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导航切换
医药导报
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编委会
数据库收录
作者中心
编辑规范
模板下载
稿约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04年, 23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4-02-01
特约稿
药物不良反应
特约稿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研究
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病用药专栏
药物与临床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与临床
药物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质量控制
用药指南
药物不良反应
药事管理
全选
|
特约稿
Select
特约稿
老年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成蓓
2004, 23(2): 65-006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老年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模式的转变、治疗原则,并对心衰治疗药物如利尿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β受体阻滞药、洋地黄制剂等进行了简要评价。
Select
特约稿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吴方建
2004, 23(2): 68-00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总医院药剂科,武汉430010)
[摘要]众多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多种病因假说或推断,主要有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假说,应激适应性衰竭假说,自由基损害假说和炎症机制假说等。目前药物治疗AD仍首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同时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和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抗Aβ药、神经再生促进药等药物的对因治疗现仍处于实验阶段。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鱼腥草注射液致肉眼血尿1例
石俊霞;朱洪新;齐连德
2004, 23(2): 70-00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特约稿
Select
特约稿
绿舒筋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马长清;夏蓉;吴继洲
2004, 23(2): 71-007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查阅文献对中药绿舒筋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绿舒筋主要含三萜、生物碱、多糖等成分,其抗癌活性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青霉素用药不当致静脉炎皮肤水疱1例
董亚琳;董卫华;李恩孝
2004, 23(2): 72-00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研究
Select
药物研究
雷竹笋汁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刘彤云;舒思洁;舒慧
2004, 23(2): 73-00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咸宁医学院药理教研室,437100)
[摘要]目的:探讨雷竹笋汁对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分别对健康大鼠和预先用四氯化碳制作的肝损伤模型大鼠用不同剂量的雷竹笋汁(Ⅰ组205.70 mg·kg1,Ⅱ组436.40 mg·kg1)灌胃7 d,然后将健康大鼠亦用四氯化碳制备肝损伤模型,并另取健康大鼠作空白对照,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雷竹笋汁显著降低实验大鼠血清ALT和AST的活性,升高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且呈量效关系。结论:雷竹笋汁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反应有关。
Select
药物研究
杭白芷香豆素在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对小鼠催眠作用中的影响
王德才;高允生;李同德;马健;赵晓民;李娟
2004, 23(2): 75-00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杭白芷香豆素(CAD)对戊巴比妥钠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5%吐温80,20 mL·kg1)组、氯霉素(25 mg·kg1)组及CAD(25,50,100 mg·kg1)组,等容灌胃给药1 h后,再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40 mg·kg1或巴比妥钠200 mg·kg1,观察催眠潜伏期和催眠时间。结果:氯霉素组和3个剂量的CAD组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分别延长280.9%,185.1%,252.2%和266.9%,均P<0.01;100 mg·kg1 CAD组则显著延长巴比妥钠催眠潜伏期(P<0.01),并缩短催眠时间(P<0.01)。结论:CAD能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大剂量时有中枢兴奋作用。
Select
药物研究
A群链球菌制剂抗肿瘤效应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曾刚;徐培君;邹志宏
2004, 23(2): 77-00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从细胞因子水平探讨A群链球菌制剂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将浓度0.5,0.1,0.02,0.004 KE·mL1的A群链球菌制剂与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共同孵育,以活性细胞定量(MTT)法检测经24,48,72 h诱导后的PBL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或生物学活性检测法测定其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经不同浓度A群链球菌制剂作用不同时间后PBL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效应不同,诱导产生的细胞肿瘤因子也不同。0.1和0.02 KE·mL1 A群链球菌制剂可增强PB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其上清液中亦均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IL12、IL2、IFNγ、TNFα;0.5 KE·mL1 A 群链球菌制剂不但抑制PB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而且还抑制其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结论:A群链球菌制剂诱导肿瘤患者PBL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与其浓度有关,抗肿瘤效应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关。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氨氯西林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郎秀状;邱贞琴;宁琳琳
2004, 23(2): 79-00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氨氯西林钠;变态反应,迟发性
药物研究
Select
药物研究
人源性及牛源性乳铁蛋白抑制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的对比研究
洪俊;秦承明;林雨霖
2004, 23(2): 80-00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人乳铁蛋白(HLF)及牛乳铁蛋白(BLF)在体外HepG2细胞中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增殖的抑制作用,为乳铁蛋白用于临床治疗HCV感染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以HepG2细胞作为HCV复制体系,以RTnPCR方法,测定培养细胞提取物中病毒正、负链,并用活性细胞定量鉴定法(MTT)对两种乳铁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及药物剂量进行研究。结果:细胞毒实验显示,实验中两种乳铁蛋白的浓度小于1.5 mg·mL1时对HepG2细胞生存率无显著影响。HCV阳性血清接种HepG2细胞后,HCV正、负链可于第8,10,12天被检测到。当两种乳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5,1.0,0.5,0.1 mg·mL1)先与HCV阳性血清作用后再接种细胞时,不同时期提取物中均未测定到HCV正、负链。而当乳铁蛋白(浓度同上)先与细胞作用后洗去再与HCV阳性血清作用时,不同时期细胞提取物中可测定到HCV正、负链。结论:乳铁蛋白能在非细胞毒性剂量时能防止HCV感染HepG2细胞;乳铁蛋白可能主要是通过与病毒颗粒本身相互作用发挥上述功能;两种来源的乳铁蛋白在体外抑制HCV复制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地塞米松致顽固性呃逆4例
