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国际药学文摘》
《乌利希期刊指南》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来源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第七届湖北十大名刊提名奖  

过刊目录

  • 全选
    |
    药物研究
  • 药物研究
    温秋玲;杨博;戴康
    2010, 29(5): 555-5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研究45种吲哚烷胺对5-羟色胺(5-HT)1B/1D受体激动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方法选取115种与结构相关的拓扑参数、几何参数和疏水性参数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参数减元,建立基于10种主成分变量的活性预测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去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应用残差绝对值的平均值(MAE)进行筛选,得到隐含层神经元数目为10的模型为最佳模型。在该模型下,吲哚烷胺对5HT1B受体和5HT1D受体亲和力的实验值和预测值一元相关系数平方(R2)分别为0.990 5和0.988 7。结论模型显示吲哚烷胺5HT受体激动作用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贝叶斯规整化神经网络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稳定可靠,有望在5-HT1B/1D受体激动药新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 药物研究
    王晓雯;陆兔林;毛春芹;徐佳佳
    2010, 29(5): 558-56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枣味(酸枣仁、五味子)不同提取物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分别制备枣味水提物、醇提物、醇水双提合并物,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各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枣味醇提物高剂量组和醇水双提物中剂量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各组小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其中醇提物和醇水双提物中、高剂量组催眠作用最显著。结论采用醇提或醇水双提方法所得的酸枣仁、五味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镇静催眠作用。
  • 药物研究
    刘兴楼;舒赛男;罗丹;李亚男;王慧;田佳;方峰
    2010, 29(5): 561-56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用大蒜新素治疗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 MCMV)播散性感染小鼠至慢性期,检测小鼠唾液腺、肝、脾和肾组织内MCMV DNA载量动态变化,在整体水平上观察大蒜新素抗MCMV的长期疗效。方法BALB/c幼鼠60只,腹腔接种MCMV Smith株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随机分为大蒜新素治疗组和模拟治疗组各30只,接种病毒后24 h,两组分别腹腔注射大蒜新素25 mg•kg-1•d-1和0.9%氯化钠注射液0.2 mL,qd,共120 d。于治疗后1,3,7,14,28,45,60,75,90和120 d,每组随机选择小鼠3只,取唾液腺、肝、脾和肾组织,采用real time PCR法检测组织内MCMV DNA载量。结果模拟治疗组小鼠唾液腺内MCMV DNA载量最高,在治疗后14 d(感染后15 d)达高峰;肝、脾和肾内病毒DNA载量治疗后7 d达峰值;治疗28 d(感染29 d)后,各组织内病毒DNA载量明显减少,尤其是肝、脾和肾组织病毒DNA呈持续低水平(进入慢性期)。与模拟治疗组比较,大蒜新素治疗组治疗后7,14和28 d唾液腺、脾和肾内MCMV DNA 载量显著降低;治疗后7和14 d肝内病毒DNA载量明显降低。进入慢性期后,两组小鼠各脏器病毒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蒜新素长期治疗不能完全清除CMV,但在急性感染期(病毒增殖高峰期)能显著降低脏器内病毒DNA载量。
  • 药物研究
    赵晶;孟宪生;包永睿;郭小瑞
    2010, 29(5): 565-56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考察花蕊石煅制前后矿质结构及无机元素溶出量变化情况,为研究花蕊石功效物质基础及炮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花蕊石煅制前后矿质结构及无机元素溶出量进行分析;以元素溶出总量、氧化钙(CaO)含量及煅品性状为指标,考察煅制温度对煅品花蕊石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煅制温度下花蕊石红外光谱图差异显著,其中碳酸钙(CaCO3)逐渐分解,而蛇纹石转变为镁橄榄石;镁(Mg)、钙(Ca)、铝(Al)、铁(Fe)、钠(Na)溶出量较高;煅制后Ca溶出量显著增高,而Mg溶出量显著降低,砷(As)溶出量降低;实验确定最佳煅制温度为1 000 ℃。结论花蕊石炮制前后矿质结构变化与其无机元素溶出量相关。该实验为研究花蕊石化瘀止血的药效物质基础、增效减毒的炮制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 药物研究
    韩艳;王庆伟;刘新友;张琰;覃华
    2010, 29(5): 569-5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乙醇对阿普唑仑体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阿普唑仑和乙醇与大鼠肝微粒体体外孵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普唑仑及其代谢产物。结果4羟基阿普唑仑的生成可被高浓度乙醇显著抑制,但不同浓度乙醇对α羟基阿普唑仑生成的影响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浓度乙醇可抑制阿普唑仑代谢,同时服用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 药物研究
    廖梅;张锦文;张勇慧;
    2010, 29(5): 571-57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方法对楮头红乙醇提取物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萃取分离,分成4个极性部位,用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模型筛选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结果小鼠灌胃给予楮头红正丁醇部位可明显抑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均P<0.05),与阳性对照药水飞蓟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丁醇部位为楮头红保肝护肝活性部位。
  • 药物研究
    汪理;昌盛;刘涛;王春友
