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正加速医疗机构药学部门从药品供应保障和制剂制备模式向临床药学服务为主新模式的转变进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是临床药学服务的核心价值。药物警戒关注发现、评估、认识并防范药物相关问题,反映临床药品安全风险源多元性,实施药物警戒构成药学服务基石。
观察罗氟司特片在健康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特点,比较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方法健康雄性比格犬6只,随机、交叉、单剂量灌服罗氟司特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0 μ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血浆罗氟司特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
结果罗氟司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6.33±9.79),(16.21±10.43) μg·h·L-1;AUC0-∞分别为(17.11±10.39),(16.86±10.70) μg·h·L-1;峰浓度(Cmax)分别为(5.07±2.74),(5.39±3.67) μg·L-1;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04±0.51),(0.96±0.56) h;半衰期(t1/2)分别为(1.97±0.65),(2.21±0.72) h。受试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9±6.3)%。
结论建立的HPLC-MS/MS法适用于罗氟司特片的药动学研究,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药动学特征相似。
探讨来氟米特对脂多糖诱导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组(在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脂多糖,使其终浓度为1 μg·mL-1)、A771726组(在正常对照组基础上加入A771726,使其终浓度为50 μg·mL-1)、脂多糖+A771726组(先加1 μg·mL-1脂多糖干预系膜细胞2 h后,加入50 μg·mL-1A771726)。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干预48 h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干预48 h后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明显增殖,G1期细胞显著减少,S期及G2期细胞显著增加,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下降[正常对照组和脂多糖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098±0.380)%,(0.244±0.079)%(P<0.01)],A771726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明显抑制,G1期细胞显著增加,S期及G2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指数[(9.564±0.539)%]显著上升(P<0.01);与脂多糖组比较,脂多糖+A771726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显著抑制,G1期细胞显著增加,S期及G2期细胞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指数[(6.010±0.282)%]上升(P<0.01)。
结论来氟米特可抑制脂多糖诱导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抑郁大鼠手术后认知能力的影响。
方法老年雄性SD大鼠36只,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30只建立抑郁模型,分为手术治疗组和帕瑞昔布钠组,各15只。帕瑞昔布钠组分别于手术前1 h,手术后8 h,第2,3天腹腔注射帕瑞昔布钠5 mg∙kg-1;手术治疗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采用旷场、糖水消耗实验评价抑郁状态,Morris水迷宫评价学习认知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表达情况。
结果帕瑞昔布钠组和手术治疗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39.98±8.93),(47.15±10.87) s(P<0.05);空间探索时间分别为(24.17±8.52),(20.96±9.58) s,(P<0.05);海马IL-1β表达分别为(350.73±28.04),(423.35±26.81) ng·L-1(P<0.05);IL-6表达分别为(72.86±6.82),(79.26±4.19) ng·L-1(P<0.05);帕瑞昔布钠组水平、垂直评分均明显高于手术治疗组(均P<0.05),糖水消耗、糖水偏爱均比手术治疗组明显增加,纯水消耗显著减少(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能改善老年抑郁大鼠短期手术后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区炎症因子IL-1β、IL-6的表达有关。
探讨香芹酚对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损伤、神经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caspase12、CHOP表达的影响。
成年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芹酚小剂量(30 mg·kg-1)组及香芹酚大剂量(60 mg·kg-1)组,每组20只。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癫持续状态模型,采用Nissl及TUNEL染色法检测海马损伤、神经细胞凋亡,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香芹酚小剂量组及香芹酚大剂量组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5.08±3.00),(34.43±0.55),(15.28±3.97),(10.62±2.56);香芹酚小、大剂量组均较模型对照组GRP78升高(P<0.01),caspase12和CHOP表达降低(P<0.01),且香芹酚大剂量组改善更明显。
结论香芹酚对癫大鼠海马神经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其机制可能是增加GRP78表达以应对损伤,降低caspase12及CHOP的表达以抑制内质网应激引起的凋亡。
探讨山竹果皮中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将人鼻咽癌CNE2细胞随机分成阴性对照组和不同浓度山竹果皮中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组。阴性对照组不加药物,正常培养;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组分别以200,400,600,800 μmol·L-1总氧杂蒽酮作用24,48,72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对 CNE2 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 双重染色、碘化丙啶单染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对CNE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Caspase-3试剂盒检测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对CNE2细胞Caspase-3 酶活化的影响。
结果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随着浓度增加,可显著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活性,浓度为371.536 7 μmol·L-1时可诱导人鼻咽癌CNE2细胞出现明显早期凋亡,并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增加(24,48,72 h),凋亡早期癌细胞的比例显著上升(分别为0.03%,10.54%,26.47%)(P<0.05);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使CNE2细胞G1期细胞比例大幅升高,同时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对Caspase-3具有激活作用,Caspase-3酶的活性与药物浓度成正比。
结论山竹果皮中总氧杂蒽酮提取纯化物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活性、抑制细胞进入S期和激活Caspase-3有关。
