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将门诊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盐酸羟考酮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麻醉。记录患者入镜前(t1)、入镜后1 min(t2) 、入镜后3 min(t3)、入镜后 5 min(t4)、退镜时(t5)5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 RR)、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体动例数,观察麻醉10 min后Ramsay镇静评分及丙泊酚用量情况。结果 盐酸羟考酮组MAP在t2、t3、t4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的黏膜层,并能行活体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是门诊诊断患者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1]。普通胃镜检查对咽喉部刺激较大,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呛咳等不适。无痛胃镜是指麻醉医生在胃镜检查前,通过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从而减轻患者痛苦,减少不适,使患者依从性及耐受性提高。该方法得到患者及镜检医生认可 [2]。盐酸羟考酮由阿片类生物碱半合成物衍生而来,具有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该药已广泛用于手术后急性疼痛、癌痛和内脏痛[3],目前国内关于盐酸羟考酮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报道笔者较少见到。2015年6—12月,笔者观察了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①不明原因消瘦,可无任何症状,有不明原因体质量减轻;②失血原因不明,患者可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无明显腹痛;③上腹不适,仅有上腹痛而无其他症状,或者上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④X线钡餐造影或CT和B超检查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改变;⑤需要长期随诊患者,如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BE食管(Barrett,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⑥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的正常人亦可每年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便发现及治疗癌前病变;⑦上消化道狭窄、息肉、良性肿瘤及食管静脉曲张、食管异物等可行内镜治疗者。排除标准:拒绝接受镇静、有些系统性疾病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如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不稳定性心绞痛 、哮喘、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 肝肾功能不全、 严重肥胖等。选择在我院行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男105例,女95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40~9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0.9%氯化钠溶液组(N组)和盐酸羟考酮组(O组)。两组患者性别、ASA分级、年龄、体质量、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
入室前所有患者禁饮、禁食8 h,未使用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右上肢静脉,患者左侧卧位,吸入氧气 (3~5 L·min-1),置入专用咬口垫,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检查前5 min,N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检查即刻,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注射液2 mg·kg-1;O组给予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英国Hamol Limited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314)50 μg·kg-1,检查即刻,丙泊酚注射液(西安立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82)2 mg·kg-1缓慢静脉推注,直至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进行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出现体动变化,如吞咽、恶心等情况追加丙泊酚用量0.5 mg·kg-1,如患者SpO2<95%,出现呼吸抑制,可抬高下颌,面罩加压给氧,使呼吸道保持通畅,必要时辅助呼吸。如患者出现(动脉收缩压)(SBP)<90 mmHg(1 mmHg=0.133 kPa)或下降幅度大于30%,可给予麻黄碱5~10 mg入壶。HR<50次·min-1则给予阿托品0.5 mg 入壶。检查结束后送观察室,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完全清醒后离院。
分别记录患者入镜前(t1)、入镜后1 min(t2)、3 min(t3)、5 min(t4)、退镜时(t5)5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HR、呼吸(RR)、SpO2。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检查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及检查过程中发生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体动、恶心呕吐例数及Ramsay镇静评分(拉姆齐镇静评分)。
Ramsay镇静评分:1分为躁动、不安静;2分为安静、配合;3分为嗜睡、听从指令;4分为睡眠、能叫醒;5分为睡眠状态,对强刺激有反应,但迟钝;6分为深睡眠或麻醉状态、不能唤醒[5]。 体动评分:1级,轻微不自主体动,不影响检查,无需追加药物;2级,患者手动,影响检查,需追加药物;3级,躁动,完全不能配合,需终止检查,加深麻醉后继续。
采用SPSS17.0版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O组MAP在t2、t3、t4时间点显著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前,我国胃部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5]。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常规胃镜检查由于对患者咽喉部刺激较大,不仅在身体上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患者在精神上由于过度紧张而无法接受[6],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严重心血管并发症[7],因此许多患者往往拒绝检查,以致延误了诊断和治疗。无痛技术则克服了上述缺点,现已逐渐在临床普及。在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能很快进入酣睡状态,且环咽肌较松弛,有助于胃镜推进。从而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8]。
丙泊酚是目前无痛胃镜检查中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主要是中枢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被抑制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静脉给药后约30 s起效,半衰期为2~4 min,具有诱导起效快、镇静作用强、苏醒时间短、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但其镇痛效果不明显,如果单独使用,不能有效抑制内脏牵张反射,通常需要增加剂量来满足胃镜检查的需求[9]。大剂量使用丙泊酚会对患者呼吸循环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需与阿片类药物合用[10]。因此,麻醉方法选择对于提高无痛性胃镜患者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盐酸羟考酮是一种阿片类双受体激动药,由生物碱蒂巴因提取物合成,具有特殊镇痛作用,它与阿片μ受体亲和力不高,主要优势在于兴奋平滑肌上的κ受体而对内脏痛发挥作用[11] 。静脉注射2~3 min后起效,达峰时间5 min,作用时间约3.5 h ,与同剂量吗啡的镇痛效能相当,因而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种疼痛[12] 。LENA等[13]研究发现,短期应用盐酸羟考酮蓄积较小[14],达到满意镇痛效果速度更快,而镇静作用更小。
生命体征比较显示,两组患者麻醉后、入镜时、入镜3 min时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有所下降,但N组下降更明显,证实丙泊酚诱导可引起短暂的血流动力学波动,O组能够减轻这些症状,使得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正常体质量成年人静脉注射盐酸羟考酮注射液时,呼吸频率略降,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下降,O组下降幅度较N组小,证实盐酸羟考酮与丙泊酚的协同作用,不仅使丙泊酚用量减少,而且减少了呼吸抑制效应。两组患者胃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镇静评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也进一步证明了羟考酮与丙泊酚的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与崔蕾等[15]研究结果相似。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区别,O组患者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动过缓、体动、恶心呕吐均少于N组,证明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注射液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可减少患者呼吸抑制及镇痛不完善等副作用,降低了门诊麻醉的风险,安全可靠,效果确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得到了镜检医生的认可。但盐酸羟考酮是阿片类镇痛药,如果剂量太大或推注过快,会存在严重的呼吸道抑制、心律失常、苏醒延迟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剂量和注射速度,并且要备有足够的抢救药品及抢救设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