    2010, 29(5): 573-5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软木酰苯胺氧肟酸(SAHA)对效应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方法①淋巴细胞增殖的检测:取CFSE标记的淋巴细胞、CD+4或CD+8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SAHA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96 h后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②以淋巴细胞作为反应细胞,实验组中加入不同浓度SAHA及CD3/CD28单抗作为刺激原培养,设阴性对照组(仅加入CD3/CD28单抗)和空白对照组。96 h后检测各组CD+4Foxp3+T细胞比例。结果①SAHA剂量依赖性抑制CD3/CD28单抗诱导的淋巴细胞、CD+4和CD+8T细胞增殖(均P<0.05);②CD3/CD28单抗不能诱导CD+4Foxp3+ T细胞比例增高,1 μmol•L1SAHA也未能诱导CD+4Foxp3+ T细胞比例上调。但给予3和5 μmol•L1SAHA后,CD+4Foxp3+ T细胞比例显著提高,组内和组间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体外实验表明,SAHA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不仅能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殖,而且一定浓度药物作用能够促使调节性T细胞比例上调。
  • 药物研究
    邓守恒;杨敬宁;曹凤军;蔡晓军;李林均;陈萍
    2010, 29(5): 576-57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硒化壳聚糖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测定经25,50,100,200,400 mg•L1硒化壳聚糖作用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及NO的水平;对照组用等体积细胞培养液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硒化壳聚糖作用后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液中TGFα、TGFβ1、IL1β、IL6、IL8和TNF水平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而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硒化壳聚糖通过促进细胞分泌TGFα、TGFβ1、IL1β、IL6、IL8及TNF,抑制NO释放来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 药物研究
    王姗姗;刘明;刘英;汪选斌
    2010, 29(5): 579-58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多柔比星(ADM)、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ADM 的细胞毒作用,为开展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MTT法测定ADM、5Fu、DDP对Bel7402/ADM的细胞毒作用,计算每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ADM、5Fu、DDP对Bel7402/ADM的IC50分别为10.00,30.60,11.48 μmol•L1。结论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作用方便快捷,节省试剂;随着化疗药物浓度的增加,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增加。
  • 药物研究
    李娜;仇凤梅;郑燕一;张如松
    2010, 29(5): 582-5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体外抗肿瘤实验考察白首乌苷对多种瘤株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体外MTT比色法,结合生长曲线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研究白首乌苷对B16、K562、PC3和HeLa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白首乌苷对B16、K562、PC3和Hela肿瘤细胞均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0.0±0.4),(23.1±1.3),(34.8±2.4),(41.6± 6.4) μg•mL1,且具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生长曲线表明,白首乌苷对PC3肿瘤细胞的作用随着给药浓度增加而增强,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时间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增强,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观察细胞形态发现,白首乌苷能使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细胞皱缩,部分悬浮,细胞碎片增多。结论白首乌苷对多种体外生长的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选择性。
  • 药物研究
    江国荣;张露蓉
    2010, 29(5): 585-5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与槲皮素对3脱氧葡萄糖醛酮(3DG)还原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3DG还原酶反应体系,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λ=530 nm)检测底物3DG剩余量反映酶活性。结果反应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减少(P<0.01)。依帕司他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与反应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增多(P<0.01)。槲皮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DG剩余量明显减少(P<0.05);与反应组比较,剩余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依帕司他可完全抑制3DG还原酶活性,槲皮素可部分抑制其活性。
  • 药物研究
    杨桂染;李淑贞;刘娜
    2010, 29(5): 588-5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毒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加味黄连阿胶煎剂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外,其他4组大鼠尾静脉注射DDP 5 mg•kg1,每周1次,连续3周。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大鼠同时注射10%硫代硫酸钠,600 mg•kg1;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第一次尾静脉注射DDP后根据体质量分别给予0.5,1.5 g•mL1加味黄连阿胶煎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qd,连续8周。实验结束,剖取肾脏,行苏木精伊红(HE)、PAS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及硫代硫酸钠治疗组MMP9平均吸光度显著升高,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且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优于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均P<0.05),但加味黄连阿胶煎剂两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可显著改善DDP肾毒性大鼠肾功能,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表达,减轻DPP所致肾小管和肾间质损伤。
  • 药物研究
    兰鸿;杜士明