陈小辉;何长升
2004, 23(2): 83-00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老年病用药专栏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间粘附分子含量的影响
王松
2004, 23(2): 84-00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用曲克芦丁0.4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4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14 d。在治疗前、治疗3,14 d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积分值和测定血清TNFα、sICAM1含量,记录治疗90 d时的Barthel指数,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疏血通治疗3 d后TNFα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3,14 d血清sICAM1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3个月,治疗组Barthel指数为(84.17±12.35),对照组为(70.43±13.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远期疗效安全可靠,且可降低血清TNFα、sICAM1对脑细胞的毒害作用。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
曹学兵;刘昌勤;袁光雷
2004, 23(2): 87-00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脱水、护脑、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250 mL(600 mg)静脉滴注,qd,10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第10天进行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的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76.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显著改善。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发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二氢麦角隐亭A联合复方多巴治疗帕金森病
童晓欣;童萼塘
2004, 23(2): 89-00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二氢麦角隐亭A对用复方多巴 [左旋多巴/苄丝肼和(或)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控释片]治疗已有药效减退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服用复方多巴治疗已有药效减退的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加用二氢麦角隐亭A 4 mL,bid,连续服用8周。在加药前、后进行十大症状的Webster评分对比和常规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Webster评分显示10例(27.8%)有中度疗效,15例(41.7%)有轻度疗效,十大症状的各项评分比较,在加药前、后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6例有“开关”现象的患者,加药后4 例明显改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复方多巴治疗已有药效减退的帕金森病患者,加用二氢麦角隐亭A是安全、有效的。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银杏黄酮苷治疗血管性痴呆43例
李德香;张冬梅;刘举祥;李德东
2004, 23(2): 91-009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银杏黄酮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43例,给予银杏黄酮苷7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300 mL,静脉滴注,qd,15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银杏黄酮苷80 mg,tid,连用75 d。对照组43例,给予吡拉西坦注射液0.8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300 mL,静脉滴注,qd,15 d为1个疗程,然后口服吡拉西坦0.8 g,tid,连服75 d。3个月后两组再重复静脉用药(同剂量,同疗程),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3和6个月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社会功能活动量表(FAQ)评分治疗6个月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黄酮苷能持续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及社会功能,能延缓痴呆的发展,无明显不良反应。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纳络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46例
田洪武;苏玉红
2004, 23(2): 93-00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脑血管病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因脑血管病导致意识障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用丹参、黄芪注射液各20 mL,甘露醇、能量合剂、多肽等,出血性脑血管病不用丹参、黄芪,其余治疗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纳络酮0.8~1.2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疗程7~10 d。结果:对照组GPCS评分增加缓慢,而治疗组1 d以后明显上升,3 d评分最高,4~5 d平稳,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或P<0.05),7 d以后两组评分基本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疗效显著,临床可广泛应用。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60例
李步峰;李国庆
2004, 23(2): 94-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抗菌药物双向个体化与老年用药
丁玉峰;查仲玲
2004, 23(2): 95-00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抗菌药物双向个体化是以感染患者个体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反应浓度(DRC)或最低抑菌浓度(MIC)作药效学基础,同时以患者个体体内药物浓度来推算药动学参数,实现抗菌药物和病原菌之间的体外药效学与抗菌药物和患者的体内药动学的结合,是抗菌药物个体化用药方案设计的理想方法之一。概述抗菌药物双向个体化的概念、特点及在老年严重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介绍用双向个体化法设计老龄感染患者用药方案及应注意的问题。
Select
老年病用药专栏
前列地尔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
张学平;苏玉永
2004, 23(2): 97-009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前列地尔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脑梗死、非瓣膜病心力衰竭和老年退行性心瓣膜并心功能不全、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老年急性胰腺炎以及老年人糖尿病足等老年疾病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
药物与临床
Select
药物与临床
泛昔洛韦合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
黄加权;田德英;黄元成;陈焰
