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张京;刘雪英;刘琳娜;高磊;李维;王庆伟
    2009, 28(12): 1527-1529.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经兔皮肤的渗透动力学行为。方法使用Franz体外释药装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接收液中藁苯内酯的浓度,计算当归挥发油的经皮累积渗透量和速率常数。结果不同浓度当归挥发油皮肤渗透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当归挥发油具有良好的透皮性能。
  • 药物研究
    王建治;王长虹;周福波;崔新刚;李荣;米彦军
    2009, 28(12): 1530-1532.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姜黄对小鼠力竭游泳时间、血液和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其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其在运动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连续灌胃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姜黄30 d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结果姜黄能明显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时血清尿素氮水平,减少肝糖原的消耗量,降低运动后血乳酸的含量和增加乳酸脱氢酶活性。结论姜黄明显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加速疲劳消除。
  • 药物研究
    欧阳露;汪选斌;国宏莉;曹玫;熊先明
    2009, 28(12): 1533-1535.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浸膏对实验性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称质量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尔雌醇阳性对照组,补肾化瘀浸膏大、中、小剂量组,共6组,各8只,观察补肾化瘀浸膏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化瘀浸膏大、中剂量组大鼠骨密度显著增高(P<0.05),成骨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0.05),破骨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 形态学观察显示,补肾化瘀浸膏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小梁的宽度增大,间距变小,数量增多,排列较规则,结构整齐,骨髓腔变小。结论补肾化瘀浸膏对去势所致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开发价值。
  • 药物研究
    周丹;沈延春;王芳;陈琼霞;李艳;张磊
    2009, 28(12): 1535-1539.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探讨褪黑素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肾脏病理形态和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假手术组、5/6肾切除组、5/6肾切除+褪黑素(5 mg•kg1•d1)组,在280 d的观察期内分8个时间段对各组进行肾功能、尿蛋白排泄量、肾质量/体质量测定及残肾组织标本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褪黑素对残肾的肾功能和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5/6肾切除组7 d 即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显著升高,进入氮质血症期,280 d进入肾衰竭期,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和硬化,肾间质重度纤维化。褪黑素能够部分改善肾功能,显著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进入肾衰竭期;形态学上可以减轻系膜基质的增生、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结论5/6肾切除是研究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逐渐进展所致慢性肾衰竭的理想动物模型。褪黑素对残肾组织的功能和形态有保护作用。
  • 药物研究
    卢新建;张鉴;初建设;翟蕾
    2009, 28(12): 1540-1542.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和N乙酰基转移酶(NAT2)活性的影响,预测银杏叶片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以咖啡因作为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的探针药物,以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30例受试者服用银杏叶前后尿液内咖啡因5种主要代谢物的相对含量,采用代谢物的比值分别评价人肝脏药物代谢酶CYP1A2、NAT2活性的变化。结果受试者服药前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2.976±1.428,0.447±0.172;服用银杏叶片28 d后CYP1A2、NAT2平均活性分别为3.021±1.318,0.391±0.147;服药前后CYP1A2的活性差异无显著性,NAT2的活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叶片对人药物代谢酶CYP1A2活性无明显影响,但是对NAT2的活性有明显影响;银杏叶片可能不会影响其他经CYP1A2酶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但是可以影响与之合用经NAT2代谢的药物临床疗效。
  • 药物研究
    谭芳;彭彦;李瑞生;张力;龚培力
    2009, 28(12): 1543-1545.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盐酸特比萘芬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利洛司酮作内标,三氯甲烷为提取溶剂,色谱柱Acclaim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值3.9)(5:45:5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24 nm。结果血浆盐酸特比萘芬浓度在0.04~2.4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运算得回归方程为C=0.003 2Y+0.051 3,相关系数r=0.998 6 (n=7),最低检测浓度为0.04 mg•L1。方法回收率为99.2%~102.5%,日内RSD<12%,日间RSD<8%。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快速准确测定人血浆盐酸特比萘芬浓度。
  • 药物研究
    卜跃华;洪博;蔡心怡;赵春杰
    2009, 28(12): 1546-1548.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仪器测定的数据,确定阿立哌唑的结构。方法对阿立哌唑的红外、紫外、质谱、氢氢相关谱、碳谱、碳氢相关谱、碳氢远程相关谱予以解析,对所有的磁共振的碳、氢谱信号进行归属;通过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对样品进行差热和热重分析。结果精制品和对照品的熔点基本一致。结论根据谱学特征确证了阿立哌唑的结构,该方法为此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提供了客观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分析依据。