    2010, 29(5): 591-5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肚痛健胃整肠丸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功能。方法采用无水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吲哚美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和冰醋酸诱发大鼠胃溃疡模型等考察肚痛健胃整肠丸对胃黏膜的辅助保护作用;采用林可霉素制备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观察肚痛健胃整肠丸对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调节作用。结果肚痛健胃整肠丸可减轻乙醇和吲哚美辛所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对醋酸诱发大鼠胃溃疡亦有明显抑制作用,可增加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体质量;增加肠道微生态失调小鼠模型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减少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结论肚痛健胃整肠丸具有保护胃黏膜作用和调节肠道菌群功效。
  • 药物研究
    王广发;陈清霞;刘伟忠;张嘉杰
    2010, 29(5): 594-59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洛拉曲克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DiamonsilTM C18反相柱(150 mm×4.6 mm, 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 mol•L1醋酸铵甲醇(40:60);流速:0.8 mL•min1;柱温:40 ℃;检测波长: 233 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洛拉曲克的高、中、低(50.0, 10.0,1.0 μg•m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2%,97.86%,101.27%,日内、日间差RSD均<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1.0 μg•mL1;线性范围为1.0~50.0 μg•mL1。标准曲线方程: Y=1.73X-5.29,r=0.999 8(n=8)。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药物研究
    刘亚妮;吕永宁;舒舟;辛建保;陈华庭
    2010, 29(5): 597-6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人血浆头孢克洛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头孢克洛分散片人体药动学研究与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24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头孢克洛分散片5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头孢克洛浓度,计算其人体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头孢克洛线性范围0.150 4 ~24.060 0 mg•L1(权重=1/CC,r=0.999 0),最低定量浓度0.150 4 mg•L1,低、中、高浓度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81.82%,85.31%,86.58%,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4.20%,98.43%,101.40%。试验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2.882±2.494)和(12.578±3.143) mg•L1;tmax分别为(0.615±0.165)和(0.663±0.345) h ;t1/2分别为(0.824±0.164)和(0.808±0.175) h ;AUC0→t分别为(16.039±2.666)和(15.367±2.776) mg•h•L1;AUC0→∞分别为(16.301±2.729)和(15.646±2.874) mg•h•L1。以AUC0→t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6±13.8)%。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准确,灵敏度适宜;经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人体内生物等效。
  • 药物研究
    刘心霞;辛建保;曹翠玲;赵刚;顾世芬;陈汇
    2010, 29(5): 600-6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阿魏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法,以阿魏酸钠片为参比制剂,研究阿魏酸钠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男性健康志愿者20例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00 mg,采用HPLCUV法检测血浆阿魏酸浓度。DAS ver 2.0软件估算药动学参数, 判定两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血浆阿魏酸线性范围为0.019 6~7.851 0 μg•mL1 ,平均回收率> 90% , 日内和日间RSD 均<10%。阿魏酸钠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0.813±0.397)和(0.841±0.329) μg•h•mL1,AUC0→∞分别为(0.843±0.405)和(0.869±0.328) μg•h•mL1,Cmax分别为(1.517±0.660)和(1.579±0.698) μg•mL1,tmax分别为(0.404±0.130)和(0.392±0.118) h,t1/2分别为(0.701±0.374) 和(0.558±0.292) h。以AUC0→t计算,阿魏酸钠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97.0±24.9)%。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人血浆阿魏酸浓度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较高,可用于阿魏酸钠人体药动学研究。两种制剂阿魏酸钠药动学参数差异无显著性,具有生物等效性。
  • 儿科用药专栏
  • 儿科用药专栏
    李莉霞;李岚;孟琳懿;杨怡;卜书红;陆晓彤
    2010, 29(5): 604-6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法,为做好儿童ADR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儿童ADR监测状况的相关问题对上海市儿童主要就诊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大多数医务人员能正确理解和认识ADR定义,医务人员学历、ADR诊断经历、填写ADR报告的知晓程度和ADR知识培训教育情况与上报ADR史有统计学意义,医务人员对儿童新的ADR关注度较低。结论加强和深入医疗机构进行ADR培训教育对做好儿童ADR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儿科用药专栏
    徐朝晖;方祖香
    2010, 29(5): 607-6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三磷腺苷(ATP)与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9 年 6 月使用ATP与盐酸普罗帕酮复律PSVT患儿85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吸氧等一般治疗,在心电监护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ATP者,每次0.1~0.2 mg•kg1,于3 s内快速静脉注射,无效者重复给药1次,注药5 s内复律为有效,第一次用药后5 min无效加至0.2~0.3 mg•kg1,重复1次,2次使用均无效停用;使用盐酸普罗帕酮者每次1~2 mg•kg1,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转为窦性心律后停止,若首次静脉注射未转复,每隔15 min重复1或2次,3次未复律者视为无效。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压及心电监测。结果应用ATP治疗45例,有效38例,有效率84.4%;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40例,有效33例,有效率82.5%。结论ATP与盐酸普罗帕酮终止小儿PSVT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ATP复律时间短,不良反应较少。
