬;祝艳霞
    2002, 21(04): 199-1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邓时贵;莫莉莉;区勇全;欧润妹
    2002, 21(04): 200-2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莪术油明胶微球(ZTGMS)制剂的急性毒性,探讨该制剂作介入用药的安全性.方法:74只大鼠分成7组,行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模拟介入给药方法,分别一次性注入0.3%羧甲基纤维素钠3.5 mL•kg1、莪术油3.2 mg•kg1、明胶微球40 mg•kg1及ZTGMS 5.0,10.0,20.0,40.0 mg•kg1,连续观察给药后大鼠的急性毒性表现,共14 d,并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用Bliss法计算LD50.结果:ZTGMS肝动脉给药的LD50为17.19 mg•kg1;死亡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升高,而存活大鼠各组间血生化指标未见有显著变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则表明有异位栓塞的可能.结论:ZTGMS的急性毒性可能源于微球本身的异位栓塞,而与微球所包含的莪术油关系不大.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吴笑春;李罄;仲明远;余爱荣;辛华雯;朱敏;李志刚
    2002, 21(04): 203-2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右旋酮洛芬肠溶片治疗感冒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感冒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口服右旋酮洛芬肠溶片25 mg,tid;对照组口服酮洛芬片50 mg,tid,疗程均为3 d.比较解热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5.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旋酮洛芬治疗感冒的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刘厚君;涂亚庭;刘志香
    2002, 21(04): 205-2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共观察颜面单纯疱疹患者68例,治疗组35例,用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对照组33例,用3%阿昔洛韦软膏治疗.两组用法均为:每2 h 1次,每天5次,共7 d.结果:治疗组止疱时间、水疱完全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1%喷昔洛韦软膏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疗效显著且安全.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高伟;白祥军
    2002, 21(04): 206-2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8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脓液或创面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88例中有50例检测出病原细菌,葡萄球菌属是主要致病菌,对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高.结论:临床上治疗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经验性用药可首选头孢菌素类及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条件致病菌感染应引起关注.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宋建新;王卫华;陈红云;齐俊英;黄元成;张振刚
    2002, 21(04): 208-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方法:84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类治疗组46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20 μg•d1,静脉滴注,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肝治疗,疗程均14 d.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较为明显,尤其是慢性肝炎重度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对慢性重症肝炎有较好疗效.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余细球;程芳洲;何小飞;袁学文
    2002, 21(04): 210-2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活动性肝硬化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2例,应用甘草酸二铵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酚妥拉明1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三七总苷50 mg,po,tid.对照组28例,用甘草酸二铵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10%氯化钾10 mL及维生素C 2.0 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qd;水飞蓟宾77 mg,po,tid.两组均给予小剂量利尿药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78.1%),总有效率86.6%;对照组显效13例(46.4%),总有效率68.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酚拉妥明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杨欣蕙
    2002, 21(04): 211-2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氧氟沙星治疗肝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1例采用氧氟沙星片200 mg,bid,po;对照组41例采用哌拉西林针剂8~12 g,静脉滴注,qd,疗程均10 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7.6%,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氟沙星治疗肝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好,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王瑞珍;祝雄
    2002, 21(04): 212-2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药物治疗方法,其治疗药物有东莨菪碱、纳络酮、维生素C及维生素B6、胸腺肽、双嘧达莫等,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刘菲菲;何士勤
    2002, 21(04): 212-2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流感病毒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介绍抗流感病毒药物.抗流感病毒药物除金刚烷胺类药物外,还有流感病毒神经氨酸苷酶抑制药、流感病毒受体阻断药、抗流感病毒反义寡核苷酸和黑色素等,其中部分药物尚待进一步研究.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胡强;张志红;王秀荣
    2002, 21(04): 214-2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和鱼肝油酸钠联合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58例,用平阳霉素8 mg溶解在地塞米松溶液1 mL内,加1%普鲁卡因4 mL,然后将上述液体注射于血管瘤瘤体内,根据瘤体的大小、患者年龄,再注射0.5~2.0 mL鱼肝油酸钠.一般平阳霉素每次不超过8 mg,1周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平阳霉素总量<40 mg.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后2 a随访,治愈率74.14%,基本治愈率20.69%,好转5.17%,总有效率100.00%.结论: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及鱼肝油酸钠联合注射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 药物与临床
    李光辉;邹耘;夏仁云
    2002, 21(04): 215-2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对创面修复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7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9例,其中急性创面55例,慢性难愈合创面34例,采用bFGF局部外用,每平方厘米150活性单位,qd,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4例,其中急性创面5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34例,除未用bFGF外,其他疗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修复质量显著提高,创面愈合时间缩短,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bFGF具有促进创面修复作用,有很大临床应用价值.