  • 药物研究
    曹高忠;楚生辉;刘敏
    2009, 28(12): 1549-15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通过对羊栖菜多糖提取物的小鼠灌胃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对其安全性作出初步评价。方法通过预实验,判断半数致死量(LD50),并据此测定LD50或最大耐受量(MTD)。结果MTD结果显示小鼠灌服羊栖菜多糖提取物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体质量60 kg人临床日用量的1440倍。结论羊栖菜多糖提取物急性毒性很小。
  • 药物研究
    雷琪;周溯;甘强
    2009, 28(12): 1551-15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紫杉醇微泡剂对人卵巢癌细胞COC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将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空白微泡剂+超声组、紫杉醇微泡剂组、单纯紫杉醇组、紫杉醇+超声组、紫杉醇微泡剂+超声组。观察各组处理后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形态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紫杉醇微泡剂+超声组COC1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24,48,72 h的抑制率分别为(43.60±2.64)%,(37.89±1.30)%,(28.95±2.89)%。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紫杉醇微泡剂+超声组的COC1细胞数量减少最显著(P<0.05),细胞折光度差,细胞固缩,出现许多细胞碎屑,PI/hoechst染色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最高,为(52.67±9.29)%(P<0.05)。结论超声能有效增强紫杉醇微泡剂对人卵巢癌细胞COC1的杀伤能力。
  • 肿瘤科用药专栏
  • 肿瘤科用药专栏
    赵维娟;黄通瑞;张梅
    2009, 28(12): 1554-1555.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探讨高三尖杉酯碱乳膏体外透皮吸收作用。方法采用小鼠体外皮肤作为渗透屏障,研究不同浓度氮酮对高三尖杉酯碱促渗作用的影响。结果氮酮可显著提高高三尖杉酯碱对皮肤的渗透作用,含2%和5%氮酮的乳膏渗透速率比空白乳膏分别增加了56.88%和89.51%。结论高三尖杉酯碱乳膏具有良好的皮肤渗透性,5%氮酮对其促渗效果最好。
  • 肿瘤科用药专栏
    刘洁;庄乾元;张维怡
    2009, 28(12): 1556-1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与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cyanidin extract, GSPE)联合应用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MMC和GSPE单独和联合应用时对人膀胱癌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应用ChouTalalay联合指数法定量分析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结果MMC、GSPE单独应用时,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中效浓度分别为15.422,195.865 μg•mL1。MMC与GSPE联合应用时,作用效果表现为在低浓度(0%<fa<37%)时呈协同作用(CI<1),高浓度(37%<fa<100%)时呈拮抗作用(CI>1),中效浓度为109.496 μg•mL1 (其中MMC 8.111 μg•mL1,GSPE 101.385 μg•mL1)。结论MMC和GSPE相互作用的效果在低浓度时呈协同作用,高浓度时呈拮抗作用。
  • 肿瘤科用药专栏
    吴跃;裘卫东
    2009, 28(12): 1558-1561.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对胃癌根治术后镇痛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胃癌根治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术毕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 40 mg或0.9%氯化钠注射液2 mL, 同时接上自控镇痛(PCA)泵,12 h后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或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分别于麻醉前(T0) 、术毕4 h(T1) 、8 h(T2) 、12 h(T3) 、24 h(T4)观察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皮质醇(Cor)和血糖(Glu)水平,及术后各时点疼痛强度(VAS评分)和患者自控镇痛按压有效次数。观察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结果共完成65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IL6水平T1~T4与T0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T1~T4时TNFα值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T2、T3、T4时血浆IL6 、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浆Cor和Glu水平镇痛前后差异有显著性,且T2、T3、T4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24 h内PCA有效按压次数减少(P<0.05),术后4,8,12,24 h VAS评分明显减少。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瑞昔布钠可较好地抑制过度应激反应,提高患者镇痛效果,并能减少PCA按压次数。
  • 肿瘤科用药专栏
    刘淼;陈红鸽;吴荣荣;魏振满
    2009, 28(12): 1562-15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一代多靶点抗肿瘤药物索拉非尼具有广泛的抗肿瘤作用,如对肾细胞癌、肝癌、胰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均有较好疗效。索拉非尼对晚期肝癌患者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对促进肝癌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综述了目前索拉非尼在治疗肝癌中的研究进展。
  • 肿瘤科用药专栏
    金海峰;王楼蕾;吕宾
    2009, 28(12): 1565-1568.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总结国内外对郁金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概述郁金及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对荷瘤动物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抗肿瘤中的作用。郁金及其提取物对肺癌、肝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和胃癌等多种细胞系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促进生长抑素(SS)的分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而实现的。郁金及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小,来源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