  • 儿科用药专栏
    厉亚;金英兰
    2010, 29(5): 609-6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符合NRDS诊断标准的患儿48例,确诊后尽早给药,无菌操作下行气管插管,吸净气道内分泌物,将小儿硅胶管通过气管插管送至气管下部,用无菌注射器吸取已预热至约37 ℃的猪肺磷脂注射液通过硅胶管注入肺内,100 mg•kg1,注射后立即用球囊加压给氧5~10 min,使药物在肺内分布均匀。为减少药物损失,除痰液堵塞者,用药后6 h内尽量不进行气管内负压吸痰。球囊加压完毕后立即拔管,改用面罩吸氧,38例拔管后即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2例患儿症状严重,在第1次用药后8~12 h第2次用药。同时给予其他综合救护措施。结果给药后患儿呼吸困难减轻,皮肤发绀改善,吸氧浓度明显下降。血气分析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猪肺磷脂治疗可以明显改善NRDS严重程度,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 儿科用药专栏
    陈玉飞;顾军养;韩微
    2010, 29(5): 611-6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表皮穿刺伤的镇痛效果。方法将住院患儿100例根据自愿程度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儿科常规操作程序,常规消毒后皮试,阴性者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或留置;试验组征得患儿及家长同意后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约 0.5 h后皮试,阴性者再行四肢浅表静脉穿刺或留置(第二项操作不使用乳膏),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和 FLACC评分法评估小儿疼痛情况。结果试验组小儿行皮试或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小儿表皮穿刺伤(皮试、静脉穿刺)镇痛效果显著。
  • 儿科用药专栏
    刘瑜;张霞;汤建桥
    2010, 29(5): 613-6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退热、镇咳、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并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0.5 mL•kg1(每次最大用量20 mL)+ 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两组疗程均为5 d。每天观察发热、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治疗结束后复查胸部X线片,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与对照组有效率86.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喘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效果显著。
  • 儿科用药专栏
    陈旗;赵才祥
    2010, 29(5): 614-6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双花芩贝煎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临床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1+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双花芩贝煎剂口服。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5%和92.5%,对照组分别为63.2% 和8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胃肠道反应和局部静脉疼痛4例。结论双花芩贝煎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 儿科用药专栏
    刘凤琴;许江丽
    2010, 29(5): 616-6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该文从手足口病发病因素、预防与治疗以及其临床研究近况进行综述。认为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消毒卫生工作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治疗以抗病毒为主,采用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中药与化学药物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能取得痊愈疗程短、无并发症的效果。
  • 药物与临床
  • 药物与临床
    张赤;王焱林;罗华;张生
    2010, 29(5): 619-62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大量应用羟乙基淀粉充分复苏对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ICU收治的5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大量快速充分复苏;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或不用6%羟乙基淀粉130/0.4,加平衡盐溶液、0.9%氯化钠溶液等治疗。两组复苏达标时间均不超过6 h。于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复苏6,12,24,48,72 h采外周静脉血进行血浆内毒素(LPS)浓度检测,患者入ICU室和复苏1,3,7 d行血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细菌移位情况。结果两组同时间段细菌移位发生率及血浆内毒素含量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两组外周血细菌培养总阳性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大量应用羟乙基淀粉有利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能更好地减少细菌移位。
  • 药物与临床
    罗伟;袁斌;黄有胜;李文安;谢毅;郭镇声
    2010, 29(5): 622-62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冠状动脉迂曲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的冠状动脉迂曲患者22例病历资料,按患者接受的治疗分为对照10例和治疗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硝酸异山梨酯5 mg,po,tid;肠溶阿司匹林0.1 g,po,qd;硝酸甘油5 mg泵注;低分子肝素钙500 U,sc,qd。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32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情况及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心电图变化,及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2例,有效和无效各4例。两组治疗后心电图变化情况为:治疗组12例中,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10例中,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4例。有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辅助治疗冠状动脉迂曲安全有效, 但远期预后需要更多依据。
