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杨丹莉;李淑慧;张海港;杨晓娇;郝丽云;蒋琳琳;李晓辉
    目的 研究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对肺动脉压的影响及其发病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n=7),模型组(n=11). 模型组通过一次性颈背部皮下注射MCT 50 mg.kg-1,22 d后,通过右心导管法,用Powerlab记录大鼠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收缩压(RVSP)的变化;称定右室游离壁(RV)质量和左室加室间隔(LV+SEP)质量,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称定肺质量,并计算其与体质量的相对质量指数(LI),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石蜡包埋左肺组织的肺小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抗原的表达及其肺血管内膜Ⅷ因子抗原的表达. 结果 50 mg•kg-1 MCT可显著升高PASP、PADP、MPAP、RVSP、RVHI和LI(P<0.01);MCT使肺小动脉α-SMA抗原过表达,肺小动脉重构;使肺血管内膜Ⅷ因子抗原低表达,肺毛细血管数目减少. 结论 50 mg•kg-1 MCT可以成功塑造肺动脉高压模型,其造模机制不仅与肺动脉的重构相关,而且还与肺毛细血管的数量明显减少相关.
  • 药物研究
    任秀华;曹磊;斯陆勤;裘军;李高
    目的 建立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含量测定方法,并对rCYP3A4体外孵育条件进行优化. 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其体外孵育条件进行优化,用线性Lineweaver-Burk 双倒数作图法研究rCYP3A4酶促动力学. 结果 1’-羟基咪达唑仑在18.20~1 82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体外优化的孵育条件为5 μmol•L-1咪达唑仑、10 pmol rCYP3A4、孵育10 min;rCYP3A4酶促动力学参数Km为0.96 μmol•L-1,Vmax为0.78 pmol•min-1. 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适用于rCYP3A4中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测定,rCYP3A4孵育条件优化及其酶促动力学研究为研究经 CYP3A4代谢的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他物质对CYP3A4酶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药物研究
    余建强;李玉香;赵承军;金少举;王峰;蒋袁絮
    目的 观察氧化槐定碱(oxysophoridine,OSR)对麻醉大鼠杏仁核脑区脑生物电(EEG)变化及其功率谱的影响 . 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电极置入大鼠杏仁核脑区,采用单极引导法及计算机辅助FFT技术记录并分析OSR对大鼠杏仁核脑区脑生物电变化的影响. 结果 每只大鼠侧脑室注射OSR 2.5,5.0,10.0 mg,大鼠杏仁核脑区出现以低幅慢波为主并伴有梭形睡眠波,总功率明显下降(P<0.01),主频率后移(P<0.05),α、β波占总频率比例升高(P<0.05). 结论 OSR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降低大鼠杏仁核电活动、改变频率分配有关.
  • 药物研究
    陈莎莎;刘希江;曹菲;肖兴鹏;田学愎;田玉科
    目的 观察颅内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对大鼠骨癌痛阈的影响,探讨骨癌痛的机制. 方法 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后,立体定位引导下在大鼠脑干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RVM)置管,通过von Frey filaments, Pin Prick test, Ambulatory pain三种方法检测骨癌痛大鼠在RVM内给予罗哌卡因后痛阈的改变. 结果 构建骨癌痛模型后,大鼠痛阈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 颅内微注射0.5%罗哌卡因后,骨癌痛大鼠的机械性痛觉超敏,机械性痛觉过敏,移动触诱发痛3种不同性质的疼痛痛阈均显著升高,痛觉行为显著改善. 结论 RVM区内注射局麻药罗哌卡因可以起到显著的镇痛效果,提示脑干RVM区在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 药物研究
    卜书红;张健;陆晓彤;王敏;刘艳
    目的 探讨癫痫患儿CYP3A的活性与服用卡马西平后的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 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尿液中氢化可的松(HC)与6β-羟基氢化可的松(6β-OHC)的含量,以6β-OHC/HC来评估CYP3A酶活性(CA).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儿童血清卡马西平浓度,进行CYP3A活性与卡马西平后血清浓度、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 CA常用对数(lgCA)与卡马西平血药浓度线性相关,r= 0.846. 不同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的CA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CYP3A活性可用于预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指导个体化给药.