  • 肿瘤科用药专栏
    王晶华;吴兆华
    2009, 28(12): 1568-157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黄芩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醇和有机酸及其苷类化合物等。体内外药理实验显示,其抗肿瘤作用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2的活性抑制前列腺素(PGE2)的合成;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等。
  • 肿瘤科用药专栏
    蒋学斌;申献玲;肖峰
    2009, 28(12): 1571-1573.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08年抗肿瘤药的销售金额、药理分类和用药日均费用等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该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增长率高于用药总金额的增长率;植物药及其衍生物和抗肿瘤辅助药用药金额较高,多西他赛的销售金额连续两年位于首位;2007年多数抗肿瘤药的用药日均费用较上年有明显下降。结论该院抗肿瘤药用药金额将逐年增长,植物药及其衍生物、辅助治疗药及其他抗肿瘤药将是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祝戎飞;刘光辉;华清泉;梁建平;马俭;贺广湘;汪审清
    2009, 28(12): 1574-1577.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变应性鼻炎患者240例,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采用非索伪麻缓释胶囊,每次1粒,bid,po;或氯雷他定伪麻黄碱缓释片,每次1片,bid,po,连续用药7~14 d。疗程结束时以综合疗效改善百分率、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值来评估其临床疗效,以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等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共有224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治疗组(113例)及对照组(111例)的综合疗效改善百分率分别为92.92%和95.50%(P>0.05)。29例患者发生45例次不良反应(治疗组13例21例次,对照组16例24例次),主要表现为口干、头晕、嗜睡、乏力等。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非索伪麻缓释胶囊可有效控制变应性鼻炎症状,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药物与临床
    吕广秀;来文;晋晓艺
    2009, 28(12): 1577-1579.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轻度哮喘患儿血白三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39例轻度哮喘患儿分为治疗组131例,对照组108例。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1 mL,im,qod,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对照组每晚口服孟鲁司特5 mg。两组均以36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相同时间血白三烯的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5%,92.6%(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白三烯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可明显降低轻度哮喘患儿血白三烯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 药物与临床
    潘斌;万玲燕;吴月超;黄爱萍
    2009, 28(12): 1579-158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序贯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0例,分为3组,急性期治疗方法相同,症状控制后,A组67例继续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 qd,持续3个月;B组75例用带面罩贮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bid,每次1揿,连续3个月;C组78例不做任何干预。预防治疗期间每1~2周门诊随访1次,观察喘息、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指导;疗程结束后每1~3个月随访1次,持续2 a,观察喘息复发情况。结果A组和B组均能很好地控制哮喘的发生,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皮质激素序贯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有效防止喘息的反复及哮喘的发生,且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陈荣光;孙慧;冯海燕;李敬风;雷尚兵
    2009, 28(12): 1581-1582.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AD滴丸对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防治作用。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均在急性发作期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病情缓解后治疗组患儿给予维生素AD(每粒胶囊含维生素D 3 700 U,维生素A 2 000 U),每天1粒,po;对照组患儿均按GINA方案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两组均于90 d后随访。结果治疗组有效29 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8.4% ;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4.8%。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AD有助于预防婴幼儿支气管哮喘发作。
  • 药物与临床
    罗晓颖;张凤如;何汝敏;戚文航
    2009, 28(12): 1582-158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100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月靜脉滴注参附注射液10 d(qd,每次60 mL),疗程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心脏超声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以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oBNP)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凝血因子Ⅰ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心功能分级和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进一步缩小左心室舒张和收缩末期内径,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P<0.05),降低血浆N端proBNP、CRP、凝血因子Ⅰ和PAI1水平;治疗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能改善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这可能与参附的抗炎和抗凝作用有关。
