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特约稿
  • 特约稿
    李慎秋;曾招林
    2008, 27(12): 1427-14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近10 a国内外重症药疹有关文献。结果显示,重症药疹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多样。对于重症药疹及早诊断,早期使用足量糖皮质激素,加强支持疗法,防止和控制并发症是稳定病情、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滴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等治疗重症药疹,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治疗重症药疹的新的有效方法。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张介眉;郝建军;时昭红;常青;邴飞虹
    2008, 27(12): 1431-14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华夏小葱制剂对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华夏小葱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复方蛋氨酸胆碱(东宝肝泰片)组,每组10只。用高脂饮食、乙醇溶液并结合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的方法建立脂肪肝模型。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值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华夏小葱低、中、高剂量组及复方蛋氨酸胆碱组TC、TG、NO、NOS、VEGFmRNA、ICAM1值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华夏小葱制剂对脂肪肝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脂、减少活性氮及细胞因子对机体的损伤有关。
  • 药物研究
    贺卫和;曾嵘;王志琪;王宏宝
    2008, 27(12): 1435-14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痛风颗粒对急性发作期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痛风颗粒治疗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并设有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受试关节周径、关节腔组织和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用药后,模型大鼠受试关节周径明显缩小,肿胀率下降(P<0.05,P<0.01),关节周围组织和血浆PGE2含量及关节腔积液中白细胞数量下降(P<0.05,P<0.01)。结论痛风颗粒可以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白细胞向炎症局部的聚集和炎症递质PGE2的分泌。
  • 药物研究
    郑辉;王盟;朱玉云;王德才;高允生
    2008, 27(12): 1438-1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旱莲草水提物对S180 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将小鼠S180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0.9%氯化钠溶液组,环磷酰胺0.02 g•kg1组和旱莲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 (10.00,15.00,20.00 g•kg1)组。旱莲草水提物各剂量组灌胃给予旱莲草水提物,qd,连续10 d;环磷酰胺组与0.9%氯化钠溶液组腹腔注射(ip)给药,qod。观察小鼠肿瘤生长情况、体重及免疫器官变化。结果旱莲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抑瘤率分别为42.94%(P<0.01),55.91%(P<0.01)和52.06%(P<0.01);旱莲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胸腺指数均高于0.9%氯化钠溶液组和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旱莲草水提物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对小鼠的免疫系统有增强作用。
  • 药物研究
    胡嫚丽;吴汉妮
    2008, 27(12): 1443-14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和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特异性标志物硝基酪氨酸(NT)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糖尿病褪黑素处理组(DM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周后比较各组体重、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肾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中NT的表达。结果和DN组比较,DM组大鼠血胆固醇、三酰甘油及肾脏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升高(P<0.05),NT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褪黑素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抗氧化能力和降低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药物研究
    俞进;赖瑛
    2008, 27(12): 1446-14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α甘草酸是否导致药物遗传差异豚鼠产生低血钾症。方法体外实验,提取花、白两种豚鼠肾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研究加入α甘草酸、β甘草酸等抑制药后,酶对底物转化率的差异;体内实验,白色豚鼠腹腔注射α甘草酸15 d后,测定豚鼠肾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活性和血清K+浓度。结果 加入α甘草酸、β甘草酸等抑制药后,白色豚鼠的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对底物皮质醇的转化率明显低于花鼠(P<0.05); 体内实验,白色豚鼠腹腔注射α甘草酸,导致豚鼠肾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活性下降和血清K+浓度降低,但150 mg•kg1剂量组未致白色豚鼠产生低血钾症。结论花、白两种豚鼠之间存在药物遗传差异;常规剂量的α甘草酸不会导致白色豚鼠产生低血钾症。
  • 药物研究
    周曙华;肖仲祥;邱相君;胡国新