  • 药物与临床
    王必铭;卢美萍;杨平满
    2010, 29(5): 624-6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纤支镜检查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需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60例,年龄35~65岁。随机分为3组各20例,Ⅰ组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 min,表面麻醉后镜检;Ⅱ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1,微泵输注丙泊酚1.5~2.5 mg•kg1,至OAA/S评分为1分,经内窥镜面罩吸氧后镜检;Ⅲ组,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1 μg•L1、丙泊酚起始血浆靶浓度1.0 μg•L1,每3 min递增0.5 μg•L1至OAA/S评分为1分,插入喉罩供氧后开始镜检。记录基础值,支气管镜入声门前、入声门时、入声门后5 min、活检时、出声门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以及操作过程中支气管镜能否一次性进入声门,有无呛咳、体动反应,患者清醒后自诉镜检过程的感受等。结果Ⅰ组支气管镜进入声门时血压、心率均高于基础值,高于Ⅱ组和Ⅲ组(均P<0.05)。Ⅱ组、Ⅲ组患者均一次进入声门成功;Ⅲ组呛咳反应、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Ⅱ组(均P<0.05);Ⅰ组3例患者无法耐受而放弃检查,Ⅱ组5例发生呼吸抑制,Ⅲ组2例发生呼吸抑制。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能满足支气管镜检查术,且安全有效,苏醒迅速。
  • 药物与临床
    邹胜华;林敏;李开奇
    2010, 29(5): 627-62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2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9例和对照组108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qd,po;均常规给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降颅压和保护脑细胞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血栓药物。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100 mg,bid,po。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西洛他唑联合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药物与临床
    鲁广
    2010, 29(5): 629-63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药物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晚期胰腺癌患者39例分成两组。治疗组21例于治疗第1~14天连续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7.5 mg•(m2)1+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缓慢静脉滴注,qd;第1~8天给予吉西他滨835 mg•(m2)1+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0 min内静脉滴注完,qd;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1+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 h内静脉滴注完,qd。21 d为一个周期,一般治疗2~4个周期。对照组18例第1和8天给予吉西他滨835 mg•(m2)1+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30 min静脉滴注完,qd;第1天给予奥沙利铂85 mg•(m2)1+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 h静脉滴注完,qd。21 d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两组患者每天静脉滴注前30 min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0 mg。结果两组实体瘤疗效:治疗组CR、PR、SD、PD分别为1,11,8,1例;对照组CR、PR、SD、PD分别为0,4,10,4例。治疗组PR高于对照组。临床受益:治疗组14例,对照组8例,两组差异性不大。两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发生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联合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可以提高近期疗效。
  • 药物与临床
    蒋海潮;金凤仙
    2010, 29(5): 631-6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 均先经药物清洗1周。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起始剂量3 mg•d1,1周后根据病情调整至6 mg•d1;对照组给予奥氮平,起始剂量5 mg•d1,1周后根据病情调整至10 mg•d1。随访观察8周。两组患者均可酌情使用苯二氮类药或抗胆碱能药物。结果治疗组治疗8周后显效率(43.3%)与对照组(50.0%)差异无显著性,两药所致不良反应均较轻,患者耐受性较好。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当,不良反应少。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高志成;鲁丽静;何丽
    2010, 29(5): 632-63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92岁,因前列腺癌、尿潴留、前列腺增生,于2009年2月24日行经尿道前列腺癌电切术。术后尿管通畅,尿色正常,膀胱造瘘管通畅。2009年3月3日起,排淡红色尿,造瘘管引流淡红色尿液。给予6氨基己酸、注射用血凝酶、地塞米松等治疗,未见好转,一直间断性血尿,2009年3月20日加重。2009年4月14日冲洗液呈深红色,伴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死亡。其间,实验室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分别如下,2009年3月6日,100×109•L-1和[收稿日期]2010-02-20[作者简介]高志成(1971-),男,河北保定人,副主任药师,硕士,主要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电话:0312-3099639,Email:gwolf830@sohu.com。
    100 g•L-1;2009年3月12日,59×109•L-1和98 g•L-1;2009年3月14日,93×109•L-1和96 g•L-1;2009年3月19日,78×109•L-1和73 g•L-1;2009年3月25日,49×109•L-1和108 g•L-1;3月29日,52×109•L-1和97 g•L-1;20094月5日,32×109•L-1和110 g•L-1;2009年4月7日,29×109•L-1和102 g•L-1;2009年4月15日,50×109•L-1和89 g•L-1。术前2009年2月2日血小板150×109•L1。术后,2009年3月3~26日,患者口服比卡鲁胺(Bicalutamid、康士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EW806),qd,每次50 mg,未曾使用其他药品。
  • 药学进展
  • 药学进展
    卜水;林华庆;李欣蔚
    2010, 29(5): 633-637.