  • 药物研究
    陈智理;骆高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及辛伐他汀对DC的影响. 方法 将32例AMI分为常规治疗组(R组)和常规治疗加辛伐他汀治疗组(R+S组)各16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取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D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 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ELISA法测定MLR上清液中的细胞因子;探讨CD86 表达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患者DC表面CD86 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经DC刺激的淋巴细胞分泌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ɑ)增多,抑炎细胞因子(IL-10)减少;用药前CD86 的表达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正相关;辛伐他汀抑制DC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血hs-CRP水平;且CD86 与hs-CRP水平正相关. 结论 AMI患者DC功能亢进,由此启动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AMI患者动脉斑块不稳定的因素之一;LDL-C可能是斑块不稳定的刺激因素;辛伐他汀抑制斑块炎症的机制之一是抑制DC.
  • 药物研究
    王宪英;杨劼;李雪靖
    目的 研究骨痹宁胶囊的抗炎、消肿、镇痛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研究骨痹宁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和对1%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来考察其抗炎、消肿作用;研究对小鼠热板法痛阈值的影响及对0.6%醋酸所致小鼠扭转次数的影响考察镇痛作用. 结果 骨痹宁胶囊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值;减少0.6%醋酸所致小鼠扭转反应次数. 结论 骨痹宁胶囊具有抗炎、消肿、镇痛作用,提示骨痹宁胶囊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 药物研究
    周璐;章文颖;文莉;王辉;李亚平;刘焱文
    目的 比较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 方法 采用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致痛实验观察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与原制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结果 高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37 g•mL-1)显著抑制2~7 h的足肿胀度(P<0.05);高剂量组方组(相当于生药0.37 g•mL-1)可显著抑制2 h的足肿胀度(P<0.05);低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18 g•mL-1)可显著抑制1 h的足肿胀度(P<0.05);低剂量组方组(相当于生药0.18 g•mL-1)显著抑制2 h的足肿胀度(P<0.05). 高剂量和低剂量药物组(相当于生药0.59,0.30 g•mL-1)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高剂量和低剂量组方组亦能显著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P<0.01). 高剂量药物组提高药后0.5~1.0 h小鼠痛阈(P<0.05);高剂量组方组显著提高药后0.5~1.5 h小鼠痛阈 (P<0.01);低剂量组方组显著提高药后0.5 h小鼠痛阈 (P<0.01). 结论 金玄痔科熏洗散有效部位组方具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与镇痛作用.
  • 药物研究
    石嫱;刘海涛;郝文耀;莘燕
    目的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内蒙古产丹参进行多态性分析. 方法 通过CTAB 法提取内蒙古产丹参干品DNA,用10个条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 结果 有2个随机引物扩增出了清晰的多态性图谱. 结论 该RAPD体系可用于评价内蒙古产丹参的质量.