  • 药物与临床
    王萍;牟莹心
    2002, 21(04): 217-2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非格司亭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68例,分为治疗组40例,分别以EACOP方案及VDPL方案化疗后,应用非格司亭150 μg,iv,5 d或sc,4~14 d.观察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浓度及骨髓AKP积分.对照组28例,单用化疗,未用非格司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时间治疗组缩短(P<0.05),感染机会减少(P<0.05),但化疗期病死率未见降低.部分病例发现骨髓AKP积分增高、血清 GCSF浓度增高.结论:非格司亭促进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恢复疗效明显,并减少继发感染的机会,副作用小.
  • 药物与临床
    王和平
    2002, 21(04): 219-2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四联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经内镜确诊为PU患者233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161例,胃溃疡(GU)72例.镜下活检病理排除恶性溃疡并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四联治疗方法:复方铝酸铋100 mg,qid;奥美拉唑20 mg,qd;阿莫西林0.5 g,qid;甲硝唑0.4 g,bid,均口服,疗程为2周,停药4周后复查内镜及呼气试验(14CUBT).结果:DU的HP阳性率95.7%;GU的HP阳性率80.6%.四联药物治疗对DU有效率91.3%,HP根除率93.0%;GU有效率86.1%,HP根除率91.4%.结论:HP与PU关系密切,采用四联药物治疗HP相关的PU有良好疗效.14CUBT检测HP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创伤性,是治疗后复查HP的首选方法.
  • 药物与临床
    严江;肖小炜
    2002, 21(04): 220-2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藻酸双酯钠对脑血栓的疗效.方法:将65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藻酸双酯钠2~4 mg•kg1,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qd,10 d为1个疗程;对照组32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用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藻酸双酯钠是治疗脑血栓的一种有效药物,副作用小,价格低,值得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郑佑祥
    2002, 21(04): 221-2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普萘洛尔治疗拔牙术所致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102例均为门诊拔牙时存在不同程度焦虑状态的患者,采用普萘洛尔10 mg术前口服,并选取条件相似的患者未使用任何药物及治疗手段作为对照组,测试拔牙前后焦虑状态评分.结果:治疗组拔牙术后焦虑状态较拔牙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普萘洛尔治疗拔牙术所致焦虑状态有效.
  • 药物与临床
    周金桃;冯淑芝;曹来英;刘元姣
    2002, 21(04): 222-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同剂量两种服法抗早孕的疗效.方法:将422例患者分为分服组206例,顿服组216例.分服组:服米非司酮50 mg,12 h后再服25 mg,连服2 d;顿服组:顿服米非司酮150 mg.两组都在第3天上午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服药前后各禁食2 h.结果:米非司酮抗早孕的完全流产率分服组90.29%,顿服组86.57%,有效率分别为99.02%,96.75%;阴道出血天数的均值,顿服组为(11.3±5.5) d,分服组为(13.5±7.4) d,两组间经t检验,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同剂量(150 mg)采用分服法的疗效优于顿服法.
  • 药物与临床
    刘凤荣;谢小云
    2002, 21(04): 223-2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宫颈管放置对钳刮流产的疗效.方法:对150例孕12~14周妇女,给予米索0.2 mg放置于宫颈管,待宫颈扩张后再行钳刮术.结果:6例患者用药后胚胎自然排出,只需行清宫术,其余患者钳刮术顺利.结论:采用宫颈管放置米索后行钳刮流产,缩短了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少,副作用小.
  • 药物与临床
    孙先军
    2002, 21(04): 224-2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如抗菌、止咳化痰等;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IVIG(200~300 mg•kg1•d1,1~3 d)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热、咳喘及器官衰竭时间均缩短(P<0.01或0.05).结论:IVIG能迅速改善小儿重症肺炎的症状,明显缩短病程和提高治愈率.