    2008, 27(12): 1448-14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马来酸依那普利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pH=3.0):水=27:20:53(V/V/V),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0~5 min 286 nm,~8 min 210 nm,~10 min 286 nm; 10例健康志愿者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用DAS 2.0程序处理。结果马来酸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在5~400 μg•L1内,与其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该法测得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Cmax为 (283.03±37.50) μg•L1,tmax为 (0.83±0.12) h, t1/2为 (1.56±0.32) h,AUC0t为 (711.51±91.18) μg•h•L1, AUC0∞为 (742.68±98.06) μg•h•L1。结论该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和准确,适合依那普利的药动学研究。
  • 药物研究
    李华荣;彭家清;钱宏波
    2008, 27(12): 1451-14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肾灵Ⅱ号片对腺嘌呤诱导慢性肾衰竭(CRF)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腺嘌呤诱发肾衰竭模型,再用肾灵Ⅱ号片灌胃治疗30 d,以海昆肾喜胶囊作阳性对照药。观察肾功能、电解质及肾组织学的变化。结果肾灵Ⅱ号片可改善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减轻模型大鼠肾组织的损害。结论肾灵Ⅱ号片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并抑制慢性肾衰竭的发展。
  • 药物研究
    罗瑛;高秋芳
    2008, 27(12): 1453-14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银杏磷脂胶囊与银杏叶胶囊的主要药效学。方法取豚鼠60只,随机分为6组,银杏叶胶囊组,银杏磷脂胶囊低、高剂量组,大豆卵磷脂组,混合物组,淀粉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以MS302生理药理多用仪监测心功能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银杏磷脂胶囊两个剂量组CK、LDH含量较淀粉模型组明显降低;银杏磷脂剂量依赖性地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且银杏磷脂高剂量组明显优于等剂量(总黄酮醇苷)银杏叶胶囊组和混合物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和银杏磷脂复合物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保护酶的活性,且银杏磷脂复合物该作用明显强于等剂量(总黄酮醇苷)的EGb与混合物。
  • 皮肤病性病用药专栏
  • 皮肤病性病用药专栏
    冯幼平
    2008, 27(12): 1455-145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粉防己碱(tetrandrine, Tet)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MEK/ERK、MK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3H]TdR掺入率测定不同浓度Tet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试剂盒测定ERK活性;Westernblot测定pMEK1/2、pERK1/2及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表达。结果MTT实验、[3H]TdR掺入率均显示Tet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同时Tet明显抑制ERK活性,Westernblot显示Tet明显抑制pMEK1/2及pERK1/2表达,同时提高MKP1表达。结论粉防己碱明显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机制与下调ERK活性,抑制MEK/ERK通路及上调MKP1表达有关。
  • 皮肤病性病用药专栏
    王刚;常明泉;段得鉴;郝新才;程晓莉;
    2008, 27(12): 1458-14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派莎”防晒乳膏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KC)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派莎”防晒乳膏对HKC进行预处理24 h,采用不同强度的UVB 照射体外培养的HKC,24 h 后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8)浓度,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量。结果经UVB照射后,细胞损伤程度与UVB照射剂量有关,“派莎”防晒乳膏可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减少细胞因子TNFα的分泌。UVB 照射可使HKC 分泌IL8 增加,“派莎”防晒乳膏组IL8 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VB对HKC有损伤作用,且与照射强度相关,“派莎”防晒乳膏对HKC具有光保护作用。抑制TNFα和IL8的释放,提高UVB照射后HKC的生存率,可能是其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皮肤病性病用药专栏
    贺建荣;王庆伟;刘雪英;张琰;戚志华
    2008, 27(12): 1461-14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考察祛痘新肤乳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棉球肉芽肿模型观察祛痘新肤乳的抗炎作用。结果局部外用祛痘新肤乳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胀及大鼠棉球肉芽肿。结论祛痘新肤乳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 皮肤病性病用药专栏
    李军
    2008, 27(12): 1463-14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123例玫瑰糠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75 mg,po,tid; 同时联合消银颗粒3.5 g, po,tid;对照组58例,给予复方甘草酸苷75 mg,po,tid,两组均外用醋酸曲安奈德尿素乳膏,bid。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7%(P<O.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消银颗粒治疗玫瑰糠疹疗效确切,疗程短,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曾尟枚;向光大
    2008, 27(12): 1465-14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10例,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20例。所有对象均行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其中,2型DM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均分别于OGTT 0,60,120 min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在OGTT 试验中,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0,60,12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0 min相比,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6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120 min又明显回升(P<0.05)。与单纯OGTT组比较,OGTT + 维生素C组60,12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增高(P<0.01)。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在基础状态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Lp(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1)。在OGTT中,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示延长或反复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防治作用。