  • 药物与临床
    黄爱明;谢林珠;秦素平
    2009, 28(12): 1585-1586.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降血脂疗效和对痴呆进展的影响。方法选择轻、中度AD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相同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 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第4、第12周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程度量表(CDR) 、 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分数等指标,以MMSE、CDR 、QOL 和ADL 为主要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成疗程和随访的患者分别为56,57例。治疗组TC、 TG、 LDLC、 HDLC、 MMSE、CDR 、ADL及QOL 分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氟伐他汀降血脂同时能延缓轻、中度AD的进展。
  • 药物与临床
    张林飞
    2009, 28(12): 1587-1588.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剂量6.25 mg,bid,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或达到50~75 mg•d1, po,治疗4~6周,观察静息心室率、平均动脉压(MAP)、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心胸比率等差异。 结果治疗组28例中,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23例,无效5例。对照组27例中,显效11例,有效6例,总有效17例,无效10例。结论小剂量美托洛尔辅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有效。
  • 药物与临床
    梁军;庞晓军;梁冬生;黄华山
    2009, 28(12): 1588-159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行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ASAⅠ或Ⅱ级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A 、B 、C 3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丙泊酚人工静脉注射,丙泊酚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观察各组麻醉前、麻醉后2 min及苏醒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率(R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各组结肠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等。结果麻醉后2 min及置结肠镜后2 min,B、C组SBP下降,C组DBP下降(P>0.05);3组患者RR下降(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SPO2均>95%。C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3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靶控输注可为结肠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快捷的麻醉。
  • 药物与临床
    罗建喜;曹锐;陈志刚
    2009, 28(12): 1590-1591.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局部麻醉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局部麻醉手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6例。所有患者术前未用药,入手术室后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0 mg和芬太尼0.05 mg;咪达唑仑3.0 mg和芬太尼0.05 mg;咪达唑仑3.0 mg和芬太尼0.10 mg;咪达唑仑3.50 mg和芬太尼0.10 mg;咪达唑仑4.0 mg和芬太尼0.10 mg。 均稀释为20 mL小剂量分次给药。记录给药前和给药后5,10,15,20,25,30 min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并发症,并采用改良Wilson镇静分级。结果各组MAP和HR较给药前均有所下降(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E组呼吸并发症发生例数最多(8例),D组呼吸并发症发生2例,低于A组发生例数。C组无一例呼吸并发症发生。结论咪达唑仑3.0 mg联合芬太尼0.10 mg稀释为20 mL小剂量分次给药,镇静和遗忘效果好,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呼吸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王庆霞;毛琪;肖旺频
    2009, 28(12): 1592-1593.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全麻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麻醉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0.01 mL•kg1,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静脉。麻醉诱导:治疗组经静脉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3 μg•kg1(60 s注射完毕,舒芬太尼诱导剂量0.2 μg•kg1),丙泊酚 1 mg•kg1,维库溴铵0.08 mg•kg1。对照组用药方法同上,仅将舒芬太尼更换为芬太尼3 μg•kg1。分别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t)、诱导后2 min(t0)、气管插管即刻(t1)、放置开口器(t2)、剥离扁桃体或腺样体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治疗组t0时MAP、HR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1),在其他各测定时点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t1时MAP、HR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较治疗组亦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 药物与临床
    邱钢林
    2009, 28(12): 1594-159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地奥司明片治疗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地奥司明片,每次3片,bid,po;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抗炎、止血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41.4%和25.9%(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68.5%(P<0.05)。结论地奥司明片治疗静脉曲张性混合痔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杜秋;狄留庆;单进军;李俊松;赵晓莉;毕肖林