  • 药物研究
    初阳;李丹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C/MS)测定人血清内源性激素睾酮含量的方法. 方法 血清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甲醇-0.1%甲酸(90:10)为流动相,卡马西平为内标,采用Phenomenex C18柱(50 mm×2 mm, 5 μm)分离. 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 结果 测定血清样品睾酮的线性范围为0.05~40.00 ng•mL-1,最低定量浓度为0.05 ng•mL-1,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小于4%和7%. 回收率为98.7%~101.4%. 结论 该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 结果 准确,适用于测定血清中内源性睾酮浓度.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卢水华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CD+4T淋巴细胞免疫被破坏,进而发生某些以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为特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 艾滋病的机会感染是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原本已寄生在人体的非致病性病原微生物造成疾病,或者对环境中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所造成的感染. 机会性感染是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需要及时识别、及时治疗,还应针对最易发生的机会感染做好积极的预防,降低机会感染造成的病死率. 该文对艾滋病常见的肺部机会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及肺真菌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周艳;揭盛华
    目前,全球新发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大多数新发感染病无特效药物治疗,使用普通抗感染药物虽然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但仍然不能降低某些疾病的病死率,不断探索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已迫在眉睫. 该文对新型流感病毒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西尼罗河病毒(WHV)感染、埃博拉出血热、新型病原性腹泻、朊毒体病、立克次体感染等的药物治疗进行全面综述.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黄绍萍;卢水华;卢洪洲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宁良;张兆勤;徐小林
    目的 评价二磷酸果糖对手足口病伴心肌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伤的患儿88例,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使用二磷酸果糖150 mg•kg-1•d-1,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周. 结果 治疗组治疗结束后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96.2%,对照组总有效率77.8%(P<0.05). 结论 二磷酸果糖能有效治疗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心肌损伤.
  • 感染性疾病用药专栏
    叶翩;揭盛华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是一类新发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蜱传立克次体疾病,由于该病易重症化并且进展迅速,为指导临床及时、有效的开展救治工作,减少危重和死亡病例,分别从抗感染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并发症治疗,支持治疗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方面介绍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治疗进展.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赵彬琳;乔化民
    患者,女,43岁. 因右下肢烧伤12 d、创面异味4 d,伤后在当地诊所行抗感染治疗,于2009年2月3日入我院治疗. 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药物、创面换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预防治疗. 2009年2月19日行左大腿取皮,右下肢行创面清创植皮术,麻醉后脉搏85次•min-1,呼吸20 次•min-1,左上肢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于麻醉20 min后静脉滴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青岛首和金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8052011). 静脉滴注约10 mL后患者出现烦躁,面颈部、胸部、四肢潮红,起红色皮疹,意识模糊,心率80次•min-1,呼吸23次•min-1,血压88/45 mmHg,四肢凉,皮肤发绀,血氧饱和度测不出. 立即停用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静脉注射麻黄素10 mg、地塞米松10 mg、盐酸去氧肾上腺素2 mg,并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行右颈内静脉置管输液.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双肺听诊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5 min后静脉注射呋塞米10 mg,静脉滴注20%甘露醇50 mL,而后给予间羟胺30 mg、丁尿胺0.25 mg,2 h后患者心率130次•min-1,桡动脉压120/70 mmHg,血氧饱和度100%. 手术结束2 h后患者麻醉清醒,心率110次•min-1,呼吸20次•min-1,桡动脉压110/65 mmHg,血氧饱和度100%,生命体征平稳,症状缓解. 术后继续给予药物抗感染、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脱水防止脑水肿等治疗.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李岩;马淑梅
    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 方法 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 结果 76例患者完成研究. 患者降压治疗后收缩压 、舒张压、 脉压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心率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 降压治疗1及6个月后baPWV测量值均较降压治疗前测量值降低(P<0.01). 降压治疗6个月后baPWV变化值与降压治疗1个月比较有进一步的下降(P<0.01). 结论 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具有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 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应用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
  • 药物与临床
    郭红雨;段永珂;洪岩;程冠昌;何瑞利;郑亚西;刘晓桥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短期影响. 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00例,分层随机分为4组,每组25例,每组各有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5例及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例. 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1与氯吡格雷75 mg,po,继以维持氯吡格雷75 mg•d-1的基础上,治疗Ⅰ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qd,po;治疗Ⅱ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qd,po;治疗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qd,po;对照组给予普伐他汀40 mg,qd,po. 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及给药3 d后(达到稳态)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140)含量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的变化. 结果 各组(包括UAP及STEMI)患者治疗后血浆GMP-140含量及MPA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各组间血浆GMP-140含量及MPAR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作用在短期内无明显影响,随着阿托伐他汀剂量的增加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功能的作用也无明显影响.