  • 药物与临床
    姚丽霞
    2008, 27(12): 1468-14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国产奥曲肽和进口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疗效。方法肝硬化EGVB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国产奥曲肽0.1 mg 静脉注射,之后以25 μg•h-1持续静脉泵入5 d;对照组给予进口奥曲肽0.1 mg 静脉注射,之后以25 μg•h-1持续静脉泵入5 d。结果治疗组72 h止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分别为83.33%,(12.0±2.3) h,25.00%,8.33%,对照组分别为87.5%,(12.0±7.6) h,29.17%,4.17% 。结论国产奥曲肽和进口奥曲肽治疗肝硬化EGVB患者疗效相似。
  • 药物与临床
    胡先保;叶子
    2008, 27(12): 1470-14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对急性胆囊炎患者凝血状态和炎性反应调控的影响。方法急性胆囊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治疗组于手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平均200 kU;对照组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两组输完后即行全身麻醉,术中以复方乳酸钠溶液持续输注,未输注其他胶体或血液制品。结果两组患者各指标在整个手术过程呈现进行性上升的趋势,其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切皮后2 h比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C反应蛋白(CRP)在术后24 h比麻醉前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各参数在术后24 h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开始时,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黏附率明显低于扩容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输注羟乙基淀粉溶液能够有效地减轻手术和麻醉导致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不仅保持有效血压使血管快速充盈,血液流动加快,同时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
  • 药物与临床
    宋成文;谢守珍;陈枝岚;连俊红
    2008, 27(12): 1473-14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子前期的疗效。方法对孕16~18周中期妊娠妇女进行筛查,选出60例具有血管紧张肽原(AGT)基因多态的孕妇,按照所具基因型(MM、MT、TT)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1),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0.4g•d1,观察孕晚期子前期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子前期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子前期的发生率(36.67%,P<0.01)。基因型TT治疗组的孕妇子前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MM 、MT型的治疗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宫内发育迟缓、产后出血、胎盘早剥、早产的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与MM 、MT型子前期发病危险升高。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AGT基因TT型高危孕妇子前期的发生,而对围产期母儿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 药物与临床
    李亚;周琴;王世宣
    2008, 27(12): 1475-14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莫昔沙星与甲硝唑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准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8例临床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7例,对照组111例,分别于术前口服莫昔沙星和甲硝唑行肠道清洁准备,针对两组患者口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对药物的接受程度、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口服莫昔沙星方法简便,药物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接受程度较高,两组患者手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肠道真菌感染率以及伤口愈合情况则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莫昔沙星应用于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其临床效果与常用药物甲硝唑相当,且服药相对简便,不良反应较轻,可作为妇科手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应用抗菌药的选择之一。
  • 药物与临床
    付国权;蒋代文;张文涛
    2008, 27(12): 1477-14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治疗直肠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直肠癌肺转移患者3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治疗组19例,采用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分别观察两组有效率及1.5 a生存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31.6%,25.0%(P>0.05);1.5 a生存率分别为36.8%,18.8%(P<0.05)。 结论伊立替康治疗直肠癌肺转移的有效率与奥沙利铂相近,但1.5 a生存率优于奥沙利铂。
  • 药物与临床
    闫小纺;邱怀明;宋华志