    2009, 28(12): 1595-1597.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介绍药物肠代谢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代谢的研究进展。小肠在药物的首关代谢中日益受到重视,其研究的方法学也在不断改进,主要有体外法和在体法。体外法中重点介绍了肠微粒体法、完整组织系统法、Caco2细胞模型法及肠组织切片法,从肠道内的Ⅰ相、Ⅱ相代谢酶对中药的作用提出肠道代谢的重要性。
  • 药学进展
    黄绍萍;卢水华
    2009, 28(12): 1598-15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既往认为肺隐球菌病是一种少见病,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患者逐年增多,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肺隐球菌病在免疫力低下及免疫力正常的个体中报道均逐年增多,肺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该文从抗隐球菌治疗的药物、抗隐球菌治疗的方案选择、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疗法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肺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钟玲;郭小丽;臧志和
    2009, 28(12): 1600-160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芦丁渗透泵片的片芯处方组成。方法以体外释药行为和工艺成型的难易程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法对低分子促渗剂、高分子促渗剂、黏合剂、稀释剂、崩解剂、阻滞剂的种类与用量进行考察。结果确定了芦丁渗透泵片片芯处方中低分子促渗剂为蔗糖,稀释剂为药用淀粉,黏合剂为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润滑剂为硬脂酸镁;常用高分子促渗剂聚氧乙烯(PEO)及阻滞剂羟丙甲纤维素(HPMC)、阿拉伯胶均会严重阻滞芦丁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崩解剂微晶纤维素(MCC)对片芯高分子辅料黏性的改善效果不佳。结论单室单层型难溶性药物渗透泵片的常用片芯辅料种类不适合芦丁渗透泵片的制备,其片芯辅料还有待进一步的筛选和优化。
  • 药物制剂
    郑江萍;黄良永;董永成
    2009, 28(12): 1604-1606.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盐酸丁卡因眼用凝胶,对其质量进行考察。方法以卡波姆940为凝胶基质,用酸碱法制备盐酸丁卡因眼用凝胶,建立酸碱度、鉴别、黏度、渗透压、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及凝胶溶蚀量,观察对兔眼的刺激性。结果盐酸丁卡因眼用凝胶的pH值为6.8~7.8,黏度3.6~5.6 Pa•s ,渗透压摩尔浓度225~275 mOsmol•kg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丁卡因平均回收率99.47%,RSD=0.21%(n=9);丁卡因累积释放量和凝胶累积溶蚀量均显示为零级动力学特征,二者线性关系良好;对兔眼无刺激作用。结论该眼用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质量可靠,可用于临床。
  • 药物制剂
    崔纯莹;李曦萌;刘虎;崔国辉
    2009, 28(12): 1606-1609.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以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的海豹油为油相,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的阳离子脂肪乳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磁力搅拌、高压乳匀得粒径均一的样品,间隔不同时间取样,测定粒径、Zeta电位及pH值。结果TMS质量分数在0.10%~0.50%范围内,对脂肪乳的Zeta电位、粒径及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乳液的pH变化与乳液的Zeta电位和粒径变化相关。结论作为油相的脂肪不断水解释放脂肪酸,脂肪酸电离产生脂肪酸根(RCOO-)影响海豹油阳离子脂肪乳的物理稳定性。
  • 药物制剂
    李春雷;李鹏;朱雪松;朱瑜
    2009, 28(12): 1610-1611.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司帕沙星为主药配伍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制备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司帕沙星、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含量。结果所制备的复方滴眼液中,司帕沙星和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120和5~80 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1%(RSD=0.83%)和100.32%(RSD=1.33%)。结论复方司帕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
  •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霍仕霞;闫明
    2009, 28(12): 1612-161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半仿生法提取补骨脂中的微量元素,初步探讨半仿生法对微量元素溶出的影响。方法以铜(Cu)、锌(Zn)、锰(Mn)、铁(Fe)元素溶出率为指标,考察3次煎煮液pH值及总煎煮时间对Cu、Zn、Mn、Fe元素溶出的影响。结果第1次煎煮液pH值对Cu、Zn、Mn元素溶出影响较大;第3次煎煮液pH值对Fe元素溶出影响较大,总的煎煮时间对Cu元素的溶出有较大影响,但对其他3种元素影响较小;结论pH值的改变可影响补骨脂中微量元素的溶出。
  • 药品质量控制
    陈强;毛春芹;陆兔林;党小平
    2009, 28(12): 1615-1617.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产地通关藤药材中总皂苷及通关藤苷B的含量。 方法以通关藤苷B为对照品,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皂苷和通关藤苷B的含量,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方法学考察。结果广西、四川、湖北等地通关藤药材中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5.7%,5.3%,4.8%;通关藤苷B平均含量分别为0.22%,0.27%,0.20%。结论广西产通关藤药材中总皂苷含量较高,四川产通关藤药材中通关藤苷B的含量较高。
  • 药品质量控制
    朱雪松;黄雪靖;廖婧;郑芳
    2009, 28(12): 1618-162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中诺氟沙星、甲硝唑和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方法Kromasil C18 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25 mol•L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至pH至3.0)注射用水,梯度洗脱。结果诺氟沙星、甲硝唑和丙酸倍氯米松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5.0~150.0 μg•mL1(r=0.999 4), 15.1~151.0 μg•mL1(r=0.999 3)和2.6~ 26.0 μg•mL1(r=0.999 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 99.7%和99.5%;RSD分别为0.80%,0.78%和0.92%(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较高,适合复方诺氟沙星滴耳液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王占一