  • 药物与临床
    翟西菊
    目的 探讨多塞平在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化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将100例入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60例,常规化疗加口服多塞平,配合心理支持治疗;对照组40例,常规化疗配合心理支持治疗. 在治疗前和2,4,6周期化疗后,患者分别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根据量表评分的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主要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2,4,6周期化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85.0%,80.0%;对照组分别为65.0%,40.0%,36.0%.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2,4,6周期化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均P<0.01). 治疗组2,4,6周期间化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照组2,4周期化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6周期化疗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但4,6周期化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在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多塞平配合心理支持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药物与临床
    肖飏;颜洪亮;赖江;陈婷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出血、坠胀的治疗效果. 方法 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治疗组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加压揉按;对照组术后口服维生素C,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加压揉按. 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7 d疼痛、便血、水肿、坠胀均有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95.0%,93.3%,93.3%,86.7%,对照组分别为81.7%,80.0%,68.3%,7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地奥司明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显著,可作为术后常规治疗方法 之一.
  • 药物与临床
    甘建光;田国强;高天来
    目的 比较文拉法辛缓释剂和氯米帕明片对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认知功能影响. 方法 7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 文拉法辛组36例,用文拉法辛缓释片75~300 mg•d-1;氯米帕明组34例,用氯米帕明片100~225 mg•d-1,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持续性操作试验(CPT)在治疗前后进行测定,并以普通人群39例作为对照组. 结果 文拉法辛组和氯米帕明组病例在治疗前CPT成绩显著较对照组差. 经过6 周治疗,文拉法辛组和氯米帕明组患者HAMD降分率相似,但CPT成绩差异有显著性,在有效病例中,文拉法辛组的CPT成绩接近于对照组,而氯米帕明组与对照组仍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剂较氯米帕明能更好地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 药物与临床
    曹天高;厉景南;施云珍;李朝霞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将12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Ⅰ组38例,给予传统治疗;对照Ⅱ组42例,给予传统治疗+抗病毒治疗;治疗组46例,给予传统治疗+抗病毒治疗+扶正化瘀胶囊,扶正化瘀胶囊治疗24周;3组患者治疗观察48周. 结果 对照Ⅰ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Child-Pugh评分下降和血清透明质酸(HA)、房粘连蛋白(LN)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对照Ⅱ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好转,Child-Pugh评分下降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治疗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和Child-Pugh评分下降均优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P<0.01或P<0.05). 但治疗组患者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清蛋白上升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同时应用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治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肝纤维化和提高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含量.
  • 药物与临床
    祁行毅;胡强夫;黄维勤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00万U(其中30万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40万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30万U为开放升主动脉后给予);对照组不给予其他药物.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再灌注1 h(t3)、再灌注6 h(t4) 及再灌注24 h(t 5)各时间点取动脉血,测定红细胞比容(HCT)、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 记录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复跳情况. 结果 与t 1相比,两组患者CK、CK-MB、cTnI在t 3、t 4、t 5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CK-MB、cTnI均在t4达最高值, t5开始下降. 两组患者之间CK、CK-MB、cTnI在t1、t2时无明显差别,对照组CK、CK-MB在t 4、t 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cTnI在t3、t 4、t5明显高于乌司他丁组(P<0.05). 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使用乌司他丁减轻了体外循环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 药物与临床
    曾文利;陈晖
    目的 观察罗西维林对急诊肾绞痛患者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将112例急诊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给予罗西维林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注射,分别观察两组用药后30~60 min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7%和69.2%,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1.7%和5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 . 结论 罗西维林治疗肾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适合急诊肾绞痛患者的治疗.