观察间歇性低氧及持续性低氧对大鼠血压的影响,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并发高血压大鼠血压的作用。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间歇低氧组、 间歇低氧GBE组、持续低氧组和持续低氧GBE组,每组10只。实验前后测量大鼠血压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肾、腹主动脉的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4-羟基壬烯酸(4-HNE)、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含量,外周脂肪组织中Toll受体4(TLR4)、JN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
结果间歇低氧组大鼠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持续低氧组和间歇低氧GBE组(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间歇低氧组和持续低氧组心肌细胞、肾小管明显水肿,呈水样变性;与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比较,间歇低氧GBE组和持续低氧GBE组心肌细胞、肾小管水肿显著降低,腹主动脉均无明显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大鼠的血清中MDA、4-HNE、HIF-1α的含量均显著增高(均P<0.05),外周脂肪组织中TLR4、JN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均P<0.01);与间歇低氧组、持续低氧组比较,间歇低氧GBE组、持续低氧GBE组大鼠血清中MDA、4-HNE、HIF-1α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外周脂肪组织中TLR4、JNK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间歇性低氧可以引起大鼠血压升高,而持续低氧则不能;GBE可以抑制OSAS及持续低氧大鼠脂肪组织TLR4、JNK蛋白及mRNA的表达,并降低血清中MDA、4-HNE、HIF-1α的水平,减轻低氧对组织器官的损害。
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后,应用姜黄素对原代培养的皮质神经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分别腹腔注射5,15,30,45,60 μmol·L-1姜黄素。分别观察6,12,24,48,72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皮质神经细胞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RPC6 mRNA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蛋白水平TRPC6表达和p38MAPK磷酸化情况。
结果48 h后,模型对照组和30 μmol·L-1姜黄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2.0±5.2)%,(88.0±5.6)%(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0 μmol·L-1姜黄素组TRPC6在分子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TRPC6 mRNA /GAPDH比值为1.05±0.05(P<0.05),TRPC6/β-Tubulin为0.93±0.04(P<0.01),p38MAPK磷酸化水平增加,pp38MAPK/p38MAPK为0.65±0.04(P<0.05)。
结论姜黄素对HIE引起的损伤神经细胞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增加细胞活性,抑制TRPC6降解以及促进p38磷酸化相关。
探讨小檗碱联合吡喹酮对血吸虫病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的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4组(n=20)。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治疗;吡喹酮组在感染血吸虫尾蚴6周时给予吡喹酮500 mg·kg-1·d-1灌胃2 d;小檗碱组在感染血吸虫尾蚴6周时予小檗碱150 mg·kg-1·d-1灌胃6周;吡喹酮联合小檗碱组在感染血吸虫尾蚴6周时予吡喹酮500 mg·kg-1·d-1灌胃2 d后,继以小檗碱150 mg·kg-1·d-1灌胃6周。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吡喹酮组、小檗碱组中肝组织MDA含量、TIMP-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GSH-Px活性、MMP-13表达及MMP-13/TIMP-1比值明显升高(P<0.05)。吡喹酮组和小檗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吡喹酮联合小檗碱组肝组织中MDA含量、TIMP-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水平分别为(2.215±1.316) nmol·mg-1,0.642±0.052,0.273 ±0.102,0.203±0.104,与吡喹酮组、小檗碱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GSH-Px活性、MMP-13表达及MMP-13/TIMP-1比值分别为(21.89±1.54) nU·mg-1,0.588±0.027,0.726±0.138,与吡喹酮组、小檗碱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小檗碱可通过降低肝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减轻MMP-13/TIMP-1表达比值失衡而抑制血吸虫肝纤维化,可与吡喹酮联用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通窍活血汤对其影响。
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及通窍活血汤小、中、大剂量组各6只,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通窍活血汤组给予通窍活血汤灌胃,其余组给予纯化水灌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第3,7,14天血清中SDF-1的变化。
结果模型对照组SDF-1在不同时间点均有表达,第3天明显增加,第7天达高峰,第14天下降[分别为(545.92±21.81),(574.82±26.58),(558.97±24.17) pg·mL-1],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分别为(350.09±9.36),(356.62±10.86),(356.62±9.64) pg·mL-1];通窍活血汤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血清中SDF-1含量[分别为(560.84±32.37),(655.95±14.87),(625.18±14.77) pg·mL-1和(595.07±19.19),(760.39±46.90),(679.26±37.01) pg·mL-1]均高于模型对照组。
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会引起SDF-1含量增加,通窍活血汤可促进SDF-1的增加。
探讨养心复脉饮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酶1A2、2E1及3A4各亚型的影响。
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和养心复脉饮小、中、大剂量组,每组6只,分别灌胃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kg-1和养心复脉饮2.50,5.00 10.00 mL·kg-1,连续14 d;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肝微粒体,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别测定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2E1及3A4探针药物的代谢率。
结果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养心复脉饮小、中剂量组CYP1A2、CYP2E1和CYP3A4活性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CYP1A2、CYP2E1和CYP3A4活性分别为(28.43±4.49)%,(42.23±1.44)%,(11.20±0.98)%,均比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5.51±4.26)%,(31.54±3.37)%,(5.66±0.65)%]升高(均P<0.05)。
结论养心复脉饮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2E1以及3A4有明显的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