    2008, 27(12): 1478-14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癌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 。方法肝癌围介入治疗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0例,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静脉给予奥曲肽,剂量<1.5 mg•d-1,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100 U+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观察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6.7%,66.7%(P<0.05 )。 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癌并发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李建芳
    2008, 27(12): 1479-148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胸腺素20 mg•d 1,qd,im,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每次2粒,tid,po;对照组36例,给予胸腺素20 mg•d 1,qd,im。观察临床症状,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M、A和肝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肝硬化症状明显改善,血清IgG和 IgA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γ球蛋白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素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能减少肠腔内有害菌滋生,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储备功能,阻断肠道抗原进入体循环,减少抗体产生。
  • 药物与临床
    刘忠志;闫平建;刘建光
    2008, 27(12): 1481-14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搏动指数(PI)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各动脉的Vm及PI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春西汀能显著改善脑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症状,对脑动脉硬化症有很好的疗效。
  • 药物与临床
    吴伦;叶孟;倪曙民;王少敏;吴骁
    2008, 27(12): 1482-14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素α1对支气管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癌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胸腺素α1 1.6 mg,每周3次,皮下注射;对照组仅化疗。两组化疗方案相同,在化疗前及第3次化疗前分别抽血检测CD+3、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治疗组CD+3、CD+4、CD+8和NK值均有所升高,其中CD+4升高明显(P<0.05);对照组CD+4、CD+4 /CD+8和NK均降低,CD+8升高,其中CD+3下降明显(P<0.05)。结论胸腺素α1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顾琳娜;顾昊
    2008, 27(12): 1484-148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肿瘤DNA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疫苗,因其能诱发有效而持久的免疫反应,因此在治疗恶性肿瘤中被广泛研究。DNA疫苗的抗肿瘤机制包括直接诱导特异抗肿瘤作用和间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目前已构建出多种肿瘤DNA疫苗,如根据胚胎抗原构建的DNA疫苗、独特型DNA疫苗及根据病毒相关抗原构建的DAN疫苗等。基因佐剂可将编码某些细胞因子及T、B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等的基因与目的基因克隆于同一载体或不同载体共同免疫动物,其表达的相应蛋白起到佐剂的作用,可大大增强T、B细胞的免疫应答水平。肿瘤DNA疫苗对人类肿瘤治疗与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药学进展
    胡芳;程建明;马海勇
    2008, 27(12): 1486-14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药物防治肝纤维化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随着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研究的深入,近几年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具有防治肝纤维化功能的中药提取物有粉防己碱、甘草酸苷、苦参碱、苦参素、大黄素等;单味中药有丹参、冬虫夏草、黄芪等,中药复方有丹芪和肝冲剂、复方鳖甲软肝片等。虽然中医对肝纤维化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但中医中药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体现出巨大的优势,近几年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成果展示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 药学进展
    姚威;李忠忠
    2008, 27(12): 1489-149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涂膜剂的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总结。涂膜剂的主药成分以中药为多,西药研究较少,临床以治疗局部疾病为主,正在向治疗全身疾病发展。涂膜剂在医药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受重视。
  • 药学进展
    史小四;郭喆;叶林;强烈应;余磊
    2008, 27(12): 1491-14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传统非甾体抗炎药对环氧化酶(COX)的选择性较差,不良反应明显,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一些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相继问世,应用于临床。该文主要综述了COX1特异性抑制药、COX非特异性抑制药、COX2倾向性抑制药、COX2特异性抑制药、选择性5LOX/COX2双重抑制药、COX3倾向性抑制药等6类非甾体抗炎药中的代表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徐传新;申献玲;王宗喜;胡燕;雷璐
    2008, 27(12): 1494-14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美洛昔康温敏性水凝胶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正交实验法筛选基质最佳处方,根据测得数据设计最佳处方,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美洛昔康的含量。结果正交设计优选的最佳处方为:泊洛沙姆P407:P188为15 g:15 g,7%氢氧化钠(NaOH)溶液20 mL,月桂氮酮4 mL,聚乙二醇400为8 g。美洛昔康在1.984~19.840 mg•L1 (r=0.999 6)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8.65%,相对标准差(RSD)2.40%。结论该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控。