  • 药物与临床
    李亚蓉;李竞;赵湜;王红祥
    目的 比较贝那普利或厄贝沙坦单用及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的疗效. 方法 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 贝那普利组给予贝那普利(商品名:洛汀新)10~20 mg•d-1,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0.15~0.30 g•d-1,联合组给予贝那普利10~20 mg•d-1和厄贝沙坦0.15~0.30 g•d-1. 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压、心率、血清肌酐、尿素氮、血钾、24 h尿蛋白、左室射血分数、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等的变化. 结果 各组治疗后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心脏超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作用最明显(P<0.05). 结论 贝那普利联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案,能明显改善患者心肾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 药物与临床
    董莹盈;汪洁;刘广华;段迪
    目的 观察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 方法 被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的病例32例,在服用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5 mg•d-1,po,观察8周.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及安全性. 结果 29例完成了8周的观察. 8周末有效26例,痊愈9例. 治疗第1周末与基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发生5例. 结论 阿立哌唑作为抗抑郁药增效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 药物与临床
    骆杭丽
    目的 观察甲钴胺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 方法 面神经麻痹患者56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 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治疗原发病;改善微循环,给予丹红注射液;就诊时即予口服泼尼松30 mg,qd,7~10 d后渐减量,2~3周内完全停药;治疗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500 μg,im,qd,2周后改为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tid,再持续2周;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 500 μg,im,qd,持续4周.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73.1%,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甲钴胺辅助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药物与临床
    陈卫朝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6 h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0 min. 两组患者均应用一般血管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必要时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采用欧州卒中量表(E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 结果 两组溶栓后2,6 h及1,2,3,7,14,30,90 d后ESS评分迅速增加,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后90 d,治疗组总有效率87.1%,对照组总有效率56.7%,差异有显著性(P<0.05). 两组颅内出血各1例,死亡各1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尿激酶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发病6 h内)有效且安全.
  • 药物与临床
    张永康;刘韵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肢体肿胀的治疗效果. 方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4例. 两组常规抬高患肢30°,平卧;病程72 h患者给予尿激酶8万U, bid,疗程1周;给予华法令钠5 mg,po,qd;阿司匹林75 mg,po,qd;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qd. 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奥司明1 g,bid,连服15 d. 观察患肢周径变化.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小腿周径逐渐减小. 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3,7,14天的小腿周径变化值分别是(3.0±2.0),(9.3±6.8),(11.4±8.0) mm,对照组分别为(2.5±1.1),(5.5±4.5),(8.1±6.0)m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 结论 地奥司明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
  • 药物与临床
    朱红君
    目的 研究多功能频谱治疗仪联合复方中药制剂口炎清冲剂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临床常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2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1例和对照组144例. 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定胶囊,每次0.5 g,tid,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泰)漱口, bid,每次含漱2 min. 治疗组采用多功能频谱治疗仪+口炎清冲剂. 多功能频谱治疗仪:220 V,50 Hz,20 W,低档进行治疗,bid,每次10 min. 口炎清冲剂,po,bid,每次1包. 观察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非常明显,在第3天疼痛即明显减轻,第5天疼痛基本消失,而对照组则在第5天疼痛开始逐渐减轻,第7天仍然有部分患者感觉疼痛. 治疗组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在第3,5,7天溃疡面积的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治疗组从第4天开始有患者溃疡完全愈合,而对照组从第7天才开始有患者溃疡愈合. 治疗组第10天愈合率达到89.4%,对照组仅为7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多功能频谱治疗仪和口炎清冲剂联合应用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 药物与临床
    杨靖罡;张庆天
    目的 探讨六君子汤加减方对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0例. 对照组经验性给予第2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林可霉素等,治疗组患者予以中药口服治疗,方药以六君子汤(南沙参、茯苓、法半夏、陈皮、白术、甘草)为基础方随证加减.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指标总有效率88.3%,胸部X线片疗效总有效率88.3%,对照组分别为85.0%和90.0%. 治疗组患者生理功能及心理健康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六君子汤加减方在治疗老年慢性肺部感染,改善其各方面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疗效.