    分子印迹聚合物是一类对目标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高分子聚合物。随着分子印迹技术的进步,分子印迹聚合物已被用于设计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其在缓控释给药系统中的应用显示出巨大潜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综述近年来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药物控释传递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 药学进展
    姚明星;马玉英
    2010, 29(5): 637-6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尤瑞克林在该病治疗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尤瑞克林是国家一类新药,能引起激肽原释放具有血管活性的激肽,选择性扩张脑细小动脉,改善缺血脑组织血供和氧供。同时可促进缺血区新生血管生成等。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
  • 药学进展
    彭婕
    2010, 29(5): 640-6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安贝生坦是近年来开发研制的口服治疗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一线药物,通过特异性拮抗内皮素ETA受体发挥治疗作用。该药肝脏不良反应较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备受关注。该文就安贝生坦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万桂荣
    2010, 29(5): 643-6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女,28岁。2008年6月26日在当地乡卫生院右上臂三角肌下缘肌内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200611053,有效期:2009年1月17日)10 μg(0.5 mL),接种前查无禁忌证。2008年7月15日患者发现注射部位肿胀,有硬块,用湿毛巾热敷效果不明显,2008年7月30日发现肿块明显变大,来我院就诊。体检,右上臂三角肌处脓肿面积约4 cm×4 cm,按之波动感不明显,体温36.8 ℃,精神可,营养中等,无外伤史,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中性粒细胞(N)0.67,淋巴细胞(L)0.25,单核细胞(M)0.08。B超检查有脓肿,诊断为无菌性脓肿。患者分别于2008年8月6,9,15日经无菌注射器穿刺抽脓,合并抗炎、局部理疗及对症治疗,于2008年8月31日痊愈。
  • 药物不良反应
    史文慧;郭蓉;罗朝利;王玉慧
    2010, 29(5): 643-64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男,58岁,2006年6月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正规治疗后好转。于2007年12月6日口服利福平胶囊(辽宁红旗药业生产,批号:0603111)600 mg,qd,未用其他药物。2007年12月10日出现24 h无尿,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当地就诊,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 484.0 μmol•L1,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效果不明显。为进一步治疗,于2007年12月14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6.6 ℃,血压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肾脏B超显示双肾结构不清析,弥漫性病变,肾血流量阻力指数增高;实验室检查:血尿素氮31.8 mmol•L1,肌酐1 558 μmol•L1,尿酸401.0 μmol。以急性肾衰竭收治入院,给予低盐饮食及血液透析、护肾、活血、改善肾脏血流、降压等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尿量恢复正常,复查血尿素氮10.6 mmol•L1,肌酐403 μmol•L1,尿酸196.0 μmol。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王启斌;陈黎;李炯;郝新才;何文
    2010, 29(5): 644-6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选萸连止泻丸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含量与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实验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该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可靠,可为萸连止泻丸提取工艺提供理论基础。
  • 药物制剂
    陈优生;邓桂兴;陈维;王霆;
    2010, 29(5): 646-6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多司马酯分散片制备工艺,考察处方中各组分对制剂的影响。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多司马酯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处方组成为多司马酯50%,微晶纤维素29%,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P)18%,硬脂酸镁1%,甜菊糖2%。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分散均匀性好。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刘艳红;马林
    2010, 29(5): 648-64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女,18岁,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轻度水肿,外院查尿常规:尿蛋白(+++)、血尿(+);血常规:血红蛋白(Hb)75 g•L1。2007年9月24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T)37 ℃、脉搏(P)80 次•min1、呼吸(R)20 次•min1、血压(BP)130/8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扁桃体无肿大,心、肺、腹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轻度水肿,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检查:ENA全套:ANA(+)(1:320均质型);抗SSA、抗核小体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补体:C3 0.34 g•L1、C4 0.03 g•L1;ESR 91 mm•h1;肾功能:血尿素氮(BUN)4.6 mmol•L1、血肌酐(Cr)56 μmol•L1。入院行肾穿刺术,肾脏病理检查提示狼疮性肾炎(LNIV型)。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给予金水宝胶囊(规格:0.33 g)3粒,tid,po;黄葵胶囊(规格:0.5 g)5粒,tid,po;氯沙坦钾100 mg,qd,po;阿法骨化醇0.25 μg,qd,po;甲基强的松龙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qd。每天血压均控制不理想,约146/92 mmHg。5 d后加用盐酸贝尼地平片(日本协和发酵工业株式会社富士工厂,批号:122BFK)4 mg,bid,po。患者于第二日清晨诉头痛,颜面部及胸部出现密集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伴皮肤瘙痒,心率102 次•min1,其他未见明显异常,疑为盐酸贝尼地平片所致,立即停服盐酸贝尼地平片,给予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行抗变态反应治疗,其他治疗不变,第2天症状减轻,红色斑丘疹渐退,4 d后完全消失。
  • 药物制剂
  • 药物制剂
    陈吉生;吕剑豪
    2010, 29(5): 649-65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选枸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枸杞子中枸杞多糖含量和枸杞多糖收得率为指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采用3种不同实验方法,用正交实验法L9(34)对实验提取料液比(A)、提取时间(B)、提取温度(或提取火力)(C)和溶液pH值(D)等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枸杞多糖在3种不同实验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3种方法最佳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直观分析结果表明,以枸杞多糖含量和收得率为指标,水浴法最佳工艺是A3B3C3D1,超声法的最佳工艺是A3B3C2D1,微波法最佳工艺是A1B2C2D1。结论根据验证实验结果,考虑实验过程节约能源,提取枸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微波波法,提取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4 min,提取火力为中火,提取溶液的pH值为8。
  • 药品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谢安云;徐燕;蒋银妹