  • 药物制剂
    陈润莉
    2008, 27(12): 1496-149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头孢噻吩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通过干扰实验观察头孢噻吩钠对细菌内毒素的抑制作用。结果选择标示灵敏度0.060 EU•mL1的鲎试剂,将样品稀释至浓度0.46 mg•mL1,可消除其对检查的干扰。结论头孢噻吩钠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薛继雄;金瓯;张雪萍;曾丹丹
    2008, 27(12): 1498-15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术后排气口服液中柚皮苷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术后排气口服液中的柚皮苷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 ODS2(4.6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1:79)。紫外检测波长283 nm。流速1 mL•min1。结果手术后排气口服液中含有柚皮苷,所含柚皮苷为6.19 mg•L1,回收率98.4%,RSD 0.72%。柚皮苷在10~80 μg•mL1范围内浓度与上述峰面积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结论该方法具有简便、直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术后排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谢华;贾正平;王荣;朱芳丽
    2008, 27(12): 1500-15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以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苯巴比妥片中苯巴比妥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7 cm×50 μm)作为分离通道;以含75 mmol•L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30 mmol•L1磷酸氢二钠(pH=8.0)的溶液为缓冲液;分离电压18 kV;分离温度30 ℃,紫外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苯巴比妥在8.75~200.0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7 9),平均回收率为98.47%,日内和日间RSD均<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进样量少,成本低,结果准确,可用于苯巴比妥片中主药的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尹雄章;黄泽中;田志勇;宋娅玲
    2008, 27(12): 1502-15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和完善生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组方中红参、麦冬和五味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含量在3.992~99.8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9%(n=6);RSD为1.75%(n=6)。 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生脉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实用。
  • 药品质量控制
    董玉亮
    2008, 27(12): 1505-15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应用转换曲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中磺胺甲唑及甲氧苄啶的含量。方法取复方磺胺甲唑片样品和对照品磺胺甲唑及甲氧苄啶分别按规定的方法制成供试品溶液,于波长210~220 nm范围内,间隔1 nm 分别记录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吸光度(A)值,计算各自吸光度的转换值,将两组吸光度转换值作线性回归,按转换曲线法计算样品溶液磺胺甲唑及甲氧苄啶的含量。 结果样品溶液吸光度转换值与对照品溶液吸光度转换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 6,样品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磺胺甲唑(97.60±0.37)%, 甲氧苄啶(98.7±0.28)%。结论转换曲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唑片中磺胺甲唑及甲氧苄啶的含量快速可行。
  • 药品质量控制
    陈瑾
    2008, 27(12): 1507-15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妇炎洁栓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甲醇0.1%磷酸(78:22);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40 ℃。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分别在1.015~8.120 μg•mL1和1.325~10.6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20%),大黄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1.3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程樱;易旋
    2008, 27(12): 1509-15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中胆红素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体外培育牛黄中的胆红素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及国家标准WS110001(HD0204)2002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中的甲硝唑含量测定的方法。结果胆红素、甲硝唑线性范围分别为2.29~6.87 (r=0.999 7,n=5),7.34~17.13 μg•mL1(r=0.999 9,n=5),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胆红素、甲硝唑平均回收率均较高,分别为98.42%(RSD=0.35%),99.42%(RSD=0.51%);溶液稳定性、方法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含量测定的方法。
  • 药品质量控制
    马力;徐楚鸿;黄煜;张玉良;张玉
    2008, 27(12): 1511-15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从金菊花中提取多糖成分,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提取的多糖为类白色疏松粉状固体,平均相对百分含量为86.59%,RSD为4.23%。结论水提醇沉法提取的多糖成分含量较高,硫酸苯酚法可用于金菊花中多糖成分的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李芳;张利;苏保全;李炜;孙秀梅;张兆旺