  • 药物与临床
    秦如松;潘静;李学军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猪苓多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乙肝病毒标记物的变化. 方法 慢性乙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两组患者均在一般保肝、抗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 qd,po,同时应用猪苓多糖胶囊0.5 g,tid,po. 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用法用量与治疗组相同,两组疗程均为1 a. 抽取空腹血化验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乙肝病毒复制指标. 结果 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67.5%( P< 0.05) . 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猪苓多糖抑制病毒复制,治疗慢性乙肝安全有效.
  • 药物与临床
    胡安义;刘莉
    目的 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 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试验所用药物及其包装盒编号进行双级设盲并作盲底保存,于试验结束后揭盲. 治疗组给予双丹滴丸20粒+空白模拟颗粒1包(5 g),tid,po;对照组给予双丹颗粒(阳性对照药)1包(5 g)+空白模拟滴丸20粒,tid,po. 疗程28 d. 于治疗前后分别行24 h动态血压(ABPM)检查与血清AngⅡ及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 结果 ①24 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节律性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 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④治疗前后两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双丹滴丸具有较良好的平稳降压作用,且与双丹颗粒作用相当;并能有效降低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清AngⅡ水平,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吴龙火;许瑞安
    香豆素是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抗凝血等药理作用. 香豆素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亦不同,该文主要综述简单香豆素的抗肿瘤作用、抗微生物作用及其构效关系.
  • 药学进展
    孟岩;魏丽
    目前,临床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方法主要为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拮抗药治疗,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该类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国内外治疗AS的生物制剂主要有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它们的使用剂量、近期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
  • 药学进展
    王占庆;敖水晶;杨永革
    综述目前国内外对各类一氧化氮(NO)供体药物耐受性的特点及其防治方法. 近几年有关NO供体特别是硝酸酯耐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存在有很多争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NO供体类药物和新的NO供体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杨芳;刘高峰;甄立棉
    目的 优选乌梅透骨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方法 以处方中川续断皂苷VI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 (34)正交设计法,分别考察水提和醇沉影响因素并确定最佳制备工艺. 结果 该口服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煎煮1.5 h,提取3次,水提液相对密度为1.12,醇沉浓度为65%,冷藏(4 ℃)静置2 d. 结论 优选出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 药物制剂
    万常伟;傅红兴;徐艳艳;赵应征;杨栋;曹高忠
    目的 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方法 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 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致孔剂、渗透促进剂等研究其释药行为的规律,并进行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释放前后囊壳表面的结构. 结果 以乙酸纤维素量10%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增塑剂、30% PEG-2000为致孔剂制备的渗透泵胶囊和以药物:聚维酮K30(PVP-K30)=1:1.3,药物:PVP-K30:氯化钠=2:1:2作为内容物填充时制备的渗透泵胶囊,药物24 h平均释放>90%,释放曲线符合零级释药规律. 结论 渗透泵控释胶囊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控释给药系统.
  • 药物制剂
    哈娜;杨习江;赵宇新
    目的 研究安神宁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内容物混悬液的沉降体积比和流动性评价为指标,考察药物与分散介质的比例、助悬剂的用量和润湿剂的用量对内容物稳定性的影响;以软胶囊崩解时限和加速试验条件下的崩解时限二者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考察明胶-甘油、明胶-纯化水比例以及熔胶温度对囊皮溶解性能的影响. 结果 安神宁软胶囊内容物处方为:药物干粉与大豆油比例为1:1.5,助悬剂蜂蜡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4%,润湿剂大豆磷脂用量为内容物质量分数的2% . 软胶囊囊皮处方为明胶:甘油:水=1:0.5:1 (以质量比计算). 结论 均匀设计和回归模型可以对实验 结果 进行高精度预测,优化了安神宁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程司堃;王晶;李健;黄国海;张晓楠;罗二平
    目的 考察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桑色素的极谱催化波,建立高灵敏度测定桑枝中桑色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电分析化学法. 结果 在0.2 mol•L-1 醋酸醋酸钠 (pH值5.3 ± 0.1)和2.0×10-2 mol•L-1 H2O2最佳介质中,桑色素极谱催化波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8~3.0×10-6 mol•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 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从电化学角度为桑色素清除氧自由基提供实验依据.