    2010, 29(5): 653-6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恩替卡韦分散片全反式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Daicel Chiralcel ADH (4.6 mm×250 mm,5 μm)手性色谱柱;以无水乙醇(含0.1%三氟乙酸)正己烷(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8 mL•min1。结果恩替卡韦与全反式异构体分离可在10 min内完成,分离度为5.0,异构体溶液浓度1.25~12.5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较好线性关系,r=0.999 9,定量限可达10.0 ng。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强,能有效分离恩替卡韦与其全反式异构体,可用于恩替卡韦分散片的全反式异构体检查。
  • 药品质量控制
    楼永军
    2010, 29(5): 655-65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固定相,正己烷乙醇二乙胺(85:15: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3 nm,流速1 mL•min1,柱温20 ℃。结果盐酸舍曲林4个异构体均基线分离,相邻异构体分离度均>1.5,响应因子基本一致,定量限均为0.1 μg•mL1,各异构体在0.10~1.2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盐酸舍曲林异构体的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刘春峰;于百青
    2010, 29(5): 657-65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增加化积散鉴别项目,控制化积散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化积散中主要成分山楂(炒焦)、槟榔(炒)和牵牛子(炒)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复性好。结论TLC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化积散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张建国;何婧;陈琴华
    2010, 29(5): 658-6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清火解毒合剂中蒙花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59:1),检测波长为334 nm。结果蒙花苷在11.5~34.5 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4 015X-8 293.1,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0.5%(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清火解毒合剂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赵明;程璐;张耕
    2010, 29(5): 660-66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白灵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白灵片中丹皮酚、芍药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法测定白灵片中阿魏酸含量。结果TLC法鉴别丹皮酚、芍药苷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HPLC法平均回收率97.9%(RSD=1.2%)。结论该实验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白灵片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李志浩;李鹏;朱雪松;郑芳
    2010, 29(5): 662-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术茯苓颗粒中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ZOBAX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48:5:47),流速为0.8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22 nm。结果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分别在0.6~12.0 μg•mL1(r=0.999 3)和1.3~26.0 μg•mL1(r=0.999 6)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和98.38% ;RSD均<2.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于书仪;刘树民;邵佳峰
    2010, 29(5): 664-66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穿山龙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应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 0.1%磷酸溶液与纯色谱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 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25 ℃。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实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均RSD <5.0%。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可靠,可以作为评价穿山龙药材质量及其制剂体外指纹图谱研究基础。
  • 药品质量控制
    陈行愉;韩丽萍
    2010, 29(5): 667-6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链麻滴鼻液硫酸链霉素和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法。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离模式,20 mmol•L1 磷酸盐缓冲液(pH值=5.0)为操作缓冲液,柱温25 ℃;检测波长:204 nm。结果硫酸链霉素在20~300 μg•mL1,盐酸麻黄碱在10~15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两组分迁移时间重复性RSD分别为0.25%,0.31%;重复进样峰面积RSD分别为1.40%和0.65%,平均加样回收率96.62%。结论毛细管电泳法可用于同时测定链麻滴鼻液中两组分含量,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易行。
  • 药品质量控制
    徐宏峰;张耕;程璐
    2010, 29(5): 669-6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TLC鉴别芍药苷、大黄素、大黄酚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HPLC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11%)。结论所建立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脑缺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 药品质量控制
    万进;方建国;汤杰;王文清;汪秋兰
    2010, 29(5): 671-67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荷叶中总生物碱含量的酸性染料比色法。方法以荷叶碱为对照品,利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15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标准曲线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结果在12.6~94.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95.3 %(RSD=2.53 %)。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为荷叶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药品质量控制
    冯丰凑;邓颖
    2010, 29(5): 673-67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测定羟苯乙酯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在0.01~0.50 mg•mL1范围内,羟苯乙酯对照品峰面积(Y)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4,高、中、低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1%,100.7%,101.0%(n=6),RSD分别为0.32%,0.63%,0.76%。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专属性高。
  • 药品质量控制
    肖飞;谭永霞;王永平;向阳;赵娟
    2010, 29(5): 675-67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优化银杏叶片银杏萜类内酯A、B、C及白果内酯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HPLCELSD),色谱柱:Purispher starC18(4.6 mm×250 mm,5 μm),以A:B(31:69)[A:四氢呋喃乙腈甲醇(5:22:12),B: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流速1 mL•min1,载气为氮气,压力350 kPa,漂移管温度40 ℃,增阈值6.0。结果银杏内酯C进样量在0.46~13.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14%(n=5),RSD=1.39%;白果内酯进样量在1.175~35.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8.75%(n=5),RSD=2.06%。银杏内酯A进样量在0.875~26.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回收率98.71%(n=5),RSD=3.11%;银杏内酯B进样量在0.475~14.25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回收率97.80%(n=5),RSD=3.22%。结论优化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可用于银杏叶片萜类内酯的含量测定。
