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窗口药师做好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进行归纳、分析。为提升门诊药房窗口服务质量,保证患者合理用药,门诊窗口药师做好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形象、丰富的医药学专业知识、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不断学习进取的工作态度。
门诊药师窗口服务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药学工作的前沿,是面向社会的重要服务窗口。药师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它直接展示了医院药师的服务质量和精神面貌,会间接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药师工作的核心职责是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维护患者用药安全;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品准确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指导合理用药和开展药学监护,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药品是防治疾病、救治伤员的特殊商品,使用得当治病救人;使用不当则延误治疗,造成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重则致残或致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要求药师全面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性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指导患者个体化用药以帮助患者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依从性和经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水平,最终达到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传统的药剂工作,药师主要负责发药,很少去了解并指导患者用药。随着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卫生保健的要求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医院药学正由保障供应、质量检验、药物的调剂配置向多功能、多学科交叉的技术服务型转变,并且已经发展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药学服务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Hepler教授在《药学正经历第三次浪潮》的报告中提出,其后在药学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药学服务就是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改善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2]。我国药学界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接受了药学服务的概念,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发展。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门诊药师,笔者切实感受到对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在窗口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都会主动要求药师提供用药指导,如果药师不具备足够的药学知识,业务不熟练,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没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对患者的询问回答不得要领,是不能够满足患者要求的,甚至会引起患者的不满。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在门诊药房窗口多年的经验,总结以下窗口开展药学服务应具备的素质如下。
窗口药师仪容是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个人修养、精神风貌、工作态度,会直接影响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愉快亲切的表情、真挚诚恳的眼神,能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是让患者产生信任感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因此,窗口人员必需着装干净整洁,情绪饱满,服务热忱,举止端庄,语言文雅温和,工作认真细心,是药师展现给患者的良好职业形象和第一印象,令患者顿生亲切感和新信赖感,对协调药患关系起着推动作用。
药品能防病、治病,正确使用能给患者解除病痛,带来幸福;使用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造成浪费,增加患者经济负担,重则致残致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3]。深厚、扎实的药学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岗位技能是一个药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在开放式发药窗口,药学服务是知识性和技术性综合一体的工作,不懂药物结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不能胜任窗口药师工作。没有医学基础知识服务患者也就无从谈起。相当多的医师只对他们经常用到的药品的药理、用法用量、适应证比较熟悉,为了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窗口药师必须对说明书中的内容相当熟知。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采用药物治疗,所以安全、有效的临床用药是做好医疗的后盾。而药学服务正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4]。因此,在患者取药时提供有效的用药教育势在必行。例如,患者取缓、控释制剂时,告知患者应整片吞服;微生态制剂和抗菌药物合用时要间隔2 h服用;胃动力药在饭前服用;降脂药要在临睡前服用;硝酸甘油在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胰岛素系列注射液应在使用前在2~8 ℃保存,切勿冷冻,冰冻过的胰岛素不可使用;服用组分中有抗组胺药氯苯那敏的抗感冒药时,可引起头晕、嗜睡、乏力,故提醒患者服药期间不得驾驶飞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服阿托品类生物碱可引起口干、心律加快、视力模糊、皮肤干燥、小便困难等。一般在停药后逐渐消失,不需要特别处理。服铁剂可引起黑便;服利福平可引起砖红色尿等[5]。
窗口人员直接服务于患者,应当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3]。掌握好说话的技巧是搞好药患关系的有力武器。良好的沟通可以很好地表达药师的建议,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支持。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精炼的语言,药师将准确、迅速地将自己的建议用患者听得懂的语言耐心而热情地表达出来;二是换位思考,用心理解患者口语和肢体语言,要始终注视着对方,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以判断其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能够妥善解决潜在问题,才能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药师要针对各种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患者一般可分为依从确定型、疑虑半确定型和主观情绪不稳定型。其中依从确定型患者勿需太多时间进行药学服务,工作重点放在调剂的准确快速上,对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加以简单介绍;疑虑半确定型患者需要在提供药学服务的同时承诺服务期间随时提供用药咨询等,进而提高他们的信赖度和依从性;而主观情绪不稳定型患者处于焦躁不安状态,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因此对这类患者药师应先与其建立信任感并在交流中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情以及周围环境的作用,对患者进行启发、劝告、暗示,提高患者的感受和认识,稳定其情绪,增强其意志和控制力,从而达到消除患者的心理痛苦。在进行药学服务时要耐心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及疗程等,并叮嘱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随时与医院保持联系[6]。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主要体现在精炼的语言与热情耐心的态度以及换位思考等,用心理解患者。良好的沟通是增进了解的渠道,有利于构建和谐、温馨的医患关系,对疾病的治疗也会起到积极效果。
临床药师要以患者为中心,意识到为患者提供的一方面是药品,同时更是服务,使要是意识到提供全面药学服务是药学人员的职责。医院加强药师素质建设,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对药学服务的管理,从而为患者提供全面药学服务。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门诊药师,笔者切实感受到对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必要性。在窗口对患者或者家属进行用药指导,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是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都会主动要求药师提供用药指导,需要药师具备足够的药学知识,业务熟练,具备适当的沟通技巧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药房工作已不仅仅是照方发药,重视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用药指导,开展药学咨询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药师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回答患者关于药物的问题,还是进行主动地用药指导,都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信息内容准确、可靠。在调配处方时要注意一下医师在处方前记中明确书写的临床诊断,这便于药师有针对性地与患者沟通,解释用药知识,增加其用药的依从性,消除患者用药时的盲目感。药师在回答咨询者问题时要抓住重点,充分利用自己的药学知识提供详实的答案,切忌不懂装懂,提供错误的药学信息。感到答案不确定时,应认真查找资料,向工作经验丰富的药师请教,得到证实后,再予回答。惟有如此,才能树立药师的威信和地位。
一分钟药学服务是指为取药者提供药物用量、用法,不良反应及药品储存保管等方面的常识性咨询,如设立药物咨询窗口,为就医者提供更详尽的用药咨询,通过电话为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答疑等[7]。只有依靠丰富的药物知识解决用药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
药学服务是一特殊的专业的公益事业,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服务,门诊药师的语言,行为,态度,专业水平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门诊药师衣着整齐,精神饱满,准确无误快捷的调配,态度和蔼耐心而专业的解说,真正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才会大大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药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临床上多种药物合用已是常见现象,用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新的配伍禁忌也在不断增加,药师所掌握的药品相关信息已越来越显得不够用。药师只有自己的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现处方中的用药不合理之处并及时指出,避免错误出现,增进治疗效果,提高服务质量[8]。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