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在肿瘤绿色治疗思想指导下,观察生血方脐疗为主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EPO拮抗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各30例,空白组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艾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药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生血方敷脐部,再给予艾灸。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及EORTC-QLQ-C30量表症状领域评分。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艾灸组、药灸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
Objectiv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umor Green Therapy”,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umbilical therapy with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多因肿瘤本身(如失血、溶血、骨髓受侵犯)或肿瘤治疗(如化疗的骨髓抑制、肿瘤放射治疗等)引起[1]。临床常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等对症处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贫血指南对于EPO拮抗的CRA,仅推荐对症治疗及根据症状输血,无合适药物可供选择,这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成为治疗的难点。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绿色治疗创新工作室在顾问胡凯文教授肿瘤绿色治疗理论的指导下,以健脾益肾、气血双补法中药内服治疗EPO拮抗CRA取得一定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2,3],但临床部分患者无法口服中药。为进一步验证健脾益肾、气血双补治法的有效性,笔者另辟蹊径,采取中医外治法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EPO拮抗CRA诊断参照NCCN贫血指南,已补充铁剂且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8周无效的患者。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②接受规范的联合化疗(方案中含铂类药物)1~3个周期后发生贫血;③符合EPO拮抗CRA诊断;④70 g·L-1<血红蛋白(HB)<100 g·L-1;⑤年龄40~80岁。排除/剔除标准:①由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贫血;②恶性肿瘤侵及血管引起咯血、便血等大出血者;③原发肝脏或肾脏疾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伤者;④治疗前接受输血或其他治疗;⑤不能坚持整个疗程者;⑥怀疑骨髓转移者;⑦预计生存期≤6个月;⑧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共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2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就诊的EPO拮抗CRA患者90例,年龄42~77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灸组、艾灸组和空白组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贫血程度、疾病分类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空白组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治疗;艾灸组在空白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脐部涂适量凡士林,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 cm、厚0.2~0.3 cm薄片,中间针刺数孔,置于脐部,将艾炷放姜片上点燃施灸,以使皮肤潮红而不起泡为度,持续30 min,每日1次;药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血方敷脐部,再给予艾灸,持续30 min,每日1次。生血方由黄芪、当归、血竭、附片、干姜、冰片等组成,制成软膏,适量敷脐。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①血常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水平;②不良反应:运用欧洲癌症研究及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C30)测量治疗前后疲倦、恶心与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等8个症状领域评分(0~100分),以评估治疗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4]。
采用SPSS2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与空白组比较,艾灸组、药灸组治疗后Hb明显升高(
CRA属于中医“虚损”“血虚”范畴。一项CRA 的中医证候与用药规律分析表明,该病病位多在脾肾,脾肾亏虚(29.27%)、气血两虚(12.20%)、脾虚血亏(7.32%)为常见证型[5]。郭毅峻等[6]研究发现,具有健脾益肾、气血双补功效的七叶灵颗粒能够升高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常规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笔者运用健脾益肾、气血双补中药治疗CRA有一定疗效,可改善贫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2,3]。但有部分CRA患者食欲差,口服中药困难,故本次以中药外治法脐疗治疗CRA,也取得一定疗效。
肿瘤绿色治疗包含微创、中医药内服外治、免疫治疗、低剂量放化疗,是一种“低损伤、可持续”原则的治疗方法,是以维护患者生活质量为首要目标,要求医生在保障患者基本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追求延长生命[6,7]。脐即神阙穴,是经络的总枢,是经气汇聚之海,人体生命之中枢;脐部皮肤薄,皮下有丰富的血管,给药方便吸收,给药途径有效安全[8]。脐疗是中医外治法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脐疗具有简、效、廉、便的特点,属于肿瘤绿色治疗体系的常用治法[9]。
生血方是笔者自拟方,其中附子止痛散寒、补阳助火;干姜健脾温中,黄芪健脾益气,共固后天之本,振生化之源;当归、血竭活血补血;冰片散郁火、通诸窍,促药物透皮吸收;诸药合用,具有健脾补肾、气血双补之功。有药理研究发现以黄芪、当归为组成的当归补血汤能够刺激小鼠骨髓细胞生长,增加骨髓造血祖细胞质量,抑制免疫介导引起的血液细胞的减少[10]。熊秋韵等[11]用蒸附片、淡附片给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小鼠灌肠,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外周血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数。艾灸能温通经络、局部刺激、促进药物吸收,有报道穴位艾灸能够升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改善生活质量[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生血方脐疗配合艾灸能改善EPO拮抗CRA,仅极少数人出现轻度皮肤瘙痒,无明显不良反应。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