  • 药品质量控制
    黄良永;郑江萍;王永慧;甘春英
    2010, 29(5): 677-6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建立复方咳喘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的定性鉴别与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化学鉴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咳喘灵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复方咳喘灵胶囊非法添加盐酸麻黄碱和氨茶碱,含量分别为16.19(RSD=1.03%)和182.18 mg•g1(RSD=0.94%)。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为查处该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 用药指南
  • 用药指南
    陈才铭;颜灵志
    2010, 29(5): 680-6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理论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以最低抑菌浓度(MIC)和防突变选择浓度(MPC)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减少耐药菌产生。方法抽取呼吸内科病历100份,统计用药情况和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种类,以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抗菌药物中所占比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情况,采用MSW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份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使用喹诺酮类药物61例(占61.0%),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26例(占42.6%)。结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符合MSW理论,使用合理。但氟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用不能关闭MSW,且更易导致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
  • 用药指南
    俞慧群
    2010, 29(5): 683-68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作者参与了ICU科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全程住院治疗,在阶段治疗小结后总结论述药师所起的作用。在医师、药师、护师的共同努力下,该病例用药基本合理,治疗结果较满意。
  • 用药指南
    吴伦;叶孟;杨青雅;舒丽华
    2010, 29(5): 686-68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序贯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62例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序贯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注射,qd;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一般3~5 d)改为口服莫西沙星片0.4 g,qd,总疗程7~10 d;对照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注射,qd,总疗程7~10 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痰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90.3%,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6%和81.8%,住院总费用分别达到6 656.1和8 019.2元,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序贯治疗组住院费用更少(P<0.05 )。结论莫西沙星治疗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序贯疗法可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成本/效果均优于全程静脉给药,推荐作为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优选治疗方案。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不良反应
    陆惠平;顾正平
    2010, 29(5): 688-6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依达拉奉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与诱发因素,为安全应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对626份使用过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26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32例(发生率5.1%),其中药物不良反应(ADR)15例(发生率2.4%),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胃肠道系统及皮肤反应,ADR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和合并用药有关(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掌握依达拉奉注射液发生ADR的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使其应用更为安全。
  • 药物不良反应
    张翼
    2010, 29(5): 690-69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患者1,男,40岁。2008年9月18日因车祸致左下肢胫、腓骨骨折入院,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后出现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高血粘度,给予右旋糖酐40(重庆天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0 g,批号:070302)500 mL静脉滴注,30滴•min1,当滴入60 mL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冷汗、口唇及指端发绀,心率150 次•min1,血压70/50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给氧,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10%葡萄糖注射液150 mL+地塞米松10 mg+多巴胺100 mg静脉滴注,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30 min后血压为110/70 mmHg,患者转危为安。患者2,女,45岁。因头晕3 a,再发伴恶心、呕吐, 于2009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体检:体温36.5 ℃,心率78 次•min1,血压120/70 mmHg,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给予右旋糖酐40(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规格:30 g,批号:080516109)500 mL,静脉滴注,当滴注30 mL时 ,患者诉腹痛,继之大汗淋漓,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四肢厥冷,脉搏微弱,测血压为零,神志不清。疑为右旋糖酐40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给予地塞米松10 mg+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症状无缓解,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 mg静脉注射,迅速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多巴胺40 mg+阿拉明40 mg静脉滴注,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呋塞米50 mL静脉滴注,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抢救30 min后患者神志逐渐转清,呼吸、心跳、血压均恢复正常。

  • 药事管理
  • 药事管理
    李歆;平其能
    2010, 29(5): 691-6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复习文献,该文对国内外临床药学服务效果评价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归纳有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特点,结合我国临床药学服务发展的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