    2008, 27(12): 1512-151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桂枝茯苓方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物中肉桂酸、桂皮醛和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30:70:0.5),流速1.0 mL•min1,柱温25 ℃,检测波长274 nm。结果肉桂酸在0.010 21~0.102 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01%;桂皮醛在0.068 2~0.682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1%,RSD=0.95% ;丹皮酚在0.162~1.6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4%,RSD=0.85% (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枝茯苓方超临界CO2萃取物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周春菊;唐勇
    2008, 27(12): 1514-15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洁肤净洗液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苦参、黄柏、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苦参所含成分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苦参、黄柏、蛇床子;苦参碱进样量在0.761~6.08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为1.0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洁肤净洗液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尹晓飞;刘培;刘晋华;李冬梅;蔡大伟
    2008, 27(12): 1516-15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牛黄解毒滴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黄芩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古蔡法对雄黄中三氧化二砷进行限量检查。结果薄层层析可成功鉴别出大黄、甘草、人工牛黄;三氧化二砷限量符合标准;黄芩苷在0.2~1.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6%,RSD为0.75%。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能有效控制牛黄解毒滴丸的质量。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赵钢涛;王金萍;杨凡;边佳明;许景峰
    2008, 27(12): 1518-15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 目的用基因芯片检测的方法检测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基因,指导抗高血压药物的个性化给药方式,提高用药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高血压病史3~20 a,服用药物为: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拮抗药类(如洛沙坦、依贝沙坦、缬沙坦等);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ACEI,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抽取患者血液2 mL,用基因芯片对与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5个位点进行检测。野生型纯合子判读为“WW”,杂合子判读为“WM”,突变型纯合子判读为“MM”。结果5个抗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位点的“WW”“WM”“MM”所占比例分别为:CYP2C9位点(85%,15%,0%),β受体位点(15%,40%,45%),AT1位点(80%,20%,0%),CYP2D6位点(25%,20%,55%),ACEI位点(40%,40%,20%)。结论CYP2C9及AT1位点基因型分析用于给出AT1受体阻断药;CYP2D6及β受体位点基因型用于给出β受体阻断药;ACEI位点用于给出ACEI类药物的个体化给药方案和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该方法用于临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基因型检测,能够大大提高药物使用的有效率,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用药指南
    戈霓云;李菁
    2008, 27(12): 1521-15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从泌尿道致病菌的耐药性角度分析目前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中段尿培养分离出的380株致病菌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分离的380株致病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3.7%,革兰阳性球菌占26.3%。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检出205株,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共检出67株。结论针对泌尿道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合理选用抗菌药。
  • 用药指南
    焦志铁;张树倩
    2008, 27(12): 1523-15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血浆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柱为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 =3.2),比例为14:86;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实验数据用HW2000色谱工作站处理,以峰面积定量。结果去甲万古霉素在3.645 ~69.984 μg•mL1浓度范围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n=5),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3.645 μg•mL1(S/N≥3),日内、日间RSD均<1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 用药指南
    姜琼
    2008, 27(12): 1525-15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复方莪术油栓、咪康唑栓、参柏舒阴洗液等3种药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患者137例,随机分为3组,A组45例,B 、C 组各46例。A组给予复方莪术油栓, B组给予咪康唑栓,两组均每晚1粒,A组6 d为1个疗程,B组7 d为1个疗程; C组每次月经干净后第2天,用参柏舒阴洗液100 mL冲洗阴道,qd,7 d为1个疗程。3组均连用2个疗程后到门诊妇科复查。结果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91.3%,91.3%,80.0%; 治疗效果基本一致(P>0.05)时,治疗药物每加一个效果单位时,所增加的成本以B组最小。结论3种药物治疗方案中,使用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较为经济、合理。