    2009, 28(12): 1621-1623.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万太丹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其处方中紫草、槐花、金银花、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测定4味中药材的特征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绿原酸含量在0.011 21~0.067 2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6%,RSD为1.6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专属性和重复性良好,可以作为万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 药品质量控制
    罗立骏;龚士学;张伟
    2009, 28(12): 1623-162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奈福泮片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Edipse XDB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0.01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取2.02 g庚烷磺酸钠,溶于纯化水约900 mL中,加入三乙胺2 mL,用稀磷酸溶液调节pH值为3.0,加纯化水至1 000 mL)乙腈(67:33)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5 nm。结果盐酸奈福泮浓度线性范围为10.95~65.70 μ 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 ,RSD=0.67%(n=9),最低检出限为19.6 ng,定量限为65.3 ng。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适用于快速测定盐酸奈福泮片的含量。
  • 药品质量控制
    李俊松;陈军
    2009, 28(12): 1625-1626.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用快速分离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采用ZOBAX SBC18柱(3.0 mm×50 mm,1.8 μm);流动相:A为乙腈,B为水,梯度洗脱0~12 min为18%A,~23 min为18%A→35%A,~26 min为35%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 ℃。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0~0.666,0.000~1.077 和0.000~1.181 μg,相关系数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3%,97.99%和99.56%;RSD分别为1.77%,1.48%和0.50%(n=6)。结论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适合于三七的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张国跃;乔蓉霞
    2009, 28(12): 1627-1628.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强力枇杷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薄荷脑、枇杷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罂粟壳中吗啡的含量。结果TLC法鉴别枇杷叶操作简便、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无干扰;吗啡对照品线性范围1.026~6.156 μg(r=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为3.60%。结论修订后的质量标准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强力枇杷露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宋兴发;尚强;高山
    2009, 28(12): 1629-163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红景天养生片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乙腈0.1%磷酸(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3 nm,流速1.0 mL•min1。结果红景天苷在0.106 4~1.596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4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红景天养生片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曾杰;王刚林
    2009, 28(12): 1630-1631.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比浊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效价含量。方法用比浊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含量,同时对比浊法、管碟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乙酰螺旋霉素在2.0~6.0 U•mL1范围内,浓度的对数与吸光度成良好线性关系,r=0.997 1,平均回收率99.9%, RSD=0.6%。结论比浊法与管碟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可作为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效价测定方法之一,且更简单、快速。
  • 药品质量控制
    余之焕;周全;王其中;曾贝贝;叶惠珍
    2009, 28(12): 1632-1633.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白芍中芍药苷和黄芩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样品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芍药苷在0.102~1.02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6),平均回收率98.92%(RSD1.02%,n=6);黄芩苷在0.166 ~1.66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6),平均回收率98.91%(RSD=1.18%,n=6)。结论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以用于四金通合剂的质量控制。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雷兵团;白秋江;吴叶红
    2009, 28(12): 1634-1636.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药列洛西普是由Regeneron制药公司生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8年2月27日批准上市,并将该药用于治疗成人及>12岁青少年罕见病周期性综合征(CAPS),商品名为Arcalyst。CAPS是一种遗传性炎症疾病,是与3种疾病相关的广泛性疾病:家族性寒冷型自身炎症综合征(FCAS)、淀粉样变性耳聋荨麻疹肢痛综合征(MWS,穆韦综合征)、新生儿期多系统炎症综合征(NOMID)。列洛西普阻断IL1β 信使,通过诱导受体与IL1β结合并阻止受体表面细胞的互相结合,同时还能结合IL1α和IL1,减少 IL1受体对抗物(IL1ra)的亲合力,能够改善CAPS患者的所有症状,持续应用效果更加显著。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刘东;向道春;张程亮