  • 药品质量控制
    马永贵;李自明;闵敏;贺国芳;汪秋兰;王文清
    目的 建立可乐宝林片中盐酸可乐定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0.22%辛烷磺酸钠甲醇磷酸(400:600:1,用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或磷酸调pH值至3.0),流速0.9 mL.min-1 ;检测波长:220 nm. 结果 盐酸可乐定在1.37~6.85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 0);盐酸可乐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0.76%),100.6%(RSD=2.66%),101.9%(RSD=0.92%)(n=3). 结论 该法灵敏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可乐宝林片中盐酸可乐定的含量测定方法.
  • 药品质量控制
    马力;严慧娟;曲佳佳;张玉
    目的 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对节白蜡中秦皮甲素的含量. 方法 采用甲醇提取样品. 固定相为Hypersil 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36 nm,柱温35 ℃. 结果 秦皮甲素在线性范围为2~10 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 平均回收率为100.19%,RSD=2.11%. 结论 该方法测定对节白蜡中秦皮甲素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
  • 药品质量控制
    李志浩;李鹏;朱雪松;朱军;凌宏斌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法,Kromasil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0~45 min,A 15%→90%,B 5%,C 80%→5%),流速为0.5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为328 nm. 结果 绿原酸、木犀草素和蒙花苷分别在4.5~90.0 μg•mL-1(r=0.999 3),10.5~210.0 μg•mL-1(r=0.999 6)和1.2~12.0 μg•mL-1(r=0.999 4)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1%,97.77%,98.30% ;RSD均<2.0%.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冯华;王小东
    目的 优选感冒灵颗粒中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最佳提取方法. 方法 采用回流法和超声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 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丙酮 100 mL,超声提取40 min. 结论 优选的提取方法可行,省时,具有可操作性.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马海英;刘亚非;杨悦;陆永杰
    目的 建立适合我国医院的心绞痛药物利用评估(DUE)程序;评价辽宁省某医院心绞痛住院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回顾法执行DUE程序,使用心绞痛DUE数据收集表格,从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对辽宁省某医院30例心绞痛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评价. 结果 经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结论 该院治疗心绞痛患者药物比较合理,但还有一些不足.
  • 用药指南
    吴昭璇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频度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的关联. 方法 根据某文献9 a间5种头孢菌素每年用药频度(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的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和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头孢他啶的使用频度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关联度最大;头孢哌酮的使用频度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关联度最小. 结论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特定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无明显线性关系,但与整个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关联. 应交替使用抗菌药物,避免病原菌的广泛耐药.
  • 用药指南
    张薇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计算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08年9月~2009年8月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限定日费用(DDDc),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销售情况. 结果 该院抗菌药物分为11个亚类,合计48个品种,总共销售1 032.37万元.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销售金额位居前三;用药频度最高的是喹诺酮类(盐酸左氧氟沙星);DDDc最高的也是喹诺酮类(依诺沙星). 在治疗肝病和结核病的过程中,多种抗菌药物被应用, DDDc不断降低. 结论 抗菌药物在辅助治疗肝病和结核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该院选用抗菌药物相对合理.
  • 用药指南
    黄晓华;郑芳;李鹏;李春雷;朱雪松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后在室温下放置6 h内不同时间的药物含量,观察溶液的色泽并测定其pH值. 结果 配伍液在室温下6 h内各时刻药物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可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6 h内使用.