2004, 23(2): 99-00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单用泛昔洛韦和泛昔洛韦联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泛昔洛韦500 mg,po,tid,疗程4个月;治疗组在口服泛昔洛韦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300万U,im,qod,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恢复和HBV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HBeAg阴转率53.3%,与治疗组7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泛昔洛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副作用少,联合用药可提高HBeAg阴转率。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盐酸哌替啶致心动过速1例
杨玉琼;王琼
2004, 23(2): 100-0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哌替啶,盐酸;心动过速;不良反应
药物与临床
Select
药物与临床
甲钴胺不同方式给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对比
方子正;金惠玲;沈更新;成金罗
2004, 23(2): 101-01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甲钴胺不同方式给药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1例,给予甲钴胺500 μg,im,qd;B组35例,给予甲钴胺500 μg,im,qod。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患者主观症状改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增快,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甲钴胺隔天给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可靠,使用方便
。
Select
药物与临床
两种预防新生儿眼炎的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比较
王炳和;高卫胜
2004, 23(2): 102-01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并比较预防新生儿眼炎的硝酸银滴眼液、聚维酮碘滴眼液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硝酸银滴眼液对致新生儿眼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的MIC50分别为4,8 μg·mL1,MBC90分别为8,32 μg·mL1;聚维酮碘滴眼液对该两菌的MIC50分别为64,128 μg·mL1,MBC90均为256 μg·mL1。结论:硝酸银滴眼液和聚维酮碘滴眼液对新生儿眼炎常见致病菌都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但硝酸银滴眼液更适用于对新生儿眼炎预防。
Select
药物与临床
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姜赤秋
2004, 23(2): 104-01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吸氧、限制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降颅压、镇静止惊、预防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54例,在相同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FDP 250 mg·kg1·d1,静脉滴注,qd,连用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48例(88.9%),显效36例(66.7%);对照组总有效31例(73.8%),显效17例(4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FDP能促进受损脑细胞早日康复,显著改善HIE患儿临床症状,缩短HIE疗程。
Select
药物与临床
蓖麻果中毒23例分析
时朝英
2004, 23(2): 105-0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蓖麻果中毒对人体的危害。方法: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是静脉滴注美蓝10~20 mg·kg1·次1,然后静脉滴注25%~50%硫代硫酸钠50 mL,另一条是静脉注射苯巴比妥类及抢救药品。结果:全部患者1~2 h控制惊厥,住院天数5~8 d。结论:为预防蓖麻果中毒的病情发展,必须立即彻底洗胃,阻止毒物吸收,并进行综合抢救治疗。
Select
药物与临床
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4例
柯忠汉
2004, 23(2): 106-01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纳络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纳络酮0.4 mg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qd,疗程5~7 d。均于出生后12~14 d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7%,住院天数(9.9±4.06) d,死亡1例,NBNA评分平均(37.21±1.11)分;对照组有效率63.6%,住院天数(14.6±1.24) d,死亡4例,NBNA评分(32.65±3.42)分。结论:纳络酮佐治HIE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Select
药物与临床
胸膜腔内注射金葡液治疗肺癌并发胸腔积液
任少华;鲍行豪
2004, 23(2): 107-01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金葡液(NGF)胸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2例,行常规胸膜腔穿刺术并尽量抽尽胸腔积液后注入NGF 2 500 U,每周2次,直至胸腔积液消失或不能抽出为止。结果:完全有效(CR)9例,部分缓解(PR)1例。随访3~25个月,平均10.3个月,其中1例无肿瘤细胞生存达25个月。死亡11例,其中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与治疗前比较,胸膜腔内注射NGF后普遍出现周围血液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增高,胸腔积液中淋巴细胞计数升高显著。治疗过程中,除了发热外,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胸膜腔内注射NG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使用安全简便。
Select
药物与临床
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治疗恶性胸腔积液50例
唐亮;郑健;黄捷晖;欧勤芳
2004, 23(2): 108-01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NRWS)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经胸腔闭式引流排净胸腔积液后,在胸腔内注射NRWS 600 μg,1周2次,共2或3次。结果:50例中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18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胸腔内注射NRWS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良好疗效。
Select
药物与临床
鼻咽清毒颗粒加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
孔巧
2004, 23(2): 109-01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鼻咽清毒颗粒联合氦氖激光咽部照射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疗效。方法:201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1例,给予鼻咽清毒颗粒20 g,po,bid,同时采用氦氖激光咽部照射;对照组60例,用阿莫西林胶囊0.5 g,qid,po,两组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6%和81.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鼻咽清毒颗粒联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Select
药物与临床
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98例
孔庆云;丁宜
2004, 23(2): 110-0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每晚睡前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均匀地涂在皮损处,qd。对照组56例,每晚睡前外用5%水硫洗剂涂皮损处1次,白天外用5%硫磺乳膏涂皮损处1次。均3个月为1个疗程。每隔1~2周复诊1次,记录皮疹变化及局部刺激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6%,对照组总有效率5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治疗组中7例有暂时性红斑,干燥,脱屑等全身反应。结论: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使用方便,疗效明显。