  • 药物与临床
    陈骧
    2002, 21(04): 224-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46例诊断为秋季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西咪替丁15~20 mg•kg1•d1,分两次静脉滴注,山莨菪碱0.5~1.0 mg•kg1•d1,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按常规剂量使用.对两组病程、治疗效果、副作用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在总病程、显效率、总有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未观察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西咪替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 药物与临床
    龚树良;叶玲梅;沈引南
    2002, 21(04): 225-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思密达预防小儿红霉素静脉滴注所致消化道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接受红霉素静脉滴注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静脉滴注红霉素前15 min口服思密达3 g;对照组33例,不另给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伴腹痛者3例,单纯恶心者9例,单纯腹痛者2例;对照组恶心、呕吐伴腹痛者15例,恶心伴腹痛者5例,单纯恶心者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思密达作为小儿静脉滴注红霉素前的辅助用药,预防消化道副作用效果明显.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程万清
    2002, 21(04): 226-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张吉柱;翟秀芝;毕崇波
    2002, 21(04): 226-2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汝兴;翟宏海
    2002, 21(04): 227-2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硝苯地平的药理作用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硝苯地平可用于治疗偏头痛、缺血性脑卒中、癫、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复苏等.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其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药物与临床
    石国宇
    2002, 21(04): 228-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七叶皂苷钠的临床应用,如对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放射性脑水肿、急性面神经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综合征、腹泻、郁积性皮炎等均有较好疗效.
  • 药物与临床
    谢娜;罗智;项光亚
    2002, 21(04): 229-2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酶工程技术的概况及其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如在手性药物合成过程中,用酶法拆分消旋体是理想的选择.酶学研究已为生物制药开辟了广泛的领域,具有高度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化学选择性等优点.
  • 药物与临床
    张玉;王凯平;谭红艾;刘涛
    2002, 21(04): 230-2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肝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治疗性的肝靶向药物有毫微粒及微球制剂、免疫导向药物、糖蛋白受体导向药物、信号靶向药物、肝靶向降胆固醇药物、抗疟药及促骨骼生长药等;诊断性的肝靶向药物有磁性毫微粒、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等.肝靶向药物的研究开发,为肝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 药物与临床
    张映芳;符雄;秦惠基
    2002, 21(04): 232-2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镇痛药的市场现状,展望可能出现的市场销售热点,指出镇痛药中非处方药、国产普药、中药、老药新用及新药将在未来销售市场上占据有利形势,并介绍了镇痛药最新研究进展.
  •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丁水平;马宝瑕;方建国;张锐
    2002, 21(04): 234-2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正气扬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以黄芪甲苷和刺五加药材为对照品,分别对其主药黄芪和刺五加进行定性鉴别;运用改良苯酚硫酸法,对其主要成分多糖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TLC色谱图中均能显示黄芪及刺五加药材的特征斑点;样品经苯酚硫酸显色后,于488 nm测得吸光度与葡萄糖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加样回收率=97.94%,RSD=2.33%(n=6),测得6批样品多糖含量相当于葡萄糖20~40 mg•mL1.结论:TLC法可用于本品定性鉴别,改良苯酚硫酸法可用于其多糖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平成斌;宋红萍;陈冠容
    2002, 21(04): 236-2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溶液(pH 7.5)乙腈(55∶45),紫外检测波长214 nm.结果:各组分分离度好,日内精密度RSD为0.7%~1.1%, 日间RSD 0.9%~1.4%,平均回收率99.7%(n=5),RSD 1.2%,最低检测量0.25 μg•mL1.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且分离度好,可作为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的常规分析方法.
  • 药品质量控制
    马卫成;冯世栋
    2002, 21(04): 238-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诺氟沙星滴眼液的质量控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分光光度法,在277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盐酸浓度为0.100 mol•L1时,测得值最高,最准确.本药pH值在5.5~6.0为妥,无刺激性,稳定性好.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李志卿
    2002, 21(04): 238-2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戈升荣;王平全;安富荣
    2002, 21(04): 239-2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排石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固体物的量和总黄酮为指标,对排石合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A>C>B(A:加水量,B:浸泡时间,C:煎煮时间),且因素A具有显著性意义,其余二者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以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水量为12倍(以180 g加水量为基数),沸后提取1 h,第2次加水10倍,沸后提取0.5 h为最佳提取工艺.