  • 用药指南
    茹建华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在动态监控前后的应用情况,评价动态监控的效果. 方法 利用医院药剂科管理软件检索2005和2006年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 动态监控后,二、三线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下降5.72%和2.51%,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减少675.37万元,用药总金额比例下降2.05%. 2 a中使用的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氨基苷类为主. 结论 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抗菌药物的动态监控,使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化.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刘靖;周朝阳;黄婷;吴婷玉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肾炎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对症治疗的效果. 方法 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慢性肾炎患者67例,系统分析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的各系统不良反应. 并对其对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34.3%. 其中乏力、食欲降低19例(28.4%),转氨酶升高20例(29.9%),恶心、呕吐5例(7.5%),腹痛、腹泻3例(4.5%),胃炎19例(28.4%),失眠4例(6.0%),腰及腿部肌肉痛11例(16.4%),月经失调或停经10例(27.0%),皮疹3例(4.5%),轻度骨髓抑制2例(3.0%),皮肤黑斑病、血小板减少各1例(各占1.5%). 上述患者除皮疹、皮肤黑斑病外,均采用中西医手段做常规对症处理,不良反应缓解率100.0%. 结论 雷公藤多苷口服治疗慢性肾炎效果好,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合理的对症治疗可缓解不良反应发展.
  • 药物不良反应
    陈兴华;黄朝前;张春菊
    患者,女, 53岁. 因卵巢癌术后2 a出现纳差、咳嗽、头晕加重1周住院,近2 a先后进行2次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行10次化学药物治疗(化疗),2个月前出现咳嗽,纳差、消瘦住院,诊断:卵巢癌术后纵隔、锁骨、腹膜后、肾门等多处转移,行γ-刀治疗及中药治疗,疗效差. 体检:体温36.7 ℃,脉搏84次•min-1、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软,左侧颈中部可扪及2 cm×2 cm大小淋巴结,活动好,无压痛,皮肤多处见瘀斑,腹部隆起,下腹中见手术瘢痕,四肢活动无受限.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 1.6×109•L-1、血红蛋白(Hb) 84 g•L-1、血小板(PLT)计数 65×109•L-1,总胆红素(T-BiL)12.9 μmol•L-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0 U•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 U•L-1,血糖(Glu) 7.84 mmol•L-1,血尿素氮(BUN) 6.34 mmol•L-1,血肌酐(Cr) 72.2 μmol•L-1, HBsAg(-),PT9.6 s,胸部X 线片:右下肺纹理稍增多,余心肺膈未见异常;CT:考虑卵巢癌向纵隔、肝脏、胃底及腹膜后多处转移可能. 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 治疗:参麦注射液20 mL•d-1、苦参素注射液20 mL•d-1、艾迪注射液100 mL•d-1、胰岛素8 U.d-1、rh-CSF125 μg,每周2次,输全血、复合氨基酸等支持治疗. 患者PLT进行性下降,皮肤瘀斑无好转. 10 d后加服斑蝥胶囊,入院后的3周出现肉眼血尿,这时考虑可能与斑蝥有关,停用艾迪注射液和斑蝥胶囊,同时加用止血药物治疗,2 d血尿消失. 又过2周患者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朱玉华;张华锋;许静;李晓岚
    对几种临床常用的药品说明书内容与我国关于药品使用规范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药品说明书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和说明书印刷部位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应加强药品说明书内容的监督管理,使其科学、规范、合理,使其日趋完善,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药事管理
    伦新强
    通过研制、开发医院处方集的计算机咨询系统,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 探讨医院处方集的编制及实施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结果显示医院处方集的咨询系统可为采购、使用药品提供准确,及时的咨询服务,比纸质的处方集的内容更为丰富、准确、易于更新. 实现医院处方集的网络化管理,有助于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可更好地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 药事管理
    潘琪
    针对近年来提出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药品进行监管的新理念进行探讨,研究药品质量监管系统的功能及其特点,对药品监管系统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和方法.
  • 药事管理
    李辉;季波
    该文通过介绍“处方发药系统”,依托处方发药系统中的药品名和处方编号,在Power Builder环境下使用SQL语言访问患者过期的电子处方数据,为药品管理提供参考. 对过期电子处方进行跟踪管理,提高药房药品的帐物相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