Select
药物与临床
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葛勤;田华;刘同华
2004, 23(2): 111-0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全面查阅、分析近年来有关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临床应用、药理研究、制剂发展方面的文献,概述中药治疗ICVD进展及发展前景,指出中药治疗ICVD,应根据中医辩证论治原则,不同症候及病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组方和制剂,临床以联合用药为主。
药物制剂
Select
药物制剂
复方止痒涂膜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虞绍铸;张霞玲
2004, 23(2): 113-01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制备复方止痒涂膜剂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微量毛细管吸取丹皮酚标准品溶液1.0,2.0,3.0,4.0,5.0 μL点于同一高效硅胶HGF254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10∶1∶0.1)上行展开后,进行扫描测定。用复方止痒涂膜剂外涂治疗皮炎、湿疹,并以复方鞣酸涂膜剂作对照。结果:回归方程Y=4 826.18X-798.46,范围0~1.56 μg,r=0.999 6,复方止痒涂膜剂对皮炎和湿疹的有效率分别为95.0%,96.0%,优于复方鞣酸涂膜剂对皮炎和湿疹的有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复方止痒涂膜剂组方合理,对皮炎和湿疹的疗效肯定。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别嘌醇致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蒋玉;承璐雅;李慎秋
2004, 23(2): 115-0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制剂
Select
药物制剂
可生物降解材料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
宋文军;霍静;孙涛
2004, 23(2): 116-01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应用较多的7类可生物降解材料(包括聚酯、聚酰胺、聚酸酐、聚磷酸酯、聚原酸酯、聚膦腈及聚丁酸酯)在释药特性、制备方法、靶向性以及毒性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综述了目前合成可生物降解材料在药物控释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鱼腥草注射液致变态反应1例
孙松枝
2004, 23(2): 117-01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品质量控制
Select
药品质量控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破伤风合剂中大黄素含量
王虎;郑菁;陈华庭;宗海燕
2004, 23(2): 118-01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破伤风合剂中大黄素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用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大黄素,以甲醇0.1%的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19 5~0.175 5 μg,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97.3%,RSD=3.29%(n=5)。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适合于破伤风合剂的质量控制。
Select
药品质量控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生化冲剂中阿魏酸含量
郭利民;李宪为;汤丽英;任志强
2004, 23(2): 120-0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新生化冲剂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以ODSC18色谱柱分离,以水(水中含1.0%冰醋酸)∶乙腈∶甲醇=70∶0.6∶3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结果:线性范围5.4~86.4 μg·mL1,r=0.998 7,测得平均回收率99.7%,RSD=0.49%。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快速、灵敏,可作为新生化冲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Select
药品质量控制
头孢地尼原料无菌检查法的研究
张新妹;刘元瑞;胡昌勤;牛玉娟
2004, 23(2): 121-01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原料无菌检查的方法。方法:选用不同溶剂、稀释剂及冲洗量,用薄膜过滤法对头孢地尼原料进行无菌检查。结果:以pH 7.0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和冲洗剂,冲洗量为500 mL的方法可获满意结果。结论:该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作为头孢地尼原料无菌检查的方法。
用药指南
Select
用药指南
136例癫患儿联合用药分析
王锦秋;丰艳梅;刘艳飞;侯晓莉;王春梅
2004, 23(2): 123-01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临床癫患儿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136例联合用药的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其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药合用时有55.1%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5.6%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药合用时有61.1%未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8.9%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结论:抗癫药物的联合应用须慎重。
药物不良反应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诱发的精神症状
李开俊
2004, 23(2): 124-01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药和强效药物的应用日益增多,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精神失常也不断增加,通过查阅近2 a的有关文献,将引起精神失常的药物分为抗菌药物、抗心律失常药、H2受体阻滞药和其他类,并简要描述引发精神失常的过程。药物引起精神失常与个体素质有关;引起精神失常的药物多数易透过血脑屏障,给药后体内蓄积量、血药浓度、个体差异等都与精神失常的发作有关。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非诺贝特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王晨;艾冬云
2004, 23(2): 126-0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药物不良反应
吲哚美辛栓致结肠直肠应激性溃疡1例
谭群英
2004, 23(2): 126-0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药事管理
Select
药事管理
“军字一号”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展望
黄帮华;刘建辉;谭斌
2004, 23(2): 127-0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药事管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与对策
何朱水
2004, 23(2): 128-01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药事管理
医院医疗体制改革前后用药分析
叶丽平
2004, 23(2): 129-01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药事管理
医院药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罗立勤;焦曙光
2004, 23(2): 130-01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者投稿查稿
编委和专家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E-mail Alert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