  • 药物制剂
    钟春元;黄英柱;方亦曦
    2002, 21(04): 240-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介绍复方大黄烧伤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复方大黄烧伤药膜由大黄、地榆、川连、金银花等组成,经浸润、渗漉、浓缩、灭菌制得.用本品治疗烧伤患者42例,在清创后,直接涂搽或喷涂于患处,每天4或5次.结果:42例均治愈,对Ⅰ~Ⅲ度烧伤,约7 d创面基本愈合.结论:复方大黄烧伤药膜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止痛、减少渗出的作用,刺激性小,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黄;黄昕
    2002, 21(04): 241-2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庄华玲;李瑞珍
    2002, 21(04): 242-2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调血脂药物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为计算单位,对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1999~2000年调血脂药物的销售金额、总用药人次(DDDs)的排序、按药理分类的DDDs比较和药物来源的DDDs比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血脂药物DDDs年增长率19.09%,销售金额年增长率36.18%,HMGCoA还原酶抑制药的DDDs年增长率74.04%,合资企业生产的调血脂药物的DDDs两年间上升74.04%,销售金额两年间上升55.27%.结论: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调血脂药物平均日治疗费用偏高.
  • 用药指南
    苏维辉;钟志群
    2002, 21(04): 244-2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门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99~2000年门诊用药中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类药物总用药人次(DDDs)2000年比1999年增加24.30%,消耗金额却略下降(5.63%).结论: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趋于合理,防止滥用抗感染药物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
  • 用药指南
    刘云海;乐玉娥;王海娥
    2002, 21(04): 245-2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哺乳妇女用药对婴儿的影响,列出需慎用或禁用的药物,供临床医师、药剂人员参考.指出:①哺乳妇女应尽量不用可能对婴儿有影响的药物或用药期间停止哺乳;②抗生素易引起过敏反应,抗癌药毒性大,均应尽量避免使用;③含重金属、朱砂、雄黄等成分的药物易给婴儿造成危害.
  • 用药指南
    王岚
    2002, 21(04): 248-2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常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其他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文献报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输液中较稳定,与碱性药物配伍时可能造成浑浊或含量下降,在临床应用时应予以重视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李军利;毛周红
    2002, 21(04): 249-2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①呼吸系统反应,如咳嗽、鼻出血、急性咽喉炎等;②心律失常;③泌尿系统反应,如血尿、蛋白尿等;④药疹;⑤血液系统反应,如白细胞减少、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等;⑥高钾血症;⑦关节痛.一般经停用、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可消失.
  • 药物不良反应
    张少丽
    2002, 21(04): 250-2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林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其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剥脱性皮炎、药疹、精神异常、急性尿潴留等,一般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可恢复.
  • 药物不良反应
    姜维苓;姜绪东
    2002, 21(04): 251-2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膦甲酸钠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其不良反应有肾损害、电解质紊乱、血液系统副作用、胃肠道反应及局部刺激等,一般经停药、调整剂量及对症治疗可减轻或消失.
  • 药物不良反应
    周宗华;侯金成
    2002, 21(04): 252-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常用抗菌药物如林可霉素、替硝唑、氧氟沙星等所致过敏性哮喘12例,一般经停药、抗过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或消失.提示临床医生在应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药物不良反应
    郑永全;李成建
    2002, 21(04): 253-2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临床用药导致精神障碍10例,所用药物包括氟哌酸、氛氟拉明、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氧氟沙星、异环磷酰胺、阿米卡星等,一般经停用、对症治疗后,精神症状可消失.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杨益峰
    2002, 21(04): 254-2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杨红斌;施春阳;丁玉峰
    2002, 21(04): 255-2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王慧萍
    2002, 21(04): 256-2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胡松浩;卜书红;李方;唐跃年
    2002, 21(04): 258-2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药事管理
    彭永林
    2002, 21(04): 259-2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