  • 用药指南
    石焕阶
    2008, 27(12): 1527-15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用药指导 。方法采用当面询问及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结果在被调查的386例患者中,10.4%能遵守或基本遵守医务人员的指导用药;89.6%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未能坚持规范治疗 。结论医务人员及药学工作者应积极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根据影响患者不依从性的具体因素,加强对患者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用药指南
    李菁;郑映;鲍仕慧
    2008, 27(12): 1528-15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癫痫目前最常用、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对癫患者的药学服务包括不良反应防治、药物相互作用、治疗药物监测、减量停药原则、特殊人群的安全使用及对患者的用药教育等。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唐春燕;陈大建;陈薇
    2008, 27(12): 1531-15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所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998~2007年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国内文献源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大多在用药24 h之内发生。不良反应以轻微变态反应性皮疹为主,占42.55%,其次为固定型药疹。95.74%的患者可痊愈或好转,但仍有4.26%的患者死亡。结论应重视苯巴比妥致皮肤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李维;夏中元
    2008, 27(12): 1533-15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手术期间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致重度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征、救治和预防。方法分析8 000例患者麻醉期间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发生的5例重度变态反应者临床资料。结果该组病例重度过敏性休克发生率0.06%,且再次使用者为2.5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率低(20.00%),4例首发出现支气管痉挛同时血压骤降,均需使用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救治,循环稳定后才出现全身皮疹。所有病例均痊愈。结论麻醉期间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可能发生重度过敏性休克,尤其是再次使用者发生概率较高,其表现和救治有其特殊性。麻醉手术期间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应准备肾上腺素等药物和急救设备,加强应用监测,出现重度过敏性休克时应及时、有效处理。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黄正明
    2008, 27(12): 1536-15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临床药学在我国已开展40多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实践证明,医院开展临床药学为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开展临床药学面临着社会发展需要、临床药学的全球化趋势、国家政策支持等机遇,同时还面临着缺少专科临床药师、相关法律法规尚待完善、“重医轻药”现象等特殊问题的挑战。
  • 药事管理
    朱旭;肇丽梅;郭善彬;杜晓明;刘晓东;韩峰
    2008, 27(12): 1538-15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药师发现的不合理全静脉营养(TPN)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合理应用TPN中的作用。方法查阅5 913张TPN处方,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占总TPN处方的4.97%,主要表现在配伍、成分比例、适应证、用药时间等4个方面。结论临床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审核和总结,可以为临床正确使用TPN提供参考依据,在促进其合理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 药事管理
    鲍红荣
    2008, 27(12): 1540-15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临床药学的开展尽管有背景、有政策、有必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开展情况仍不理想。可以采取层层考核、层层落实、层层促进的方法,如做好临床药师的选拔和临床药学的准备工作,以切合实际的高起点起步;临床药师应广泛学习,尽力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以保证临床药学的顺利有效开展。
  • 药事管理
    陈红鸽;陈玉玲;施春花
    2008, 27(12): 1542-15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收集解放军第302医院2006年2~8月来自患者110份不满意信息,分析引起药患纠纷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改善药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取药等侯时间过长;药学服务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值;在就诊过程中其他环节的不愉快,导致在取药时发泄不满。应改善取药环境,做好药学服务。
  • 药事管理
    魏胜华;何益军;许恒峰;刘珂
    2008, 27(12): 1543-15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分析《处方管理办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处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有利于保护患者用药权益,促进合理用药。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处方管理办法》应在药剂科检查评比中占有主要分值,监督药剂科管理。
  • 药事管理
    徐敏;黄德华;冷骏峰
    2008, 27(12): 1545-15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对医药代表的本质、定位、使命、价值以及医药代表的三个维度:行为、内容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归纳,从而首创了医生良伴的三环理论。医药代表是以宣讲医药学为职业的人,其本质是进行知识营销的牵连商,为医生提供所宣讲药物的临床药学服务,与药品销售代表有本质的区别。医药代表的社会定位在于成为医生用药物治疗患者时的好伙伴,即医生良伴。论述了社会对医药代表的立法管理与教育以及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