    2009, 28(12): 1637-1639.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结合武汉市24家医院抗消化性溃疡药的用药情况,分析抗消化性溃疡临床用药的现状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6~2008年武汉市24家医院抗消化性溃疡用药情况,以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6~2008年期间,武汉市H2受体拮抗药在消化性溃疡用药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质子泵抑制药继续呈缓增趋势。法莫替丁和奥美拉唑分别在两类药物中占领先地位。除此两大类外,其他用药的总体比例有上升趋势。结论H2受体拮抗药及质子泵抑制药仍是抗消化性溃疡应用广泛的重要药物。铝碳酸镁、甘草锌等药物的应用有上升趋势。
  • 用药指南
    王伟;邵小将
    2009, 28(12): 1640-1641.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16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出的17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敏感性最高的前3种药物是多粘菌素、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性有增加趋势的是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药物等。结论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建议联合用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应限制性使用,以减缓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 用药指南
    于琳;李鹏;陈富超;时晓亚
    2009, 28(12): 1641-1643.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国产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全面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维普资讯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5篇文献共计3 549例患者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国产帕珠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感染临床有效率OR合并值1.34(95%CI为1.02~1.77),Z=2.12,P<0.05,差异有显著性;细菌清除率OR合并值1.37(95%CI为1.03~1.83),Z=2.14,P<0.05,差异有显著性;痊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帕珠沙星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率与细菌清除率比左氧氟沙星高。
  • 用药指南
    王振军
    2009, 28(12): 1644-1646.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分析影响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各种因素,寻找提高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解决措施。哮喘患者的年龄、心理状态、疾病程度和经济状况等,以及医生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等均影响哮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不佳是哮喘症状复发、病情控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因素较多,持久地强化对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药师的药学监护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保证疗效,预防哮喘复发,提高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王亚华;祝永明;涂厉标
    2009, 28(12): 1647-1648.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数据库,对1978~2008年国内报道的茵栀黄注射液的394例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茵栀黄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55例(64.7%),过敏性休克80例(20.3%)[其中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39例(9.9%)],消化系统损害128例(32.5%),发热伴全身性损害96例(24.4%),神经系统损害36例(9.1%)。重度不良反应占19.4%,以过敏性休克最为常见。青少年(0~18岁)占30.3%,尤其是12个月内的婴儿占13.2%。结论应加强茵栀黄注射液的应用监测和再评价工作,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药物不良反应
    陈将;叶亚丽
    2009, 28(12): 1649-165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5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药源性低钾血症患者81例,对其用药剂量、临床表现、诱发时间、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清钾测定和心电图可作为诊断低钾血症的主要辅助依据,给予不同程度的补钾治疗后,81例均已痊愈。结论药源性低钾血症预后良好。应大力开展药师下临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药物不良反应
    刘俊
    2009, 28(12): 1650-1650.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5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黄敬群;杨娟;李晓静
    2009, 28(12): 1651-1652.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医院处方集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而制定的基本处方汇编,是医疗机构制定的处方规范和指南。目前,国内医院药品处方集的编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参考国外处方集制度发展,应用比较成熟国家的相关政策、经验和方法,编制了医院抗感染药物处方集并进行了初步应用。介绍编制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对在推行处方集制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药事管理
    王林海;汪选斌;刘英
    2009, 28(12): 1653-1654. https://doi.org/10.3870/yydb.2009.12.0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摘要]通过临床实践和开展临床工作的体会,探讨肿瘤专业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的方法。临床药师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临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